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芯片是科技企业的“灵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国内科技企业被“造不如买”的思想蒙蔽,所以使得我国的芯片短板越来越短,不得不依靠进口。但正因为如此,在华为处于巅峰之时,老美利用芯片优势,就将华为拉入了至暗深渊。
但老美的这一步棋走错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华为的无力打压,只会扰乱整个行业的发展。如今,全球芯片市场进入“寒冬期”,美日韩芯片巨头企业,无一幸免,都要接受“寒气”的洗礼。
近日,美芯片巨头AMD公司发布了最新财报,“吓坏”了投资者。而在财报发布后,短短一天时间,AMD公司的市值下跌13.9%,蒸发了960多亿元,前景堪忧。而截至到目前,AMD公司在2022年年内的跌幅已经接近60%。
另外,三星电子也发布了最新业绩报告,利润同比暴跌31.7%。这也是三星在过去3年以来,第一次品尝到利润下滑的味道。强大如三星,也体会到了芯片行业“寒冬期”的凉意。
除了AMD公司、三星电子等,美光、SK海力士、铠侠等芯片巨头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营收下滑。并且不少芯片企业也官宣了缩减资本支出的决定,很显然,芯片巨头已经扛不住了,这次的“寒冬期”要怎么熬呢?
全球芯片市场遇冷,和消费者需求下降有直接关联。进入2022年后,全球智能手机、PC设备的出货量下滑,也影响了上游芯片供应商的业绩。根据Gartner的调研报告显示,全球PC市场Q2季度的出货量下滑了12.6%,而全球智能手机Q2季度的出货量则减少了2.87亿部,只能用“惨淡”二字来形容。所以手机厂商和PC厂商也不得不做出调整,缩减了芯片采购量。
其实不仅仅是芯片市场遇到“寒气”,智能手机市场同样如此。毫不夸张的说,整个消费市场都陷入了“寒冬期”,消费者买不动了,厂商自然卖不动,所以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激发消费者的购物欲望。但如果YQ不结束,经济没有回暖的征兆,大部分的消费者依然会保持理性消费,环环相扣,循环再循环。
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正如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所言,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活下去”,大家都在熬,厂商在熬,消费者在熬,国家同样也是如此。所以只要能够“活下来”,未来就还有希望!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
来源:今日头条W侃科技
审核编辑 黄昊宇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文章
52741浏览量
44433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NXP高层访华背后:海外芯片巨头为何集体押注中国市场?
全球驱动芯片市场机遇与挑战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导体芯片公司
全球模拟芯片市场前景广阔
SK海力士展出全球首款16层HBM3E芯片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将增长18.8%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将达6298亿美元
股价26年来最大跌幅!ASML后悔了吗?
SoC芯片市场前景广阔,2029年规模将超2000亿美元
RISC-V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原因
2025年SiC芯片市场大揭秘:中国降价,产业变革!

国内首款!赛思语音芯片(SLIC芯片)重磅发布,引爆1300亿+FTTR改造市场需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