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飞速的发展,AR/VR、无人驾驶、智能扫地机器人等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些产品得以应用与深度传感器密切相关。深度传感器是通过对周围环境进行扫描生成电信号并传回处理器的一个电子元件。传感器的原理就像我们的感官系统一样,能够感知周围事物并将感知传递到大脑,让大脑进行判断并作出指令。目前深度传感器以技术区分可分为三种:结构光深度传感器、双目立体视觉传感器、TOF(time of flight)深度传感器。本文主要对TOF深度传感器进行介绍。
什么是TOF( time of flight )?有什么优势?

(图片来源:索尼官网)
ToF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外发射器发射经过处理的光脉冲射线,光与物体接触后进行反射,反射回来的光被接收器识别接受,并通过统计光脉冲从发射到反射被接收的时间计算出传感器与物体的实际距离。这种调制方式对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要求较高,光速那么快,对于时间的测量有极高的精度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判断光飞行的时间的。一是发射脉冲光并测量它们经反射后返回的时间间隔;二是调制光源的振幅并记录反射光波的相移;三是发射占空比为50%的方波,并记录在特定间隔内到达的返回光量。
与其他几种深度传感器技术相比,ToF技术主要有下面几点优势:
成本低,使用ToF传感器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成本,ToF传感器与结构光传感器或双目立体传感器相比更为便宜。
探测距离远,ToF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统计发射的激光往返时间来判断距离的,因为激光的损耗较小能够探测更远的距离。
快速,ToF传感器采用的是激光探测,光速相较于其他使用超声波的传感器更快,且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
TOF产业链
智能家居、智能出行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这些产物的普及带动了TOF深度传感器快速发展。据IHS Markit报告,基于ToF方案的多方面优势,预计2022年ToF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美元,占3D传感市场的50%左右。
完整的ToF传感器产业链主要由发射测距激光的垂直共振腔面激光发射器(VCSEL)厂商、保持发出的光均匀的衍射光学器件(DOE)厂商、传感器核心的芯片厂商、模组厂商组成。
VCSEL的国外供应商主要有II-VIIncorporated、Finisar、AMS、Lumentum等,国内供应商主要有纵慧芯光、光迅科技、三安光电等,DOE供应商有鲲游光电、Viavi等,芯片供应商有三星、TI、松下、微软、高通、索尼、意法半导体、ADI、英特尔等,模组供应商有舜宇光学、欧菲光、海伯森、立讯精密、丘钛科技、威豪等。
Lumentum是全球VCSEL的龙头企业,是苹果、华为、OPPO等手机厂商的供应商,并且是为数不多的能够满足VCSEL大批量供货需求的厂商之一,并于今年3月发布了高功率五结和六结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阵列产品。Lumentum自进入传感器市场以来,边发射激光器发货量达5000万颗,VCSEL发货量超8亿颗。据Lumentum财报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为1.921亿美元,同比增长7%,其中在3D传感器市场同比增长40%,创历史新高。
纵慧芯光国内第一家拥有VCSEL 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公司。在2019年全球 ToF 传感器市场中占比32.6%排名全球第二。2018年为被Lumentum断供VCSEL的华为提供VCSEL实现国产化替代。据Yole Development预测,到 2026 年,用于汽车和移动设备的 VCSEL 将增长至 5700 万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122%。
DOE方面,鲲游光电是我国一家专注光学的高科技企业,对3D成像中的DOE器件颇有研究,现量产型完整8寸满副DOE晶圆良率可达97.5%以上。
在ToF芯片方面,由于ToF技术对灵敏度要求较高,目前ToF传感器芯片市场主要还是以国外大厂三星、索尼、AD等为主,索尼在摄像头领域一直都处于领先地位,并于2015年收购擅长TOF影像技术的Softkinetic公司,索尼的感光芯片多应用于国产手机的TOF方案中。ADI在ToF芯片方面也是十分具有优势的,ADI能为客户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芯片、算法、激光驱动器、电源管理等,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国内市场,炬佑智能也是可以量产ToF芯片的企业,于2019年该企业推出国内首颗ToF智能光控芯片,据公开信息表示炬佑智能将会在2021年推出业内最小尺寸像素(钻石像素)的分辨率达百万级的ToF芯片,以填补国内市场。
在TOF模组方面,舜宇光学、欧菲光、威豪等国内厂商都凭借各自的垂直领域优势占据着龙头地位。欧菲光早在2017年就开始对TOF传感器领域布局,并拥有多项专利,TOF模组已可实现大规模量产,现应用于小米扫地机器人中。据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欧菲光3D ToF模组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0.22亿元;综合毛利率16.12%。
总结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tof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文章
109浏览量
1515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25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圆满收官,技术分享与供需对接双驱动
“智链破局 创启新篇”为主题,设置了主题演讲、厂商展示、供需对接等多个环节;聚焦电机驱动、伺服电机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创新等话题,全面展示电机产业链上下游新产品、新技术、新方案、新应用。 电机

华正新材AI产业链技术论坛精彩回顾
为追踪行业发展趋势,促进产业链技术创新,近日,由华正新材主办的“AI背景下从芯片到设备、PCB/CCL与原物料的产业链技术全景解析”主题论坛在杭州青山湖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AI算力爆
维智科技入选2025年泰伯智库数字孪生城市产业链图谱
近日,泰伯智库发布《数字孪生城市产业链图谱(2025)》,从基础设施层、技术平台层到集成应用层三大层面切入,勾画最新版数字孪生城市产业格局。
eVTOL电机电控产业链分析
2021 年 2 月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入国家规划,eVTOL?预计分场景从载物到载人、郊区到城市逐步应用。eVTOL 在旅游观光、物流运输、医疗急救、消防应急等场景投入使用,紧急医疗服务(EMS)、消防、搜索救援、空中执法预计为率先使用的场景,空中游览可能是通往载客服务的开端,后续空中出租车、飞行救护车和货物运输可能是未来 eVTOL 的常态化用途,eVTOL 预计将沿循从载物到载人、从郊区到城市、从特需到日常、从公共服务到商业化运营的发展方向

芯片散热产业链分析报告
01芯片散热概览▌芯片散热起源:电子设备发热的本质是工作能量转成热能电子设备发热的本质原因就是工作能量转化为热能的过程。芯片作为电子设备的核心部件,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将电信号转化为各种功能信号,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等功能。而芯片在完成这些功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这是因为电子信号的传输会伴随电阻、电容、电感等能量损耗,这些损耗会被转化为热能。温度过高会

华为汽车产业链的技术解析与未来展望
编者语: 「智驾最前沿」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 C-0613 ,获取本文参考报告:《华为汽车产业链深度:竞争优势、产业机遇、产业链及相关企业深度梳理》pdf下载方式。 在全球汽车行业加速迈向智能化

2024秋季电机产业链交流会盛大举行
的2024’中国(秋季)电机智造与创新应用暨电机产业链交流会在深圳登喜路国际大酒店圆满举办。 本次电机产业链交流会以“智控引领 驱动未来”为主题,旨在汇聚国内外电机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精英和技术

碳化硅产业链成本大幅下降,市场迎来新变革
近期市场消息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碳化硅(SiC)产业链在技术迭代和产能扩充上的加速。这一趋势导致SiC产业链中的多个环节成本显著下降,特别是SiC衬底、外延以及SiC模块的价格降幅明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