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超分辨成像与微流控结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微流控 ? 来源:国科温州研究院 ? 2023-04-12 10:3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年来,超分辨成像技术凭借突破传统显微镜的分辨率极限,为生物学家提供了一种从活细胞中提取定量信息的新方式。然而,由于缺乏精细调控的多功能细胞操控平台,超分辨成像的潜力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微流控技术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可以用来精确地控制液体和气体在微观尺度下的流动,不仅设计上灵活多变,而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已成为细胞和生物分子处理和检测的理想工具。将微流控技术与超分辨显微镜技术相结合,为细胞复杂结构和生物功能的研究,提供了纳米尺度的洞察新方式。

近期,国科温州研究院罗春雄教授团队在Small期刊发表题为“When Super-Resolution Microscopy Meets Microfluidics: Enhanced Biological Imaging and Analysis with Unprecedented Resolution”的综述文章,系统地概述了微流控技术与超分辨成像技术结合所促进的多样化前沿应用,及对生物学研究提供的更多可能性。

6a8a5c3c-d8d7-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微流控芯片与超分辨成像技术结合示意图

具体而言,微流控技术在超分辨成像技术应用中的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点:

(1)高通量和整合型平台

微流控技术可以提供高通量和整合型的平台,自动化平行处理多个样品及实验步骤,使复杂的超分辨成像实验流程,如STORM和DNA-PAINT,变得简单和高效,可以为探究生物样品的微观结构和生物过程提供大量的统计性数据。

6aa3f6ce-d8d7-11ed-bfe3-dac502259ad0.png

用于超分辨成像的高通量微流控平台

(2)长时间精确控制活细胞的定位

超分辨成像需要稳定的细胞定位来获得纳米尺度的成像结果,这对于活细胞常常是极困难的,尤其是非贴壁细胞。微流控技术能够利用微尺寸限制或微阀门,在保证细胞活性的同时,长时间精确地控制单细胞定位,提高超分辨成像的分辨率和准确性。

6ad8cdd6-d8d7-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微流控器件用于细胞操纵和光引导

(3)拓展超分辨成像的应用领域

微流控芯片可以定量构建浓度梯度和剪切力,也可以与光、声、电等元件配合,还原细胞真实的微环境。在这种条件下与超分辨成像技术结合,可以深入研究细胞内复杂的生物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

6af4b370-d8d7-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微流控技术拓宽了超分辨成像的应用领域

同时,作者还提出了微流控技术与超分辨成像技术结合的应用展望。比如,在细胞间相互作用过程中阐释蛋白的动态过程,利用微流控芯片对超分辨荧光染料分子进行高通量筛选等。当然,这两种强大技术的结合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研究人员的多学科背景、高通量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等需求。在未来,微流控技术和超分辨成像技术的结合方法,将为细胞学、生物学和医学研究提供更多新的可能性。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显微镜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30

    浏览量

    24401
  • 微流控系统
    +关注

    关注

    1

    文章

    88

    浏览量

    2056

原文标题:综述:超分辨成像与微流控结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压放大器驱动液滴控芯片关键功能实现研究

    实验名称: 电压放大器在液滴控芯片的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研究方向: 控生物芯片 测试目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4:24 ?138次阅读
    电压放大器驱动液滴<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芯片关键功能实现<b class='flag-5'>研究</b>

    基于细胞控的阻抗测试解决方案

    基于细胞控的阻抗测试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结合控芯片技术与电阻抗谱(EIS)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细胞分析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1:07 ?222次阅读
    基于细胞<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的阻抗测试解决方案

    双重驱动的新型直线电机研究

    摘罢:大行程、高精度,同时易于小型化的移动机构是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综述了现有宏/双重驱动机构和直线超声电机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宏双重驱动新型直线压电电机,使其既能
    发表于 06-24 14:17

    功率放大器在液滴控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对液滴的大小和形状进行控制,可以实现对单个细胞的分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液滴分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功率放大器及其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0:08 ?363次阅读
    功率放大器在液滴<b class='flag-5'>微</b><b class='flag-5'>流</b>控细胞分选中的应用

    FYLA发布全新连续谱激光器HORIZON,开启荧光寿命成像纳光学研究新篇章

    FYLA发布全新连续谱激光器HORIZON开启荧光寿命成像纳光学研究新篇章全球领先的快激光技术公司FYLA近日正式发布其最新一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1:09 ?613次阅读
    FYLA发布全新<b class='flag-5'>超</b>连续谱激光器HORIZON,开启荧光寿命<b class='flag-5'>成像</b>与<b class='flag-5'>微</b>纳光学<b class='flag-5'>研究</b>新篇章

    石墨烯铅蓄电池研究进展、优势、挑战及未来方向

    石墨烯铅蓄电池是将石墨烯材料与传统铅酸电池技术相结合研究方向,旨在提升铅酸电池的性能(如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快充能力等)。以下是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优势、挑战及未来方向: 一、石墨烯在铅蓄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09:36 ?1428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

    研究内容】 ? ? 中山大学衣芳教授团队在" 科学通报"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研究进展”的最新论文。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的研究进展, 重点归纳总结了上述三类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03 ?1115次阅读
    中山大学:在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碳化硅(SiC)MOSFET并联应用均控制技术的综述

    碳化硅(SiC)MOSFET并联应用均控制技术的综述,倾佳电子杨茜综合了当前研究进展与关键技术方向。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14:36 ?703次阅读
    碳化硅(SiC)MOSFET并联应用均<b class='flag-5'>流</b>控制技术的综述

    控技术在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快速、准确地检测病原微生物对于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研究者们通过合理地设计控芯片,将Elveflow控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6:18 ?762次阅读

    新型分辨显微成像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

    MLS-SIM应用于清醒小鼠皮层分辨成像 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王凯研究组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Super-resolutio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06:21 ?572次阅读
    新型<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分辨</b>显微<b class='flag-5'>成像</b>技术:突破光学衍射极限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图1.超短脉冲时空同步实验的光路图 近日,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多路超短脉冲时间同步与空间叠合度测量方面取得研究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precision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6:25 ?546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多路超短脉冲时空同步测量方面取得<b class='flag-5'>研究进展</b>

    中国科大在纳米级空间分辨红外成像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技术仅能获取催化材料表面的系综平均信息,无法实现对真实活性位点在纳米尺度的高空间分辨鉴别。因此,基于突破光学衍射极限的原子力显微镜-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在高空间分辨率下对材料形貌和表面吸附物种进行区分析,有望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6:27 ?493次阅读
    中国科大在纳米级空间<b class='flag-5'>分辨</b>红外<b class='flag-5'>成像</b><b class='flag-5'>研究</b>中取得新<b class='flag-5'>进展</b>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AI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体现在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最新进展的介绍: 一、技术创新与突破 生成式AI技术的爆发 : 生成式AI技术正在迅速发展,其强大的生成能力使得AI大模型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5:19 ?1627次阅读

    南昌大学在声学分辨率光声显微成像增强方面研究获得进展

    图1.基于均值回归扩散模型的AR-PAM增强算法流程图 光声显微成像(PAM)作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成像模式,结合了光学成像的高空间分辨率和超声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06:19 ?580次阅读
    南昌大学在声学<b class='flag-5'>分辨</b>率光声显微<b class='flag-5'>成像</b>增强方面<b class='flag-5'>研究</b>获得<b class='flag-5'>进展</b>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先进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室(IPIC)李浩宇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6:33 ?638次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在<b class='flag-5'>超</b><b class='flag-5'>分辨</b>显微<b class='flag-5'>成像</b>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b class='flag-5'>进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