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研究人员制造出直径近30厘米的光学超表面

led13535084363 ? 来源:光行天下 ? 2023-06-28 14:5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再见镜头,你好超表面。所谓的超表面可以帮助使光学系统在未来变得更薄,同时增加其功能。

到目前为止,传统的制造工艺通常只能实现小的超表面,通常小于一平方毫米。Fraunhofer IOF的研究人员现在首次成功地使用电子束光刻技术生产出直径近30厘米的超表面,这是一项世界纪录。

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在《微/纳米图案、材料和计量学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方法。

21b79362-1504-11ee-962d-dac502259ad0.jpg

研究人员首次成功地实现了直径为30厘米的超表面,与一欧元硬币对比。

弗劳恩霍夫应用光学和精密工程IOF微纳米结构光学系主任Falk Eilenberger博士解释说:“经过500年的透镜和镜子,是时候提前思考了”。

所谓的超表面可以在这里成为另一种选择。

这些组件将其完整的光学功能集中在一个表面,并通过纳米结构在表面实现此功能。Eilenberger解释了与经典镜头的区别,在镜头中,功能由宏观几何形状定义。

这就是为什么镜头又厚又弯曲的原因。现在我们有一个超表面。它很薄,尺度小于光的波长。

超表面在科学和研究中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然而,这里的组件通常只有几平方毫米的尺寸。

这对于学术研究来说已经足够了,但对于许多工业应用来说却不够,当然也不会在未来成为经典镜头的真正替代品。

在电子束光刻的帮助下,弗劳恩霍夫IOF研究人员实现了高精度和高效率的高分辨率结构。

因此,德国耶拿Fraunhofer IOF的研究人员致力于如何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创新的超表面问题。

因此,他们现在首次展示了直径为30厘米的超表面。Eilenberger说:“我们不是超表面的发明者。但我们是唯一能够在如此大规模上展示它的人。”

高精度、高效率的高分辨率结构

但是研究人员是如何实现这一里程碑的呢?

答案是:借助电子束光刻技术。

Fraunhofer IOF研究员兼该研究所科学理事会成员Uwe Zeitner教授解释说:“为了产生我们的超表面,我们使用了电子束光刻的特殊书写策略,称为字符投影。字符投影是一种将图案划分为较小单元的方法。然后使用电子束在表面上依次创建这些小图案中的每一个。这使得以高精度和高效率制造复杂结构成为可能。”

Zeitner继续说道:“使用字符投影,可以以相对较高的速度并行曝光非常高分辨率的结构。这对于电子束光刻来说是不寻常的“。Zeitner教授与他的弗劳恩霍夫同事Michael Banasch博士和Marcus Trost博士一起概述了电子束光刻在大面积上制造微光学和纳米光学器件的潜力。 作者表明,传统的平版印刷技术经常达到制造较大结构的极限。研究人员说:“由于波长以下的结构尺寸很小,高分辨率电子束光刻原则上非常适合制造元结构。”

Uwe Zeitner表示:“然而,这项技术相对较慢。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只有面积相对较小的元素被它实现,主要是几平方毫米的数量级。

对于较大的区域,曝光时间很快就会达到不切实际的大值。通过使用字符投影,科学家们现在能够解决电子束光刻的高分辨率和大元素区域的问题,而不会使曝光时间爆炸”。

因此,该论文的作者表明,电子束光刻可以成为一种在大面积上制造微米和纳米光学结构的技术。

减小尺寸,同时增加功能

新的制造技术可以帮助构建未来明显更薄的光学系统。Falk Eilenberger说:“这项技术可以彻底改变成像光学系统,因为它将有可能减小系统的尺寸,同时增加其光学功能。” Uwe Zeitner补充说:“这种大的超表面对于需要在狭小空间内具有大偏转角的紧凑型光学器件特别有利。例如,在虚拟/增强现实眼镜中就是这种情况。通过这种方法,也可以实现智能手机中非常小的光学器件的有利设计。其他潜在应用包括高分辨率光谱或计算机生成的全息图。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光谱仪
    +关注

    关注

    2

    文章

    1119

    浏览量

    31741
  • 光学器件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50

    浏览量

    12231

原文标题:研究人员制造出直径近30厘米的光学超表面

文章出处:【微信号:光行天下,微信公众号:光行天下】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表面技术:光电探测器性能提升的新引擎

    在纳米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表面作为一种新型人工材料,正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在光探测领域,它能大幅提升光吸收效率和光谱选择性,助力制造出更灵敏、更小巧的探测器,广泛应用于成像
    的头像 发表于 07-24 11:32 ?36次阅读
    <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技术:光电探测器性能提升的新引擎

    CST+FDTD表面逆向设计及前沿应用

    表面逆向设计作为当前光学和光电子领域的前沿技术,正受到全球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广泛关注。表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6-05 09:29 ?222次阅读
    CST+FDTD<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逆向设计及前沿应用

    VirtualLab Fusion:平面透镜|从光滑表面到菲涅尔、衍射和透镜的演变

    ,提供了设计用于多色光的平面光学的见解[2]。 从功能透镜的规格开始,设计透镜表面的目标是用一个物理透镜替代功能透镜,以实现指定的单场或多场转换。在轴近似内,表面的设计通过单个球面解
    发表于 05-15 10:36

    PanDao:制造成本影响分析软件工具

    摘要 . 本文介绍了一款名为“PanDao”的新软件工具,专为光学系统设计人员打造。该工具能够在设计阶段模拟出最佳的制造流程和所需技术,并对设计参数和公差的制造成本影响进行分析。 在
    发表于 05-12 08:55

    PanDao:光学设计中的光学加工链建模

    编排成仅部分取决于光学系统设计者的透镜参数和公差的优化制造链:特别是,优化的光学制造链必须能应对以下技术“六足”的相互关联的挑战:(a)几何形状(例如形状、局部曲率半径、光学
    发表于 05-12 08:53

    PanDao:光学制造链设计

    给(d)生产部门,根据光学系统客户和设计者的要求(成本、产量和质量),安装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培训人员制造光学系统。 在所有的设计和生产系统中,大部分生产成本都在设计阶段确定的。特别是
    发表于 05-12 08:51

    PanDao:简化光学元件制造流程

    镜片数量、系统尺寸、是否配置主动变焦机构、镜片几何构型、面形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等要素。 接下来的关键步骤由光学制造设计师完成——将系统设计转化为可执行的制造流程链,包括粗加工、精加工、终加工、
    发表于 05-08 08:46

    PanDao:光学设计中的制造风险管理

    光学系统将按照制定的制造流程和工艺进行生产,确保所有加工环节均不超过设计公差范围,从而制造出完全符合客户需求的功能性光学工具。光学系统可采
    发表于 05-07 09:01

    PanDao:光学制造过程建模

    (例如形状、局部曲率半径、光学表面的中心及其外围圆柱体设计),(b)尺寸(直径和矢高从微米到不等),(c)材料(从塑料到玻璃,再到半导体材料和晶体),(d)质量(如ISO10110标
    发表于 05-07 08:54

    VirtualLab Fusion应用:多层表面空间板的模拟

    表面制作空间板模型 分层材料(\"空间板\")用于模仿自由空间中比元件实际厚度长得多的传播,同时保持原始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 分层介质元件 本用例介绍了分层介质元件,并概述了其选项、设置和电磁场求解器。
    发表于 04-09 08:51

    西安光机所等最新研究拓展了表面在偏振光学中的应用

    光学系统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基于表面的偏振调控及复用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已被应用于偏振探测、显微成像、量子态测量等领域。目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06:22 ?294次阅读
    西安光机所等最新<b class='flag-5'>研究</b>拓展了<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在偏振<b class='flag-5'>光学</b>中的应用

    什么是表面光学技术?

    光学表面 目前,表面光学技术备受关注。简单来说,表面光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6:25 ?698次阅读

    基于相变材料的可重构表面用于图像处理

    光学表面(metasurface)实现了在亚波长尺度内的模拟计算和图像处理,并具备更低的功耗、更快的速度。虽然人们已经展示了各种图像处理表面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0:24 ?1.3w次阅读
    基于相变材料的可重构<b class='flag-5'>超</b>构<b class='flag-5'>表面</b>用于图像处理

    非局域表面助力,传统眼镜迈向红外夜视功能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澳大利亚国立大学(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开创性光学系统ARC卓越中心(TMOS)的研究人员近期在夜视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他们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17 ?1.3w次阅读
    非局域<b class='flag-5'>超</b>构<b class='flag-5'>表面</b>助力,传统眼镜迈向红外夜视功能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强太赫兹与表面的硅基非线性光学研究上取得进展

    图1. 复合表面示意图:(a)俯视图;(b)局部放大图;(c)侧视图。(d)复合表面增强硅SHG和THG示意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硅基非线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06:37 ?662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基于强太赫兹与<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表面</b>的硅基非线性<b class='flag-5'>光学</b><b class='flag-5'>研究</b>上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