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随着越来越多RISC-V芯片产品的发布,RISC-V和终端应用的结合愈发密切。对于RISC-V而言,由于其直接对标ARM架构,因此几乎每一个ARM架构芯片成熟的应用领域,RISC-V都可能涉足,当然这里面也包括可穿戴设备领域。
6月初,根据全球数据分析机构IDC发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现首次下滑,总出货量为1.053亿部,同比下降3%。不过对于整个产业而言,这并不意味着可穿戴设备已经出现“天花板效应”,这个产业未来的潜力依然是巨大的。正如《2021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所预测的,预计到202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8亿台,在2021年5.33亿台的水平上,依然会有比较大的提升,CAGR依然会高于10%。
整个RISC-V产业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也是极为看好的,已经有很多厂商推出了相关产品。
大家最为熟知的应该是华米科技,2021年7月13日,该公司在Next Beat 2021大会上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黄山2S”。自2018年9月17日,华米科技发布全球首块可穿戴设备的AI芯片——"黄山1号"之后,该公司持续深耕RISC-V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将RISC-V架构性能高、功耗低、体积小、易于扩展等特点积极引入到可穿戴领域。
在近日举办的RISC-V“香山论芯”论坛上,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孟建熠就曾表示,商用RISC-V芯片要做好和垂直领域的结合,要做的更细分。很显然,华米科技自入局以来就深谙此道,该公司根据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需要特色,在"黄山1号"中就加入了AON(Always On)模块,实现了更低的系统功耗,更快的存储性能,并通过集成神经网络加速模块,加速本地化AI任务处理。上述这些功能的实现,让基于RISC-V打造的"黄山1号"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很有竞争力,并且随着华米AMAZFIT 智能手表 2等设备的发布,"黄山1号"芯片也顺利完成了商业化落地。
黄山2S是“黄山2号”的升级版,大核运算效能提升了18%,小核运行功耗降低了56%,并且集成了一颗2.5D GPU,图像处理效率较“黄山2号”提升67%,并且借助优化后的算法,黄山2S休眠功耗降低达93%,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述是智能手表方面的应用,再看一下另一个热门应用TWS耳机,厂商主要有晶心科技、紫光展锐和中科蓝讯。
大家都知道晶心科技是做内核的,不过该公司公开表示过,看好RISC-V在TWS耳机领域的应用,还专门推出过适用于这个领域的RISC-V解决方案。这款方案整合D25及客户可扩充指令(Andes Custom Extension;ACE),可广泛运用于语音、音讯、影像处理等应用。
紫光展锐很早之前就看好TWS耳机的发展,并于2019年推出了颇为引人关注的春藤5882。该芯片采用了紫光展锐自主研发的TWS蓝牙耳机技术,通过音频设备组方案,解决了蓝牙音频的延时问题。相比市场上的TWS竞品方案,春藤5882将双耳的延时降低了30%以上,真正实现超低时延。总结而言,春藤5882在当时发布时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不分主副耳、低功耗长续航、超低延时以及噪音屏蔽技术好等。
再看中科蓝讯,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自成立即采用RISC-V指令集架构作为技术开发路线研发、设计芯片,该指令集工具链完整、可模块化设计,具有设计简便、开源免费等特点。目前,中科蓝讯在TWS耳机方面,拥有基于RISC-V打造的BT892x系列、AB561x系列以及BT889x系列,其中前两个系列采用40nm工艺,BT889x系列则是55nm工艺。
除了华米科技、紫光展锐和中科蓝讯,泰凌微在将RISC-V引入到可穿戴设备领域方面做的也比较好,该公司致力于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基于RISC-V打造的无线连接产品。
在泰凌微的应用方案页面中能够看到,TLSR921x和TLSR951x均为基于RISC-V打造的无线连接芯片,适用于可听戴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开资料显示,泰凌微TLSR 9 系列集成了 32 位 RISC-V MCU(晶心D25内核),标配版本最高运行速度达 96MHz,支持 5 级流水线,计算能力达 2.59 DMIPS/ MHz,CoreMark 跑分 3.54/MHz,此外还集成了 DSP 扩展指令以及浮点运算模块,便于音频算法和Sensor算法的开发。
面向未来,虽然时下可穿戴设备市场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是未来前景还是被看好的,无论是芯片厂商还是设备厂商,都将可穿戴设备放在很高的优先级,基本超越了智能手机,仅次于汽车应用。可穿戴设备是典型的AIoT应用场景,而RISC-V是这个领域的新星,凭借开源、低功耗、低成本、模块化等优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基于RISC-V打造可穿戴芯片。
6月初,根据全球数据分析机构IDC发布的数据,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出现首次下滑,总出货量为1.053亿部,同比下降3%。不过对于整个产业而言,这并不意味着可穿戴设备已经出现“天花板效应”,这个产业未来的潜力依然是巨大的。正如《2021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所预测的,预计到202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8亿台,在2021年5.33亿台的水平上,依然会有比较大的提升,CAGR依然会高于10%。
整个RISC-V产业对于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也是极为看好的,已经有很多厂商推出了相关产品。
大家最为熟知的应该是华米科技,2021年7月13日,该公司在Next Beat 2021大会上正式发布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黄山2S”。自2018年9月17日,华米科技发布全球首块可穿戴设备的AI芯片——"黄山1号"之后,该公司持续深耕RISC-V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应用,将RISC-V架构性能高、功耗低、体积小、易于扩展等特点积极引入到可穿戴领域。
在近日举办的RISC-V“香山论芯”论坛上,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孟建熠就曾表示,商用RISC-V芯片要做好和垂直领域的结合,要做的更细分。很显然,华米科技自入局以来就深谙此道,该公司根据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的需要特色,在"黄山1号"中就加入了AON(Always On)模块,实现了更低的系统功耗,更快的存储性能,并通过集成神经网络加速模块,加速本地化AI任务处理。上述这些功能的实现,让基于RISC-V打造的"黄山1号"在可穿戴设备市场很有竞争力,并且随着华米AMAZFIT 智能手表 2等设备的发布,"黄山1号"芯片也顺利完成了商业化落地。
黄山2S是“黄山2号”的升级版,大核运算效能提升了18%,小核运行功耗降低了56%,并且集成了一颗2.5D GPU,图像处理效率较“黄山2号”提升67%,并且借助优化后的算法,黄山2S休眠功耗降低达93%,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上述是智能手表方面的应用,再看一下另一个热门应用TWS耳机,厂商主要有晶心科技、紫光展锐和中科蓝讯。
大家都知道晶心科技是做内核的,不过该公司公开表示过,看好RISC-V在TWS耳机领域的应用,还专门推出过适用于这个领域的RISC-V解决方案。这款方案整合D25及客户可扩充指令(Andes Custom Extension;ACE),可广泛运用于语音、音讯、影像处理等应用。
紫光展锐很早之前就看好TWS耳机的发展,并于2019年推出了颇为引人关注的春藤5882。该芯片采用了紫光展锐自主研发的TWS蓝牙耳机技术,通过音频设备组方案,解决了蓝牙音频的延时问题。相比市场上的TWS竞品方案,春藤5882将双耳的延时降低了30%以上,真正实现超低时延。总结而言,春藤5882在当时发布时的主要竞争优势是不分主副耳、低功耗长续航、超低延时以及噪音屏蔽技术好等。
再看中科蓝讯,该公司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自成立即采用RISC-V指令集架构作为技术开发路线研发、设计芯片,该指令集工具链完整、可模块化设计,具有设计简便、开源免费等特点。目前,中科蓝讯在TWS耳机方面,拥有基于RISC-V打造的BT892x系列、AB561x系列以及BT889x系列,其中前两个系列采用40nm工艺,BT889x系列则是55nm工艺。
除了华米科技、紫光展锐和中科蓝讯,泰凌微在将RISC-V引入到可穿戴设备领域方面做的也比较好,该公司致力于为可穿戴设备提供基于RISC-V打造的无线连接产品。
在泰凌微的应用方案页面中能够看到,TLSR921x和TLSR951x均为基于RISC-V打造的无线连接芯片,适用于可听戴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公开资料显示,泰凌微TLSR 9 系列集成了 32 位 RISC-V MCU(晶心D25内核),标配版本最高运行速度达 96MHz,支持 5 级流水线,计算能力达 2.59 DMIPS/ MHz,CoreMark 跑分 3.54/MHz,此外还集成了 DSP 扩展指令以及浮点运算模块,便于音频算法和Sensor算法的开发。
面向未来,虽然时下可穿戴设备市场遇到了一些挑战,但是未来前景还是被看好的,无论是芯片厂商还是设备厂商,都将可穿戴设备放在很高的优先级,基本超越了智能手机,仅次于汽车应用。可穿戴设备是典型的AIoT应用场景,而RISC-V是这个领域的新星,凭借开源、低功耗、低成本、模块化等优势,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厂商选择基于RISC-V打造可穿戴芯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文章
52616浏览量
442712 -
可穿戴市场
+关注
关注
0文章
20浏览量
17212 -
RISC-V
+关注
关注
46文章
2608浏览量
4904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RISC-V 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重点
7 月 16 日~19 日,第五届(2025)RISC-V 中国峰会在上海张江科学会堂拉开帷幕。峰会设置 1 场主论坛、8 大垂直领域分论坛、多场研习会及多项同期活动。在 7 月 17 日的主论坛上
发表于 07-17 12:20
?4711次阅读

FPGA与RISC-V浅谈
。 Semico Research预测2025年 RISC-V 芯片市场规模将突破 45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58%,国家战略采购占比超 35%。RISC-V International
发表于 04-11 13:53
?389次阅读

直播预告|智算时代下,RISC-V 安全技术在金融场景的探索与实践
《RISC-V安全可信技术白皮书》于RISC-V产业发展大会期间正式发布,达摩院玄铁团队参与撰写。该白皮书是RISC-V工委会年度重要工作之一。针对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领域,定义了

关于RISC-V芯片的应用学习总结
、数据安全、汽车电子等领域展现出广泛应用前景。在工业自动化方面,RISC-V芯片的低功耗、低成本和灵活可扩展性使其成为控制芯片的理想选择。在数据安全领域,RISC-V芯片的开源特性和模
发表于 01-29 08:38
新的一年 RISC-V前景如何呢?
1 月 7 日消息,RISC-V 领军企业 SiFive 成立中国分公司,中文名称定为“芯伍科技”。
1 月 14 日消息,专注传统与 AI 业务,Imagination 放弃 RISC-V CPU 开发。
新的一年,RISC-V
发表于 01-24 16:19
RISC-V架构及MRS开发环境回顾
,华为海思转向了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针对鸿蒙操作系统的开发者发布了首款RISC-V开发板Hi3861。Hi3861针对的是物联网市场,突破ARM限制。(5)RISC-V架构应用
发表于 12-16 23:08
RISC-V,即将进入应用的爆发期
计算机由控制整体的CPU(中央处理器)和加速器两部分构成。在AI计算中,功耗和效率是两个关键因素。RISC-V架构通过其简洁的设计和定制化的扩展,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使用。该架构能够通过小型且高效的处理单元
发表于 10-31 16:06
RISC-V在AI领域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视觉机器人,无人驾驶等智能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发现ARM占用很大的市场份额,推出的ARM Cortex M85性能也是杠杠的,不知道RISC-V在AI领域有哪些参考方案?
发表于 10-25 19:13
RISC-V近期市场情况调研
RISC-V是一种开源的指令集架构(ISA),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尤其在中国,RISC-V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以下是目前RISC-V
RISC-V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原因
AI技术深度融合,例如Meta基于RISC-V架构推出AI推理加速器,高通与谷歌合作推出基于RISC-V架构的智能穿戴芯片等。
3、多元化应用:RISC-V正在加速落地生根,包括苹果、
发表于 09-30 14:20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的兼容性和可靠性,并为其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综上所述,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开源性、灵活性、低功耗和高性能等特点使得它成为
发表于 09-28 11:00
加入全球 RISC-V Advocate 行列,共筑 RISC-V 的未来 !
,贡献内容,在社交媒体上推广RISC-V。加入我们,共同发展RISC-V社区,传播RISC-V的消息!成为RISC-VAdvocate的好处

RISC-V Summit China 2024 青稞RISC-V+接口PHY,赋能RISC-V高效落地
沁恒在历届峰会上分享RISC-V在MCU领域的创新成果,和大家共同见证了本土RISC-V产业的成长。早在第一届RISC-V中国峰会上,沁恒就

RISC-V Summit China 2024 | 青稞RISC-V+接口PHY,赋能RISC-V高效落地
,让产品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从市场中脱颖而出。
05 种下“青稞”的种子
让RISC-V在专业接口技术中开枝散叶
沁恒通过自研USB/蓝牙/以太网等专业接口技术将RISC-V适
发表于 08-30 17:37
2024 RISC-V 中国峰会:abg欧博电子助力RISC-V生态!
第四届RISC-V中国峰会(RISC-V Summit China 2024)于8月21日至23日在杭州盛大召开,成为RISC-V领域的一次重要盛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