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CsPbBr3陶瓷量子点走向Micro-LED

锂电联盟会长 ? 来源:研之成理 ? 作者:研之成理 ? 2022-12-05 11:3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01 全文速览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与色转换阵列耦合是最有前途的显示技术之一。然而,目前的色转换材料,或因颗粒尺寸过大,阻碍了微米级的可加工性,或因低稳定性,阻碍了器件的寿命。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K2CO3的选择性烧结策略,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MSNs)孔道内原位生长CsPbBr3量子点的同时,完全坍塌MSNs内部孔道,而不引起纳米球颗粒间交联和聚集。本研究利用上述策略,合成了尺寸均匀、可溶液加工、超稳定、高效的CsPbBr3-SiO2纳米球,并使用这一新的荧光发射材料配制了一种基于CsPbBr3量子点的光刻墨水,用于制作像素小于20 μm的Micro-LED色转换阵列。

02 背景介绍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被认为是未来先进显示技术的基石,特别是用于个性化或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和虚拟/增强现实以及超高清电视。采用蓝光Micro-LED与量子点色转换阵列结合是可行的全彩化方案。目前所有可用的色转换材料,包括传统陶瓷荧光粉(尺寸太大)、传统或钙钛矿纳米晶(不稳定)、钙钛矿复合材料和钙钛矿玻璃(尺寸太大),都不能同时满足成功应用于Micro-LED的光学、稳定性和颗粒尺寸要求。因此,Micro-LED行业亟需一种如量子点般可溶液加工(小尺寸)和发光性能(窄峰、高效等)优异,又如陶瓷荧光粉一样超稳定和低成本的荧光材料。如何将量子点的稳定性提升至陶瓷级别并保持其溶液加工性,从材料加工的角度来看,存在着巨大的技术挑战。

03 本文亮点

1. K2CO3作为选择性封孔剂,既完全坍塌MSNs的内部孔道,而不引起纳米球颗粒间交联或聚集,又钝化CsPbBr3量子点内部的表面缺陷,使其量子效率提高到87%以上。

2. 内部孔道完全坍塌使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被原位致密封装,与外部环境完美隔离,化学和光稳定性媲美商用陶瓷Sr2SiO4:Eu2+绿色荧光粉。

3. 合成的CsPbBr3-SiO2纳米球尺寸均匀、溶液分散性好,配置的墨水可光刻出均匀的、像素尺寸小于20 μm的Micro-LED色转换阵列,为新一代的Micro-LED显示技术提供可行的色转换材料,推动了钙钛矿量子点的实际应用进程。

04 图文解析

6450b92a-744a-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1. CsPbBr3-SiO2 纳米球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形貌与性能

图1是CsPbBr3-SiO2 纳米球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形貌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烧结温度下(400、500°C)纳米晶形成较差,SiO2纳米球保持单颗粒,且内部孔道开放,不耐水洗。在较高烧结温度下(700、800°C)纳米晶长大导致PLQY小于20%,且高温导致SiO2纳米球键联团聚,无法在水中良好分散。在600°C下烧结得到的CsPbBr3-SiO2 纳米球PLQY最高(37%),且保持了单颗粒形貌,能在水中良好分散。但在该条件下烧结得到的纳米球其内部孔道不完全坍塌,水洗后PL降低了20%。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一种巧妙的孔道坍塌策略,能避免高温退火带来的颗粒团聚及低温烧结导致的孔道不完全坍塌,从而实现高溶液分散性、高稳定性、高PLQY。

646d29e8-744a-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2. K2CO3内部烧结制备的CsPbBr3-SiO2纳米球的结构与形貌特征

低熔点盐作为助熔剂,可在固体-液体界面引发表面熔化或键合。受此启发,本研究在干燥前将K2CO3溶液添加到前驱体和MSNs的混合液中,这选择性地促进了内部孔道的完全坍塌(内部K2CO3烧结,如图2所示),并防止了颗粒外部的团聚(在600°C烧结温度下)。

64acdf02-744a-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3. K2CO3的作用机制与CsPbBr3-SiO2纳米球的光学性能

为了验证K2CO3的助熔作用,本研究进行了对照实验,通过物理研磨法将K2CO3固体引入干燥的前驱体和MSNs混合物中(外部K2CO3烧结)。在这种情况下,固体K2CO3晶体或微粉无法进入纳米孔,导致K2CO3只存在于MSNs颗粒的外表面。这种外部烧结纳米球在600℃煅烧后发生团聚(图3a),但内部孔道仍未完全坍塌,不能阻止水对CsPbBr3 纳米晶的破坏(在水中超声20小时)。而内部K2CO3烧结纳米球的耐水实验显示,PL强度基本没有下降,从而证实了完全坍塌的孔道对内部CsPbBr3纳米晶具有突出的保护作用(图3c,d)。K2CO3内部烧结不仅极大提高了CsPbBr3-SiO2 纳米球的耐水性,而且极大提高了其PLQY(如图3d,从37%至87%)。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图表明,K2CO3的引入诱导形成了Cs4PbBr6相,该相已被证明能与CsPbBr3结合,形成Type I结构,钝化表面缺陷,显著改善PLQY。

64e43b3c-744a-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4. 基于K2CO3内部烧结制备的CsPbBr3-SiO2纳米球的溶液加工性能及光刻图案化

面向Micro-LED显示领域,为实现高效色转换层的制备,本研究评估了内部K2CO3烧结纳米球的溶液加工潜力,发现通过简单的超声处理,它们可以均匀、持久地分散在水或乙醇中。本研究基于CsPbBr3-SiO2纳米球成功配置了可光刻的墨水,验证了优良的成膜性,并通过光刻技术实现了高分辨率(≤20 μm)的像素点图案。

652376bc-744a-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5. 基于K2CO3内部烧结制备的CsPbBr3-SiO2纳米球的稳定性

在运行过程中保持高的发光性能对于Micro-LED色转换层至关重要。为此,本文研究了CsPbBr3-SiO2纳米球在不同环境和操作条件下的稳定性。CsPbBr3-SiO2纳米球粉体和薄膜展现出了优异的化学(200天)和光稳定性(1000小时),媲美商用陶瓷Sr2SiO4:Eu2+绿色荧光粉。

05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立足未来高清显示领域,面向适用于Micro-LED全彩显示荧光材料的需求,破解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差的瓶颈问题,创造性地使用K2CO3选择性烧结策略,合成了高效、稳定、单分散的陶瓷包覆量子点复合材料;凭借陶瓷包覆量子点优异的稳定性、光学性能及单颗粒尺寸效应(溶液可加工性),实现了可图案化的陶瓷包覆量子点荧光材料墨水的制备,为新一代的Micro-LED显示技术提供可行的色转换方案,推动了钙钛矿量子点的实际应用进程。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发光二极管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1218

    浏览量

    67809
  • 量子点
    +关注

    关注

    7

    文章

    249

    浏览量

    26536

原文标题:上交李良团队ACS Energy Letters: CsPbBr3陶瓷量子点走向Micro-LED

文章出处:【微信号:Recycle-Li-Battery,微信公众号:锂电联盟会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台阶仪在Micro LED巨量转移中的应用 | 测量PDMS微柱尺寸提升良率

    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技术是一种新兴技术。它在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手机,微投影显示器等便携式应用中具有巨大的潜力。本研究聚焦Micro-LED巨量转印技术中弹性印章(PDMS材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9:51 ?126次阅读
    台阶仪在<b class='flag-5'>Micro</b> <b class='flag-5'>LED</b>巨量转移中的应用 | 测量PDMS微柱尺寸提升良率

    天马Micro-LED 7英寸车载标准品成功点亮

    近日,天马新型显示技术研究院(厦门)有限公司,继全球领先的G3.5 Micro-LED产线全制程贯通后,首款车载标准化产品——Micro-LED 7英寸车载标准品成功点亮!这款产品集高透明度、可拼接
    的头像 发表于 07-14 15:02 ?518次阅读

    镭昱0.18cc全彩Micro-LED光引擎,以极致轻巧,重塑AI+AR新体验

    的市场需求驱动下,镭昱重磅推出了体积仅有0.18cc的PowerMatch???1全彩Micro-LED光引擎,刷新了全彩光引擎的最小体积纪录。这一突破以「超小体积+全彩显示」双重革新,为AR眼镜的轻量化革命按下加速键。 超小体积,赋能AR眼镜轻量化 Micro-LED
    发表于 03-21 17:25 ?821次阅读
    镭昱0.18cc全彩<b class='flag-5'>Micro-LED</b>光引擎,以极致轻巧,重塑AI+AR新体验

    划片机在Micro-LED芯片封装中的应用与技术革新

    随着Micro-LED显示技术向更小尺寸、更高集成度发展,其制造工艺对精密度和效率的要求日益严苛。划片机作为半导体制造中的关键设备,在Micro-LED芯片封装中扮演着核心角色。本文结合行业动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7:10 ?617次阅读
    划片机在<b class='flag-5'>Micro-LED</b>芯片封装中的应用与技术革新

    Micro LED技术加速落地!最亮红色 Micro-LED显示屏发布,多家厂商项目迎进展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莫婷婷)随着技术的发展,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面板产业链不断成熟,预计未来几年内,Micro LED将在更多消费级产品中得到应用,尤其是在对画质
    的头像 发表于 02-05 07:26 ?3201次阅读

    我国Micro-LED领域首批国标获批立项

    Micro-LED领域的技术标准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该国家标准是我国Micro-LED领域首批针对关键技术性能测试方法的标准。它的制定和实施,将对于规范Micro-LED显示器件的测试流程、提高测试精度和可靠性、推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0:55 ?807次阅读

    国产Micro-LED产业加速崛起,天马全制程贯通引领商业化曙光

    近日,天马公司成功实现了Micro-LED产线的全制程贯通,标志着这一被誉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六边形战士”的Micro-LED正站在商业化的门槛前。Micro-LED以其高亮度、高对比度、长寿命和低功耗等优势,自2017年起便受到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6:47 ?1001次阅读

    天马Micro-LED产线顺利全制程贯通

    2024年12月30日,天马Micro-LED产线在厦门成功实现全制程贯通。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5:45 ?685次阅读

    Micro-LED技术解析

    在超高清显示、万物智能交互、移动智能终端柔性化等需求的推动下,各种新型显示技术有望在各自的细分市场实现良好的发展。基于此,Micro-LED显示技术被认为是未来最具成长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方向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0:58 ?3944次阅读
    <b class='flag-5'>Micro-LED</b>技术解析

    辰显光电点亮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量产线

    近日,辰显光电在成都高新区光显柔谷产业园内成功举办了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量产线的点亮仪式。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我国在Micro-LED显示技术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展示了我国在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1:04 ?931次阅读

    激光在Micro LED显示技术的应用情况

    technology in micro-LED display manufacturing: A review》 应用背景 Micro LED 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广阔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11:16 ?1506次阅读
    激光在<b class='flag-5'>Micro</b> <b class='flag-5'>LED</b>显示技术的应用情况

    天马Micro-LED显示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近日,天马Micro-LED显示技术论坛在厦门盛大开幕,此次大会以“智启芯程 链接视界”为主题,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工信部、行业协会、知名高校、Micro-LED会员单位及全球几十家知名企业的领导和专家齐聚厦门,共同探讨产业链协同共创,加速推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09:42 ?899次阅读

    秋水半导体获数千万元融资,加速Micro-LED技术研发

    秋水半导体,一家专注于Micro-LED显示技术的半导体公司,近日宣布成功获得数千万元的天使轮及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英诺天使基金领投,力合资本、汕韩光层和数字光芯等投资机构跟投,兴棠资本则担任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1:33 ?1043次阅读

    功率放大器在驱动非载流子注入micro-LED上的应用

    实验名称:功率放大器在驱动非载流子注入micro-LED上的应用研究方向:半导体器件,光电子器件,micro-LED实验内容:1、制备了一种绝缘层为氧化铝的非载流子注入micro-LED器件;2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14:57 ?1326次阅读
    功率放大器在驱动非载流子注入<b class='flag-5'>micro-LED</b>上的应用

    今日看点丨英特尔提供高达50万欧元的自愿离职补偿金;武汉光谷实验室研发量子光刻胶

    1. 武汉光谷实验室研发量子光刻胶:蓝光激发红色转换率达 45.0% ,有望应用于 micro-LED ? 武汉光谷实验室宣布与华中科技大学等研究团队合作研发出高性能量子
    发表于 08-13 11:20 ?80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