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用上QLC的PowerScale,性能如何?

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 ? 来源: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 ? 作者:戴尔企业级解决方 ? 2022-12-13 15:5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今年9月,戴尔科技集团宣布了为非结构化数据而生的PowerScale率先引入QLC SSD。这一举措不仅为用户进一步降低全闪存储的整体TCO成本打开了空间,也是QLC进入企业级市场的重要信号

在之前的文章里(戴尔PowerScale率先引入QLC),我们详细介绍过戴尔如何通过存储系统整体性能优化、体系架构设计、读写机制、维保等多重措施,从而打消用户普遍担心的QLC寿命问题。

不过对SSD而言,可靠性只是用户关心的其中一个问题,性能同样至关重要。搭载QLC SSD的PowerScale,实际性能表现会如何呢?

专业评测机构StorageReview对其进行了测试。

1263261e-7a7d-11ed-8abf-dac502259ad0.jpg

戴尔首款引入QLC的

全闪存存储

戴尔PowerScale是一款提供可扩展性、灵活性和简单性的横向扩展NAS解决方案。无论数据类型、所在的位置或数据量如何,用户的数据湖始终易于管理、易于扩展、易于保护,并且足够简单,能够应对当今和未来的严苛工作负载。

在PowerScale F900和F600全闪存型号中,戴尔新增了15TB和30TB的QLC SSD,从而带来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特别是对30TB QLC SSD的支持,进一步提高了PowerScale的容量密度,并为用户降低了闪存成本。

129da186-7a7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而为了更好了解QLC SSD和TLC SSD的性能对比情况,StorageReview通过PowerScale F600,分别测试了在QLC SSD与TLC SSD下的性能表现。

PowerScale QLC SSD

性能测试

在大块顺序读写测试中,节点使用了128K的工作负载来测量读取速度。在这里,QLC SSD的性能相比TLC SSD提高了4.18%。使用512K传输大小来衡量写入性能时,QLC SSD的写入速度提高了4.56%。

12c35462-7a7d-11ed-8abf-dac502259ad0.jpg

而对于随机读工作负载,将传输大小降至4K,QLC SSD以0.47%的优势略微超过TLC SSD。转向纯写入工作负载并保持4K随机传输大小,TLC和QLC SSD没有显示出性能上的差异。

12ce6460-7a7d-11ed-8abf-dac502259ad0.jpg

接下来是32K随机读和写测试。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 PowerScale F600 节点的 TLC和QLC配置之间的微小的性能差异。

◆32K随机读,QLC SSD比TLC SSD提高了1.88%。

◆32K随机写,QLC SSD比TLC SSD提高了2.67%。

12df8948-7a7d-11ed-8abf-dac502259ad0.jpg

最后,StorageReview以20MB的并发吞吐量测试,来衡量传输数百万文件的读写性能。在这里,QLC SSD 的读取性能提高了1.45%,写入性能提高了2.32%。

1300de5e-7a7d-11ed-8abf-dac502259ad0.jpg

接下来,StorageReview测试了涵盖不同应用场景的SPEC测试,包括SPEC软件构建、SPEC电子设计自动化和SPEC基因组学。

在SPEC 2020 SWB指标中,QLC SSD配置的性能下降了-2.27%。

在SPEC 2020 EDA 中,QLC SSD保持了接近的性能差距,仅下降了-1.69%。

在SPEC 2020 Genomics的测试中,QLC SSD的差距继续缩小,仅相差-1.32%。

130ff1f0-7a7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此外,另一个与性能不完全相关,但可以衡量SSD速度的是PowerScale F600 节点在单个驱动器发生故障时重建的速度。

在这个领域,用TLC SSD测量F600节点的重建速度为681GB/小时,而QLC SSD的重建速度为720GB/小时。

总结

通过StorageReview的性能测试对比,我们能够直观看到PowerScale下的TLC SSD和QLC SSD几乎不存在性能差异,无论在大型或小型合成工作负载、并发工作负载和SPEC应用工作负载,它们的性能都非常接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QLC略微超过了TLC。这也为考虑转向QLC PowerScale的用户提供一个重要参考。

而根据戴尔的内部测试数据,配备QLC SSD的 PowerScale可提供:

●与当前容量最大的节点相比,每TB所需的功耗和机架空间减少一半,效率更高。

●与当前的全闪存驱动器相比,原始集群容量高出多达2 倍。

●与当前的全闪存驱动器相比,原始节点密度高出多达2 倍。

●每TB的价格比当前的全闪存驱动器低19%。

由此可见,搭载QLC SSD的PowerScale不仅可以提供与TLC SSD相同的性能水平,同时只需要一半的功耗和一半的机架空间。

这为同时需要性能、可靠性和容量的NAS工作负载提供了最佳经济性,使其成为金融、媒体和娱乐、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和深度学习(DL)的理想选择。

当TLC SSD与QLC SSD在PowerScale系统上相互比较时,我们从未见过超过5%的工作负载性能差异。这意味着就应用而言,实际上没有区别。即使在单个驱动器故障等恢复情况下,PowerScale F600 节点的重建时间也没有增加。戴尔在设计PowerScale以适应存储技术方面做得很好。

——StorageReview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驱动器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8711

    浏览量

    150360
  • SSD
    SSD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2994

    浏览量

    119774
  • qlc
    qlc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7

    浏览量

    12741

原文标题:用上QLC的PowerScale,性能如何?

文章出处:【微信号: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微信公众号:戴尔企业级解决方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光推出自适应写入技术与G9 QLC NAND的2600 NVMe SSD 兼顾出众PCIe 4.0性能

    ),并采用美光创新的自适应写入技术(Adaptive Write Technology,AWT),在兼顾QLC成本优势的同时,提供出众的PCIe 4.0性能。1相比同类高性价比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1:09 ?992次阅读
    美光推出自适应写入技术与G9 <b class='flag-5'>QLC</b> NAND的2600 NVMe SSD 兼顾出众PCIe 4.0<b class='flag-5'>性能</b>

    花FSK的钱,用上LoRa性能——国产模块强势来袭!

    之一。我们隆重推出——PAN3060/3029无线收发方案!它不仅具备媲美LoRa的远距离性能,更以接近传统FSK芯片的价格,打破行业壁垒,成为您物联网通信产品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5:53 ?373次阅读
    花FSK的钱,<b class='flag-5'>用上</b>LoRa<b class='flag-5'>性能</b>——国产模块强势来袭!

    QLC SSD在数据中心的用途

    QLC技术通过在HDD和TLC SSD之间形成中间层来解决这些挑战。与现有的TLC SSD相比,QLC具有更高的密度、更高的功率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的头像 发表于 05-14 09:02 ?477次阅读
    <b class='flag-5'>QLC</b> SSD在数据中心的用途

    戴尔PowerScale为影视行业带来哪些价值

    那么,究竟是什么促使创作者们选择了Dell PowerScale?而它所具备的特性又能为影视行业带来怎样的价值呢?
    的头像 发表于 03-07 14:57 ?666次阅读

    存储变革进行时:高密度QLC SSD缘何扛起换代大旗(二)

    存储正在进行着哪些变革。 上期我们对QLC SSD、TLC SSD以及HDD分别进行了优势对比,并得出了成本分析。本期将重点介绍QLC SSD在设计上存在的诸多挑战及解决之道。 更大的内部扇区尺寸 从硬件设计及成本上考虑,高密度QLC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1:35 ?483次阅读
    存储变革进行时:高密度<b class='flag-5'>QLC</b> SSD缘何扛起换代大旗(二)

    存储变革进行时:高密度QLC SSD缘何扛起换代大旗(一)

    ZB。不仅数据量快速增长,大模型、HPC等应用对性能要求也很高,传统大容量HDD无法满足。在此背景下,2024年大容量QLC SSD的市场份额得到了快速增长。 本期开始我们将分为三期围绕QLC SSD的优缺点、应用收益、设计难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6:24 ?654次阅读
    存储变革进行时:高密度<b class='flag-5'>QLC</b> SSD缘何扛起换代大旗(一)

    QLC存储新里程:德明利探索高效存储之路,赋能数据时代新需求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数据存储需求呈指数级增长,市场对存储媒介的性能、容量和能效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闪存技术向高存储密度发展,一个存储单元可以存储四比特单位的QLC(Quad-LevelCell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6:00 ?837次阅读
    <b class='flag-5'>QLC</b>存储新里程:德明利探索高效存储之路,赋能数据时代新需求

    QLC SSD与TLC SSD哪个更强

    ZB。不仅数据量快速增长,大模型、HPC等应用对性能要求也很高,传统大容量HDD无法满足。在此背景下,2024年大容量QLC SSD的市场份额得到了快速增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09:32 ?2084次阅读
    <b class='flag-5'>QLC</b> SSD与TLC SSD哪个更强

    SD NAND、SPI NAND 和 Raw NAND 的定义与比较

    ”“11”,其它如TLC、QLC、PLC也按照相应位数进行以此类推。   不同的闪存类似,其性能、耐久性和价格是不同的。   在性能和耐久性方面,SLC>MLC>TLC>QLC>PLC
    发表于 01-15 18:15

    PGA970上电用上位机软件连接时,连接不上怎么解决?

    新买了一个PGA970EVM,上电用上位机软件连接时,连接不上,显示如下图所示,求帮助,谢谢!
    发表于 12-13 11:47

    QLC UFS 4.0量产到来,端侧AI加速智能终端UFS升级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晶晶)近日,铠侠宣布量产QLC UFS 4.0,这是业界首款基于QLC的UFS4.0产品,可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其他需要更高的存储容量和性能的下一代应用包括 PC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01:08 ?3936次阅读
    <b class='flag-5'>QLC</b> UFS 4.0量产到来,端侧AI加速智能终端UFS升级

    长江存储PC41Q QLC固态硬盘评测

    长江存储PC41Q是一款基于长江存储第四代3DNAND芯片打造的QLC商用消费级固态硬盘,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和更高能耗比的特点。这款SSD主要面向OEM市场,适用于笔记本电脑、超薄本、台式机和一体机等电脑终端。
    的头像 发表于 11-06 18:20 ?4692次阅读
    长江存储PC41Q <b class='flag-5'>QLC</b>固态硬盘评测

    铠侠量产四层单元QLC UFS 4.0闪存

    近日,铠侠宣布成功量产业界首款采用四层单元(4LC)技术的QLC UFS 4.0闪存。这款新型闪存相较于传统的TLC UFS,拥有更高的位密度,使其在存储需求日益增长的移动应用程序领域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8:22 ?3040次阅读

    三星QLC第九代V-NAND量产启动,引领AI时代数据存储新纪元

    三星电子在NAND闪存技术领域再次迈出重要一步,其最新推出的QLC V-NAND第九代产品,集成了多项前沿技术突破,标志着数据存储性能与容量的全新飞跃。这款基于双堆栈架构的QLC V-NAND,通过创新的通道孔蚀刻技术,实现了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4:53 ?1095次阅读

    三星电子量产1TB QLC第九代V-NAND

    三星电子今日宣布了一项重大里程碑——其自主研发的1太比特(Tb)容量四层单元(QLC)第九代V-NAND闪存已正式迈入量产阶段。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三星在存储技术领域的持续领先,也预示着数据存储市场即将迎来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16:27 ?88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