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大部分的电子产品设计中,检测温度一般是通过温度传感器或者热敏电阻来实现产品的低温、高温保护策略。而实际为了产品的经济及方便些,大多数是使用NTC热敏电阻来检测温度的变化。NTC是负温度系数电阻,当温度越高,NTC电阻的阻值就会越小。
那么通过一个NTC电阻和一个常规电阻就能组成一个分压电路。NTC的阻值就会影响分压点的电压。那么温度变高,NTC电阻值变小,分压点电压变小,MCU就能监控这个分压点的电压,从而触发不同的温度策略。
那么假如产品在85度这样的高温状态下发生问题,为了复现问题,我们不可能在85度的测试房去做调试。那么回想整个设计逻辑:温度变化->NTC电阻阻值变化->分压点电压变化->温度策略变化。在我们调试的过程中,就可以用一个精密的变阻器去模拟NTC电阻阻值变化,从而复现不良现象并确认。
那么什么温度下设定什么电阻值,就要去看NTC电阻在不同温度下对应多少阻值的规格书了。
审核编辑:汤梓红
-
温度传感器
+关注
关注
48文章
3052浏览量
159340 -
热敏电阻
+关注
关注
14文章
1197浏览量
103053 -
NTC
+关注
关注
7文章
463浏览量
5330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