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信噪比:高端科研级相机的核心参数

jf_64961214 ? 来源:jf_64961214 ? 作者:jf_64961214 ? 2023-05-31 07:0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wKgZomR2ggeAKepoAAElPhfQp-4976.jpg

如果从成像结果来考察一款科研相机,最重要的一般有3个特征:

(1)黑白还是彩色。彩色相机能带来颜色信息,但灵敏度和分辨率都不及同参数的黑白相机。

(2)帧速。无论是高速移动的样品还是一闪而过的光信号,都需要高帧速相机才有可能采集到。

(3)成像质量。影响成像质量(或者经常听到"清晰度"这样的口头表述)的因素,包括信噪比和分辨率。无论是信噪比过低,还是分辨率过低,都无法得到让人满意的图片(如图1)。

wKgaomR2ggeAB97DAAI8wkcqu-M139.jpg

图1. 信噪比和分辨率对成像质量的影

本文主要讨论信噪比。

信噪比公式及解析

在相机的成像过程中,除了真实的信号,还会引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光信号本身的不确定性、材料热运动,电子学噪声等等)——称为噪声。而信号与噪声的比值被定义为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

相机的信噪比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wKgZomR2ggiADDLdAAEDG_R-5_g500.jpg

图2. 信噪比公式

公式中的分子部分就是"信号",单位时间的入射光子数目(P,即信号的强度)乘以曝光时间(t),即为入射光子的总数目,其中有一定比例(QE,量子效率)被相机转换为电荷,最终称为相机成像的"信号"。

公式中的分母部分是"噪声",分成三个组成部分。

(1)第一个部分是来自"真实信号"的散粒噪声——√P·QE·t. ( 如何理解这个"散粒噪声"呢?比如原始的光信号对应每秒钟100个光子落到一个像素上,但实际的情况却有可能是第一个一秒钟,落下了97个光子;第二个一秒钟落下了104个光子;第三个一秒钟落下来101个光子;等等等等。这种不确定性就是散粒噪声的来源。

(2)第二个部分是来自暗电流的散粒噪声——√D·t.由于相机的芯片是Si(或者InGaAs等其他材料),只要不是绝对零度,电子的热运动都会有几率被当成"信号"读出——称之为暗电流。暗电流可以随着时间而积累。虽然暗电流是可能通过后期算法给扣除的,但是其不确定性,或者说来自于暗电流的散粒噪声却无法消除。

(3)第三个部分是读出噪声——R。读出噪声的来源很多,实际操作中,将相机的盖子关闭(即没有任何光信号),采用最短的曝光时间(尽可能排除暗电流/暗噪声的影响)所得到的图像中的像素值的不确定性就被记为读出噪声。读出噪声是一个笼统但是很有实用性的概念——尤其在高速弱光成像中,因为此时曝光时间很短,所以暗电流/暗噪声都很小,主要的噪声来源就是读出噪声。

由于以上三种噪声来源互不相关,所以总噪声就等于其平方和再取平方根。

对于特定的拍摄条件,读出噪声和暗电流都是固定的。所以信号越强,其散粒噪声也越大,成为噪声的主要来源。此时信噪比公式可以近似为:

wKgaomR2ggiAdSUhAAAlqmv5SP8903.jpg

图3. 信号较强时的近似信噪比公式

但如果信号很弱,来自信号的散粒噪声就很小,此时读出噪声和暗电流的影响就不能忽略。

那么,如果希望提升相机成像的信噪比,改善信号较弱时的成像质量,我们能够从上面的信噪比公式中得到怎样的启发呢?大致说来有6个方面。

# 影响信噪比的因素(1)——曝光时间

无论是从大家日常的理解还是从信噪比公式中,我们都很容易得出曝光时间(t)越长,信噪比越高的结论。

wKgZomR2ggmAPr3sAAE-e1O4oSQ888.jpg

图4. 曝光时间与信噪比的关系

然而,曝光时间长了,帧速就无法得到保障。曝光时间为1 s的时候,无论如何帧速也是无法超过1帧/秒的。

所以,曝光时间的延长能够提升信噪比,但是会损失帧速。

# 影响信噪比的因素(2)——光学系统的素质

对于同一样品发出的信号,光学系统直接影响到落到相机上的光信号强度(即公式中的"P")。对于显微成像而言,最常见的的提升方式就是选择更好的物镜;一般而言,数值孔径(NA)越大,物镜对信号的收集能力越强。

wKgaomR2ggmABMhuAAYZmmb3jAo320.jpg

图5. 不同数值孔径(NA)的物镜对成像效果的影响。(a) Plan 20×/0.4 NA; (b) UPlanFL N 20×/0.5 NA; (c) UPlanSApo 20×/0.75 NA.(参考用图,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小结:用你能得到的最好的光学系统

# 影响信噪比的因素(3)——像素尺寸

像素尺寸也是影响信噪比公式中的"P"(入射的光子数目);像素尺寸越大,落到一个像素上的光子就越多。在其他参数都一致的情况下,信噪比自然就越高。但过大的像素尺寸会损失相机的分辨率。

简而言之,在不调节光路仅仅更换相机的情况下(这是非常常见的场景),采用更大像素尺寸的相机在增加信噪比的同时往往会降低图像的分辨率(如图6)。

wKgZomR2ggqAGw0bAAE04XQPfhs841.jpg

图6. 不同像素尺寸相机对同一样品的成像效果对比。样品为直径1μm的荧光小球,放大倍数60X

# 影响信噪比的因素(4)——制冷与暗电流

由于暗电流(信噪比公式中的"D")来源于材料中电子的热运动,所以芯片温度越高,暗电流越大;对于同一芯片,近似的规律是温度每下降10度,暗电流减小一半。

当前市场上的中高端科研相机的暗电流通常都很小,在1 s以下曝光时间时,暗噪声相比于读出噪声通常可以忽略。但由于暗电流随曝光时间会积累,所以越是长曝光时间的应用,制冷就越重要。

在实际选型中,不同类型的相机对制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1)对于EMCCD相机,像素尺寸通常较大(常见的为13-16 μm),每个像素上产生的暗电流本就较多,而且EMCCD中的暗电流还会和信号一起被增益放大,所以用制冷压制EMCCD相机的暗电流产生尤其重要。因为这些原因,主流的EMCCD相机制冷温度都在-50 ℃以下。

(2)而对于sCMOS相机,不仅像素尺寸会较小一些(常见的为6.5 μm),也没有额外的增益,所以对制冷的要求就相对低一点。

从图7中可以看到,在sCMOS相机中,制冷温度的具体高低影响不是那么明显,但有没有制冷对暗噪声的表现影响很大(图7-A是没有制冷的相机,图7-B,C,D都是有制冷的)。这是因为,一旦没有制冷,相机的芯片工作温度并不是简单的室温,而通常高达60-70 ℃,在长时间曝光中(如图7中的10 s曝光时间),其暗电流自然就会高到不可忽视。

笔者在平时工作中,就曾经有过两个有趣的相关经历。第一个是刚接触科研相机时,看到许多诸如室温下10 ℃(-10 ℃ from ambient temperature)的相机,表示不可理解,觉得"就10度的制冷,这有啥用?"。第二个是滨松有一款面向产业客户的板级sCMOS相机C11440-62U,其制冷温度为室温上10 ℃(+10℃ from ambient temperature),刚看到参数的时候也是小小疑惑了一把。其实当年产生这样的疑惑,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如果相机没有制冷,实际的工作温度将远超室温这一点。

wKgaomR2ggqAV_EUAAEnygJtdOs655.jpg

图7. 冷却对相机的影响。四张图片来自于四台相机,均采用10 s的曝光时间,LUT设置成一样。这四台相机采用了同样的芯片,但制冷温度不同。从左至右依次为:(a) 没有制冷(C11440-52U);(b) 制冷温度为10 ℃(C11440-42U);(c) 制冷温度为-10 ℃(C11440-22CU,风冷模式);(d) 制冷温度为-20 ℃(C11440-22CU,水冷模式)

小结:对于当今的高端相机,只要有制冷,暗电流都很小。

# 影响信噪比的因素(5)——量子效率

量子效率(即信噪比中的QE)为光子在相机像素上转换成为电子的比例。同样是100个光子落到一个像素上,QE 82%意味着相机能够转换得到82个电子;QE 72%则代表能转换得到72个电子。显然,QE越高,相机的信噪比越高。

wKgZomR2gguAei2sAAGeQGlDtAo081.jpg

图8. 量子效率对信噪比的影响

有关QE,看参数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QE与波长是有关的,对于同一台相机,不同波长的QE并不相同。以ORCA-Flash 4.0 V3为例,在600nm的红光处其QE为最高的82%,在900 nm的红外光处就只剩下了25%左右。

(2)一般我们在高端科研相机的参数表中看到的都是量子效率峰值——也就是相机最灵敏的波长所对应的QE。但是,不同相机/芯片的量子效率峰值所对应的波长并不一样,所以如果确切的直到自己信号的波长/颜色,最好能够确认下相机在对应波长下的QE,而不是简单地比较量子效率峰值。

如图9中左图所示,ORCA-Spark的峰值波长在450-500 nm之间,QE峰值为80%;而Flash 4.0 LT的峰值波长在550-600 nm之间,QE峰值为72%。虽然ORCA-Spark的量子效率峰值更高,但如果针对红色荧光,Flash 4.0 LT的QE反而更好。

小结:QE很重要,但QE峰值更多是个参考,查到关注波长的QE值非常关键。

# 影响信噪比的因素(6)——读出噪声(R)

在信号较弱的成像中,来自信号的散粒噪声较小;而暗电流的散粒噪声(即暗噪声)在当前的高端科研相机都是很低的,在曝光时间1s这个量级甚至更短的时候,暗噪声通常可以忽略;此时读出噪声(即信噪比公式中的"R")就称为特别需要考量的因素了。

对于同样的芯片,读出噪声的大小与读出速度有关,无论对于CCD相机还是sCMOS相机,读出速度越快,读出噪声越高。而sCMOS相对于CCD的一个核心优势,就是高速读出时依然能够保持极低的读出噪声。

读出噪声的重要性也使得其和QE一起变成了相机被重点关注的两个参数。单纯考察两者中的一个优势并不能正确预测成像的信噪比。如图9所示,同样拍一个绿色荧光样品,QE较高的ORCA-Spark成像质量却不如ORCA-Flash 4.0 LT,就是因为ORCA-Flash 4.0 LT的读出噪声较低,综合考虑时ORCA-Flash 4.0 LT的信噪比更好。

wKgaomR2gguAQkXWAAJO696-y-E717.jpg

图9. 读出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

小结:如果用于弱信号探测,相机的读出噪声对于总体的信噪比很重要。

审核编辑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信噪比
    +关注

    关注

    3

    文章

    264

    浏览量

    29105
  • 信号
    +关注

    关注

    11

    文章

    2856

    浏览量

    7845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时识科技推出百万像素工业事件相机

    时识科技(SynSense)发布百万像素高分辨率、高成像质量、高动态范围的工业事件相机——Syn-Shining HD(闪灵系列工业相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1:29 ?298次阅读

    科研CCD相机在现代科研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科研CCD相机在现代科研中的应用与重要性 在现代科学研究中,图像捕捉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科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09:32 ?118次阅读

    国内首个聚焦应用灾备的省级科研中心正式落地深圳科力锐

    近日,广东省应用灾备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正式落地深圳。作为国内首个聚焦应用灾备的省级科研平台,该中心由深圳市科力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力锐”)提供核心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7:08 ?536次阅读
    国内首个聚焦应用<b class='flag-5'>级</b>灾备的省级<b class='flag-5'>科研</b>中心正式落地深圳科力锐

    如何提升科研CCD相机成像信噪比?

    如何提升科研CCD相机成像信噪比? 如果希望提升科研CCD
    的头像 发表于 06-09 07:55 ?323次阅读
    如何提升<b class='flag-5'>科研</b><b class='flag-5'>级</b>CCD<b class='flag-5'>相机</b>成像<b class='flag-5'>信噪比</b>?

    采集图像时而延迟?Gb速率的LP20-USB工业连接器破局工业相机传输瓶颈

    背景介绍工业相机作为智能制造、精密检测及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感知单元,其成像质量与系统稳定性直接关联生产效能。作为高速图像传输的核心载体,连接器需在严苛工业场景下同步实现数据保真、抗扰防损及长效稳定连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8:08 ?319次阅读
    采集图像时而延迟?Gb<b class='flag-5'>级</b>速率的LP20-USB工业<b class='flag-5'>级</b>连接器破局工业<b class='flag-5'>相机</b>传输瓶颈

    PPEC为电力电子科研教学赋能,开启教学科研新路径

    的问题。森木磊石 以“ PPEC控制芯片+EasyGo半实物仿真平台 ”双引擎为核心,根据不同的科研/教学模式针对性地推出多种科研与教学解决方案,为这些难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助力电力电子行业及学科
    发表于 02-18 18:35

    佳能有望上半年推出全新高端APS - C相机

    据外媒CanonRumors透露,佳能计划在今年上半年为摄影爱好者带来一款全新高端APS - C相机。 据悉,该相机将采用全新的机身外观设计,还将配备全尺寸HDMI接口,方便用户连接各类外部设备。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3:56 ?519次阅读

    如何在软件中测量信噪比

    的软件。 导入数据 : 根据软件的要求,导入需要测量信噪比的信号数据。这可能包括音频文件、质谱图、电信号数据等。 二、设置测量参数 选择测量区域 : 在软件中,通常可以通过点击和拖动鼠标来选择信号和噪声的测量区域。确保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42 ?1665次阅读

    信噪比对数据传输速度的影响

    信噪比对数据传输速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一影响的分析: 一、信噪比的定义与重要性 信噪比(SNR)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它是衡量信号质量的重要参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38 ?1898次阅读

    用于测量信噪比的仪器有哪些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是衡量信号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描述了有用信号强度与背景噪声强度之间的比例。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如通信、音频处理、图像处理等,测量信噪比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36 ?1697次阅读

    提高信噪比的设备与技术 信噪比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在图像处理领域,信噪比(SNR)是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和质量。高信噪比意味着图像中的有用信号强于噪声,从而使得图像更加清晰,细节更加丰富。 一、提高信噪比的设备 高灵敏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35 ?1851次阅读

    信噪比与音频质量的关系 信噪比在无线通信中的重要性

    信噪比的定义 信噪比(SNR)是指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表示。一个高的信噪比意味着信号中有用的信息成分远大于噪声成分,从而使得音频听起来更加清晰和纯净。 信噪比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31 ?2329次阅读

    如何提高信噪比的有效方法

    信噪比(SNR)是指信号与噪声的比例,是评价一个系统或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提高信噪比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 一、增加信号强度 提高发射功率 :在信号发射端,通过增加发射机的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30 ?5809次阅读

    标配即满配!深视智能精灵系列高速相机新品上市!

    高速相机领域新品-精灵系列精灵系列是深视智能高速相机家族面向高端科研与工业领域的匠心之作。精灵系列高速相机以小巧体积、强大性能、丰富内存选项
    的头像 发表于 10-29 08:08 ?1090次阅读
    标配即满配!深视智能精灵系列高速<b class='flag-5'>相机</b>新品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