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我国首部智能网联车地方法规生效,汽车智能化持续提速

vogreat ? 来源:vogreat ? 作者:vogreat ? 2022-08-02 16:1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多家智能网联车企纷纷上路测试。据悉,这是国内首部对于智能网联汽车准入登记、上路行驶等事项作出具体规定的法规。

根据条例,完全自动驾驶的汽车可以不具有人工驾驶模式和相应装置,可以不配备驾驶人,在深圳交通管理部门划定的区域、路段行驶。

汽车是新发展格局下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智能汽车”俨然成为了新风口。

今年以来,多款新车陆续发布,单车传感器数量增长迅速。按传感器数量统计,6月发布的理想L9整车超25个视觉传感器,7月上市的长安深蓝SL03可选装到27个传感器,推迟到明年上市的小鹏P7具备了31个传感器,刚刚上市的比亚迪海豹也有15个传感器,今年4月份华为发布的阿尔法s的传感器则高达34个。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的高速发展,传感器在众多新兴领域的应用空间得到了大幅扩展。2021年,工信部颁发了《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支持电子元器件的关键技术的发展,重点发展温度、气体、位移、速度、光电、生化等类别的高端传感器,以及新型MEMS传感器和智能化传感器,重点推动车规级传感器等电子元器件应用。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在对汽车能源进行更替的同时,实现了智能化对非智能化的迭代。深圳发布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无人驾驶汽车可合法上路,汽车智能化持续提速。在自动驾驶的层级结构中,汽车传感器处于感知层,产品附加值高,是实现单车智能驾驶的核心硬件。机构预计,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与驾驶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单车传感器数量有望实现持续增长。在电动智能化趋势下,电流类及智能类传感器使用量不断提升,单车使用量将达到数百个,仅在智能座舱环境监控方面可安装的智能传感器数量也不少。

智能传感器在汽车座舱中的应用

智能调节车内温湿度环境,达到控温控湿功能。

在车内驾驶舱附近安装奥松电子研发的温湿度传感器,可通过探测驾驶舱的湿度来调整空调的除湿模式以避免车内湿气过重或因除湿过度而干燥,车内如果有加湿器,还可与加湿器进行联动,开启加湿功能。位于汽车车厢内的通风道中设置1-2个温湿度传感器,可测量车内的温度,与车载空调进行联动,自动调整车内温度,使人体感受舒适怡人。

自动进行空气净化

汽车内部含有的污染气体较多,在车载空调或者空气净化器的进风口安装AGS02MA气体传感器、APM10激光颗粒物传感器以及ACD10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PM2.5以及CO2等有害气体。当传感器检测到车内空气污染超标,会将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启动空调的外循环功能用以吸入新鲜空气,或者启动空气净化器,自动进行空气净化,无需手动操作。

防结雾控制

当汽车内外气温相差较大时,挡风玻璃会出现结雾现象。将温湿度传感器与车载空调的控制开关进行联动,传感器会根据车厢内的温湿度对空调进行智能调节,防止雾气产生,保障驾驶安全。

审核编辑 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8

    文章

    53295

    浏览量

    770268
  • 智能传感器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614

    浏览量

    56038
  • 智能汽车
    +关注

    关注

    30

    文章

    3120

    浏览量

    10852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银基科技亮相第十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交流会

    近期,由中国汽车标准化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及标准法规交流会(ICV 2025)圆满落幕。作为推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7-21 17:00 ?665次阅读

    杰发科技亮相2025年两轮智能化技术发展大会

    此前,5月9日-10日,由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国家摩托车检验检测中心(天津)及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年两轮智能化技术发展大会在莆田市举行。在会议期间举行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5-16 15:42 ?517次阅读

    肇观电子持续推动汽车智能化升级

    作为国内领先的AI视觉芯片设计企业,肇观电子(NextVPU)凭借自主研发的端侧智能视觉处理器,持续推动汽车智能化升级。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14:08 ?556次阅读

    杰发科技持续赋能两轮智能化升级

    作为两轮保有量大国,当下我国两轮车行业正处在智能化变革前夜。2025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现场召开两轮智能融合仪表芯
    的头像 发表于 04-22 15:48 ?496次阅读
    杰发科技<b class='flag-5'>持续</b>赋能两轮<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智能化</b>升级

    DeepSeek引领智能化加速

    等,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大模型。这一举措无疑为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DeepSeek大模型的强大性能,使得企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高效的智能化应用,从而推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10 ?964次阅读

    吉利汽车将发布AI智能化战略

    吉利汽车集团近日宣布,将于今年3月初对外发布其重磅AI智能化战略布局。这一战略发布标志着吉利将在智能汽车AI科技领域持续领跑,为用户带来颠覆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5:47 ?459次阅读

    两轮智能化研究:主机厂扎堆进入,两轮智能化持续提升

    佐思汽研发布《 2024-2025年两轮智能化及产业链研究报告 》。 本报告聚焦两轮智能化升级,对电动两轮、摩托车的市场规模、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10:59 ?1729次阅读
    两轮<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智能化</b>研究:主机厂扎堆进入,两轮<b class='flag-5'>车</b><b class='flag-5'>智能化</b><b class='flag-5'>持续</b>提升

    路云一体”系统方案,赋能智能网联汽车规模落地?

    智能网联汽车的时代背景与发展瓶颈 1.智能网联汽车的兴起 近年来,全球
    的头像 发表于 01-19 10:14 ?822次阅读
    “<b class='flag-5'>车</b>路云一体<b class='flag-5'>化</b>”系统方案,赋能<b class='flag-5'>智能</b><b class='flag-5'>网联</b><b class='flag-5'>汽车</b>规模<b class='flag-5'>化</b>落地?

    政策引领智能网联汽车有序向好发展

    近年来,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电动智能化网联已成汽车产业发展新潮。其中,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0:17 ?551次阅读

    单轴测径仪也可以智能化

    地完成测量任务,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3.其他领域:此外,单轴测径仪还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化技术的融入使得测径仪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为各领域的发展提供有
    发表于 12-31 13:55

    华为引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智能化进程

    智能化网联技术发展趋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已然驶入快车道。汽车驾驶自动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09:42 ?985次阅读

    智能网联汽车新增产值预测超2万亿元

    据报道,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着智能化升级的显著提速。今年以来,新技术不断迭代,新车型层出不穷,智能新能源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1:32 ?1132次阅读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第2部分:云数据交互规范

    智能网联汽车云控系统 第2部分 云数据交互规范
    发表于 11-18 15:04 ?1次下载

    奕斯伟计算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发展

    与科研机构、行业组织、地方代表、投资机构参加,深度探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生态构建方面热点与难点话题。
    的头像 发表于 09-30 10:41 ?871次阅读

    【?嵌入式机电一体系统设计与实现?阅读体验】+《智能化技术在船舶维护中的应用探索》

    与成本,标志着船舶维护向自动智能化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此外,文章强调了该系统对环保型防污涂料效果的间接促进作用。随着AF系统的使用受到更严格的法规限制,通过智能化监测系统准确评
    发表于 08-26 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