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介绍一种光触发的新型OER机制COM

锂电联盟会长 ? 来源:王晓鹏 ? 2023-03-20 11: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01 【全文速览】

研究人员首次报道了一种光触发的新型OER机制(COM),其去质子化时金属作为氧化还原中心,氧-氧成键时氧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因此,COM机制能够突破传统OER机制的弊端,进一步提升催化性能。

02 【研究背景】

电解制氢是一种非常极具前景的储能技术,其被广泛得用于储存风能、太阳能等间歇性能源。它由两种电化学反应构成,分别为发生在阴极的析氢反应(HER)和发生在阳极的析氧反应(OER)。与 HER 相比,驱动OER需要更高的过电势,这源于其缓慢的四电子-质子转移过程。因此,提升OER电催化活性,以降低电催化产氧反应所需的电压,是当前众多科研工作者努力的方向。目前OER反应存在两种机制:

1),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表现金属特性时,金属作为氧化还原中心的吸附机理(AEM);

2),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表现为氧时,氧作为氧化还原中心的晶格氧机理(LOM),如图1 所示。截至现在,文献报道的OER机理都是基于这两种机制。然而,当OER反应遵循AEM机制时(即金属作为氧化还原中心),氧-氧成键非常难;当OER反应遵循LOM机制时(即氧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去质子化过程很缓慢,这两者直接制约着OER催化剂进一步的发展。为了提升OER电催化活性,急需在理论层面有所创新,突破现有的OER机制。

73064440-c4c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1:现有的两种OER催化机制。(a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表现金属特性时,金属作为氧化还原中心的吸附机理(Adsorbate evolution mechanism, AEM);(b)费米能级附近电子态表现为氧时,氧作为氧化还原中心的晶格氧机理(Lattice oxygen oxidation mechanism, LOM)。(图源:Nature

03 【研究成果】

近日,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的薛军民教授研究团队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化学、能源和环境可持续性研究所席识博博士,新加坡科技局超算研究所余志根博士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系王浩教授合作,在羟基氢氧化镍材料中首次报道了一种光触发的新型OER机制(COM)。

不同于现有的AEM和LOM机制,当催化反应遵循COM时,金属和氧交替得作为氧化还原中心:去质子化过程中金属为氧化还原中心,O-O成键时氧为氧化还原中心。因此,COM机制能够突破现有OER机制的弊端,进一步提升催化性能。实验表明,COM机制能够大幅度提升析氧性能,使10 mA cm-2过电势最低降低至135 mV,为目前该领域报道的最好性能之一。

04 【图文介绍】

在OER性能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他们之前报道的应变稳定羟基氢氧化镍纳米带(NR-NiOOH),Nature Communications.11, 4647 (2020);Energy & Environment Science.13,229, (2020)),处于光照时性能会大幅度提升,在大约4个多小时后稳定下来;而关闭光照后,性能会逐渐回到黑暗时的状态,如图 2所示。进一步实验表明,性能的提升并非源于光照引起的温度提升,电阻变化,晶粒生长及光催化。

73220d74-c4c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2:电化学性能测试。(图源:Nature

通过原位同步辐射吸收谱,研究人员发现当处于光照时,NR-NiOOH中镍的价态逐渐降低,如图3a和b所示。这表明在光照的情况下,金属作为催化反应的氧化还原中心。通过对光照时镍电子态,配位数及键长的进一步分析,研究者发现镍的价态降低是由光触发的八面体向平面四面体相变所导致。

于此同时,研究人员发现当发生八面体向平面四面体相变时,会产生非成键的氧,这表明当处于在光照时,氧也可能会作为催化反应的氧化还原中心。为了验证这一推测,研究人员进行了 TMA分子探针及18O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在处于光照时,氧也作为催化反应的氧化还原中心。

73330d2c-c4c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3:(a)和(b)原位同步辐射吸收谱;(c)TMA分子探针测试及相应的同步辐射吸收谱数据;(d18O同位素测试。(图源:Nature

基于这些实验结果,研究人员提出了光触发的新型OER机制(Coupled oxygen evolution mechanism,COM)。当催化反应基于该机制时,去质子化金属为氧化还原中心,O-O成键时氧为氧化还原中心,如图4所示。因此,从原理上,COM机制能够突破现有OER机制的弊端,进一步提升催化性能。随后的理论计算,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同时,研究人员发现COM机制的关键,在于光触发的八面体到平面四面体可逆形变,该形变是由光激发的氧能带到金属dz2轨道电子传输来实现的。

73958ab0-c4c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4:COM机制。(图源:Nature

接下来,研究人员对光激发的氧能带到金属dz2轨道的电子传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电子传输与晶体结构畸变密切有关。当晶体结构畸变程度比较低时,例如NiOOH,其未占据的dz2轨道与a1g*轨道完全重合。由于a1g*能带是由金属4s与O2p轨道杂化形成的,根据Ni原子轨道填充顺序,不能实现氧能带到金属dz2轨道电子传输。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光照时NiOOH没有任何电流增加。而当晶体结构畸变程度比较高时,例如NR-NiOOH, NiFeOOH等掺杂体系,未占据的dz2轨道与a1g*轨道存在未重合区域,因此可以实现氧能带到金属dz2轨道电子传输,如图5所示。

73ec0264-c4c6-11ed-bfe3-dac502259ad0.png

图5:COM机制的原理。(图源:Nature

05 【小结】

本工作首次报道了一种光触发的新型OER机制(COM),该机制能够突破传统OER机制的弊端,进一步提升催化性能。该工作为OER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推动目前处于“死胡同“的OER领域进一步发展。同时,该项研究所报道的光与电催化剂新型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利用太阳能方式,为更加有效利用太阳能提供了新的认识和研究策略。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太阳能
    +关注

    关注

    37

    文章

    3550

    浏览量

    116640
  • Com
    Com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09

    浏览量

    43661
  • TMA
    TM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7

    浏览量

    6911

原文标题:Nature: 电催化:一种光触发的新型OER机制(COM)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种高效智能的伏电站管理平台

    体化(集成多种储能管理功能等)。用户根据自身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伏电站管理平台及功能应用配置,从而实现发电效率最大化、运维成本最小化及碳中和目标。 伏电站管理平台作为一种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09:20 ?384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高效智能的<b class='flag-5'>光</b>伏电站管理平台

    施密特触发耦特性

    施密特触发光电耦合器(SchmittTriggerOptocoupler)是一种结合了耦隔离与施密特触发特性的器件,晶台光电推出的KLH11LX系列(如KLH11L1/L2/L3)正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10:52 ?402次阅读
    施密特<b class='flag-5'>触发</b>器<b class='flag-5'>光</b>耦特性

    宽调速范围低转矩脉动的一种新型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与分析

    摘要:宽调速范围与低转矩脉动直是设计电动汽车用内置式永础同步电机时所追求的重要目标。设计了一种转子结构为胃的新型内置式永础同步电机,并进行了绕组结构优化与性能分析。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将所设计的电机
    发表于 06-06 14:13

    一种新型宽带鞭状套筒天线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一种新型宽带鞭状套筒天线.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5-28 14:05 ?0次下载

    一种新型直流电机控制器

    以前控制直流电机多由单片机完成。该方式缺点是接口繁琐、速度慢,且不易在高温、高压等恶劣环境下工作[1]。采用一种新型直流电机控制器——DSP 控制器解决了单片机控制的缺点,其具备很多优点,该控制器
    发表于 03-25 15:25

    一种新型半导体放大器设计(1)

    我们介绍一种具有高增益(> 40 dB)和高饱和功率(> 21 dBm)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SOA)芯片,其驱动电流适中(1.3 A)。本文提出了个用于优化新型双段SOA概念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4:12 ?59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b class='flag-5'>新型</b>半导体<b class='flag-5'>光</b>放大器设计(1)

    示波器的三触发模式

    模式进行比较,并介绍它们的实操特点和适用场景。 1. 单次触发(Single Trigger) 单次触发模式是示波器的一种特殊触发模式,通常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1:04 ?8693次阅读
    示波器的三<b class='flag-5'>种</b><b class='flag-5'>触发</b>模式

    一种新型高效率的服务器电源系统

    一种新型高效率的服务器电源系统
    发表于 12-19 16:45 ?1次下载

    红外、感双重触发的条码扫描器,用于生产线上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生产线上的效率与准确性成为了企业追求的目标。红外、感双重触发的条码扫描器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正逐渐在生产线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条码扫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6:02 ?549次阅读
    红外、<b class='flag-5'>光</b>感双重<b class='flag-5'>触发</b>的条码扫描器,用于生产线上

    探索耦:揭秘施密特触发耦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

    施密特触发耦施密特触发耦(SchmittTriggerOptocoupler)是一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1-02 09:32 ?732次阅读
    探索<b class='flag-5'>光</b>耦:揭秘施密特<b class='flag-5'>触发</b>器<b class='flag-5'>光</b>耦的构造、工作原理及特性

    一种新型电流模式控制集成电路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一种新型电流模式控制集成电路.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0-24 10:20 ?0次下载
    <b class='flag-5'>一种</b><b class='flag-5'>新型</b>电流模式控制集成电路

    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机制

    双向可控硅(TRIAC)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它能够在交流电的正负半周均实现导通与截止,因此在电力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双向可控硅的触发机制是实现其精确控制的关键所在,以下将详细阐述其
    的头像 发表于 10-07 16:25 ?2993次阅读

    JK触发器是一种什么稳态电路

    JK触发器是一种具有两个稳态的数字逻辑电路,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路设计中。 引言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触发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本逻辑元件。触发器可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0:39 ?2129次阅读

    d触发器是电平触发还是边沿触发

    D触发器(Data Flip-Flop)是一种常见的数字逻辑电路元件,主要用于存储位二进制数据。D触发器可以是电平触发的,也可以是边沿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0:17 ?2483次阅读

    边沿式d触发器是一种什么稳态电路

    边沿式D触发器是一种 双稳态电路 。 双稳态电路是指具有两个稳定状态的电路,即触发器有两个稳态,可分别表示二进制数码0和1,无触发信号作用时,电路将维持原状态不变,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0:15 ?184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