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探索可观测性未来:基调听云产品VP陈靖华揭秘新一代可观测性工具

话说科技 ? 来源:话说科技 ? 作者:话说科技 ? 2023-10-24 11:3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疫情等黑天鹅事件的频发,使得企业更加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也因此加速了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数字化转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适应新的商业环境和市场需求,还能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客户体验,以及实现创新和增长。不过,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大多数企业会面临一个问题:对传统企业或者是 IT 能力薄弱的团队,如何快速的去完成数字化转型?

基于云原生的轻量级框架在云上通过敏捷开发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业务,目前是比较流行的做法。但是享受云原生技术带来的敏捷和便利的同时 ,技术团队也会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比如上层应用复杂度的增加,出现问题时,分析需要使用不同维度的工具,这意味着服务维持、维护运营会更加的困难。比如近期,英国空管系统故障,一条小小的飞行记录导致航班中断 4 小时,给企业预计造成了 1 亿英镑损失。这意味这一旦企业转型,业务高度依赖数字化,系统的可运维性、连续性和可观测性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近期,CSDN 专访了国内性能监测领域头部厂商基调听云产品VP 陈靖华,他从系统性能监测的新手段——可观测性核心技术思路,以及未来性能监测发展,给出了详细的见解。

可观测性:提升云原生复杂系统的监控能力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传统的基础设施监控(ITIM)、应用性能监控(APM)、网络性能监控(NPM)和日志监控技术已无法满足云原生环境下的应用系统高度连续性的运维监控诉求。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作为新兴的技术和理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基调听云作为国内可观测性技术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在产品矩阵中增加了可观测性,并针对云原生环境进行了技术创新,以提升在复杂系统中的观测能力。

基调听云技术 VP 陈靖华在采访中表示,可观测性兴起的原因在于云原生和微服务架构下,系统的复杂度大幅提升,传统的监控手段效率下降,无法在复杂系统中快速定位问题。而基于CNCF OpenTelemetry标准的确立,可观测性系统或平台通过统一采集各维度监控数据,构建关联性,在未来将有效提升复杂系统的可观测能力。

具体来看,疫情期间远程办公和线上业务需求激增,促使许多企业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这使系统架构也向微服务和云原生演进。这给传统的监控带来了巨大挑战。以往传统的监控系统依赖人工构建的模板和经验进行问题分析定位,但云原生系统复杂动态,许多问题并不在预判范围内。传统监控系统效率下降,无法快速定位复杂的未知的系统故障。而可观测性正是通过采集更多维度监控数据,实现更全面的系统洞察,才得以应对云原生环境的监控难题。

可观测性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作为国内性能监测领域的重要厂商,基调听云探索和总结了可观测性的四大核心能力,具体来说:

1、采集即治理,构建一体化探针能力

基调听云通过自主研发的一体化 Agent 探针,实现了从底层基础设施到应用层、业务层和体验层各维度监控数据的自动化采集。这套探针体系经过多年积累,支持国产操作系统和中间件,对云原生组件和信创组件都具有非常好的适配性。其中的关键创新在于“采集即治理”的理念,不再是传统的分离采集和治理,而是在探针端就完成监控数据的标注、过滤等治理工作。这种一体化采集和即时治理的设计,大幅降低了后端的数据处理压力,也提升了监控分析的效果。

2、用户体验至上,打造 DEM 能力

新冠疫情的影响,让数字化转型比以往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无论是最终用户的办事和购物体验,还是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远程办公体验。基调听云非常重视对终端用户体验的监测,这与可观测性要以用户和业务为中心的思想高度一致。基调听云通过前端探针采集移动App,网站和各种小程序的用户操作行为和体验数据,再与后台系统性能数据关联,可以准确反映用户视角下的体验状况。这套能力也称为 DEM(Digital Experience Management)。未来基调听云还会持续加强 DEM 建设,使得业务系统的监测更加用户导向。

3、构建可扩展的数据湖仓

为了支持可观测性的落地,基调听云专门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可以并行存取多源异构数据的“数据湖仓”平台。一方面如“数据湖”般可以低成本容纳各类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另一方面又具备“数据仓库”的快速查询与分析功能。可以作为可观测性后端的数据交互引擎,充分支撑数据聚合、处理和分析等诉求。该存储方案也具备良好的横向扩展能力,可以适应未来数据量的拓展需要。

4、提供开放式的探索分析能力

基调听云正在打造的新一代可观测平台,在保证数据采集完整性的前提下,将提供开放式的探索分析能力,支持客户进行 Open-ended 的问题发现和根因追踪,而不是仅仅依赖固化的分析流程或模板。这种“无边界探索”的能力是可观测性监控与传统监控最核心的区别所在,也是基调听云在产品设计上的一大创新点。

有了上面可观测性的四大能力,在产品规划上,基调听云正致力打造一个开放、适应性强的新一代可观测性平台。该平台预计会在 2023 年底正式发布,届时将呈现基调听云在可观测性监控领域的系列创新。

具体来看,新平台在数据采集端会提供业界领先的一体化探针能力,实现全面的监控数据自动收集,同时也将用户体验数据(DEM)有机纳入;在数据处理端将具备可并行处理多源海量异构数据的可扩展“数据湖仓”方案;在分析和运维端将重点赋能开放式的探索分析能力,支持客户自主、快速地进行问题发现和根因分析。

可以看出,新平台在设计理念上更契合可观测性的价值所在,既提供完备的监控数据,也让客户更自主地进行故障追踪和定位,而不是依赖固定的模板或流程,可以更好应对云原生环境下的动态变化。这也使基调听云的可观测平台方案在行业中能够脱颖而出。

多年来,基调听云始终是国内 APM 和可观测性技术的引领者。这次新的可观测平台发布也将进一步巩固基调听云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地位。目前基调听云是国内唯一5次成功入选 Gartner APM 及可观测性 “魔力象限”的国产可观测性厂商,在未来的可观测性赛道中,基调听云也将保持持续领先的地位。

可观测性监控的未来走向哪里

展望未来,陈靖华认为可观测性监控将朝两个方向发展:

一是构建可观测性文化体系。可观测性不仅仅是技术,需要贯穿整个软件交付链。从产品设计到开发测试再到运维,每一个环节都要将可观测性理念融入,逐步形成一整套可观测性方法论。这套方法论将基于基本原理不断迭代优化。

二是结合人工智能赋能自动化。在可观测性方法论成熟后,可以尝试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化。未来可期待出现一个类似 ChatGPT 的 AI Agent,通过可交互的方式快速进行故障分析和定位。最终实现故障自愈,无需人工参与。但目前行业仍处在可观测性方法论构建阶段,完全自动化还需 5-10 年时间。

随着 IT 系统向云原生架构演进,可观测性必将成为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陈靖华表示,基调听云将继续耕耘这个蓝海技术领域,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迭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基调听云将会用自己的可观测性实践,帮助更多的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系统稳定性和运维效率,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09

    文章

    49151

    浏览量

    250612
  • 观测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1

    浏览量

    969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显著改善异步电机动态性能的磁链观测方法

    实施。为进步验证新的磁链观测器的有效,建立了感应电机DTC系统的仿真平台,大量的仿真和实验结果也验证了它的优良性能。 纯分享帖,点击下方附件免费获取完整资料~~~ 内容有帮助可以关注、点赞
    发表于 07-15 14:42

    无刷直流电机离散滑模观测器直接转矩控制

    附件免费获取完整资料~~~ *附件:无刷直流电机离散滑模观测器直接转矩控制.pdf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时间告知,删除内容,谢谢!
    发表于 07-07 18:20

    无刷直流电机滑模观测器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摘要:滑模反电势观测器的增益参数会影响观测器的收敛速度以及动态响应性能,常见的设计方法是基于观测器稳定性理论进行设计。提出种利用遗传算法在稳定域内搜索
    发表于 06-27 16:48

    观测:从时代走向AI时代

    过去十年,计算让企业的数据处理能力实现了指数级增长,而观测作为全栈监控观测平台,见证并参与了这进程。通过强大的数据采集、处理与展示能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0:47 ?337次阅读

    睿创微纳短波红外探测器助力超新星观测

    据报道,中山大学80厘米红外望远镜在青海冷湖赛什腾山天文观测研究基地投入观测,并成功发布首批观测图像,此为我国新一代地基红外天文望远镜。该望远镜终端搭载的D-BLUE1型深制冷短波红外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3:48 ?496次阅读

    DeepSeek赋能Vixtel飞思达CloudFox可观测平台,打破可观测工程的实施壁垒

    观测功能集中在同个Agent中和数据处理平台中,实现了次部署,全面观测的能力,是当前运维中广泛使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7:20 ?391次阅读
    DeepSeek赋能Vixtel飞思达CloudFox<b class='flag-5'>可观测</b><b class='flag-5'>性</b>平台,打破<b class='flag-5'>可观测</b><b class='flag-5'>性</b>工程的实施壁垒

    存储部署k8s实用工具集合,效率翻倍!

    容器化应用。CI/CD工具如Jenkins和GitLabCI/CD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监控和日志工具如Prometheus和ELKStack提供实时监控和性能分析。服务网格工具如Istio和Linkerd增强服务间通信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5:41 ?405次阅读

    高效、安全、智能:探索艾体宝网络管理方案

    艾体宝网络可观测平台是款专为现代网络挑战设计的解决方案,提供实时的网络流量分析和深度数据洞察。无论是网络性能优化、故障排除还是安全威胁检测,这平台都将帮助您实现全面的网络可视和控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7:36 ?493次阅读
    高效、安全、智能:<b class='flag-5'>探索</b>艾体宝网络管理方案

    华为全栈可观测平台——9 月 10 月新功能特性

    数据等多维度可观测数据源,提供应用资源统管理、站式可观测分析和自动化运维方案,帮助用户及
    的头像 发表于 12-01 16:12 ?702次阅读
    华为<b class='flag-5'>云</b>全栈<b class='flag-5'>可观测</b>平台——9 月 10 月新功能特性

    eBPF技术实践之virtio-net网卡队列可观测

    时,这路径难以进行观测些复杂的网络抖动问题很可能是由于网卡队列不正常工作引起的。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我们基于eBPF技术扩展了网卡队列的可观测能力,使得virtio网卡前后端的定界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1:18 ?744次阅读
    eBPF技术实践之virtio-net网卡队列<b class='flag-5'>可观测</b>

    破局新生丨基调可观测与应用安全技术研讨会在平潭圆满举办

    、制造、科技、能源、政企、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的决策层领导,共同探讨可观测与应用安全技术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热点应用和实践。大会由基调销售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16:01 ?681次阅读
    破局新生丨<b class='flag-5'>基调</b><b class='flag-5'>听</b><b class='flag-5'>云</b><b class='flag-5'>可观测</b><b class='flag-5'>性</b>与应用安全技术研讨会在平潭圆满举办

    【质量视角】可观测背景下的质量保障思路

    目前质量团队正在积极建设和完善应用监控能力,旨在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为线上服务稳定性保驾护航。随着可观测概念的逐渐普及,监控的建设也有了新的挑战和使命。本文将探讨在可观测背景下,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7:21 ?590次阅读
    【质量视角】<b class='flag-5'>可观测</b><b class='flag-5'>性</b>背景下的质量保障思路

    华为发布全栈可观测平台 AOM,以 AI 赋能应用运维可观测

    应用可用与稳定性。 该平台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运维领域的又重大突破,全栈可观测平台的推出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系统监控和数据分析能力,还通过集成先进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09:54 ?1019次阅读
    华为<b class='flag-5'>云</b>发布全栈<b class='flag-5'>可观测</b>平台 AOM,以 AI 赋能应用运维<b class='flag-5'>可观测</b>

    英特尔2027年工业务将带来可观收入

    在近期举行的投资者会议上,英特尔公司首席财务官David Zinsner透露了公司对未来的乐观预期,特别是针对其合同芯片制造业务。Zinsner表示,英特尔预计至2027年,该业务将带来“可观”的收入增长,为公司整体业绩增添重要动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9-05 16:58 ?843次阅读

    雷森受邀参与新一代“车路未来交通”技术沙龙活动

    近日,“高感知·深控”嘉宝智慧湾会客厅暨新一代“车路未来交通”技术沙龙举行。行业专家、高校学者、企业家们共聚堂,就如何用好嘉定区已有道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09:35 ?102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