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问世,阴影效应降低95%

微云疏影 ? 来源:EDN电子技术设计 ? 作者:EDN电子技术设计 ? 2023-12-06 16:2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我们常见的太阳能电池板正面会有一条条整齐排列的细线,那是太阳能电池板的栅线,其作用是将太阳能电池中产生的电能传输到电路中,从而实现太阳能电池的发电功能,但它也会遮挡太阳能电池板,产生阴影效应。

阴影效应是指太阳能电池若有遮挡物挡住部分光线,就会产生阴影,阴影部分产生的电流会比正常光照下的电流要小很多,会降低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所以栅线自身的高度、宽度、数量等一系列因素都会决定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率。

就在最近,根据最新一期《细胞报告物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加拿大渥太华大学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研制出了全球首款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相较于普通的光伏电池,这种背接触电池正面无栅线,正负极全部挪到了电池背面,能让太阳能电池板吸收更多太阳光。

据了解,与传统太阳能技术相比,新型电池的尺寸极小,厚度仅为一根头发丝宽度的两倍,同时凭借这一特性微米光伏电池将阴影效应降低了95%,这将极大的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效率,有望将能源生产成本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

据悉,背接触微米光伏电池产品外表美观,适合于户外和工商业屋顶等使用场景,有利于在分布式市场推广,并且凭借其尺寸优势可使电子设备变得更紧凑,也可推动人们研制出用于太空探索的轻型核电池,以及用于电信和互联网的小型设备等。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太阳能电池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1238

    浏览量

    72075
  • 太阳能
    +关注

    关注

    37

    文章

    3545

    浏览量

    116426
  • 光电
    +关注

    关注

    8

    文章

    787

    浏览量

    82492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IBC接触结构薄膜缺陷分析:多尺度表征技术(PL/AFM/拉曼)的应用

    精确无损测量薄膜厚度对光太阳能电池等电子器件很关键。在高效硅异质结(SHJ)太阳能电池中,叉指接触(IBC)设计可减少光反射和改善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09:02 ?465次阅读
    IBC<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触</b>结构薄膜缺陷分析:多尺度表征技术(PL/AFM/拉曼)的应用

    美能亮相全球BC电池产业发展论坛丨以创新检测技术助推行业升级

    共同探讨BC电池技术发展新趋势。聚焦BC技术突破展示全流程检测方案BC(接触电池作为下一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4-10 09:03 ?577次阅读
    美能<b class='flag-5'>光</b><b class='flag-5'>伏</b>亮相全球BC<b class='flag-5'>电池</b>产业发展论坛丨以创新检测技术助推行业升级

    接触(BC)太阳能电池组件封装损失研究:从材料选择到工艺优化

    本文研究了接触(BC)太阳能电池在组件封装过程中的电池到组件(CTM)比率,这是行业中一个
    的头像 发表于 03-24 09:02 ?1075次阅读
    <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触</b>(BC)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组件封装损失研究:从材料选择到工艺优化

    电池组件设计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电池组件设计.pptx》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14 17:56 ?11次下载

    技术:开启清洁能源新时代

    ? ?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技术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正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焦点。技术,即利用太阳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4:22 ?504次阅读

    中山大学最新发布:27.30%效率接触BC电池的创新表征技术

    接触(BC)太阳能电池因其在短路电流密度(JSC)和功率转换效率(PCE)方面的高上限而受到关注。结合硅异质结(SHJ)、隧道氧化层钝化接触(TOPCon)和钙钛矿技术可以进一步扩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9:03 ?871次阅读
    中山大学最新发布:27.30%效率<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触</b>BC<b class='flag-5'>电池</b>的创新表征技术

    发电原理与传统发电方式比较

    的核心是太阳能电池,也称为电池。这些电池通常由硅等半导体材料制成,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光子,并通过光电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0:18 ?1967次阅读

    发电原理在新能源中的应用

    发电原理 效应 发电的核心原理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10:15 ?1267次阅读

    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分类 发电对环境的影响

    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效应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4:46 ?2242次阅读

    是什么原理 发电的基本概念

    生伏特效应的简称,而光发电则是利用这一效应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以下是关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11:01 ?3648次阅读

    系统中串联电池的影响

    系统中,串联电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电压 电池单体输出电压通常较低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7:48 ?1318次阅读

    ITO点接触方案在HBC电池中的应用

    一种新型的晶体硅(c-Si)太阳能电池设计,基于双面异质结接触太阳能电池(HBC电池),并采用了透明导电氧化物(TCO)。三种双面HBC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01:05 ?692次阅读
    ITO点<b class='flag-5'>接触</b>方案在HBC<b class='flag-5'>电池</b>中的应用

    HBC电池新突破!中山大学&amp;amp;隆基最新NC:27.09%的高效异质结接触太阳能电池

    BC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降低发电的成本,但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对电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发现HBC太阳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08:07 ?1371次阅读
    HBC<b class='flag-5'>电池</b>新突破!中山大学&amp;amp;隆基最新NC:27.09%的高效异质结<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触</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

    HBC电池新突破!中山大学王根顺教授Nature发布27.09%的高效异质结接触太阳能电池

    BC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降低发电的成本,但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对电池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发现HBC太阳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19 08:09 ?1141次阅读
    HBC<b class='flag-5'>电池</b>新突破!中山大学王根顺教授Nature发布27.09%的高效异质结<b class='flag-5'>背</b><b class='flag-5'>接触</b>太阳能<b class='flag-5'>电池</b>

    微型逆变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工作原理基于效应效应是指光子与半导体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1:28 ?158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