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层次化高模量芳纶纳米纤维膜保护层实现高性能锂金属负极

清新电源 ? 来源:清新电源 ? 2023-08-02 09:2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研究背景

均匀的锂沉积和稳定SEI层是实现锂金属电池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本文构建了具有丰富酰胺键和层次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ANF)膜作为人工SEI层,可以有效地提高界面相容性并抑制Li枝晶的生长。ANF薄膜的层状结构和分层孔隙率显著提高了机械强度和抑制枝晶的能力。因此,在这些协同作用下, ANF可以使镀锂/剥离过程中的锂通量均匀化,促进均匀SEI层的形成。

成果简介

近日, 黄玉东团队通过简单的两步组装策略,构建了具有丰富酰胺键和层次结构的芳纶纳米纤维(ANF)膜作为人工SEI层。ANF修饰的Li (ANF@Li)负极表现出显著改善的电化学性能,在高电流密度(10 mA cm-2)下稳定循环2500 h,在高容量(10 mAh cm-2)下稳定循环2500 h。此外,ANF@Li负极在5 mA cm-2和10 mAh cm-2下的寿命超过2800 h,这使得ANF@Li负极成为下一代高功率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有希望的候选者。

研究亮点

使用刮板和两步组装工艺制备出具有致密表面和松散体相的ANF膜。

层次化结构的ANF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

极性ANF膜可以显著提高电极表面的润湿性,改善电解质的相容性。

图文导读

3286b9c0-30c0-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图1.介绍了纯锂负极、普通ANF膜保护锂负极和分层ANF膜保护锂负极的镀锂/剥离行为。

使用刮板和两步组装工艺制备出具有致密表面和松散体相的ANF膜。ANF薄膜在空气中质子化一段时间,然后浸入水中完全质子化。在贫质子介质中缓慢质子化过程中进行致密的皮肤层,在富质子介质中快速质子化过程中固定松散的体部。层次化结构的ANF膜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调节ANF溶液的浓度和空气中质子化的时间,可以很容易地调节ANF膜的结构。此外,由于大量酰胺极性键与Li+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ANF膜在锂剥离/镀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调节Li+通量的能力。此外,极性ANF膜可以显著提高电极表面的润湿性,改善电解质的相容性。

32ccbdda-30c0-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图2. a)分层结构ANF膜的工艺方案。b)分层结构的ANF2%-30薄膜的截面形貌。红色部分为致密表面层,绿色部分为松散体相。c, d) O和N的元素映射。e) ANF1.5% -10的光学显微镜图像。ANF薄膜的截面SEM, f) ANF1.5%-5, g) ANF1.5 ~ 10, h)ANF1.5%-20, i) ANF1.5%-30。红色部分为致密表面层,绿色部分为松散体相。比例尺:2 μm。j) ANF1.5%, k) ANF2%的应力-应变曲线。l) ANF膜的FTIR光谱。m, n) ANF@Cu和铜负极的接触角试验。

由于ANF膜顶部发生质子化反应,从DMSO中析出ANF,使其紧密堆积,DMSO也沿膜向下扩散。当ANF膜浸入水中时,膜的顶层完全质子化,膜的体相发生快速质子化反应,形成松散的多孔结构。最后,构建皮肤层致密、体部疏松的ANF膜(图2a、b)。由于在致密的表面中聚合物链的缠结更紧密,ANF薄膜的力学性能得到了改善。N和O元素的元素映射分析表明,酰胺基团均匀分布在ANF膜中。当浓度为1.5 wt%(命名为ANF1.5%)时,整个ANF膜的厚度约为1 μm(图2e),并且随着空气中质子化时间的增加,致密表面的厚度增加(图2f-i)。

由于分层结构,ANF膜的强度得到了显著提高,而这种结构受空气中质子化时间的影响较大。此外,ANF1.5%-10、ANF2%-5和ANF2%-10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j、k)与普通刚性聚合物不同,斜率变化明显。总体而言,通过两步组装策略可以构建均匀分层的ANF膜,这可以显着提高其机械性能。

332d18e2-30c0-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图3.锂沉积ANF1.5%-10@Cu和Cu负极在不同沉积容量下的SEM图像(a, e)俯视图和剖面图)b, f) 0.5 mAh cm-2;e, g) 1 mAh cm-2;d, h) 5 mAh cm-2。黄色的部分是锂金属。白色箭头之间是沉积的锂。标尺:10 μm。i, j) O和N的元素映射。k) ANF膜与Li+离子的静电相互作用示意。

以Cu对照样品和ANF1.5%-10@Cu为工作电极,在半电池中定量沉积锂,表征了ANF膜的性能。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沉积容量、电流密度为1 mA cm-2的Cu控制电极和ANF1.5%-10@Cu电极的表面和截面形貌。在Cu控制电极表面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大枝晶,而ANF1.5%-10@Cu负极的表面形貌则光滑得多(图3a, e)。如图3f-h所示,锂沉积Cu控制电极的截面形貌从低容量(0.5 mAh cm-2)时的典型针状枝晶到高容量(5 mAh cm-2)时的块状枝晶(1 mAh cm-2)和稀疏松散的结构变化。相反,ANF1.5%-10@Cu的截面形貌致密,厚度均匀(图3b-d)。在修饰电极上,5 mAh cm-2的锂沉积厚度约为26 μm,符合理论值2 mAh cm-2的锂沉积厚度约为10 μm。这表明ANF1.5%-10@Cu阳极表面的锂沉积致密均匀,孔隙率低。即使在较高的电流密度下(图3d), ANF保护层也显示出足够的改善锂沉积行为的能力。循环后ANF膜的完整性通过N和O元素的元素映射得到证实(图3i,j).锂沉积ANF1.5%- 10@Cu电极的均匀表面形貌表明,由于丰富的极性酰胺键可以作为锚点与Li+相互作用,聚合物段的柔韧可以承受循环过程中的表面波动,作为保护屏障的ANF膜限制了膜下Li+的沉积,抑制了枝晶的生长(图3k)。

336ec80a-30c0-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图 4.在电流密度为a) 0.5 mA cm-2和b) 1 mA cm-2时,容量为1 mAh cm-2的Cu和ANF1.5%-10@Cu负极的电化学性能。c) ANF1.5%-10@Cu在不同周期下的电压分布图。对称电池的恒流充放电循环与ANF1.5%-10@Li或锂负极在d) 10 mA cm-2和1 mAh cm-2, e) 1 mA cm-2和10 mAh cm-2, f) 5 mA cm-2和10 mAh cm-2。锂对称电池的电化学阻抗谱。g) ANF1.5%- 10@Li或h)不同循环下的锂负极。

通过在不同电流密度和容量下对ANF1.5%-10@Cu||Li和Cu||Li电池进行恒流循环,测量ANF1.5%-10@Cu电极和Cu控制电极的循环稳定性(图4a, b)。在图4a中,ANF1.5%-10@Cu负极表现出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在0.5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容量为1 mAh cm-2,在150次循环后仍然可以达到97.63%。相比之下,Cu控制电极的电化学性能低于ANF1.5%-10@Cu电极,并且由于SEI的持续形成,在40次循环后电化学性能迅速下降。此外,在整个循环过程中,ANF1.5%-10@Cu负极的电压滞后稳定在24 mV左右,显示出均匀的镀锂/剥离过程,表明ANF膜可以抑制锂与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图4c)。ANF1.5%-10@Cu负极的初始低迟滞电压是由于ANF膜的高离子电导率,EIS测试证明了这一点。高离子电导率也是SEI薄膜的基本特性之一,有利于Li+的传输。相反,Cu电极的第一次循环电压滞后为113 mV,远高于ANF1.5%-10@Cu,说明丰富的极性键有利于锂的成核。当电流密度增加到1 mA cm-2时,ANF@Cu电极仍然可以保持优异的性能,在150次循环时电化学性能保持在95.26%(图4b)。同时,ANF1.5%-10@Cu负极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容量(2 mA cm-2和4 mAh cm-2)下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相反,由于非均相锂沉积,原始Cu负极的电化学性能表现出散射行为,导致寿命短。ANF1.5%-10@Cu负极的良好性能归因于ANF膜重叠的多孔网络结构可以容纳锂金属在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这一显著差异说明ANF层作为保护屏障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柔韧性,可以有效调节锂离子的沉积,抑制循环过程中锂枝晶的生长。

当容量增加到10 mAh cm-2时,ANF1.5%-10@Li对称电池的寿命超过2500小时(图4e)。此外,为了验证ANF膜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容量下的性能,对称电池在3 mA cm-2和6 mAh cm-2下进行了测试。此外,即使容量扩展到10 mAh cm-2,电流密度为5 mA cm-2,这种优异的性能也能保持2800小时(图4f)。由于电池在初始阶段的活化过程,SEI膜的不稳定性导致电压曲线开始时出现轻微波动。因此,在大电流、大容量下,ANF膜具有良好的调节锂离子沉积和抑制锂枝晶的能力,具有应用于下一代电池的潜力。

当以1mA cm-2和1mAh cm-2进行恒流充放电循环时,ANF1.5%-10@Li负极的电荷转移电阻在200次循环时从58.14 Ω略微增加到159.47 Ω(图4g)。相反,裸锂负极的电荷转移电阻从5次循环时的89.12 Ω增加到200次循环时的805.2 Ω(图4h)。裸锂负极阻抗的快速增加可能是由于SEI的不断坍塌和再生导致电解质与锂元的持续反应。结果表明,ANF保护层可以防止电解液与锂金属之间的副反应,形成均匀的锂剥离/镀界面。

33e04444-30c0-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图 5. a) ANF1.5%-10@Li|| LFP和Li|| LFP全电池在1C下的循环性能。b)第10次和第200次循环时ANF1.5%-10@Li和锂负极的电压分布图。c) ANF1.5%-10@Li|| LFP和Li|| LFP全电池在不同速率下的倍率性能。d-e) ANF@Li和h-i)锂负极在1C下循环300次后的形貌。j) ANF膜协同效应示意。

进一步组装由ANF1.5%-10@Li负极、LFP正极和醚基电解质组成的全电池,进一步组装以评估ANF修饰负极的实际应用。ANF1.5%-10@Li充满电池的初始比容量与锂全电池相当(图5a)。ANF1.5%-10@Li||LFP电池获得了高度可逆的容量,在1C下循环300次后达到126.71 mAh/g,容量保持率为90.1%。相比之下,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容量在150次循环后衰减到127.18 mAh/g,容量保持率为90.5%。经过200次循环后,ANF1.5%- 10@Li||LFP电池的极化电压稳定在159 mV ~ 164 mV之间,Li||LFP电池的极化电压稳定在211 mV ~ 233 mV之间(图5b)。此外,研究了ANF膜对电池倍率性能的影响,ANF@Li||LFP电池表现出良好的倍率性能(图5c)。为了进一步证实ANF膜对锂负极的保护作用,我们将完整的电池在300次循环后拆解,观察负极的形态。如图5 d-i所示,改性后的锂负极表面光滑均匀,无明显的枝晶,截面紧凑。相反,原始锂负极表面有明显的锂枝晶,横截面上也可以看到松散的锂金属沉积。这一优异的性能表明,ANF膜不仅可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而且可以显著改善金属锂沉积动力学。这种优异的性能表明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聚合物层ANF来修饰锂负极,并实现了具有更长的寿命的无锂枝晶电池。采用两步组装工艺制备的ANF膜具有致密表面和松散体相、独特的分层结构、优异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归功于ANF保护层的作用:首先,层次化结构的ANF膜具有足够的柔韧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可以抑制锂枝晶的生长,抑制锂金属与电解质的反应,在循环过程中容纳锂的大体积膨胀,促进致密SEI层的形成。其次,极性ANF膜可以显著提高负极的表面能,增强与电解质的亲和力,实现高效润湿,良好的电极-电解质界面相容性,加速锂离子的传输。最后,ANFs丰富的酰胺键与Li+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使Li+以高密度、高容量均匀沉积在Li负极表面。因此,ANF@Li||ANF@Li对称电池可以在5 mA cm-2的高密度和10 mAh cm-2的高容量下表现出长寿命(2800 h)。同时,ANF@Li||LFP全电池在300次循环后仍保持90.1%的初始容量。而且制备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生产。总体而言,ANF@Li负极的优异性能显示了下一代高容量、高电流密度电池的潜力。此外,本研究中使用ANF人工SEI膜保护锂金属负极的策略也可以应用于钠金属和钾金属负极。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SEM
    SEM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64

    浏览量

    15068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24

    浏览量

    20912
  • 光谱仪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134

    浏览量

    31827
  • FTIR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4

    浏览量

    9206
  • 电池充放电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68

    浏览量

    9319

原文标题:哈工大黄玉东CEJ:层次化高模量芳纶纳米纤维膜保护层实现高性能锂金属负极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半导体芯片中的互连层次

    在半导体芯片中,数十亿晶体管需要通过金属互连线(Interconnect)连接成复杂电路。随着制程进入纳米级,互连线的层次设计成为平衡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09:29 ?840次阅读
    半导体芯片中的互连<b class='flag-5'>层次</b>

    光纤带铠和不带铠有什么区别

    ,用于增强光缆的机械强度。 金属铠装:抗压、抗侧压能力强,适合高压力环境。 非金属铠装(如):轻质、高抗拉强度,适合架空或长距离敷设
    的头像 发表于 03-20 10:28 ?1515次阅读
    光纤带铠和不带铠有什么区别

    临界电流密度固态电池单晶的合成

    金属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高能量密度电池的理想负极材料。不幸的是,金属负极在实际电流密度下容易形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3-01 16:05 ?864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b>临界电流密度固态电池单晶<b class='flag-5'>锂</b>的合成

    水系电池金属负极腐蚀问题综述

    离子储存在阳极主体中的“摇椅”式金属离子电池相比,金属负极的使用使AMB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此外,金属负极在正极材料的搭配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4:37 ?849次阅读
    水系电池<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负极</b>腐蚀问题综述

    超声波焊接有利于解决固态电池的枝晶问题

    表面和陶瓷表面的氧化,为解决Li/LLZTO界面提供参考。此外,陶瓷金属化技术进一步增强了负极/电解质界面性能。例如,通过在LLZTO表
    发表于 02-15 15:08

    筛选理想的预正极应用于无负极金属锂电池

    研究背景无负极金属电池(AF-LMBs)在初始组装过程中移除了负极侧的,可以实现电芯层面的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1:07 ?1173次阅读
    筛选理想的预<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化</b>正极应用于无<b class='flag-5'>负极</b><b class='flag-5'>金属</b>锂电池

    多功能熵合金纳米实现长寿命无负极金属电池

    论文简介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新型的无负极金属电池(AFSMBs),通过在商业铝箔上构建一熵合金(NbMoTaWV)组成的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0:29 ?1881次阅读
    多功能<b class='flag-5'>高</b>熵合金<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层</b><b class='flag-5'>实现</b>长寿命无<b class='flag-5'>负极</b>钠<b class='flag-5'>金属</b>电池

    离子液体添加剂用于高压无负极金属电池

    ? ? ? ?研究背景 基于双(氟磺酰基)酰亚胺(LiFSI)的浓缩电解质已被提出作为无负极金属电池(AFLMB)的有效兼容电解质。然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1:00 ?1446次阅读
    离子液体添加剂用于高压无<b class='flag-5'>负极</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电池

    高能金属电池中的宏观均匀界面层与锂离子传导通道

    (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锂离子选择性传输,以实现高效且无枝晶的金属负极。逐组装的质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9:13 ?1296次阅读
    高能<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电池中的宏观均匀界面层与锂离子传导通道

    顶层金属AI工艺的制造流程

    顶层金属 AI工艺是指形成顶层金属 AI 互连线。因为 Cu很容易在空气中氧化,形成疏松的氧化铜,而且不会形成保护层防止铜进一步氧化,另外,Cu 是软金属,不能作绑定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5:50 ?1338次阅读
    顶层<b class='flag-5'>金属</b>AI工艺的制造流程

    全固态金属电池的阳极夹层设计

    全固态金属电池(ASSLB)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金属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负极材料。然而,由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3:45 ?767次阅读
    全固态<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电池的<b class='flag-5'>锂</b>阳极夹层设计

    金属2工艺是什么

    金属2(M2)工艺与金属1工艺类似。金属2工艺是指形成第二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6:02 ?988次阅读
    <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层</b>2工艺是什么

    sio2镀膜如何解决

    SiO?镀膜过程中出现的裂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解决策略: 1. 优化镀膜工艺 蒸发速度控制 :蒸发速度的设置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0:08 ?1902次阅读

    电缆线芯、绝缘保护层组成与功能

    ,包括线芯、绝缘保护层的组成与功能。 一、电缆的核心:线芯 电缆的线芯是电流流动的路径,其材料和结构设计决定了电缆的导电性能。线芯通常由铜或铝制成,这两种金属因其优异的导电性而被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5:48 ?3446次阅读

    绕线电阻和金属膜电阻哪个好

    ,其主要材料是镍铬合金线。制造工艺是将镍铬合金线绕制在陶瓷或云母等绝缘材料上,然后涂覆一保护层。绕线电阻的制造工艺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金属膜电阻是一种新型的电阻类型,其主要材料是镍铬合金薄膜。制造工艺是将镍铬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5:17 ?238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