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格芯认为缺货时间将更久 到2023年底的产能已被预定

lPCU_elecfans ? 来源:电子发烧友综合 ? 作者:电子发烧友综合 ? 2021-11-02 14:0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近日,据外媒报道,全球半导体代工厂格芯CEO考菲尔德(Tom Caulfield)在接受媒体时公开表示,目前格芯正在全天候加班生产,不过直到2023年底的晶圆产能都已经销售完毕,这也从侧面表明,全球性的“缺芯”将持续到2023年底。考菲尔德更是直言不讳的认为,未来5-10年大部分时间,该行业都可能面临着供应偏紧的局面。

作为当前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格芯在全球拥有众多知名客户,包括高通联发科NXPQorvo等。而芯片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半导体市场最关注的话题,其影响范围从汽车、家电等已经蔓延到电子产品制造商乃至供应商。

芯片的稀缺导致下游厂商对于需求需求欲望会更加高涨,甚至有不少企业在此期间都会超额下单,不仅采购满足自己生产的产品量,并且还期望能够大量囤积相关元器件,毕竟谁也不知道缺货的持续时间会维持多久。

这也是为何格芯方面表示,直到2023年的产能都已经被预定一空。考菲尔德也表示,未来的5-10年,主要努力的方向是解决供应而不是增加需求。

从目前芯片短缺的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所需要的芯片并非是先进制程所生产的产品,反而是许多成熟制程生产的芯片最为短缺,比如已经采用成熟节点生产的电源管理芯片、显示器驱动芯片等。

恰好,对于格芯而言,成熟节点是其最擅长的。此前包括格芯、联电在内的多家晶圆代工厂都宣布放弃7nm以下先进制程,不仅是因为技术困难,而且还因为制程越先进市场反而越小,能够支撑晶圆代工厂回本并且盈利的企业就那么几家,并且还被台积电、三星牢牢握在手中,因此在先进制程中,格芯可以说毫无优势。

而在成熟制程中,格芯具有一定优势,考菲尔德表示目前成熟芯片部分短缺最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成熟制程的投资不足。对于格芯而言,主要服务于个位数纳米的市场,会在差异化技术上做到极致。

此前从格芯的财报中可以发现,该企业在2020年时的产能利用率为84%,考菲尔德对此表示这主要与新冠疫情在这一年爆发有关。而到了如今,其产能利用率已经超过了100%,并且直到2023年的产能都已经预售一空。

尽管如此,有代工厂的商业模式利润率较低(除了台积电),同时还面临着昂贵的人力成本、设备以及不断上升的原材料成本,2021年上半年格芯的毛利率仅为11%。

就在10月29日,格芯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此次格芯的IPO总融资额接近26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将用于资本支出,用来满足当下的海量订单需求。

有意思的是,在格芯IPO首日,其股价便跌破了发行价,收盘价格相比发行价下跌了1.28%,市值来到248.09亿美元。不过在第二个交易日,格芯股价上涨5.04%,市值超过260亿美元。

声明:本文由电子发烧友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如需入群交流,请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访需求,请发邮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编辑:j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741

    浏览量

    444337
  • 台积电
    +关注

    关注

    44

    文章

    5763

    浏览量

    170540
  • 晶圆代工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69

    浏览量

    49329

原文标题:格芯认为缺货时间将更久,到2023年底的产能已被预定

文章出处:【微信号:elecfans,微信公众号:电子发烧友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联电谋划合并!冲击三星,全球晶圆代工版图或“变天”

    消息的带动,联电3月31日在美股的ADR交易飙升14%,市值达到169亿美元。 和联电合并的两大目的 外媒消息透露,和联电一旦合并,两家公司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00:05 ?3094次阅读
    传<b class='flag-5'>格</b><b class='flag-5'>芯</b>、联电谋划合并!冲击三星,全球晶圆代工版图或<b class='flag-5'>将</b>“变天”

    英诺赛科产能再扩张:年底8英寸晶圆月产破2万片

    诺赛科作为全球首家实现大规模量产 8 英寸硅基氮化镓晶圆的企业,在技术和产能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目前,其每月的 8 英寸晶圆产能已达到 13000 片,而根据最新的扩张计划,今年年底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17:10 ?309次阅读

    Sumco计划2026年底前停止宫崎工厂硅晶圆生产

    近日,日本知名硅晶圆制造商Sumco宣布了一项重要战略决策,计划于2026年底前停止其宫崎工厂的硅晶圆生产。这一举措是Sumco为优化产品组合、提高盈利能力而采取的关键步骤。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6:46 ?803次阅读

    斥资5.75亿美元建先进封装和光子学中心!

    1?月 21?日消息, GlobalFoundries?美国当地时间 17?日宣布,将在其位于美国纽约州马耳他的生产基地内部兴建一个先进封装和光子学中心,在美国本土提供一系列关键领域“基础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4:54 ?402次阅读

    台积电2纳米制程启动试产,预计2026年底产能大增

    ,台积电已在本季度于其新竹宝山厂(Fab20)启动了2纳米制程的小量试产线建设。该试产线的月产能规划约为3000至3500片。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生产线的逐步优化,预计2026年底,该厂的月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14:34 ?756次阅读

    三星显示加速8.6代IT OLED量产计划,预计2025年底前实现

    近日,三星显示在第三季度业绩的电话会议上透露了其8.6代OLED产线的最新进展。公司表示,面向IT领域的8.6代OLED产线的主要设备已经完成,目前正按计划进行,原计划于2026实现量产。然而,据最新媒体报道,三星显示已决定将这一量产时间表提前至最早2025
    的头像 发表于 11-05 17:00 ?1661次阅读

    2025全球对CoWoS及类似封装产能的需求或增长113%

    据DIGITIMES Research的分析,由于云端AI加速器市场需求旺盛,预计2025,全球对CoWoS及其类似封装技术的产能需求激增113%。   为了应对这一需求增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3:54 ?1336次阅读

    突破传输容量瓶颈:多光纤与空光纤

    ,采用多光纤技术建设连接台湾、菲律宾和美国的海底光缆系统TPU,预计2025年底完工。该系统是全球首个采用MCF技术的商用海底光缆系统。 2023,烽火通信基于自研19
    发表于 10-30 09:58

    苹果Vision Pro头显大幅减产,或将于2024年底停产

    据最新报道,苹果公司已对其Vision Pro头显的生产计划进行了大幅调整。供应链人士透露,从今年初夏开始,苹果已显著削减了Vision Pro头显的产量,并有可能在2024年底前完全停止生产这一版本的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6:22 ?811次阅读

    友达光电的Micro LED生产线预计2025启动量产

    友达光电正全力打造全球顶尖的4.5代Micro LED生产线,预计今年10月竣工,旨在引领Micro LED市场潮流。该生产线计划于2025启动量产,此前,友达已成功在2023年底量产了Micro LED智能手表显示屏,现正致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4:50 ?2361次阅读

    方正微电子:2025车规SiC MOS年产能将达16.8万片

    年底增至1.4万片/月,并在2025具备年产16.8万片车规级SiC MOS的生产能力。同时,GaN(氮化镓)产能已达4000片/月。此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5:27 ?2949次阅读

    三星下调HBM产能目标,强化研发与生产协作

    据业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已对其2025年底的高带宽内存(HBM)最大产能目标进行了调整。原定的每月20万颗产能目标已被下调至每月17万颗,降幅超过10%。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7:05 ?989次阅读

    三星或HBM产能目标下调至每月17万颗

    据业内人士透露,三星电子已对其2025年底的高带宽内存(HBM)最大产能目标进行了调整,下调幅度超过10%,从原先计划的每月20万颗减至17万颗。这一变动主要归因于向主要客户的量产供应遭遇延迟,导致三星对其尖端的HBM设备投资计划采取了更为保守的策略。
    的头像 发表于 10-14 16:00 ?925次阅读

    特斯拉计划2025年底前在中国投产六座版Model Y车型

    据可靠消息透露,特斯拉正酝酿一项重大战略调整,旨在通过引入六座版Model Y车型,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先地位,并为其经典畅销车型注入新的活力。该计划预计于2025年底前在中国上海超级工厂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15:56 ?1750次阅读

    光电子公司通微与北极雄达成战略合作

    近日,沃光电子公司旗下的湖北通微电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极雄信息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玻璃基Chiplet芯片封装领域的深度合作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合作,双方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6:33 ?134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