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压缩破坏

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 ? 来源: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 ? 作者:深圳市赛姆烯金科 ? 2022-11-23 09:3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摘 要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拉伸性能和轻质特性而备受关注,但是,自从它们问世以来,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压缩载荷下的较差性能一直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障碍。

在本系列专题文章中,将会从微观结构和宏观角度系统地讨论造成这一缺陷的原因,并就如何提高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提出了建议。在上期文章中首先介绍了碳纤维压缩强度的常见测试方法,而本文中主要介绍碳纤维微观结构及压缩失效破坏。

附录: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压缩性能专题

《专题一:碳纤维压缩强度的测试方法》碳纤维的微观结构

为了开发提高碳纤维压缩性能的方法,了解碳纤维的加工过程及其最终微观结构是很重要的。生产碳纤维最常用的前驱体为聚丙烯腈(PAN)纤维,下图1显示了PAN纤维向碳纤维转变过程的微观结构规律。

碳纤维是通过对PAN纤维进行高度可控的连续热处理来制备的,典型的热处理过程包括:预氧化(又叫热稳定化),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PAN纤维的热稳定是在空气气氛中进行的,通常PAN纤维在不同温度下经受200至300°C的热处理,并根据特定前驱体纤维的加工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施加张力。

0f86c51e-6ac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1 碳纤维结构转变

在热稳定化过程中,PAN纤维的线性结构通过环化、脱氢和氧化等化学反应逐渐转变为梯型结构。在该阶段结束时,PAN纤维获得足够的热稳定性,可以承受碳化处理过程中的高温。

与热稳定化不同,碳化过程必须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以防止纤维热解。在低温碳化过程中,稳定的PAN纤维在高达1000°C的温度环境中,在精确的张力和停留时间下进行热处理。随后,所得纤维在高温碳化炉约1600°C左右的温度以及张力下进一步碳化,随着分子间交联和杂原子的去除,稳定的PAN聚合物转变为芳香族平面结构。

在高温碳化过程中,形成了排列成高度有序和层状微晶的石墨片状结构,它们之间的距离称为d间距,它由离域电子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的程度决定。随着碳化处理的持续进行,剩余的非碳元素被消除,整体晶粒尺寸和排列增加。在芳构化程度较低且分子间相互作用不强的区域,该区域往往更加无序和无定形,但仍然被高度有序的晶体和堆叠的石墨结构包围。

在这种结构演变过程中,针状孔隙或缺陷在这些微晶之间演变,减少了纤维的侧向支撑并降低了纤维的压缩性能。因此,上述所有这些微观结构特征有助于确定碳纤维的整体性能。

碳纤维的压缩破坏

研究分析碳纤维的压缩断裂机制,可从根本上了解碳纤维在压缩载荷下的不良性能。碳纤维的压缩破坏与这些微晶在其无支撑区域的屈曲有关,如图2所示。有人认为,图2f所示的单个碳平面的屈曲是碳纤维在压缩载荷下的主要破坏机制。

而图2a中所展示的机制表明,碳平面在压缩载荷下的剪切破坏可低至0.4 MPa。如果剪切是唯一起作用的失效机制,则可以预期压缩性能与拉伸性能相同,如图2b所示,但显然不是这样。

0fffbadc-6ac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2 碳纤维压缩破坏机理

图2c显示了错位晶粒的弯曲。在压缩载荷下,失向晶粒会受到严重的弯曲力,并可能在拉伸或压缩时失效。然而,也有研究称,较高的晶粒取向会降低抗压强度,这表明碳纤维的破坏机制与在压缩载荷下排列不整齐的晶体的严重弯曲无关,而与屈曲相反。

虽然对于图2d机理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但可以理解,这一机制是不可能的,因为均匀的压缩载荷作用在微晶的横截面上,除非微晶平面之间存在严重缺陷。此外,如果考虑压缩下整个微晶的屈曲(图2e),则使用弹性理论进行理论计算得出的微观结构的预测抗压强度将超过真实的碳纤维抗压强度,从而使该理论失效。最后,根据理论计算和实际值之间的关系,提出碳纤维抗压强度受限于不受支撑区域弯曲单个微晶平面所需的应力,如图2f所示

参考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乱层石墨结构包围有大量孔隙。增加碳化时间和温度,可将这些乱层结构转变为高度排列和更紧密结合的石墨片层结构,同时增加了纤维模量。

然而,这些微晶和石墨片状结构(见图3)随着它们的生长以及相关的无支撑孔隙或区域的长度,会成为压缩性能的限制因素。为了解释高模量和高强度纤维的压缩破坏机制,有人使用了如图3所示的皮芯模型,其中纤维的皮层区域描绘了高度定向的大晶粒并包围针状孔。

10128220-6acd-11ed-8abf-dac502259ad0.png

图3 微观尺度碳纤维压缩破坏机理

由于较长孔隙的存在,在较低的应力水平下,这些较大晶粒的屈曲更容易发生在无支撑区域,导致随着负载的增加而破坏。相比之下,芯部区域多为无序和无定形结构,由更小的孔和更小的微晶组成。这种无序区域和较小的微晶可以在破坏前抵抗更高的压缩载荷,并有更大的能力通过裂纹扩展耗散能量。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碳纤维
    +关注

    关注

    0

    文章

    91

    浏览量

    12378
  • 复合材料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45

    浏览量

    13506
  • PAN
    PAN
    +关注

    关注

    1

    文章

    20

    浏览量

    14419

原文标题:【技术干货】一文详解影响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压缩性能的结构因素(二)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压缩破坏

文章出处:【微信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深圳市赛姆烯金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树莓派是如何将 200,000磅 碳纤维从垃圾填埋场拯救出来?

    ElevatedMaterials的处理过程需要对专用碳纤维废弃物进行精细的温度控制。RaspberryPi电脑提供了精确的调控和详尽的数据记录功能,同时兼具易用性和经济性。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09:41 ?236次阅读
    树莓派是如何将 200,000磅 <b class='flag-5'>碳纤维</b>从垃圾填埋场拯救出来?

    氩离子抛光如何应用于材料微观结构分析

    微观结构的分析氩离子束抛光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材料表面处理方法,凭借其精确的工艺参数控制,能够有效去除样品表面的损伤层,为高质量的成像和分析提供理想的样品表面。这一技术广泛应用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5:22 ?391次阅读
    氩离子抛光如何应用于材料<b class='flag-5'>微观</b><b class='flag-5'>结构</b>分析

    6分钟看懂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研究方法

    ? 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却超高,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体育器材等众多行业广泛应用。想让 CFRP 复合材料性能更上一层楼,对其界面的研究必不可少。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10:53 ?1533次阅读
    6分钟看懂<b class='flag-5'>碳纤维</b>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界面研究方法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纤维熔融峰温度的技术方法

    纤维中结晶区域的有序结构破坏的过程,峰温高低可直接反映材料的耐热性及加工适用性。一、实验步骤1、测量仪器DZ-DSC300差示扫描量热仪2、样品制备2.1取样要求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5:18 ?1044次阅读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b class='flag-5'>纤维</b>熔融峰温度的技术方法

    拉挤工艺打造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底盘,承载能力提升36%

    CarbonTT公司的四轴NCF复合材料底盘为 Borco H?hns 的3.5吨Fiat Ducato市场车辆增加了185公斤的载重量。 CarbonTT的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FRP)底盘集成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1:07 ?556次阅读
    拉挤工艺打造<b class='flag-5'>碳纤维</b>增强复合材料底盘,承载能力提升36%

    陶瓷的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

    本文采用传统固相反应工艺,在不同烧结温度下制备了一系列CaCuTiO?(CCTO)陶瓷样品,并对其微观结构以及介电和复阻抗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样品的微观结构可分为三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09:21 ?889次阅读
    陶瓷的<b class='flag-5'>微观</b><b class='flag-5'>结构</b>和电学性能

    可破损复合材料结构的建模与表征

    此类结构中常见的通孔特征(图片来源:Engenuity Ltd. ) 在汽车行业遵循严格的燃油经济性法规以及减少碳排放要求的推动下,复合材料在乘用车结构制造中的用量正在增加。一个值得一提的进展是,复合材料的碰撞结构越来越普及,特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0:05 ?510次阅读

    碳纤维60年历史发展看石墨烯未来

    碳纤维与石墨烯:未来材料的先进对决 碳纤维与石墨烯各有千秋,碳纤维以高强度和轻量化著称,而石墨烯则以其卓越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备受瞩目。具体选择哪种材料取决于应用场景和性能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10:57 ?643次阅读

    全球首列碳纤维地铁列车正式商业运营

    碳纤维复材在地铁车辆主承载结构上商用的国际空白,引领我国地铁列车实现轻量化、绿色化全新升级。 ? 国家工信部、国家交通运输部相关领导,青岛市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中国中车副总裁刘可安,中国中车总裁助理宁文泽,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秘书
    的头像 发表于 01-14 09:18 ?560次阅读

    氩离子抛光:揭示材料微观结构

    氩离子抛光技术概述氩离子抛光技术是一种精密的材料表面处理方法,它通过精细调控氩离子束的深度和强度,实现对样品表面的抛光,以消除表面损伤并展示材料的微观结构。这项技术对于多种分析仪器至关重要,包括扫描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1:55 ?639次阅读
    氩离子抛光:揭示材料<b class='flag-5'>微观</b><b class='flag-5'>结构</b>

    镁合金微观结构分析:EBSD制样技术的应用与经验探讨

    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在材料科学领域,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以其卓越的晶体微区取向和结构分析能力,已经成为全球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提供关于材料微观组织结构和微织构的精确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2:35 ?827次阅读
    镁合金<b class='flag-5'>微观</b><b class='flag-5'>结构</b>分析:EBSD制样技术的应用与经验探讨

    一文了解高性能碳纤维的典型制造工艺及其主要特点

    尽管许多复合材料用户会使用碳纤维,但不少人却不了解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因为碳纤维生产商会对自己产品的生产方式保守秘密。每个生产商的碳纤维都与其竞争对手的产品不同,而赋予每个品牌标志性特征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0:29 ?1399次阅读
    一文了解高性能<b class='flag-5'>碳纤维</b>的典型制造工艺及其主要特点

    一文详解纤维器件电学测试方法

    纤维器件是一种以纤维为基础结构形态的功能性元件。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1:16 ?900次阅读
    一文详解<b class='flag-5'>纤维</b>器件电学测试方法

    焊点的微观结构与机械性能

    焊点的微观结构与机械性能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如冷却速度、蠕变与疲劳性能,以及无铅合金特性就对焊点性能有较大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分析和进一步阐释: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09:19 ?551次阅读

    ATA-2021B高压放大器在碳纤维复合层板损伤定位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基于超声导波的碳纤维复合层板损伤定位研究实验内容:为实现碳纤维复合层板结构损伤定位及可视化,此次试验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式超声导波的复合层板损伤成像方法,利用超声导波在材料内部的传播特性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10-11 15:24 ?606次阅读
    ATA-2021B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碳纤维</b>复合层板损伤定位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