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数据闭环,智能驾驶下半场的制胜法宝

智驾最前沿 ? 来源:智驾最前沿 ? 作者:智驾最前沿 ? 2023-09-07 17:0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行业需求及现状

智能驾驶进入数据驱动时代,数据闭环是智能驾驶量产落地的核心飞轮:更多场景,需要更多数据,训练更复杂的算法模型。

随着近两年的技术迭代,智能驾驶发展的重心已从技术研发比拼转移到商业化落地的竞争,自2022年起,头部车企纷纷宣布城市场景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的量产落地计划。据预测,2025年中国城市NOA前装市场规模将达到76亿元。实现城市NOA是智能驾驶商业化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而智能驾驶的成熟依赖于高效的算力、完善的算法模型和大量有效的数据。

wKgaomT5kAeAd-g1AAFraWDD5XM179.png

图12021—2025年中国城市NOA市场规模预测(亿元)

智能驾驶所需的场景数据应该尽可能多地涵盖Corner Case,算法模型的升级迭代也需要新场景数据的不断投喂,数据重要性日益凸显,从主机厂到Tier 1,智能驾驶产业上下游各玩家都将目光投向了智能驾驶数据闭环的打造。智能驾驶进入下半场之后,那些无法在数据闭环能力上取得突破的公司在一方面会被“高成本”和“低效率”拖累,另一方面还会因为对Corner Case的解决能力无法取得突破,而难以令终端消费者满意。对智能驾驶来说,更高质量的训练数据在其场景化落地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拥有一套完整的数据服务工具对实现智能驾驶数据闭环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依据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汽车采集数据处理安全指南》,汽车采集数据指通过汽车传感设备、控制单元采集的数据,以及对其进行加工后产生的数据。汽车采集数据经过标注、处理、存储、管理等处理,形成有效数据集,进一步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之后传输至算法模型,经过训练部署到车端进行应用验证,形成一套由数据驱动算法迭代,进而驱动智能驾驶能力升级的闭环模型。

智能驾驶数据服务的痛点与难点

获取低成本、高质量的数据

智能驾驶的真正落地需要大量高质量、安全无偏差的数据,但目前获取低成本、高质量的数据仍然是行业发展的一大痛点。对于数据标注公司来说,质量的提升也就意味着更多成本投入,这与客户控制成本的理念相违背。另一方面,智能驾驶在不同场景的数据需求要求数据标注公司提供持续稳定的数据,这对于多数数据服务商来说也是高难度的挑战。

采集标注、分析处理、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

在数据的整体生产环节中,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据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涉及海量数据,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项目质量问题和项目启动延迟,但由于各个模块的自动化程度都不够高,导致AI从业者将80%以上精力都花在数据管理上。另一方面,当前解决各种Corner Case的方式主要是实车采集足够多的相关数据,然后训练模型,让模型具备应对能力,这种方式效率较低,而且很多特殊场景出现频率低,实车很难采集到。

数据标注的效率

传统的智能驾驶数据闭环,在数据预处理、数据标注等环节效率较低。例如,多数公司在数据标注环节都会依靠“人海战术”,即依靠人工一个个地对采集回来的数据做场景分类,不仅效率较低,而且会有一定概率产生误差,对结果影响较大。为了解决智能驾驶数据服务的痛点,早在2021年,云测数据就推出了新智能驾驶数据解决方案1.0,面向智能驾驶领域不同落地场景下的高质量AI训练数据需求,通过场景数据库、定制化数据采集标注、数据标注&数据管理平台等服务,一站式解决智能驾驶从研发初期到落地的训练数据需求,从而大幅降低AI模型训练成本,加速智能驾驶相关应用的落地迭代周期,节省研发时间和成本。

云测数据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提供丰富的高质量数据集

云测数据是Testin云测旗下AI数据标注服务品牌,通过自建数据场景实验室和数据标注基地,可为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家居、智慧金融、新零售等众多领域提供高精度、场景化的数据采集、数据标注服务,全方位支持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各类型数据的处理。目前,云测数据深度合作伙伴覆盖了汽车、手机、工业、家居、金融、安防、教育、新零售、地产、生态系统等行业。在智能驾驶领域,云测数据凭借高质量的AI训练数据交付实力已与业内包括自主、合资车企,大型Tier1、Tier2,以及无人出租车、智能驾驶等众多厂商,建立了持久良好的合作关系。

wKgZomT5kB2AUznFAApq6GwTBX0179.png

图2云测数据介绍

全新升级迭代的完整数据工具链

针对当下智能驾驶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数据闭环已经成为智能驾驶量产落地的核心飞轮的发展趋势。云测数据以集成数据底座为核心,全面升级了数据标注及数据管理工具链,在今年推出智能驾驶数据解决方案2.0。相较于1.0版本,2.0版本在数据闭环能力、自动标注能力、数据管理工具链、人工效能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全新升级:通过系统集成将大模型预标注能力与人工标注完美结合,提升了数据集和场景化数据服务能力,助力企业数据流转效率的全面提升。

wKgaomT5kCuAS3LUAAv7DqjJTJk566.png

图3 云测数据智能驾驶解决方案2.0

支持大模型的高效数据标注平台

云测数据升级人工标注与自动标注算法交互能力,全面提升了数据标注效率。通过将云测数据标注平台与众多行业大模型紧密结合,帮助企业更好地提质增效。2.0方案集成了不同模型的预标注能力,包括图像整帧、自选物体、区域、点云批次识别和文本识别等,重新定义了基于预标注的人工标注效能,如能效看板、综合看版等。针对特定算法类型的数据持续优化迭代,涵盖点云4D叠帧、语义分割联合标注和智能ID轨迹预测。数据集也更加丰富,纳入了更多场景数据,标注方法也从原来以点线面体为主进化到融合4D标注规则。在云测数据标注平台的加持下,针对不同场景的Corner Case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和在算法持续迭代的数据闭环阶段,数据预处理能力、数据挖掘能力、数据标注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提升。

wKgaomT5kEKASFKhADIi_S1b5ms408.png

图4云测数据点云4D叠帧演示

支持BEV-Transformer标注,顺应智能驾驶发展趋势

面对当下主流感知大模型的数据服务能力升级,云测数据解决方案支持了更多智能驾驶标注类型,如现在诸多企业基于BEV+Transformer算法研发,对BEV视角环视拼接加点云融标注成为了主流。支持特定类型也使云测数据能更快速响应客户数据标注需求;同时可实现自动标注结果校验,并提升大模型标注能力和评测服务能力,助力智驾企业实现更自然、更智能、更多样化的人机交互方式。在数据标注效率方面,与人工标注相比,BEV空间标注效率约提升1.5倍以上。例如,人工标注3D点云拉框需要先选择属性,再选择车头朝向。现在,人工只需大致框选一个区域,就完成了自动贴合,基于一些特定标签类别就能实现自动选择。其效率比人工拉框至少快了1.5倍到两倍。又如4D标注地面箭头,原来需要每帧标注,现在基于4D标注加空间坐标,只要标注对应一帧,通过映射即可将30帧结果叠在一起,完成多传感器融合4D标注,效率更高。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4

    文章

    2828

    浏览量

    5008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为“下半场智能化”的软件性能保驾护航

    1.背景介绍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上半场电动化,下半场智能化”已然成为行业共识。与此同时,汽车智能域控产品的开发、测试、迭代周期持续缩短,但软件的集成度、复杂度却日益提高。在汽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7:07 ?901次阅读
    为“<b class='flag-5'>下半场</b><b class='flag-5'>智能</b>化”的软件性能保驾护航

    人工智能重塑电子产业链未来

    AI大模型下半场,应用端的想象力爆炸,有望真正改变一个时代的用户行为的“杀手级应用”初现江湖。
    的头像 发表于 06-23 11:37 ?518次阅读

    首获CCC认证,千亿充电桩市场加速洗牌

    谁能在洗牌中握紧入场券,将成为下半场竞争的关键悬念。
    的头像 发表于 05-30 17:15 ?393次阅读

    车载SerDes新标杆:纳芯微6.4G HSMT方案助力车企打赢智能下半场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车载 SerDes(串行器 / 解串器)芯片作为智能汽车数据传输的核心组件,具备高带宽、低延时、低功耗的显著特性。无论是辅助驾驶系统中摄像头、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20 14:35 ?2618次阅读
    车载SerDes新标杆:纳芯微6.4G HSMT方案助力车企打赢<b class='flag-5'>智能</b>化<b class='flag-5'>下半场</b>

    东风汽车合资品牌亮相2025上海车展

    上海车展火爆进行中,人气流量持续攀升,全球主流车企加速向新向智,重塑智能化“下半场”格局,东风汽车合资品牌华丽转身,携“智能化”“电动化”新成果亮相上海车展,今天,小编带你继续观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09:27 ?454次阅读

    自动驾驶行业常提的高阶智驾是个啥?

    的调整,也见证了这个行业的技术演进。“高阶智驾”作为现阶段在各大车企发布会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也预示着自动驾驶行业正加速走入下半场。高阶智驾不仅在功能上远超传统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更在核心技术、系统架构以及整体安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2:24 ?424次阅读
    自动<b class='flag-5'>驾驶</b>行业常提的高阶智驾是个啥?

    广汽神行数据仿真平台获得中国汽研权威认证

    当汽车智能化进入“下半场”,智驾技术狂飙突进,算法迭代周期不断缩短。在技术上探与产品下沉的“智驾平权”进程中,智驾测试是系统安全和用户体验的坚实保障。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14:22 ?453次阅读

    高阶智驾下半场,谁主沉浮?

    时间进入2025年,自动驾驶行业已然走入了下半场。以高阶智能驾驶技术为代表的前沿创新,正逐渐取代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成为各车企角逐的核心战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09:39 ?4603次阅读

    地平线余凯:2025年智驾拐点已来,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竞速智能下半场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2025年智能驾驶迎来拐点,领先的算法、足够的算力和海量丰富的数据都已经具备,三大条件都已经开始具备。大算力的智驾芯片海外和国内都有量产,工程能力经过几年的打磨,已经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8:15 ?5995次阅读
    地平线余凯:2025年智驾拐点已来,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竞速<b class='flag-5'>智能</b>化<b class='flag-5'>下半场</b>

    智能驾驶数据采集回注测评工具 - ARS

    数据驱动智能驾驶的时代背景下,开发者们总结了一条适用于智能驾驶数据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7:50 ?1286次阅读
    <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驾驶</b><b class='flag-5'>数据</b>采集回注测评工具 - ARS

    地平线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决胜智能化竞争下半场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在2025年,地平线智能计算方案即将迈过1000万量产大关,持续引领中国智驾量产落地、推动智驾生态繁荣生长,‘向下扎深根’。与此同时,地平线SuperDrive及征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09:12 ?1578次阅读
    地平线SuperDrive首发三大黑科技,决胜<b class='flag-5'>智能</b>化竞争<b class='flag-5'>下半场</b>

    2024城市NOA产研报告发布:谁才是第三方智驾供应商之首

    高阶智驾军备赛下半场:从高速NOA到城市NOA智能驾驶的全面进化 2023年以前,主机厂致力于高速NOA研发量产,在历经从0到1(2023年前)、1到10的放量阶段(2023年),高速NOA功能已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09:19 ?1531次阅读
    2024城市NOA产研报告发布:谁才是第三方智驾供应商之首

    激活汽车电子“芯”动能!思瑞浦一站式模拟产品方案解锁智驾全场景

    聚焦模拟和数模混合全球汽车产业从电动化的上半场迈入智能化的下半场,高阶智驾之争轰轰烈烈,不仅对车载电子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催生了对高性能模拟芯片的巨大需求。近日,在由ASPENCORE
    的头像 发表于 12-05 01:07 ?1188次阅读
    激活汽车电子“芯”动能!思瑞浦一站式模拟产品方案解锁智驾全场景

    从特斯拉看智能驾驶未来发展

    。特斯拉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通过对算法、硬件、数据闭环和市场战略的深度布局,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 特斯拉智能驾驶历史复盘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16:49 ?2027次阅读
    从特斯拉看<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驾驶</b>未来发展

    长电科技持续发力ADAS等应用领域

    “新能源汽车上半场看电池,下半场看芯片”,近日一位汽车行业领袖如是说。随着新能源汽车走向了智能化,汽车对芯片的复杂度和要求越来越高;对芯片产业来说,产品的可靠性要求也更加严苛,进而对芯片封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15:13 ?83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