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台湾晶圆产能或达极限 半导体市场高景气将持续至2026年

lPCU_elecfans ?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 作者: 黄山明 ? 2021-12-07 15:3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近日,中国台湾地区公布了其10月份的工业生产指数为134.93,年增11.25%。不过ING荷兰银行经济研究团队认为,该工业生产指数已经显示,中国台湾芯片生产出现了进一步的放缓,反映了台湾半导体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

该团队还表示,即便中国台湾方面的半导体从业者将部分芯片生产转移至其他地区,包括中国大陆,也还是无法完全解决产能问题,这将必然导致电子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干扰。想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唯有等到新的产线开始运行,才能看到更快的产能增长。

晶圆厂建设投资今年有望达180亿美元

晶圆产能达到极限,一方面是市场需求旺盛,近两年也涌入大量半导体相关企业,让市场景气度一路高涨,加上电动汽车、物联网5G等应用的蓬勃发展,都产生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受到疫情以及国际贸易环境导致供应链失衡的影响,许多地区都产生了积极备货的心态。

与此同时,高景气度之下,也让不少厂商开始加大在晶圆制造上的投入。此前已经有报道过,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报道,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将在今年年底前建设19座新的高产能晶圆厂,并在2022年再开工建设10座。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中国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都将新建8座晶圆厂,此外美洲有6座,欧洲/中东有3座,日本与韩国各有2座。预计在2022年将有16座新建晶圆厂极有可能实现量产。

在投资力度上,SEMI近日的报道显示,预计今年全球厂房建设投资有望可以攀升至180亿美元,将创下历史新高,同时2022年将进一步逼近270亿美元。

与此同时,以上仅是计算投资厂房的建设,如果算上采购相关半导体设备的费用,按照计划中预计新建29座晶圆厂,设备支出将超过1400亿美元。

在电动汽车、物联网、5G手机、数据中心服务器等市场的驱动下,全球半导体产值有望增长20%以上,受此利好,半导体设备市场也将增长逾30%。

不过在另一方面,随着晶圆代工厂产能到达极限,ING团队表示,生产商为了能够在短期内找到解决方案,可能将减少产品中半导体的使用,并努力保持销量,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将支付相同的价格,却获得较低品质的产品。

2022年硅晶圆仍将供不应求,2023年市场缺口将达到高峰

在新建产能还无法立即投产的情况下,如今现有晶圆产能已达到极限,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中供不应求的现象将继续维持。台胜科发言人近日表示,当前不论是12寸亦或是8寸晶圆都需求旺盛,预计2022年起将仍然呈现供不应求,且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到2023年市场缺口将会达到巅峰。

从具体情况来看,台胜科方面表示,硅晶圆市场中12寸晶圆供给维持吃紧,且很难满足客户订单,而8寸晶圆也保持着供不应求的态势,长约价格维持稳定,不过现货价格可能将持续上涨。

在对未来预期上,台胜科方面透露接单上已经排到2022年上半年。不过由于晶圆代工厂持续扩增产能,且预期将会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逐步量产,2023年产能可能会有大幅度的释放。

当然有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如今大力扩建晶圆厂,预计行业景气度只能持续到2023年,或许在此之后便会导致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状态。

对于这一点,世界先进董事长方略表示,代工厂的大部分12寸晶圆厂将在2023年投产,但在8寸晶圆代工方面,由于新产能增长有限,其强势增长势头将一直持续到2026年后。

这主要是因为从2008年开始,8寸晶圆厂的产能扩张就已经远远落后于12寸晶圆厂,并且许多设备供应商也停止了8寸工艺设备的生产,如果将12寸工艺设施设备转换为8寸工艺设备那么成本太高。

这也导致8寸晶圆产能扩张受到限制,不少代工厂只能购买二手设备。方略透露,如指纹识别传感芯片、MOSFET、显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都只有在使用8寸晶圆时才能具有最佳的成本效益。

而在众多新兴技术的强劲需求下,如电动汽车的芯片用量是燃油车的数倍,足以支撑对8寸代工产能的长期需求。方略认为,至少在未来5年,能够为8寸晶圆带来海量的订单以及稳定的增长势头。

签订长约,减少风险

除了8寸晶圆以外,12寸晶圆的确将在未来几年大量放出,不过能否让市场消化,主要看5G与HPC芯片解决方案是否能完全消化新的产能。并且已经有不少代工厂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产能过剩,已经开始与IC设计厂签订长期产能利用协议。

从国内的实际产能来看,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在中国大陆已有、规划、在建和扩产的晶圆代工产线中,目前已拥有的合计产能约为112.7万片/月(折12寸晶圆)。如果将在建、规划、扩产的产能全部建成满产能释放,那么中国大陆晶圆代工产能折合将超过300万片/月。

同时,随着半导体制造硅晶圆产能持续向中国转移,到2022年中国大陆晶圆厂产能将达到410万片/月,占全球产能的17.15%。

大量的新增产能也让不少代工厂开始与IC设计厂签订的长约,来稳定未来多年的供应价格。不仅是12寸晶圆,在6寸晶圆领域同样有厂商希望能够与客户签订长约,但是逻辑与12寸晶圆并不相同。

需要6寸晶圆的厂商大多主动要求与晶圆代工厂签订长约,市场达2-3年,并且可以先给预付款。这主要是因为晶圆代工厂尽管在不断扩张,但6寸扩产相对有限,而且采购设备何时能够交付也是一个大问题。

比如一家主要使用6寸晶圆的汉磊曾开新闻发布会表示,目前合约客户占到公司产能比重约为35-40%,后续会着重于客户签署长期合约,以确保2到3年的产能扩充,如果客户的需求强劲,将进一步多增加产能。

小结

从晶圆代工市场整体情况来看,目前代工厂产能已经基本到达极限,很难有大的突破,只能等待2022年下半年新建工厂陆续投产。

细分来看,12寸晶圆产能可能面临供过于求的风险,不过要看5G市场能否消化,厂商也开始与IC设计商签订长约;而8寸晶圆由于物联网、电动汽车等市场的快速增长,新增产能有望迅速被消化;6寸产能扩产不足,导致下游厂商为了寻求支持而积极与上游企业签订长约,以求保持稳定供应。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原创,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编辑:金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46

    浏览量

    242070
  • IC
    IC
    +关注

    关注

    36

    文章

    6154

    浏览量

    180368
  • 晶圆厂
    +关注

    关注

    7

    文章

    638

    浏览量

    38541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0

    浏览量

    576702

原文标题:中国台湾晶圆产能或达极限,半导体市场高景气将持续至2026年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隐裂检测提高半导体行业效率

    半导体行业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基石,被誉为“工业的粮食”,而半导体制造的核心基板,其质量直接决定芯片的性能、良率和可靠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6:03 ?321次阅读
    <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隐裂检测提高<b class='flag-5'>半导体</b>行业效率

    提供半导体工艺可靠性测试-WLR可靠性测试

    随着半导体工艺复杂度提升,可靠性要求与测试成本及时间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级可靠性(Wafer Level Reliability, WLR)技术通过直接在未封装
    发表于 05-07 20:34

    2026全球半导体市场暴跌34%

    当地时间4月26日,半导体市场研究机构 TechInsights 发表它对目前美国和中国之间持续存在的“关税战争”对于半导体产业的负面影响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4-28 15:42 ?336次阅读

    半导体制造流程介绍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中的制备、制造和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7:14 ?914次阅读
    <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制造流程介绍

    北京市最值得去的十家半导体芯片公司

    座舱与车控芯片,出货量超700万片,覆盖国内90%车企及国际品牌,2024估值超140亿元,计划2026科创板上市。其产品已打入欧洲OEM市场,是国产车规芯片的标杆企业。 2. 屹
    发表于 03-05 19:37

    TECHCET预测,半导体材料市场预计将在2028增长840亿美元

    根据美国电子材料市场调查和咨询公司TECHCET的数据,预计2025年半导体制造材料市场将同比增长近8%,此外,由于人工智能(AI)半导体的需求持续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1:23 ?638次阅读
    TECHCET预测,<b class='flag-5'>半导体</b>材料<b class='flag-5'>市场</b>预计将在2028<b class='flag-5'>年</b>增长<b class='flag-5'>至</b>840亿美元

    升阳半导体台中港区再生新厂开工

    中国台湾再生半导体设备厂商升阳半导体近日宣布,将在台中港科技产业园区新建厂房并扩充产能。据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4:14 ?641次阅读

    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

    半导体制造是现代电子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整个电子行业的基础。这项工艺的流程非常复杂,包含了很多步骤和技术,下面详细介绍其主要的制造工艺流程。第一步: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4:30 ?3596次阅读
    <b class='flag-5'>半导体</b><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制造工艺流程

    CEO:中国半导体硅片替代加速,已造成胜重大业务损失

    制造商开始越来越多的采用国产半导体硅片(硅),目前已经影响到了日本半导体硅片大厂胜的业绩。报道称,在全球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01:03 ?645次阅读
    胜<b class='flag-5'>高</b>CEO:<b class='flag-5'>中国</b><b class='flag-5'>半导体</b>硅片替代加速,已造成胜<b class='flag-5'>高</b>重大业务损失

    中国半导体的镜鉴之路

    日本企业。换句话说,美国从1986发起到2018,这个过程持续了32,其实国际之间的斗争就是这样一个长期的过程,大家要有一个深刻的印象。 二日本
    发表于 11-04 12:00

    中国台湾与辽宁新增SiC衬底工厂,年产能合计7.2万片

    近日,中国台湾和辽宁省分别传来好消息,两家新的SiC(碳化硅)衬底工厂正式落成正在积极推进中,合计年产能将达到7.2万片。   在中国台湾,SiC新玩家格棋化合物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20 ?978次阅读

    2024全球硅市场回暖:SEMI预测出货量稳步增长

    近日,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发布了其最新的年度硅出货量预测报告,展现出全球硅市场的积
    的头像 发表于 10-24 11:13 ?720次阅读
    2024<b class='flag-5'>年</b>全球硅<b class='flag-5'>晶</b><b class='flag-5'>圆</b><b class='flag-5'>市场</b>回暖:SEMI预测出货量<b class='flag-5'>将</b>稳步增长

    全球产能份额超72%,中国代工强势崛起

    。   目前,全球代工产能已达1,015万片/月(以8寸当量计算),较2023增长5.4%。预计到2026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1:38 ?2031次阅读

    中国台湾半导体厂商考察捷克,布局欧洲供应链

    中国台湾半导体业界正积极向外拓展,最新动向直指欧洲。据悉,继台积电德国晶圆厂开工建设后,一支由行政院秘书长龚明鑫率领的台湾半导体企业代表团,下周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1:01 ?1087次阅读

    西班牙寻求与中国台湾合作,共推120亿欧元半导体宏图

    西班牙正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推进其“PERTE芯片”半导体宏伟计划,迄今已投入超10亿欧元于研发领域,旨在欧洲半导体版图中占据一席之地。面对全球芯片产业的激烈竞争,西班牙展现出开放的姿态,积极寻求与中国台湾
    的头像 发表于 08-21 15:37 ?85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