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当我买了 U.2 SSD需要怎么连接呢?连接 U.2/U.3 SSD 的一些方法分享

jf_05075667 ? 来源:艾西达克ICY DOCK ? 作者:艾西达克ICY DOCK ? 2023-12-11 18: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10ba408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png

消费级市场比较常见的 SSD 型态是 M.2 和 SATA 界面的产品。除非是在机房或相关产品的公司工作,不然对普罗大众来说,其实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U.2 和 E1.S 的 SSD。我自己虽然有几个U.2、U.3 SSD,也做了许多奇奇怪怪的尝试,但没有实际安装过 E1.S 的界面。图中左边是 U.3 SSD,尺寸与一般 2.5″ 的 SATA SSD 相同,为 Micron 7450 的产品。

10ceb438-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U.3 是比 U.2 更新一代的界面,可以在不改变物理接头的情况下,向下兼容 U.2。但如果主机端是 U.3,即便接头相同,也不支持U.2 SSD。U.3 还有其他更先进的地方,不过目前主流消费市场还是以 U.2 为主。

单从外观来说,U.2 尺寸其实跟 2.5″ 硬盘相当。2.5″ SSD 较常看到厚度规格是 7mm 和 9mm,且目前消费级以 7mm 为主。而 U.2 目前比较常见是 7mm 和 15mm。如图中左边 Intel Optane SSD 905P 是比较厚的 U.2 15mm,右边的 ADATA SU650 SSD 则是 7mm。虽然 U.2(SFF-8639)和 SATA 的界面看起来很像,但其实中间是不一样的,因此不要大力出奇迹硬插。而 U.2 母座可以安装 SATA SSD,且脚位定义也支持 SATA 协议,但是也要留意计算机端是否以 SATA 来运行。

10fbfb1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由于大多数消费级主机板都没有 U.2 界面,因此需要通过转接才能让我们常用的计算机读取。而 U.2 SSD 目前会买到的都是 NVMe 协议,因此透过主机板上常见的 PCIe 槽转接就可以。只需要简单一块转接板,如图中这个大概在几百元左右。使用的是 PCIe x4 通道,支持目前常见的 PCIe Gen4 和 PCIe Gen3。由于 PCIe 本身就有供电,因此板子上也不需要额外连接电源

10ffc5aa-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不过当你有很多个 U.2 SSD 时,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复杂。首先主机板上的 PCIe x4、PCIe x16 槽是有限的,而且很可能会安装显卡、音效卡、网卡或其他扩充卡,也还要考虑频宽问题。U.2 的温度普遍也比较高,不管在机器中安装几颗,都建议要考虑到足够的散热条件。

1133f29e-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如果只有一两个 U.2 SSD,且机箱 2.5″ 安装位置也够、厚度容纳得下、M.2 转 U.2 的转接线也够长,那其实都还可以解决。但如果你有四个、六个或更多 U.2 SSD 要放在一个机箱里,那么就要深刻考虑两个方向。

113b3dc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首先就是主机板的 I/O,可能有六个、八个 SATA,但是通常只有 3、4 个 M.2。在 I/O 上会不够使用,那么就需要借助 RAID 卡、HBA 卡,例如:Broadcom 9500–16i PCIe4.0 SFF-8654 或 Highpoint SSD7580A PCIe4.0 SFF-8654。举例的这两张都是 PCIe Gen4 x16,速度快、频宽又大,所以价格在该系列中都是比较高的。此外这样的卡,也需要规划好机箱内的散热空间。如果需求没那么大,可以 PCIe Gen3 的 x8 频宽的卡,价格会便宜不少。接着就是大多机箱的空间,不见得有办法容纳那么多 U.2 硬盘,所以在空间上也需要有一些规划。图中是 ICY Dock MB092VK-B,适用于3.5英寸装置空间,里面可以安装两个 2.5″ U.2 SSD,厚度也支持到 9mm。像我最近在玩的的 SAMSUNG PM9A3 和 Micorn 7450 都是 7mm 厚度,都可以安装。

11532e66-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内接盒外壳是金属的,后面有两个 SlimSAS 4i 用于资料传输,分别对应上下两个U.2。中间是一个 SATA 电源线提供运作所需的电源,右边则是风扇控制,可以调整风扇为「关」、「Low」或「High」。

116d4fda-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在连接上就要使用 SlimSAS 4i 的线,一条大概是几百元可以买到,或许有品牌的价格会比较贵。常见的线头都是直头,也有些线在线头是做 L 型转弯,基本上都买得到。

117d2ffe-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安装到普通家用机箱的 3.5″ 硬盘架中,线材、风扇则在后面。有些家用机箱也会有 3.5″ 的侧挂架,也可以安装。

11881022-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对家用计算机的机箱来说,普遍不会特别对 HDD 或 SSD 安装位置做散热。而 U.2 普遍温度其实不比 M.2 低,虽然 U.2 本身对温度的耐受性通常也比家用的 M.2 好,不过如果能低温,谁会想要一直在高温。像这样内建有风扇,对于 SSD 来说有总比没有好,如果不需要这个风扇也可以关停。我通常是设定在 Low,比较符合我能接受的噪音程度。

11a3f21a-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前面版左边有一个简易的防盗锁,并附有两把钥匙。中间两个 tray(托盘)本体和把手都是金属材质。tray 上面也有状态指示灯的显示,以及最右边是硬盘编号。而这款 MB092VK-B 由于厚度有限,所以无法安装 15mm 的 U.2 SSD,就要考虑如 MB105VP-B,不过先让我插个嘴讲另一件事。

11b3ac1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ICY Dock 的产品很不错,品项也很丰富,有时候还会有一些概念性产品的页面,虽然不一定会上市,但比较少有厂商会写出来。不过他们家的型号真的是很复杂,先不说像「MB092VK-B」这样的命名看不看得出规律,至少我目前是没看出来。其实光是几台型号放在一起就很容易看错,也缺乏记忆点。例如早前我有用过「MB931U-1VB」、「MB861U31–1M2B」和「MB105VP-B」,会发现 ICY Dock 产品型号真的超像,对于在消费级市场的营销和传播上比较吃亏。我的经验和技巧是,一边看他们官网,一边开个笔记本视窗,复制自己要比较的产品再来查价格,不然绝对会昏。

11cad420-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MB105VP-B 的 tray 是上下都有包覆,左右空的。所以安装时就是从左右滑入,再从底部锁上螺丝,同样都是金属材质的托盘。

11dccd7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除了安装 15mm,同样也向下兼容 9mm、7mm 或其他我没看过的厚度的 U.2 SSD。如图中右边安装的是 Intel Optane 905P SSD,左边安装的是 SAMSUNG PM9A3。

11f7712e-9586-11ee-8850-92fbcf53809c.png

虽然 7mm 的 SSD 还是可以安装,但从底部锁螺丝时,就需要用手或其他东西垫着,让 SSD 底部和托盘水平、对齐,避免螺丝螺纹锁歪,如果是 15mm 的 SSD 就不会有这个空隙。

11fbed12-9586-11ee-8850-92fbcf53809c.png

MB105VP-B适用于5.25英寸装置空间,目前比较少家用机箱有这个规格。但仔细找还是可以发现一些新出的机箱,依旧保留了 5.25 的装置空间。例如用过 Fractal 的 Define 7 或 Pop Air 都还有这样的空间。背后由左至右分别是 SATA 电源、风扇、SlimSAS 8i 和风扇开关。

121cd6d0-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这种比较宽的排线是 SlimSAS 8i,可以连接 RAID 卡、HBA 卡等等。

1231e4e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小结来说,像 ICY Dock 这样的 U.2 内接盒要搭配 HBA、RAID 卡。而这样的内接盒可以在机箱有限的空间中更好地部署多个 U.2。且有主动散热的风扇,可以让 U.2 SSD 在机箱内的温度得到控制。

1246b05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能看到这里,我觉得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容易,一堆型号和名词都快记不住了。以下就来点休闲、无厘头的分享。

125ee804-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此外还有一些连接方式,像是通过转接器、外接盒或土炮的连接。图中我用一般常见的 Thunderbolt SSD Enclosure 做为 PCIe Gen3 x4 的载体,转成 M.2 接头。再用 M.2 转 U.2 的线,成功连接到 U.2 SSD。而这个转接线需要额外的 SATA 供电,因此也需要准备一个 PSU,速度表现也不赖。也让没什么扩充性的 Mac 可以经过 Thunderbolt 转接用到 U.2 SSD,好玩居多,实用意义不大。

如果真的有 Mac 使用 U.2 的外接需求,我会比较推荐直接买外接盒,例如 OWC Mercury Pro U.2 Dual。而土炮中用到的 M.2 转 U.2 线也蛮便宜的,普遍比较适合用在计算机上,目前中高阶主机板都有不止一个 M.2,且也会有 SATA 电源线。

1279ec12-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还有一种比较便宜、合理、现成的方案,就是通过专门的外接器。例如我之前有开箱过 ICY Dock MB931U-1VB。其采用 ASMedia AS2362 的转接方案,USB3.2 Gen2 10Gbps 转成 U.2 PCIe NVMe。虽然不若上面土炮的 Thunderbolt 理论上是 32Gbps,但实际上如 Optane 905P SSD 速度大概才 2,000MB/s,速度差异不若理论那么高。其次 ICY Dock 这个结构单纯很多,价格也便宜很多。

1286c072-9586-11ee-8850-92fbcf53809c.jpg

总之可以连接 U.2 的方式千百种,根据你的 U.2 SSD 速度、数量、频宽规划,同时考虑安装在机箱外还是用外接的方式传输。同时考虑价格和其他影响使用的稳定性、散热、噪音、维护性和可替换性等等。其实还有一些更贵的玩法或高阶的 HBA 卡没玩过,希望之后陆续玩到再来分享。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AT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69

    浏览量

    85067
  • SSD
    SSD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2994

    浏览量

    119791
  • 接头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47

    浏览量

    1702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最新PCIe5.0 U.2硬盘抽取盒— ICY DOCK MB491V5K-B 开箱测评

    ——ICYDOCKToughArmorMB491V5K-B,正是专为高安全、高性能、高强度环境打造的U.2/U.3NVMeSSD抽取盒,不仅支持PCIe5.0,还拥有军规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4:48 ?144次阅读
    最新PCIe5.0 <b class='flag-5'>U.2</b>硬盘抽取盒— ICY DOCK MB491V5K-B 开箱测评

    防水防尘还稳如磐石!真正为“极限挑战”定制的军工级U.2抽取盒ICY DOCK MB601V4KW-B深度解析

    ——ICYDOCKToughArmorEXMB601V4KW-B。它不仅具备强悍的防水防尘物理防护力,更支持高速U.2/U.3NVMeSSD的热插拔,真正实现了“性能”和“坚固”的完美结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17:50 ?282次阅读
    防水防尘还稳如磐石!真正为“极限挑战”定制的军工级<b class='flag-5'>U.2</b>抽取盒ICY DOCK MB601V4KW-B深度解析

    【新品 MB601V4KW-B】防水防尘+钥匙锁!单盘位 U.2/U.3 NVMe 全金属硬盘抽取盒

    U.2/U.3NVMe硬盘(最高厚度15mm),安装在1个标准的3.5英寸软驱位中,可满足对耐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有极高要求的部署环境。MB601V4KW-B采用全金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6:31 ?268次阅读
    【新品 MB601V4KW-B】防水防尘+钥匙锁!单盘位 <b class='flag-5'>U.2</b>/<b class='flag-5'>U.3</b> NVMe 全金属硬盘抽取盒

    【ICY DOCK 新品 MB601V5K-B】2.5英寸 U.2/U.3 NVMe PCIe 5.0转3.5英寸硬盘抽取盒(1 x MCIO 4i SFF-TA-1016)

    ToughArmor MB601V5K-B是专为高速U.2/U.3 NVMe硬盘设计的PCIe 5.0硬盘抽取盒。这款硬盘抽取盒配备最新的MCIO 4i(SFF-TA-1016)接口,支持高达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6:55 ?488次阅读
    【ICY DOCK 新品 MB601V5K-B】2.5英寸 <b class='flag-5'>U.2</b>/<b class='flag-5'>U.3</b> NVMe PCIe 5.0转3.5英寸硬盘抽取盒(1 x MCIO 4i SFF-TA-1016)

    【ICY DOCK新品MB491V5K-B】1盘位2.5英寸U.2/U.3 NVMe SSD PCIe 5.0全金属硬盘抽取盒

    产品介绍ICYDOCKToughArmorEXMB491V5K-B是款坚固耐用的U.2/U.3NVMeSSD全金属硬盘,专为需要出色硬盘安全性的工业和车载计算系统而设计。MB491V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6:57 ?346次阅读
    【ICY DOCK新品MB491V5K-B】1盘位2.5英寸<b class='flag-5'>U.2</b>/<b class='flag-5'>U.3</b> NVMe <b class='flag-5'>SSD</b> PCIe 5.0全金属硬盘抽取盒

    美光科技为什么说EDSFF将取代U.2

    U.2 作为服务器 SSD 的主流规格已叱咤风云十余年,U.2 与 2.5 英寸 HDD 规格相似,能与支持 SATA、SAS 和 NVMe 的连接器配合使用,这两项因素对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0:29 ?582次阅读
    美光科技为什么说EDSFF将取代<b class='flag-5'>U.2</b>

    体验款可以改写U.2固态硬盘散热新标准的神器 ICY DOCK MB699VP-B硬盘盒

    对追求速度和性能的专业电脑用户来讲,选用2.5英寸外型的U.2固态硬盘无疑是很多人的选择,如果还可以做到在机箱外热插拔抽取更换硬盘,那使用的方便性更是让人取期待。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款可以帮你实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8:08 ?2986次阅读
    体验<b class='flag-5'>一</b>款可以改写<b class='flag-5'>U.2</b>固态硬盘散热新标准的神器 ICY DOCK MB699VP-B硬盘盒

    关于stm32,u8g2菜单之间切换(三)写u8g2一些必要函数

    要想stm应用u8g2绘制界面需要u8g2原函数 u8g2_Setup_ssd1306_i2c_128x128_f (u8g2_t *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2:53 ?701次阅读
    关于stm32,<b class='flag-5'>u8g2</b>菜单之间切换(三)写<b class='flag-5'>u8g2</b>的<b class='flag-5'>一些</b>必要函数

    消费级主板遇上了“服务器接口”,扩展U.2固态硬盘 还可以这么玩?

    没有这些接口之前,用户想要使用U.2企业级硬盘,需要先购置HBAPCIe扩展卡,然后通过占用PCIe通道进行转接才能接入U.2NVMeSSD等高性能存储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5:22 ?1107次阅读
    消费级主板遇上了“服务器接口”,扩展<b class='flag-5'>U.2</b>固态硬盘 还可以这么玩?

    M.2硬盘转SATA和U.2固态硬盘实用方法揭秘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M.2SSD以其高速读写能力、低功耗等性能,在数据存储市场中独树帜。应对不同硬件系统的需求,很多时候需要把M.2SSD转换为其他外形和接口的硬盘。很多网友在寻找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6:31 ?1854次阅读
    M.<b class='flag-5'>2</b>硬盘转SATA和<b class='flag-5'>U.2</b>固态硬盘实用<b class='flag-5'>方法</b>揭秘

    ICY DOCK M.2U.2 SSD转接盒如何重新定义M.2 NVMe SSD

    ,并且在效能表现上依然出色,支持高端处理器的效能、RAM插槽的数量以及可顺畅地对系统进行超频。很少有人知道设置在主机板侧面的U.2以及OCulink连接器或是M.2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6:11 ?651次阅读
    ICY DOCK M.<b class='flag-5'>2</b>转<b class='flag-5'>U.2</b> <b class='flag-5'>SSD</b>转接盒如何重新定义M.<b class='flag-5'>2</b> NVMe <b class='flag-5'>SSD</b>

    ICY DOCK M.2U.2 SSD转接盒如何重新定义M.2 NVMe SSD

    ICY DOCK M.2U.2 SSD转接盒如何重新定义M.2 NVMe SSD
    的头像 发表于 10-21 18:08 ?657次阅读
    ICY DOCK M.<b class='flag-5'>2</b>转<b class='flag-5'>U.2</b> <b class='flag-5'>SSD</b>转接盒如何重新定义M.<b class='flag-5'>2</b> NVMe <b class='flag-5'>SSD</b>

    ICY DOCK U.2 PCIe硬盘扩展卡拆解图文 看看做工到底如何

    打开机箱就能快速拆装硬盘的,使用体验非常的舒服。ICYDOCK2023年推出的ToughArmorMB111VP-BPCIe硬盘抽取盒,为U.2/U.3SSD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7:05 ?920次阅读
    ICY DOCK <b class='flag-5'>U.2</b> PCIe硬盘扩展卡拆解图文 看看做工到底如何

    安全高效的小型化系统集成应用首选方案,双盘位U.2/U.3 NVMe PCIe 4.0硬盘抽取盒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小型化与高度集成化已成为行业发展的显著趋势。硬盘的发展也在顺应这种趋势,相较于传统的15mmU.2/U.3硬盘,众多SSD制造商纷纷推出了更为轻薄紧凑的7mm规格U.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6:41 ?687次阅读
    安全高效的小型化系统集成应用首选方案,双盘位<b class='flag-5'>U.2</b>/<b class='flag-5'>U.3</b> NVMe PCIe 4.0硬盘抽取盒

    SSD是什么意思?它有哪些应用?

    ,而非传统硬盘的机械磁盘结构。SSD在接口的规范、功能及使用方法上与普通硬盘(HDD)相同,但在产品外形和尺寸上可能有所差异,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兴的U.2、M.2等形式的固态硬盘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4:04 ?561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