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差分机才是机械史最复杂的巅峰之作

机械自动化前沿 ? 来源:机械自动化前沿 ? 2023-12-08 09:4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机械史上最强大脑: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他是可编程计算机的发明者,计算机的先驱。他设计过的计算机器有差分机、分析机和第二个差分机。差分机可谓是机械史最复杂的巅峰之作。

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巴贝奇在 1822 年开始了差分机的设计和制造,希望将从计算到印刷的过程全部自动化,这样就可以避免人为误差。差分机使用有限差分方法来机器计算多项式函数的值。

有限差分方法是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技巧,它用重复加减的过程来避免需要的乘法和除法。

不过由于当时制造工艺水平较低,这个 10 英尺高,10 英尺宽,5 英尺长,重 2 吨,以蒸汽机驱动的庞然大物在 10 年间只完成了七分之一,看不到未来的英国政府不得不停止了对该项目的支持(毕竟按照这个趋势,要 70 年才能完成)。

虽然失去了政府的支持,但是在设计和制造差分机的十年让巴贝奇有了设计更强大机器的能力,更加精密的分析机因此面世。

它能用多项式展开的方法计算对数和三角函数,具体的计算过程则是用打孔卡片输入,完成类似汇编语言的程序指令。

设计和尝试建造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机器成了他整个下半生的梦想。这个分析机的设计理念比差分机更超前,向未来穿越了大概一个世纪

在分析机之后,在1847~1849 年间巴贝奇运用在开发过程中得到的心得,重新设计了差分机2号,它可以计算到 31 位数及第7阶差,而且零件数还只有差分机1号的 1/3。可惜的是,这时候巴贝奇已经找不到愿意出资的人了,因此差分机2号也只停留在了纸面上。

第二个差分机在1849年设计出来却在有生之年只实现了很小一部分。尽管如此,巴贝奇为电脑科学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包括30种不同设计方案,近2000张组装图和50000张零件图。。。

1985年时,伦敦科学博物馆照着巴贝奇的图纸,打造了一台完整的差分机2号,这台巨大的手摇智能机械计算机,长3.35米,高2.13米,有4000多个零件,重2.5吨。

美国加州的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也有一台差分机2号,是根据巴贝奇稍早的一个设计方案制作的。

可见,这个机械是多么的复杂,足可以称得上早期人类机械史上的巅峰之作。

蒸汽动力驱动的机械式计算机可以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运算,有着稳定的机械特性。但是,运算速度绝对会受到限制,所以,我们才有了电子计算机。

审核编辑:黄飞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计算机
    +关注

    关注

    19

    文章

    7689

    浏览量

    91211
  • 制造工艺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06

    浏览量

    20482
  • 函数
    +关注

    关注

    3

    文章

    4388

    浏览量

    65331

原文标题:机械史上最复杂的巅峰之作:差分机,这才是最强大脑

文章出处:【微信号:robotqy,微信公众号:机械自动化前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磁遇上热与应力-CST多物理场仿真解决复杂工程挑战

    当电磁遇上热与应力,CST MPhysics Studio提供真正的全耦合多物理场仿真能力。电磁-热耦合、热失谐分析、热-机械耦合、电磁-机械耦合,解决复杂工程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7-29 16:21 ?159次阅读
    电磁遇上热与应力-CST多物理场仿真解决<b class='flag-5'>复杂</b>工程挑战

    行业观察:机械制造如何应对复杂性与交付压力的双重挑战

    机械制造正处于产业跃迁的拐点——在全球制造业迈入智能化、个性化与高速交付的新时代,传统工程体系开始暴露出系统性的痛点。项目变得更加定制化,控制逻辑与机械设计紧密耦合,流程管理不再是单线推进,而是高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5:28 ?393次阅读
    行业观察:<b class='flag-5'>机械</b>制造如何应对<b class='flag-5'>复杂</b>性与交付压力的双重挑战

    简单认识表面微机械加工技术

    相比传统体加工技术,表面微机械加工通过“牺牲层腐蚀”工艺,可构建更复杂的三维微结构,显著扩展设计空间。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4:01 ?266次阅读
    简单认识表面微<b class='flag-5'>机械</b>加工技术

    电子机械生产ERP适配性如何

    一、机械生产行业的管理痛点与ERP适配需求机械制造企业面临高度复杂的生产场景,传统管理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需求,核心挑战包括:工艺多样性:涉及铸造、机加工、装配、热处理等多环节,工序衔接复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09:43 ?242次阅读
    电子<b class='flag-5'>机械</b>生产ERP适配性如何

    海信发布E8Q旗舰系列电视新品

    近日,海信电视举行“巅峰画质 影游旗舰”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E8Q旗舰系列电视新品,搭载全球首颗信芯AI画质芯片H7、全新升级的黑曜屏Ultra、330Hz系统级高刷、U+Mini LED光晕控制系统、影院级帝瓦雷声学系统五大行业首发科技,为极致影游爱好者打造电视画质的巅峰
    的头像 发表于 03-11 15:38 ?702次阅读

    分探头的缺点剖析

    探头的制造涉及复杂的技术和精密的工艺,这使得其价格相对昂贵。相较于普通的单端探头,分探头的成本可能高出数倍甚至更多。对于预算有限的实验室、小型企业或个人爱好者而言,购买分探头可能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限
    的头像 发表于 03-06 13:51 ?454次阅读
    <b class='flag-5'>差</b>分探头的缺点剖析

    DLP7000的光的入射角度是多少才是最佳的?

    有关DLP7000的光的入射角度是多少(垂直于芯片方向)才是最佳的?
    发表于 02-21 12:02

    分平衡电平接口的原理与优势

    分平衡电平接口,作为一种先进的信号传输技术,它通过一对接线端A和B的相对输出电压(uA-uB)来精确传递信号,这一独特设计使得分平衡电平接口在复杂噪声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 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2-04 16:34 ?804次阅读

    巅峰之作 Alienware外星人Area-51强势回归

    迭代,产品的设计、技术和游戏类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有一点持续不变:Area-51始终是Alienware的巅峰之作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10:47 ?683次阅读

    真我手机携手决胜巅峰中国赛区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真我手机宣布与全球热门的MOBA电竞手游——决胜巅峰的中国赛区达成了一项重要的战略合作。这一合作旨在共同推动赛事竞技水平提升、游戏性能优化、功能深度联调以及IP定制等四大核心领域的发展,从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1:23 ?655次阅读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为植物生长勾勒美好未来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它不仅是当前农业技术的巅峰之作,更是新时代农业革命的标志。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的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5:59 ?629次阅读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系统——为植物生长勾勒美好未来

    麦科信震撼发布MHO1系列12bit平板示波器,便携示波器的巅峰之作

    ,MHO1系列示波器可与MOIP系列光隔离探头、高压分探头、罗氏线圈及高频交直流电流探头等完美适配,灵活应对各种复杂的电路与电子测试场景,为电路开发与调试提供全面可靠的测试解决方案。   产品参数表
    发表于 11-05 11:21

    一加 13 搭载第二代东方屏,打造四大巅峰屏幕体验

    10 月 25 日,一加官宣新十年旗舰之作一加 13 搭载全球首个 DisplayMate A++ 认证第二代东方屏,在屏幕素质、高亮显示、护眼能力、流畅触控四个维度全面升级,刷新了 21 项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5:28 ?1025次阅读
    一加 13 搭载第二代东方屏,打造四大<b class='flag-5'>巅峰</b>屏幕体验

    机械手 OEM 的应用

    等。 关节型机械手 :关节型机械手模仿人类手臂的关节结构,具有多个旋转关节,可以实现灵活的运动。它能够在复杂的空间环境中进行操作,适用于一些对运动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如汽车零部件的装配、医疗手术
    发表于 09-18 10:31

    OPA657怎么仿真才是真的?

    看着OPA的说明书跟这仿真,说明书上写着带宽可达到5MHz。可是我这样测,1M的带宽都没有。想得到光电二极管放大电路的频谱,想问下怎么仿真才是对的??
    发表于 09-06 0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