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芯片后端signoff的RC corner指什么?

冬至子 ? 来源:伟酱的芯片后端之路 ? 作者:伟酱的芯片后端之 ? 2023-12-05 14:1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天想聊一聊STA相关的RC corner的问题。我先简单介绍一些什么是signoff的corner,然后重点聊一聊RC corner。

芯片在工作的时候,不同的工艺、电压、温度会影响芯片的性能,我们不能保证所有芯片都工作在相同的环境中,比如我们的手机在东北要能用,在东北的澡堂子也要能用,所以我们必须要在不同环境下一一检查芯片,确保不会出现错误才行。

一般说来,我们只要检查几个极端的环境,让芯片工作最快的时候和最慢的时候都满足要求,那么一般的环境也就可以满足。我们就称这些极端的环境为corner。一般setup检查要对应最快的corner,hold检查要对应最慢的corner。

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有一项是net的寄生参数RC值,它可以反映net的delay大小。大学的时候都学过RC电路一阶相应,公式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电路RC值越大,电路充放电越慢,RC越小,充放电越快。所以一般来说,net的电容越小,电阻越小,这段net的delay就越小。

一段net的R值很容易理解,C值怎么算呢?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里的电容包含三个部分:同层金属线间的耦合电容,导线对地电容,还有一个导线侧面对地的边缘电容。

要算delay不能简单只看net上的RC值,毕竟供电是从前面的driving cell来的,因此还要考虑driver的RC。

在早期工艺,一般cell的R值都远大于net的R值,与C相乘的时候net的R就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对于一条net来讲,它的C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可以说这时候电容占主导地位。C最大的时候,net delay最大,C最小的时候,net delay最小。由此我们衍生出两个corner:

cbest(Cmin) cworst(Cmax)

讲到这里我突然想强调一点,这两个corner都是针对同一条net而言的,就是说其实芯片的net上的RC值并不是一个定值,在实际工作时会在一个范围内浮动,我们通过抽RC的工具就可以确定这个浮动范围,然后选择上面讲的两个极值作为我们的两个RC corner。

而后,随着工艺的进步,cell的R值不再“远大于”net的R值,尤其对比较长的net,它的电阻已经到了不可忽略的地步,因此再单单选用C的极大极小来代表net delay的极大极小变得不再那么可取,所以我们要综合考虑net的RC情况。

具体过程有点复杂,为了方便理解,我就讲一下我自己理解的简化版本。我们要考虑的是(cell电阻+net电阻)(cell电容+net电容),把这个式子展开后可以得到一项cell电阻cell电容,可以先忽略,第二项net电阻net电容,以及cell电阻net电容+cell电容*net电阻。Net上电容和电阻有一定负相关性,外界环境变化时,net电容如果减小,电阻一般会变大。

当net的电阻大到一定成都,cell电阻小到一定程度,net上的RC相乘的积就能占主导地位,这个积的极值就可以代表net的delay的极值。一般来说RC最大的时候,C要比Cmax稍微小一点,R和Rmax差不太多。这样我们就又有两个corner:

Rcbest rcworst

并不是说在先进工艺下cbest cworst corner就没用了,实际上,只有当导线比较长的时候,delay的极值才会发生在rcbest和rcworst的corner上,对于短导线、driver电阻很大的时候,cbest和cworst才能反映delay的极值。所以实际为了稳妥起见,这四个corner我们都会进行signoff。

另外如果考虑DPT(double pattern technology),corner名字后面会再带一个CCworst或者CCbest。考虑OCV的variation还有可能带一个字母T。这些就是比较深入的了,我也要继续学习才行呀。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TA
    ST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2

    浏览量

    19340
  • RC电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65

    浏览量

    30994
  • OCV
    OCV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5

    浏览量

    12747
  • DPT
    DPT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2

    浏览量

    6928
  • 耦合电容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56

    浏览量

    2036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紫光国芯如何助力芯片后端设计

    众所周知,芯片产品的诞生需要经历设计、制造、封测等阶段,其中的芯片设计又包括架构、代码、验证、中端、后端等步骤。后端设计将抽象的代码转化成为可制造、功能正确、满足性能功耗指标的物理图纸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6:40 ?405次阅读

    行芯科技揭示先进工艺3DIC Signoff破局之道

    在当下3DIC技术作为提升芯片性能和集成度的重要路径,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尤其是Signoff环节的复杂性问题尤为突出。此前,6月6日至8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电子与信息前沿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4:22 ?479次阅读

    行芯科技提供Signoff工具链一站式解决方案

    近日,EDA 三巨头集体断供,中国半导体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行芯科技作为EDA行业排头兵,凭借七年时间完全自主研发的Signoff 一站式解决方案,“与中国芯,一路同行”。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13:39 ?448次阅读

    互连层RC延迟的降低方法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节点的不断减小以及互连布线密度的急剧增加,互连系统中电阻、电容带来的 RC耦合寄生效应迅速增长,影响了器件的速度。图2.3比较了不同技术节点下门信号延迟(gate delay)和互连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0:43 ?371次阅读
    互连层<b class='flag-5'>RC</b>延迟的降低方法

    芯片前端设计与后端设计的区别

    前端设计(Front-end Design):聚焦于电路的逻辑功能实现。本质上是在“纸上”设计电路,包括芯片要“干什么”,要“如何运算”。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4:56 ?409次阅读

    风华电阻RC系列特征解析:以RC-01W510JT为例

    在电子元件领域,风华电阻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瞩目。其中,RC系列电阻更是凭借其高精度、高稳定性和小型化的特点,在各类电子设备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将以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4:45 ?277次阅读
    风华电阻<b class='flag-5'>RC</b>系列特征解析:以<b class='flag-5'>RC</b>-01W510JT为例

    IBIS模型中的Corner参数处理

    本文聚焦IBIS(I/O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模型中的Corner(Typ/Min/Max)参数处理,系统分析Corner的定义规则及其对信号完整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6:10 ?454次阅读
    IBIS模型中的<b class='flag-5'>Corner</b>参数处理

    芯片前端和后端制造工艺的区别

    通常,我们将芯片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前端制程和后端制程两大阶段,其中前端制程专注于芯片的制造,而后端制程则关注于芯片的封装。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1:27 ?1475次阅读
    <b class='flag-5'>芯片</b>前端和<b class='flag-5'>后端</b>制造工艺的区别

    数字电路设计中:前端与后端的差异解析

    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路设计中“前端”和“后端”的区别。 数字电路设计中“前端”和“后端”整个过程可类比盖一栋大楼:前端好比建筑师在图纸上进行功能和布局的抽象设计,后端则是工程队把图纸变成实体建筑的过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0:09 ?632次阅读

    DAC5670后端如何连接到差分输入的调制芯片

    分输入的调制芯片?(我需要DAC输出的频率要达到600MHz信号无衰减)下图是我连接示意图,VF1,VF2直接接到后端调制模块,要求差分输出摆幅Vpp在1.6V左右 ,不知这这种方案知否可行或最优,如果后端要加差分运算放大器,该
    发表于 02-08 06:18

    ADS9254变压器后端匹配网络怎么设计比较好?

    请问目前我用ADS9254的芯片 模拟端怎么处理比较好,我看开发板使用的是一对变压器实现的,目前实际应用中单端模拟信号中频为45M,是否一个变压器就可以,另外变压器后端匹配网络怎么设计比较好?有没有可供参考的电路?谢谢!
    发表于 01-22 06:02

    TAS5715喇叭输出端的RC吸收电路是否可以接到电感后端

    TAS5715喇叭输出端的RC吸收电路是否可以接到电感后端,会否有影响?
    发表于 11-01 06:05

    开关电源驱动芯片Isense脚的RC怎么调整

    在开关电源设计中,针对驱动芯片(如3842芯片)的Isense脚的RC(电阻-电容)调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电源的稳定性和保护能力。以下是对Isense脚RC调整的介绍: 一、I
    的头像 发表于 10-06 17:47 ?2358次阅读

    算时间常数时的rc单位是什么

    时间常数(Time Constant)是电子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路中电容充电或放电到其最终值的63.2%所需的时间。在RC电路中,时间常数τ(tau)由电阻R和电容C的乘积决定,即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0:56 ?7229次阅读

    rc吸收电路参数有哪些

    RC吸收电路是一种在电子电路中常见的电路结构,它主要用于抑制电路中的尖峰电压、减少电磁干扰、稳定电路工作等。RC吸收电路由电阻(R)和电容(C)组成,通过它们的组合可以实现多种功能。 RC吸收电路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4:52 ?355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