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英飞凌高管谈汽车技术:毫米波雷达车内大有所为,碳化硅上车进程提速

传感器专家网 ? 来源:腾讯新闻 ? 作者:腾讯新闻 ? 2023-03-28 15:4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3月14日,英飞凌科技在京公布了2022财年多项关键运营成绩,并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战略进行了解析。

据英飞凌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大中华区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负责人潘大伟介绍,2022财年英飞凌全球营收142.18亿欧元,利润33.78亿欧元,利润率为23.8%,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大中华区营收占比高达37%,继续保持英飞凌全球最大区域市场的地位。

具体就业务构成来说,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占比最大,达到45%。电源与传感系统占比29%,工业功率控制和安全互联系统均占比13%。根据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2022年3月),英飞凌在汽车电子领域位居全球第一的位置。

潘大伟指出,就英飞凌的业务来说,与全球其他市场相比,大中华区的相关市场规模远超世界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所在地区。在2022年就已达到1801.4亿欧元,比其他地区的总和还要多近300亿欧元。据预计,2022年至2026年,大中华区与英飞凌业务相关的市场增量将达到204.7亿欧元,是全球极大的增量市场。

英飞凌提供一系列功率半导体,助推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能源行业发展。技术上,英飞凌非常看好宽禁带半导体——氮化镓、碳化硅等技术的发展前景,并积极扩充产能。

“碳化硅能够显著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或者在相同的续航里程下,大幅降低电池装机量和成本。因此,碳化硅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牵引主逆变器、车载充电机OBC以及高低压DC-DC转换器中” ,潘大伟指出:“碳化硅上车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提速”。

去年,英飞凌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居林工厂投资逾20亿欧元建造第三个厂区,扩大碳化硅和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的产能,新工厂计划于2024年投产。同时,菲拉赫工厂将通过对现有硅设备进行改造等方式,将现有的150毫米和200毫米硅生产线转换为碳化硅和氮化镓生产线。

预计到2027年,英飞凌的碳化硅产能将增长10倍,届时其碳化硅业务的销售额将增长至约30亿欧元。英飞凌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将公司在碳化硅领域的市场份额提高到30%。

英飞凌电源与传感系统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英飞凌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志豪在现场还向车东西介绍了毫米波雷达技术在车内的应用情况。

他讲到,英飞凌自身拥有毫米波雷达、MCU、软件算法三大核心能力。基于多普勒效应,英飞凌的研发团队已经可以使用毫米波雷达探测微小的波动,进而检测血压、心跳等生理指标,同时还具备活体、摔倒检测等能力。

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毫米波雷达除了可以在车外探测障碍物,还能将健康监测、活体检测等功能带入车内,帮用户解决此前的一些痛点,并且还比基于视觉的技术更能保护隐私。

比如一些粗心的家长会把婴幼儿遗留在车内,从而因为缺氧、高温等原因导致出现伤亡事故。而又有一些驾驶员在行车中突然发生心脏疾病导致事故。

而当毫米波雷达进入车内,提供活体和健康监测能力之后,在出现婴幼儿遗留或者驾驶员突发疾病时,车辆分别可提供像是鸣笛闪灯的提醒、ADAS系统接管等反应,提升安全性。

“毫米波雷达在车内的应用前景非常好。”陈志豪向车东西点评道。

审核编辑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英飞凌
    +关注

    关注

    68

    文章

    2359

    浏览量

    140806
  • 碳化硅
    +关注

    关注

    25

    文章

    3082

    浏览量

    50650
  • 毫米波雷达
    +关注

    关注

    107

    文章

    1109

    浏览量

    65447
  • 汽车
    +关注

    关注

    15

    文章

    3885

    浏览量

    3969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碳化硅何以英飞凌?—— SiC MOSFET性能评价的真相

    碳化硅(SiC)技术的应用中,许多工程师对SiC的性能评价存在误解,尤其是关于“单位面积导通电阻(Rsp)”和“高温漂移”的问题。作为“碳化硅何以英飞凌”的系列文章,本文将继续为您揭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8:21 ?283次阅读
    <b class='flag-5'>碳化硅</b>何以<b class='flag-5'>英飞凌</b>?—— SiC MOSFET性能评价的真相

    ADAS和防撞系统中的毫米波雷达方案

    汽车雷达是极可靠的传感器技术,有不同类型的雷达用于汽车应用。毫米波(mmWave)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09:47 ?1015次阅读
    ADAS和防撞系统中的<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达</b>方案

    什么是MOSFET栅极氧化层?如何测试SiC碳化硅MOSFET的栅氧可靠性?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碳化硅MOSFET因其高效的开关特性和低导通损耗而备受青睐,成为功率、高频应用中的首选。作为碳化硅MOSFET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栅极氧化层对器件的整体性
    发表于 01-04 12:37

    毫米波雷达信号的传输特性

    1. 引言 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探测技术,其信号的传输特性对于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毫米波雷达信号的传输特性,包括其传播损耗、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9:12 ?1440次阅读

    毫米波雷达的基频和调制技术 毫米波雷达在机器人导航中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的基频和调制技术 毫米波雷达的基频通常指的是其工作频段,一般在30GHz至300GHz之间。在这个频段内,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7:50 ?1347次阅读

    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的区别

    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的区别 在现代科技领域,传感器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等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7:37 ?7825次阅读

    毫米波雷达技术优势分析 毫米波雷达在安防监控中的应用

    毫米波雷达技术优势分析 毫米波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具备多项显著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7:30 ?2035次阅读

    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 毫米波雷达应用领域

    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 1. 毫米波雷达的基本结构 毫米波雷达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发射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17:21 ?2507次阅读

    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模组选型

    一、什么是毫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是一种非接触型的传感器,其工作频率范围涵盖10毫米(30GHz)至1毫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7:38 ?2745次阅读
    什么是<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达</b>?<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达</b>模组选型

    毫米波雷达感应Demo

    的短距离定位。1.1.160GHz毫米波雷达模块-BGT60TR13CCYW43012正面:CYW43012背面:CYW43012模块是由英飞凌基于CYW4301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3:12 ?961次阅读
    <b class='flag-5'>毫米波</b><b class='flag-5'>雷达</b>感应Demo

    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的区别是什么

    毫米波雷达与超声波雷达是两种不同的雷达技术,它们在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以下是对这两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09 ?5649次阅读

    毫米波雷达与多普勒雷达区别是什么

    毫米波雷达与多普勒雷达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雷达系统,它们在工作原理、应用领域和性能特点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工作原理 毫米波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07 ?2882次阅读

    简述毫米波雷达的结构、原理和特点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段电磁进行探测和测量的雷达系统,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等特点,在军事、航空、航天、交通、气象等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05 ?4483次阅读

    毫米波雷达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毫米波雷达是一种利用毫米波段电磁进行探测和测量的雷达系统。它具有许多特点和优势,使其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04 ?326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