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超薄高效散热和液膜蒸发领域最新研究进展

jf_86259660 ? 来源:jf_86259660 ? 作者:jf_86259660 ? 2023-06-30 09:2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poYBAGRlecGAXvadAAXNYXtHWrw287.png

来源|Materials Horizons,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01

背景介绍

随着5GAI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制程尺度的减小和计算性能的提升,终端电子设备单位面积产生的热量迅速上升,如何实现芯片高热区域的快速散热与温度的有效控制,对于确保高性能计算和智能手机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相变原理的高效散热器件,均热板(Vapor Chamber,VC)能够将热点处的热量快速均匀地传递出来,在各个品牌的手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的应用。然而,随着设备功率密度的提高和手机超薄化带来的内部空间的不断减小,业内对高性能超薄均热板(VC)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而其研发难度也越来越大。


均热板内部通过工质蒸发、输运与冷凝的相变循环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针对均热板内部的毛细蒸发过程,钟敏霖教授团队利用激光方法在铜片上制备出具有三级毛细路径的超吸液复合微纳结构表面,克服了薄液膜与低流速之间的固有矛盾,实现了连续可控的大面积3D薄液膜蒸发,大大提高了表面蒸发效率。该蒸发器实现了一个太阳光直射下3.33 kg·m-2·h-1的双面光热水蒸发效率,同时展现了优异的电热蒸发效率和蒸发冷却性能。该蒸发表面制备过程相对简单可控、重复性高、可工程化批量制备,能够集成到多种能源系统上实现多场景蒸发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02

成果掠影

pYYBAGSeLYqAHCaxAAGRQKJLzW4619.png


poYBAGSeLZCAKszTAADXK0rmuSM144.png

近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钟敏霖教授课题组利用激光微纳制造方法,制备出具有高光热蒸发效率的高效薄液膜蒸发表面,并进一步提出复合构型超薄吸液芯结构,实现目前国际最薄之一(0.22mm)的智能手机高效散热超薄均热板(VC)的全激光制备。随着5G智能手机厚度的不断减少,均热板厚度和内部空间也不断压缩。理论计算表明,当均热板内空腔厚度降低到0.3mm时,气液传输阻力将显著增加,超薄均热板(VC)的传热性能极度劣化,因此,制备散热性能良好的0.3mm均热板面临很大的技术挑战。

钟敏霖教授团队提出了蒸发区、输运区与冷凝区的分区微纳结构设计与配合方案,研发出全激光制备超薄均热板的新方法,用激光技术制备出复合构型超薄吸液芯,实现了毛细蒸发性能与气液输运效率的同时最优化,在均热板整体厚度仅0.22mm的情况下实现了12032 W/(m?K)的高等效热导率,为0.3mm以下极薄均热板的内部结构设计与大规模工程制备提供了全新思路。该团队在国际上首次运用全激光方法制备的0.22mm的极薄均热板也是目前已知最薄的高效散热均热板(VC)之一。

相关研究成果以“Boosting water evaporation via continuous formation of 3D thin film through triple-level super-wicking routes”和“Laser microstructuring of extremely-thin vapor chamber with hybrid configuration for excellent heat dissipation”为题分别发表于《Materials Horizons》和《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03

图文导读

pYYBAGSeLZmAcQSyAAF8l-oNbSM327.png

图1.激光制备三级毛细路径吸液高效液膜蒸发复合微纳结构与多场景蒸发功能

pYYBAGSeLZ2AL37jAAF7zEjsVb0733.png

图2. 激光制备复合构型超薄均热板


poYBAGSeLaGAA26XAAg4VvfA57U378.png

图3.VC技术的演变和具有三区域混合结构的ETVC的概念化

pYYBAGSeLaWAOtEXAAiHXRVlfMQ735.png

图4.ETVC制作的详细设计和总体视图

poYBAGSeLamAaMKVAAWN64Izsds504.png

图5.PMCs中输水特性的表征


pYYBAGSeLayAfmEPAAlgQjEeNOw632.png

图6.CMPs蒸发性能的表征

END

★平台声明部分素材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目的仅为行业信息传递与交流,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证实其真实性与否。如有不适,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欢迎参与投稿分享!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18636

    浏览量

    184582
  • 激光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3498

    浏览量

    67778
  • 散热
    +关注

    关注

    3

    文章

    556

    浏览量

    3259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超薄晶圆切割性能优化与 TTV 均匀性保障技术探究

    我将围绕超薄晶圆切割性能优化与 TTV 均匀性保障技术展开,从切割对 TTV 影响、现有问题及优化技术等方面撰写论文。 超薄晶圆(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0:29 ?145次阅读
    <b class='flag-5'>超薄</b>晶圆切割<b class='flag-5'>液</b>性能优化与 TTV 均匀性保障技术探究

    二维氮化硼散热 | 毫米波通讯透波绝缘散热材料

    研究进展。随着新一代无线通信对无线宽带通信网络提出新的长距离、高移动、更大传输速率的军用、民用特殊应用场景的需求,针对毫米波无线通信的理论研究与系统设计面临重大挑战,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6:31 ?455次阅读
    二维氮化硼<b class='flag-5'>散热</b><b class='flag-5'>膜</b> | 毫米波通讯透波绝缘<b class='flag-5'>散热</b>材料

    电脑的散热设计

    应对上述挑战,现代电脑广泛采用以下散热技术: 1. 石墨片石墨片凭借其高导热系数和超薄特性,被用于均热和快速导引热量。在笔记本电脑中,石墨片常贴附于主板或电池表面,将局部高温区域的热量均匀扩散至金属
    发表于 03-20 09:39

    石墨和铜VC散热性能和应用方面的区别

    内部工质蒸发-冷凝的相变循环(面内导热2000-50000W/mK),实现高效均匀散热。2.效率表现◎石墨:适合短时间内平面散热,但高功率场景下可能不足(如智能手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7:13 ?1093次阅读
    石墨<b class='flag-5'>膜</b>和铜VC<b class='flag-5'>散热</b>性能和应用方面的区别

    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的研究进展(1)

    高能激光广泛应用于材料加工、科学研究、空间碎片清除、军事应用等领域。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具有结构紧凑,系统简单、全电驱无限弹仓的特点,近年来,各类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围绕着同时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5:46 ?613次阅读
    二极管泵浦高能激光的<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1)

    超薄时代的选择:0.025mm合成石墨片如何重塑消费电子散热格局

    合成石墨片的技术突破 1.极薄厚度与高效散热的完美结合0.025mm合成石墨片的最大技术突破在于其极薄的厚度与高效散热能力的完美结合。传统散热
    发表于 02-15 15:28

    石墨烯铅蓄电池研究进展、优势、挑战及未来方向

    石墨烯铅蓄电池是将石墨烯材料与传统铅酸电池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向,旨在提升铅酸电池的性能(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能力等)。以下是该领域研究进展、优势、挑战及未来方向: 一、石墨烯在铅蓄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36 ?1653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 ?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展, 重点归纳总结了上述三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1209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氮化硼散热替代石墨提升无线充电效率分析

    作为散热材料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其性能已逐渐无法满足更高功率和更高效能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氮化硼(BN)散热作为一种新型散热材料,因其独特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06:20 ?632次阅读
    氮化硼<b class='flag-5'>散热</b><b class='flag-5'>膜</b>替代石墨<b class='flag-5'>膜</b>提升无线充电效率分析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制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一、高能点焊电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是一种利用高压脉冲电流实现金属材料瞬间熔化并完成焊接的先进工艺。其工作原理主要基于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8:58 ?616次阅读
    高能点焊电源技术在现代工业制造中的应用与<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图1.超短脉冲时空同步实验的光路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多路超短脉冲时间同步与空间叠合度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6:25 ?575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生成能力使得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1760次阅读

    sio2层镀膜如何解决

    根据材料的熔点和熔粘度等因素,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蒸发速度。 蒸发温度选择 :蒸发温度应高于材料的熔点,以确保材料充分蒸发。过低的温度可能导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10:08 ?1909次阅读

    IGBT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 | 氮化硼高导热绝缘片

    器件的工作性能。因此,对IGBT模块的温度进行有效地检测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综述了IGBT模块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散热相关技术,主要介绍了主动散热和被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9-15 08:03 ?2039次阅读
    IGBT主动<b class='flag-5'>散热和</b>被动<b class='flag-5'>散热</b> | 氮化硼高导热绝缘片

    如何使用MCF831x来解决散热和快速启动挑战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如何使用MCF831x来解决散热和快速启动挑战.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8-30 09:21 ?0次下载
    如何使用MCF831x来解决<b class='flag-5'>散热和</b>快速启动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