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一种新的光力系统全光同步的物理解释

倩倩 ? 来源:光行天下 ? 作者:光行天下 ? 2022-08-12 10:3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光力系统的全光远程同步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董春华教授及其合作者邹长铃等将微腔内的光辐射压力引起的机械振荡加载到泵浦光上,经过5km长的单模光纤传输后激发另一微腔内的机械振荡,通过光学模式和机械模式的有效调控从而实现了两个光力系统的全光远程同步。相关研究成果8月5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选为“PRL Editors' Suggestion”

ebc6c7ea-196f-11ed-ba43-dac502259ad0.png

迄今为止,振荡器之间的全光同步距离仅限制在微米量级,这大大限制了同步网络的应用。尽管光力系统将机械振荡器与光子连接起来具有天然优势,但远程光力系统的全光同步实验实现仍然具有挑战性。首先,由于光学模式和机械模式在微腔制备过程和操控中不可避免的涨落,在不同的微腔系统中很难同时实现完全相同的光学和机械模式;其次,在传输过程中,机械振荡的振幅会衰减,必然会产生光损耗,从而限制了同步的距离。

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新的光力系统全光同步的物理解释,将注入锁定机制与同步机制结合起来,实现了全光远程同步。首先,基于微腔中的热光效应和光弹效应,研究团队实现了最大达5.5nm的光学频移以及0.42MHz的机械频移,克服了在不同的光力系统中光学和机械模式同时对准的困难。然后,该团队利用一束相干激光驱动二氧化硅微球腔,产生的调制光通过5 km长的光纤传输到微盘腔。在合适地激光频率下,边带诱导的光力相互作用成功抑制真空噪声,输出功率谱降到单峰,实现两个机械振子的同步。为了进一步证实该实验结果,研究团队利用1625 nm左右的探针激光对微盘的机械振动进行检测,进一步确认了实验结果。通过对两个振荡器的输出功率谱和相空间轨迹表征,两个微腔可以以固定的相位关系和相同的频率振动,展示了对不同波段光信息进行同步的能力。本实验所展示的远距离全光同步技术,为构建复杂的同步光力系统网络奠定基础,有希在光通信时钟同步等领域得到应用。

ec04270c-196f-11ed-ba43-dac502259ad0.jpg

(a)不同光力体系全光同步的示意图;(b)微球和微盘通过5km的单模光纤实现同步的动力学过程;两个机械振子同步前(c)和同步后(d)的相位图。 中国科大博士研究生李锦、周中昊、博士后万帅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董春华、李明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协同创新中心等的支持。

相关链接:https://doi.org/10.1103/PhysRevLett.129.063605

审核编辑 :李倩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振荡器
    +关注

    关注

    28

    文章

    4039

    浏览量

    141172
  • 光学
    +关注

    关注

    4

    文章

    800

    浏览量

    37376

原文标题: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实现两个光力系统的全光远程同步

文章出处:【微信号:光行天下,微信公众号:光行天下】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伏电站管理系统的应用价值

    成本,更好地促进伏产业与电力系统的协调发展。 伏电站管理系统款核心功能涵盖实时监控与数据采集、智能诊断与预测维护、三维可视化与数字孪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3:53 ?598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b>伏电站管理<b class='flag-5'>系统</b>的应用价值

    单向光闸:用光束筑起数据安全的“之墙”

    光闸的本质,是用光的物理特性重构数据信任边界。它不依赖复杂的加密算法,而是通过“只能单向走”的自然法则,为数字世界提供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安全思路。随着自适应光学与量子技术的突破,这道“
    发表于 07-18 11:06

    一种高效智能的伏电站管理平台

    体化(集成多种储能管理功能等)。用户根据自身场景和需求,选择合适伏电站管理平台及功能应用配置,从而实现发电效率最大化、运维成本最小化及碳中和目标。 伏电站管理平台作为一种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7-18 09:20 ?39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高效智能的<b class='flag-5'>光</b>伏电站管理平台

    伏电站的数字孪生如何实现?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的物理电站的虚拟映射系统,这边是伏电站的数字孪生,其整合了电站中的伏组件、逆变器、变压器等多种设备,以及电网参数、气象环境等多源数据,从而建
    的头像 发表于 07-11 18:09 ?585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b>伏电站的数字孪生如何实现?

    OCAD应用:楔初始设计

    透镜和双胶合透镜组成的单透镜—双胶合透镜或双胶合透镜—单透镜组合等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选择“系统结构单元初始设计”的菜单后出现的小窗体内有个书签式选项选择上述五透镜的设计选项,如图1所示。 图1
    发表于 06-09 08:44

    OptiSystem应用:平均孤子系统

    超高速、超长中继距离传输直是光纤通信所追求的目标。而光纤损耗、色散和非线性效应是其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光纤的色散使信号的脉冲展宽,而光纤中还有一种非线性的特性,光纤的非线性特性在
    发表于 04-07 08:49

    伏发电的工作原理解析 如何理解伏发电的原理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成为了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其开发和利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伏发电作为一种将太阳能转换
    的头像 发表于 12-26 09:58 ?3235次阅读

    简析耦的基本原理和其在伏逆变器产品中的重要作用

    伏逆变器是一种高效的能量转换设备,它能够将伏太阳能板(PV)产生的不稳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与市电频率同步的交流电。这种转换后的电能不仅可以回馈至商用输电网络,还能供独立电网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08:53 ?655次阅读
    简析<b class='flag-5'>光</b>耦的基本原理和其在<b class='flag-5'>光</b>伏逆变器产品中的重要作用

    一种融合智能成像系统

    、概述 目前传统的工业视觉产品由于其成像光谱单的缺点,导致在观察场景及目标的过程中仅仅能够获得单光谱下有限的信息,对场景中的多维目标信息无法实现广泛覆盖。例如,传统安防过程中受限于可见光成像
    的头像 发表于 11-19 16:43 ?113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多<b class='flag-5'>光</b>融合智能成像<b class='flag-5'>系统</b>

    非线性耦与线性耦的差别

    呢?本文就将为大家介绍线性耦与非线性的耦区别。 光电耦合器分为两一种为非线性耦,另一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1-16 10:28 ?1428次阅读

    国产耦合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中,高电压和高电流很常见,电气隔离对于保护设备和人员至关重要。 耦合器 ,也称为隔离器,在提供这种隔离的同时,确保电力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信号平稳传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0-10 16:19 ?574次阅读

    无人机巡检系统:打造自主伏巡检新时代

    地进行日常巡检,确保电站长期稳定运行,成为了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道难题。传统的地面人工巡检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还存在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无人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9-10 16:56 ?799次阅读
    无人机巡检<b class='flag-5'>系统</b>:打造<b class='flag-5'>全</b>自主<b class='flag-5'>光</b>伏巡检新时代

    伏防雷接地施工综合方案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伏发电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然而,系统通常安装在户外,尤其是屋顶和空旷的场地中,容易受到雷电的威胁。雷击不仅会对光伏组件、逆变器等设备造成损坏,
    的头像 发表于 09-04 11:26 ?1169次阅读
    <b class='flag-5'>光</b>伏防雷接地施工综合方案

    探索耦:文读懂耦的结构与原理

    耦,全称为光电耦合器,是一种将电信号转换为信号,再由信号转换回电信号的器件。它巧妙地穿梭于电信号与信号之间,实现信号的无缝转换与电气
    的头像 发表于 08-28 09:57 ?1083次阅读
    探索<b class='flag-5'>光</b>耦:<b class='flag-5'>一</b>文读懂<b class='flag-5'>光</b>耦的结构与原理

    耦的应用领域

    由感光材料和光源构成,是一种光电转换器件。它具有光电隔离、低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系统中。在智能领域,般的耦合器都具备以下特性: 高灵敏度:通常采用光学方法制成,具有极高的
    发表于 08-26 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