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硅基量子点激光器与硅波导单片集成进展

MEMS ?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 2023-08-03 09:4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硅基光电芯片在人工智能、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高性能计算、激光雷达(LiDAR)和微波光子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单片集成的硅基激光器具有低功耗、集成度高等优点,是未来光互连和高速光通信芯片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在硅衬底上直接外延生长III-V族量子点(QD)激光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硅基光电集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尚未实现硅基激光器与光电子器件的单片集成。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张建军、王霆、王子昊近年来一直聚焦于面向大规模硅基光电子集成的硅基片上光源,在硅基可集成激光器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国际上相关研究领域中处于前列。近年来的代表性工作包括实现了最宽的平顶量子点频梳激光器,四个激光器阵列可达到4.8 Tbit/s的传输速率(Photon. Res. 2022; 10, 1308);通过相位调控的自注入锁定方法实现了硅基外延III-V族窄线宽量子点激光器(Photon. Res. 2022; 10, 1840);率先实现了SOI基单片集成的InAs量子点单横模激光器(ACS Photon. 2023; 10, 1813)。

团队近期与上海交通大学苏翼凯、郭旭涵及松山湖材料实验室韦文奇等人合作,在团队前期高质量硅基III-V族材料基础上,提出硅基嵌入式外延方法,将InAs/GaAs量子点激光器与硅波导集成在同一SOI衬底上(图1),成功将硅基激光器的光通过端面耦合到硅波导,首次实现了激光器与波导的单片集成,被审稿人评价为“具有巨大科学和技术影响力的出色研究工作,这是集成光子领域的重大进展”。

e7a72e50-2a00-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1. 激光器与波导单片集成器件

研究人员研究了嵌入式激光器的不同温度L-I曲线及耦合后的输出功率。在连续波(CW)电流操作模式下激光器激射温度可至95℃以上,室温阈值电流约为50 mA。注入电流为250 mA时,最大输出功率为37 mW。在注入电流为210 mA时,嵌入式激光器通过硅波导耦合输出的光学功率达到6.8 mW(图2)。此外,研究还发现与常见的具有单个尖端的反向锥形耦合器相比,具有多个锥形尖端的边缘耦合器由于其光斑尺寸与激光器的模式轮廓更相似,因此具有更高的耦合效率和更好的对准容差。

e7e588bc-2a00-11ee-a368-dac502259ad0.png

图2. SOI基集成III-V族量子点激光器的工作特性 相关研究结果以“Monolithic integration of embedded III-V lasers on SOI”为题发表在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 杂志上(Light. Sci. Appl.12, 84 (2023) ),该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后韦文奇(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副研究员),博士生杨礴,副研究员王子昊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何安。通讯作者为张建军研究员、王霆副研究员、苏翼凯教授和郭旭涵副教授。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面上基金,中科院青促会的支持。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嵌入式系统
    +关注

    关注

    41

    文章

    3686

    浏览量

    131624
  • 激光器
    +关注

    关注

    17

    文章

    2776

    浏览量

    62982
  • 耦合器
    +关注

    关注

    8

    文章

    735

    浏览量

    61498
  • 硅芯片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2

    浏览量

    17380
  • LiDAR芯片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8

    浏览量

    3339

原文标题:硅基量子点激光器与硅波导单片集成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氮化物光子平台中使用可调谐窄线宽端面耦合混合激光器实现光束操控

    --翻译自Yeyu Zhu, Siwei Zeng等人的文章 摘要 基于量子RSOAs的1.3 ?m芯片级可调谐窄线宽混合集成二极管激光器通过端面耦合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4:23 ?69次阅读
    在<b class='flag-5'>硅</b>氮化物光子平台中使用可调谐窄线宽端面耦合混合<b class='flag-5'>激光器</b>实现光束操控

    臻联合中国科大团队在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浙江大学、隆德大学及合肥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臻”,国芯科技参股公司)等单位机构在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利用可编程光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7-25 14:48 ?392次阅读
    <b class='flag-5'>硅</b>臻联合中国科大团队在<b class='flag-5'>量子</b>测量领域取得重要<b class='flag-5'>进展</b>

    基于混合集成二极管激光器实现光束操控系统

    基于量子RSOAs的1.3 ?m芯片级可调谐窄线宽混合集成二极管激光器通过端面耦合到氮化物光子集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4-21 09:42 ?368次阅读
    基于混合<b class='flag-5'>集成</b>二极管<b class='flag-5'>激光器</b>实现光束操控系统

    量子芯片可以代替芯片吗

    量子芯片与芯片在技术和应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因此量子芯片是否可以完全代替芯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7 13:53 ?1006次阅读

    新型的二硒化铂-异质集成波导模式滤波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光子芯片实验室与深圳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了一个新型的二硒化铂-异质集成波导模式滤波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1:29 ?756次阅读
    新型的二硒化铂-<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异质<b class='flag-5'>集成</b><b class='flag-5'>波导</b>模式滤波<b class='flag-5'>器</b>

    量子技术的革命:手掌大小的激光器打破了实验室界限

    混合集成芯片级 780 nm 自注射锁定激光器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廉的激光器,其性能可与实验室规模的系统媲美。 它利用铷原子和先进的芯片集成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06:24 ?465次阅读

    OptiFDTD应用:用于光纤入波导耦合的纳米锥仿真

    介绍 在高约束芯片上与亚微米波导上耦合光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光栅或锥形耦合。[1] 耦合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组成,是基于具有纳米尺寸尖端的短锥形。[2] 锥形耦合实际上是光纤和亚微米
    发表于 01-08 08:51

    波导集成的片上光谱仪综述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光子芯片实验室综述了近年来波导集成的片上光谱仪的研究成果,论文以“Integrated optical spectrometers on silicon photonics platf
    的头像 发表于 01-06 16:30 ?1083次阅读
    <b class='flag-5'>硅</b>基<b class='flag-5'>波导</b><b class='flag-5'>集成</b>的片上光谱仪综述

    OptiFDTD应用:用于光纤入波导耦合的纳米锥仿真

    介绍 在高约束芯片上与亚微米波导上耦合光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光栅或锥形耦合。[1] 耦合由高折射率比材料组成,是基于具有纳米尺寸尖端的短锥形。[2] 锥形耦合实际上是光纤和亚微米
    发表于 12-11 11:27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量子点阵列

    图(左)量子二维阵列器件核心区的电子显微镜伪色图;(右)任意调控量子间最近邻和次近邻耦合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6:24 ?616次阅读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b class='flag-5'>量子</b>点阵列

    电子科普!什么是激光二极管(半导体激光器

    未发表的手稿中描述了半导体激光器的概念。1957年,美国人戈登·古尔德提出可以利用受激辐射现象来放大光,并将其命名为“LASER(受激辐射光放大)”。就这样,随着各国科学家对激光器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
    发表于 11-08 11:32

    用于单片集成外延Ⅲ-Ⅴ族量子阱和量子激光器研究

    系统等领域。除激光器外,光探测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7:26 ?1.3w次阅读
    用于<b class='flag-5'>单片</b><b class='flag-5'>集成</b>的<b class='flag-5'>硅</b><b class='flag-5'>基</b>外延Ⅲ-Ⅴ族<b class='flag-5'>量子</b>阱和<b class='flag-5'>量子</b><b class='flag-5'>点</b><b class='flag-5'>激光器</b>研究

    我国成功点亮集成芯片内部的激光光源

    10月7日,湖北九峰山实验室在光子集成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2024年9月,该实验室成功地将激光光源集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5:22 ?1039次阅读

    imec实现量子创纪录低电荷噪声

    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近期在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在12英寸CMOS平台上制造出了具有创纪录低电荷噪声的Si MOS量子。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展示了imec在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1:37 ?9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