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北斗到Mate 50:星空中的中国式浪漫

脑极体 ? 来源:脑极体 ? 作者:脑极体 ? 2022-11-06 00:0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中国,距离卫星有多远?

1957年10月,苏联“斯普特尼克一号”人造卫星成功升入太空。几乎在同一时间,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联名上书,建议开展中国的人造卫星研究。彼时的中国人,才刚刚看到人造卫星的价值。距离真正发射一颗卫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距离在卫星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领先,更是一件不敢设想的事情。

在那之后,1958年中国正式提出了东方红一号卫星预研计划。1965年正式启动研制,最终在1970年4月24日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实现了东方红升空。这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两弹一星计划”关键组成部分。

一转眼,来到了2022年。华为Mate50系列利用北斗三号系统的短报文功能,并在技术体制上进行全面升级,最终实现了卫星通信能力与智能手机结合。华为Mate50就此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智能手机,而中国科技也在卫星通信史上写下了至关重要的一笔。

这件事,入选了《南方周末》评选的“2022中国十大高燃瞬间”。这一天,中国用“关键科技全球领先”的方式,把与卫星之间的距离无限缩短。

d7c431fde1df4a24a8bc6b9b410e7de3~tplv-tt-shrink:640:0.image

从东方红升空,到历经二十余年的北斗建设,再到Mate 50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北斗卫星消息的智能手机。如果给整个故事加个关键词,我能想到的第一个词是:浪漫。

卫星登天,通信落地,在这场漫长的探索里,有太多鲜为人知的关隘和困难。克服这些困难,靠的不是某位天才的灵感,而是一群人又一群人的接力与跋涉,最终才让看似不可能的目标变成现实。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2期间,我们有机会了解到Mate 50系列完成手机卫星通信背后的故事。就像东方红、北斗的故事一样,这段故事里也充盈着那种心怀星空,脚踏泥土的中国式浪漫。

从两弹一星元勋,到万千北斗人,再到华为工程师,卫星的故事,是中国科技人写给国家,写给人民,写给世界的一封无言情书。

这封情书里写着:哪怕用数十年时间,哪怕经过千难万险。任他翻山越岭,任他时光飞逝,我也要让星光向你而来。

从东方红到北斗三号,中国卫星的全球时代

我们在中学时代,都背诵过这样的知识点: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一号卫星,重173千克,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入近地点441千米、远地点2368千米。

如果说,东方红完成了中国人造卫星从无到有的变局。那么历经二十余年发展的北斗体系,则成功将中国卫星事业推进到了全球时代。

2020年6月23日,随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一枚“长三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55颗卫星成功进入轨道。这标志着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就位,北斗三号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顺利完成。

从1994年开始启动北斗一号工程算起,到北斗三号全面完成共用了二十六年。毫不夸张地说,这其间北斗人克服了千难万险,经历了千辛万苦。按照北斗系统的发展规划,北斗一号实现服务中国,二号实现服务亚太。而北斗三号的落成,则标准北斗系统具有了服务全球的能力。进入新时代、新阶段的北斗,面临着一个全新问题:全球时代的中国卫星,应该如何缩短与其他具有先发优势系统的差距,塑造自己的差异化价值?

手机卫星通信的战略意义,就在这个节点上浮现了出来。在目前阶段,手机卫星定位已经成为了通用能力,但卫星的另一项关键价值卫星通信,则还无法与大众生活、生产进行紧密联接。另一层面看,空天地一体化的通信网络,几乎已经确定是6G时代的发展方向。将北斗纳入6G探索,对于中国卫星事业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机会。

但这个机会,也意味着更多的困难。

翻过山峰之后,是另一座山

华为能够在Mate 50系列这一代就能成功实现手机卫星通信,其实是远超产业界早先预期的。

一方面是因为北斗三号刚刚建成两年,而手机核心技术能力,比如通信能力的规划周期,一般要提前两代左右开始。换句话说,我们倒推一下时间表就会发现,早在北斗三号刚刚建成时,华为就必须马上开始规划、探索、实验如何基于北斗体系完成手机通信。

所谓手机卫星通信,本质是将卫星当作通信的中继设备。用户将通过卫星,完成与地面上其他通信设备的联系。这项技术听起来简单,但要真正实现却要面对非常严峻的问题。在北斗三号翻越山岭建成之后,华为开始探索基于北斗的手机卫星通信可能,面对的是另一座技术与工程的高山。

d0e11cd932a44cb5b245f0c537042ebb~tplv-tt-shrink:640:0.image

首先,第一个问题就是卫星太高了。

北斗三号系统的卫星运行轨道高度大约在3.6万公里。而卫星越高,就意味着发射信号的传输损耗越大,地面发射的信号更加难以被卫星接收。相比来说,我们知道苹果手机在今年也推出了卫星信息能力。但苹果接入的是低轨道卫星。低轨道卫星(LEO)的轨道高度仅是高轨道(GEO)卫星的二十分之一,甚至八十分之一,其通信传输难度也随之急剧下降。北斗作为卫星网络中的后起之秀,还无法提供大量的中低轨道卫星群。所以如何在北斗特性的基础上完成通信信号的“高空攀登”,就成为摆在华为面前最关键的问题。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也随之展现:硬件功率过低。

高轨卫星传输的信号损耗很高,意味着地面设备必须以更强的功率进行信号发射。但手机轻薄的机身决定了其功率发射器件必须很小。解决手机功率太低,成为第二道必答题。

另外一个难题,在于智能手机的收发天线,相比专用终端增益低。

卫星电话能够进行卫星通话的前提,是其内置了结构复杂、体积硕大的手法天线。但手机的天线设备不可能如此,这就导致天线收发带来的增益很低。如何解决天线问题,也成了一大挑战。

以技术,以时间,以跋涉

手机卫星通信是否有前景?当然有。是否有最快实现的必要?当然有。

在这个答案之下,所有的难关都必定被攻克。在Mate 50成功实现北斗通信之前,华为首先对一系列手机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攻关。构建了一套能够满足手机卫星通信需求的通信协议。其中包括全新的通信体制、协议栈和应用底层协议。可是说是从零开始,完整勾勒出了手机与北斗的联接方案。

而通信协议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华为就需要突破那些关键的挑战。

面对硬件功率不足的问题,华为在Mate 50系列中全新设计了高性能硬件。其中包括高功率的PA、低损耗射频链路,以及收发方向图一致的天线设计。这些硬件能力的叠加下,可以有效提升手机的长距离通信功率,减少手机与卫星之间通信的信号损耗。确保手机卫星通信的精准、可靠。

在硬件层面的性能提升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解决手机通信增益不足的问题。华为专门设计了全新的编解码算法,引入了高增益的Polar编码方案。从而可以降低卫星信号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噪声,提升信号解码率。新的高增益算法,可以让信号更加聚焦,减少在传输过程中的发散,最终确保信号直达北斗。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卫星的运行轨迹是固定的。如果手机天线能够准确对准卫星,会让信号传输有更好的效果。为此,华为专门在Mate 50系列中加入了专用的UX设计。通过专有的寻星引导UX,可以让用户通过可视化的操作方式,更准确帮助手机确定卫星的位置,从而建立更准确的卫星联接。

技术准备之后,还需要大量庞杂、繁琐的功能性验证工作。作为一项全新通信尝试,没有人知道能不能手机卫星通信的边界在哪里,其通信覆盖能力究竟是怎样的。尤其重要的是,手机卫星通信的使用场景往往是极端的天气、环境条件中。因此功能验证必须更加极端,更加富有耐心,才能确保手机卫星通信能够肩负起它的重任。

为了验证北斗手机卫星通信的可用性,华为的工程师们建立起了完整的测试、验证闭环,构建了系统性的开发和验证环境。通过寻星引导向模拟卫星发出信号,利用终端设备接收信号,建立起了包括“测试地面北斗卫星信号发射设备-北斗卫星信号接收设备-地面通信系统信息处理”在内的整套通信流程。这也是全球首个北斗三号端到端星地融合通信验证系统。

db92da1401b24202b7726d765e21466b~tplv-tt-shrink:640:0.image

经历了18个月的外场测试,踏遍了31个省。进入过无人区,穿越过戈壁沙漠、高山丛林、江海湖泊、草原盆地。最终,华为的工程师们将可靠、可信的手机卫星通信能力,通过Mate 50献给了用户。

在5月的西藏尼玛县。华为的研发测试人员要每天早晨迎着大雪,哈着白气,测试北斗卫星消息功能。在被称为人类禁区的可可西里,华为工程师们脱下防晒服,马上换上羽绒服,依靠间接性吸氧来对抗高原反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测试北斗卫星消息。在烈日当空的秦岭,测试人员登上3000米的涝峪八里坪秦岭,在用8元一瓶的矿泉水奢侈地洗了一把脸后,测试北斗卫星消息功能。他们最终让手机北斗通信能力,早于大众期待成为现实,以技术,以时间,以跋涉。

从2019年12月立项,到2020年4月完成可行性分析,再到2021年2月完成实验室联接。历时15个月,华为工程师成功发出了第一条北斗卫星消息。上面写着:星辰大海,纵横相依。摇摇星光,向你而来。

这时距离1957年中国提出“要有自己的卫星”,已经六十五年过去了。中国科技,终于揭开了全球卫星通信史上新的大幕,在卫星产业的关键创新上世界领先。

这是一个关于与时间赛跑的故事,是一种关于远大征程的浪漫。

又岂在朝朝暮暮

所有人都能看到,手机卫星通信绝不是一个小功能、小技术。频谱资源注定有限,但人类的通信需求却是无限扩张的。所有在某个时刻,人类通信将注定走入太空。

而华为能够在业界率先实现卫星通信进入智能手机,让手机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通信无死角覆盖。不仅在特殊行业、户外探险、应急求生等领域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价值,更是对未来人类通信必然性的率先挖掘。每个时代,都需要有科学界、科技企业、工程团队率先抵达未来。而这一次,前哨站里是华为与北斗。

这一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功,而是一种中国科技特有的长期主义使然。我们愿意在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上投入全力,愿意数十年如一日地为之奉献,愿意跋山涉来找寻答案。这是中国科技,或许也是北斗,是华为的浪漫主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个故事依旧处在进行时。

在太空中,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火箭搭载着“梦天”实验舱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与“梦天”实验舱一起升空的还有北斗短报文通信子系统。这意味着,北斗短报文通信首次在空间站上开展验证,成为航天员与地面通信链路的全新保障。

f3da196cad8f45578f0788a69509e33d~tplv-tt-shrink:640:0.image

而在大地上,华为开发者大会2022上,华为宣布HUAWEI Mate Xs 2北斗卫星消息功能正式开启众测,HUAWEI Mate Xs 2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消息的折叠屏手机。这意味着,北斗卫星消息必然将在未来更多华为手机中登场,并且不断成长。同时也意味着折叠屏与卫星通信,这两项颇具未来感的技术开始交织,酝酿新的化学反应。华为不懈创新的精神,正像以往一样,拓展着手机卫星通信、折叠屏,乃至更多技术与产业的边界。引领手机行业走向星空深处、6G时代的无限可能性,为行业未来的技术升级之路铺就基石。

北斗三号全面建成时,有记者采访了时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助理、工程总体室主任的郭树人。“这十年,您最大的欣慰是什么?”郭树人的答案是:“通过不计其数的计算、论证设计出的方案,终于得到肯定,取得统一意见。”

对于手机卫星通信技术,对于华为的工程师们来说,或许也是一样的。不计其数的技术尝试、工程性打磨、性能验证,最终才能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当信号穿越三万米的距离,在星空与北斗三号相遇。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险阻终究可以被翻越,难题终究围困不住时间。

哪怕天长地久,也要让他成真;即使千难万险,也要让星光向你而来。

从北斗登天,到Mate落地,这是中国式的科技创新,也是中国式的星空浪漫。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卫星通信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774

    浏览量

    39457
  • 卫星
    +关注

    关注

    18

    文章

    1772

    浏览量

    68733
  • 北斗
    +关注

    关注

    3

    文章

    692

    浏览量

    36958
  • 华为Mate50
    +关注

    关注

    0

    文章

    69

    浏览量

    1655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星空开源MES(万界星空科技)——专业、通用、开源、免费的MES系统

    星空开源MES(万界星空科技)——专业、通用、开源、免费的MES系统 源代码:免费开源MES https://gitee.com/metaxk/xingkong-mes 一、系统概述 星空开源MES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1:30 ?100次阅读

    北斗智联入选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TOP50

    近日,“2025中国科创投资夏季峰会 AI未来创新企业峰会”在上海举行。峰会揭晓了融中2024-2025年度中国POWER50企业榜单。北斗智联凭借在汽车智能网联领域的技术创新、持续突
    的头像 发表于 07-26 14:42 ?597次阅读

    定位通信:顶坚单北斗防爆终端构建防爆作业全链路安全屏障

    技术实现与应用价值的详细解析:顶坚防爆手持终端一、高精度定位:构建空间安全基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依托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实现亚米级定位精度(部分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11:34 ?262次阅读
    <b class='flag-5'>从</b>定位<b class='flag-5'>到</b>通信:顶坚单<b class='flag-5'>北斗</b>防爆终端构建防爆作业全链路安全屏障

    赛思×深交所 | 单北斗+5ns精度!赛思单北斗改造方案,助力南方中心实现时序中枢战略升级

    GPS依赖北斗自主,百纳秒5纳秒,赛思单北斗升级改造方案助力深交所南方中心实现时序中枢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3:06 ?515次阅读
    赛思×深交所 | 单<b class='flag-5'>北斗</b>+5ns精度!赛思单<b class='flag-5'>北斗</b>改造方案,助力南方中心实现时序中枢战略升级

    半导体制造AI大脑:CIM1.0CIM 3.0的中国式跃迁

    半导体制造全新变革?作为中国本土唯一上线12吋量产产线的工程智能系统提供商,100%国产化多模态大模型智能制造应用领跑者,智现未来给出的“AgentNet驱动CIM 3.0”的技术破局路径,正在重构产业范式。 ? ChatGPT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09:36 ?556次阅读
    半导体制造AI大脑:<b class='flag-5'>从</b>CIM1.0<b class='flag-5'>到</b>CIM 3.0的<b class='flag-5'>中国式</b>跃迁

    人工记录到智能巡检:云翎智能单北斗记录仪如何重塑电力巡检

    追踪与巡检轨迹的详细记录,确保巡检工作无遗漏、无盲区。云翎智能单北斗巡检记录仪一、技术革新:“经验依赖”“精准感知”北斗高精度定位,破解复杂环境盲区云翎记录仪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4:58 ?367次阅读
    <b class='flag-5'>从</b>人工记录到智能巡检:云翎智能单<b class='flag-5'>北斗</b>记录仪如何重塑电力巡检

    灾害预警救援行动:顶坚北斗有源终端的全链条应急支持

    在自然灾害频发和紧急事件响应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顶坚北斗有源终端凭借其深度融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优势,构建了灾害预警、应急通信到救援行动的完整支持链条。以下是对其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的详细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10:23 ?298次阅读
    <b class='flag-5'>从</b>灾害预警<b class='flag-5'>到</b>救援行动:顶坚<b class='flag-5'>北斗</b>有源终端的全链条应急支持

    解密北斗时钟服务器的现代使命

    了专属高速公路。 智慧校园的标准化考勤数据中心的海量日志对齐,北斗时钟服务器正在创造新的社会协作范式。在金融交易大厅,北斗时钟服务器的时间戳成为界定交易顺序的法律凭证;在科研实验室
    发表于 02-25 14:54

    大普通信荣获香港科大2024“十大准独角兽”

    在科技创新的璀璨星空中,有这样一颗星,以其独特的光芒照亮了中国“芯”的未来。这颗星,正是冉冉升起的大普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1:00 ?647次阅读

    掰掉卫星电话的外置天线,华为“天才少年”助力 Mate 捅破天

    华为在去年的 Mate60 系列旗舰手机中首发了民用手机卫星通话功能,成为手机行业的又一大功能突破,目前卫星通话已逐步覆盖各大国产手机品牌的旗舰机型中。 12 月 05 日晚,华为心声社区发布
    发表于 12-06 17:03

    声控星空灯芯片方案 NRK3301:高效率与智能控制的完美结合

    简介星空灯作为一种创意家居照明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它不仅能为家居环境增添浪漫氛围,还能通过变化多端的灯光效果,为用户带来沉浸的视觉享受。NRK3301声控星空灯芯片方案,正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5:13 ?540次阅读
    声控<b class='flag-5'>星空</b>灯芯片方案 NRK3301:高效率与智能控制的完美结合

    声控星空灯芯片方案 NRK3301:高效率与智能控制的完美结合

    简介 星空灯作为一种创意家居照明产品,近年来在市场上备受瞩目。它不仅能为家居环境增添浪漫氛围,还能通过变化多端的灯光效果,为用户带来沉浸的视觉享受。NRK3301声控星空灯芯片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0:33 ?631次阅读
    声控<b class='flag-5'>星空</b>灯芯片方案 NRK3301:高效率与智能控制的完美结合

    中国移动北斗短信业务正式启动

    近日,中国移动与中国时空携手宣布,北斗短信业务正式拉开帷幕。 中国移动透露,北斗三号短报文民用平台及融合网关的建设工作已圆满完成,这是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1:41 ?1405次阅读

    北斗短报文以及北斗设备的出现会影响什么?

    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独有的一项功能,它允许用户在没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地区,通过北斗卫星发送和接收短消息。这项服务对于应急通信、搜索救援、海洋渔业、偏远地区通信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的头像 发表于 09-21 11:53 ?1026次阅读
    单<b class='flag-5'>北斗</b>短报文以及<b class='flag-5'>北斗</b>设备的出现会影响<b class='flag-5'>到</b>什么?

    万界星空科技电线电缆MES系统实现线缆全流程追溯

    万界星空科技电线电缆行业的MES系统通过高度集成的数据平台和强大的追溯功能,实现了线缆原材料入库成品出库的全流程追溯。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5:14 ?66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