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自主仿真到底应该对什么标

电磁兼容EMC ? 来源:踏雪当歌 ? 作者:田锋 ? 2022-08-22 10:1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谈起中国自主仿真,第一反应是难!仿真大鳄们建立的技术珠峰实在是太高了,而且他们每年的研发投入是如此之多(国际排名第一的仿真公司的公开数据是研发投入三亿美金/年)。按照我们的起点和投入,何年何月才能登顶?纵有豪情万丈,仅凭家国情怀肯定是有去无回。

但是,多数人一直忽略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我们真的需要做出大鳄们一样厉害的软件么?我们经常讲对标,到底应该对什么标?现在每天讲突破“卡脖子”困局,讲国产替代,于是,就想当然地对标国际先进软件。

这些年,我们天天在用户现场观察,发现国际先进的仿真软件在用户那里经常使用的功能非常有限。初期我们认为是用户水平太低,也有人说是软件不好用,但最后我们悟到:是中国工业水平所限。中国航天行业是中国最具正向设计特征的行业,是完全自主发展起来的,所以与国际同行具有可比性。人类60年前登上了月球,而我们仍在追赶,这差不多就能丈量出我们工业和科技水平的整体差距。

国际软件是先进,但那是根据产出国的工业水平的需求来开发的。一个国家的工业软件水平是与这个国家的工业和科技水平相匹配的,印度就是个力证。印度是有名的软件产业发达的国家,产业收入高、人才多,但并没有出现全球知名和强大的工业软件,就是因为工业水平不高,而不是软件能力不够。美国工业软件之所以强大,不是因为美国工业软件人聪明勤奋,而是美国工业和科技水平高。中国的工业水平没那么高,对工业软件的需求必然不高。换句话说,我们每年花了很多钱买高水平国外软件,大部分功能其实购买后闲置,这无疑是采购经费的浪费。

所以,我们对标,其实应该对标本国工业企业的刚需,而不是对标国际先进软件。我们的工业水平不高,对工业软件的需求也不高。盲目对标国际软件,只会浪费时间和经费,开发本国用户并不需要的功能,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反倒做不到位。开发那么强大的工业软件既不可能,也没必要,甚至是一种浪费,至少性价比不高。

需求研究和刚需识别大不相同。乔布斯曾发表过关于需求调查的观点:企业应该引领需求,而不是向用户征集或调研需求。此观点在工业软件界同样适用。

关于用户需求,中国仿真领域存在两个现象。第一个现象是,用户在采购软件时,并没有真正分析自己的刚需,而是对标国际先进软件,作为自己的采购需求。乔布斯认为用户会告诉你“他需要个更快的马车”,那汽车永远发明不出来。在中国仿真界的现象正好相反,他们往往说“他们要个飞机”,尽管那个飞机从来不去飞。和客户沟通需求的时候,我们经常发现用户无法清晰和系统地表达刚需。遇到需求调研,他们说出来的往往就是他了解的最强大的软件的功能。用户懒于认真研究自己的刚需,而是对标国外最先进的软件来实施采购,虽然大部分功能他们用不上,但这个采购要求的提出最简单、最省事、最安全。最后选定的产品往往远远超越真实需求,造成资金浪费。

第二个现象是开发商似乎也认定,国外那些先进软件开发的时候已经了解过用户需求,我们不需要再做过多研究,直接对标国外软件,即可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最终的结果是,依旧不知道用户真正需要哪些功能,我们称之为盲目对标

识别刚需,可以让好钢用到刀刃上,把珍贵的经费用于刚需。无论融资与否,中国公司在经费方面对比国外软件仍然有所欠缺,不应该将有限的经费用于暂时不需要的功能开发。何时开发何种功能,是时机选择问题,应该避免被拖入开发陷阱,甚至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今日之对标国际,恰如昔日之弯道超车。先驱是领先于真实需求(刚需)一到两步,先烈则是领先太多。如果与国外先进软件对标,只有那些先烈才能及格或达标,难道我们要鼓励大家当先烈么?

当我们悟到这个的时候,才发现,我们只需要做出国际先进软件的40%的功能即可满足中国刚需。甚至对于应用不深的大企业或者尚未采纳仿真技术的中小企业,这些功能已经绰绰有余。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过去所积累的技术积淀已经超过了需要开发的软件。所以,我经常说我们做自主仿真的自信是有科学依据的,并不是完全靠情怀和豪情。在国际仿真的珠峰面前,我们仍然觉得可以一战的原因就在于此。

但也不要过于乐观,搞清楚刚需到底是什么,却不是吹气就能来的。到底是这40%还是那40%,则需要在用户现场摸爬滚打,实地考察。这也正是笔者所在团队的专家们的优势所在。这么多年,看似我们是在摆弄国外软件,但积累的却是对国内用户的真实刚需的全面了解。



审核编辑:刘清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仿真
    +关注

    关注

    52

    文章

    4316

    浏览量

    136274

原文标题:自主仿真将死于盲目对标

文章出处:【微信号:EMC_EMI,微信公众号:电磁兼容EMC】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晶科能源入选普全球2025年可持续发展年鉴

    近日,晶科能源入选普全球(S&P Global)发布的《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在参选的1600余家中国企业中,晶科能源CSA最新评分跃升至69分,成功跻身中国企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7:38 ?595次阅读

    英伟达GTC2025亮点:NVIDIA与GE医疗合作 引入物理AI推进自主诊断成像开发

    NVIDIA 推出 Isaac for Healthcare 医疗设备仿真平台,加速自主成像系统与机器人研发 NVIDIA 宣布与 GE 医疗合作,共同推进自主成像技术创新,重点开发自主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09:26 ?1220次阅读

    CFD仿真与测试协同创新,构建“仿真 + 实测”闭环

    积鼎科技专注于多相流领域,凭借自主研发的多相流仿真软件以及高精度测试设备,成功构建了“仿真 + 实测” 的闭环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从设计优化到生产验证的整个过程中实现突破,为行业提供国产自主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1:04 ?644次阅读
    CFD<b class='flag-5'>仿真</b>与测试协同创新,构建“<b class='flag-5'>仿真</b> + 实测”闭环

    RCA接口与清和高清信号的关系

    RCA接口与清和高清信号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其传输能力和应用场景上。 一、RCA接口的传输能力 清信号传输 : RCA接口最初设计用于传输模拟信号,包括清视频和音频信号。在清视频传
    的头像 发表于 02-17 15:52 ?838次阅读

    光缆对地绝缘监测石的工作原理

    一、 基本原理概述 光缆对地绝缘监测石主要是基于电学原理来工作的。光缆通常有金属加强芯和金属外护层,正常情况下,它们与大地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绝缘状态。监测石内的监测系统通过连接光缆的金属部分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0:35 ?476次阅读

    PCM4220的输入范围问题,满幅输入量程到底应该是多少?

    仿真不出PCM4220手册中Figure35的结果。 附上Figure45的仿真电路的multisim文件,烦请高手指点一二,PCM4220的输入范围问题,满幅输入量程到底应该是多少?
    发表于 01-20 07:54

    用designer仿真DAC5672的IBIS模型,输入端应该加正弦信号输出的应该是模拟信号,为什么出来的是数字信号?

    用designer仿真DAC5672的IBIS模型,当仿DAC的输出端口时,是不是输入端应该加正弦信号,输出的应该是模拟信号,可是出来的却是0和1的数字信号。怎么回事? 以下是DAC
    发表于 01-15 08:37

    积鼎科技:国产自主核反应堆流体仿真解决方案

    在核工业这一关键领域,流体仿真技术对于确保核反应堆的安全、高效运行至关重要。上海积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积鼎科技”)凭借其自主研发的CFD仿真软件VirtualFlow和专业的技术团队,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6:46 ?914次阅读
    积鼎科技:国产<b class='flag-5'>自主</b>核反应堆流体<b class='flag-5'>仿真</b>解决方案

    基于中国汽研风噪模的风噪共性课题征集

    为了充分发挥相关单位在研究条件、技术能力、专家资源方面的优势,分会通过调研建立共性课题合作模式与协作机制,近期由中国汽研风洞中心牵头的共性课题“基于中国汽研风噪模(CAERI AAM)风噪机理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18 ?617次阅读
    基于<b class='flag-5'>中国</b>汽研风噪<b class='flag-5'>标</b>模的风噪共性课题征集

    PCM2912A有好几个接地脚,具体到底应该怎么接呢?

    PCM2912A这个芯片有好几个接地脚,具体到底应该怎么接呢?
    发表于 10-28 08:32

    请问TINA_SPICE模型在进行噪声仿真施加激励时应该怎么放置比较合理?

    请问TINA_SPICE这个模型在进行噪声仿真施加激励时应该怎么放置比较合理?
    发表于 09-26 07:46

    OPA380阻抗放大器到底对信号放大了多少倍啊?

    老师 你好请问OPA阻抗放大器到底对信号放大了多少倍啊?阻抗增益应该怎么理解?
    发表于 09-20 10:08

    致敬!三代“师生”接力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教育

    致敬!三代“师生”接力中国自主量子计算教育
    的头像 发表于 09-11 08:05 ?836次阅读
    致敬!三代“师生”接力<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自主</b>量子计算教育

    INA321的CMRR到底怎么测试呢?

    研究了下INA321的框图,经过公式推导,发现它就应该是这样。 不知你们手册里的94dB是如何得出的?如何测试呢? 同时,我又仿真了下INA333,发现与预期一致。 而INA333的电路结构与321完全不同。 那么321的CMRR到底
    发表于 09-03 07:32

    环旭电子荣获“中国企业普全球ESG评分最佳1%”殊荣

    日前,普全球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把握机遇,驱动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精彩活动。这次研讨会也是《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4》的发布会,我们很高兴跟大家分享,环旭电子(USI)今年获得的殊荣!
    的头像 发表于 08-19 15:21 ?88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