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利用单宁酸与铁离子的配位作用制备了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

微流控 ? 来源: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 ? 作者:苏州纳米技术与纳 ? 2021-06-22 14:3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癌症已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险之一,死亡率和发病率持续升高。液体活检作为新兴的肿瘤诊断技术,因其无创性、敏感性、操作便捷等优势受到关注。液体活检使用的生物标记物主要有循环肿瘤细胞(CTCs)、细胞外囊泡(EVs)和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是一类从肿瘤部位脱落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系统的癌细胞。研究表明其与癌症病人的肿瘤转移、癌症复发、治疗效果评估、用药指导及预后等密切相关。然而,CTCs在癌症病人血液中的数量稀少,多数情况下在1 mL血液中仅有几个;此外,目前主流循环肿瘤细胞分离方法均是基于一种肿瘤标志物,如上皮细胞粘附分子(EpCAM)、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叶酸受体等,而由于肿瘤异质性的存在会导致基于单一肿瘤标志物的捕获方法效率不理想。

针对上述挑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裴仁军研究团队利用单宁酸(TA)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MNPs),建立了一种从患者血液样本中有效分离异质性CTCs的简单、广谱的方法。研究利用单宁酸与铁离子的配位作用制备了功能化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颗粒,该材料从8种癌症病人的血液样品检测到CTCs。与免疫磁珠及微流控芯片技术相比,其操作过程简便,仅需要一种化学分子的修饰即可实现对多亚型癌细胞的有效捕获(图1)。相关研究成果以Tannic Acid (TA)-functionalized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or EpCAM Independent 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 Isolation from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Cancers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21, 13, 3694-3700上。苏州纳米所博士研究生丁丕为论文第一作者。

afe4a1f8-ca82-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图1 (a)单宁酸功能化磁性纳米颗粒从血液中分离循环肿瘤细胞的原理图;(b)单宁酸分子结构

b00363e0-ca82-11eb-9e57-12bb97331649.png

图2 肝细胞癌细胞外囊泡的纯化与分析。(a)EVs点击芯片的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b)将纯化的肝细胞癌EVs进行反转录微滴数字PCR(RT-ddPCR),以获得10个肝细胞癌特异性基因的检测,这些基因可用于区分出肝细胞癌患者

EVs是由细胞产生的纳米级囊泡,包含DNA、蛋白质、信使RNA、非编码RNA等成分。研究表明,EVs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抗药性相关,通过对其内部信息的分析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复发监测、抗药性检测等。目前,EVs分离的方法,主要包括超高速离心法、免疫磁珠法以及柱层析法。利用这些方法分离得到的样本普遍存在较多的非肿瘤来源的EVs,从而对肿瘤的检测信号造成干扰。此外,肝细胞癌来源的EVs还存在着高度异质性,这些因素导致肝细胞癌来源EVs的特异分离更加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团队与裴仁军研究团队合作,利用肝细胞癌特异的三种抗体,与纳米结构基底的微流控芯片进行“点击化学”反应,对病人血浆中的肿瘤来源EVs进行捕获,实现肝细胞癌来源EVs的高效高纯度分离。科研人员将三种反式环辛烯(TCO)修饰的抗体与人工样本进行孵育,对癌细胞EVs进行特异识别和标记,而后将标记后EVs的样本通入四嗪(Tz)修饰的纳米基底芯片内,通过TZ-TCO之间高效的“点击化学”反应将抗体与抗原的免疫结合转换成稳定的共价键结合,从而实现EVs的精准捕获。研究利用微滴式数字PCR(ddPCR)技术对选定的10基因组合对临床血浆样本的诊断进行验证。该研究提供了一种HCC EVs纯化系统,并对HCC特异性的mRNA转录进行数字评分,可准确区分HCC患者与无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相关研究成果以Purification of HCC-specific Extracellular Vesicles on Nanosubstrates for Early HCC Detection by Digital Scoring为题,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0, 11, 4489上。苏州纳米所博士孙娜为论文第一作者。

研究工作得到中科院对外合作重点项目的支持。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纳米
    +关注

    关注

    2

    文章

    714

    浏览量

    39358
  • 微流控芯片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306

    浏览量

    19421

原文标题:苏州纳米所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获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Micro-Fluidics,微信公众号:微流控】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氧化制备在芯片制造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简单介绍氧化制备在芯片制造中的重要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5-27 09:58 ?609次阅读
    <b class='flag-5'>氧化</b>层<b class='flag-5'>制备</b>在芯片制造中的重要<b class='flag-5'>作用</b>

    助焊剂四大功能及特性

    依賴助焊劑與氧化層起作用,當助焊劑清除氧化層之後,乾淨的被焊表面,才可與焊錫接合。助焊劑與氧化物的
    发表于 04-01 14:12

    聚焦离子束技术在纳米加工中的应用与特性

    关键环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电子器件的微型、高性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FIB-SEM双束系统的协同工作原理当样品表面垂直于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5:18 ?383次阅读
    聚焦<b class='flag-5'>离子</b>束技术在<b class='flag-5'>纳米</b>加工中的应用与特性

    OptiSystem应用:EDFA中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仿真种光纤:一种光纤没有均匀的上转换效应,种光纤的上转换寿命分别为1ms、2ms和5ms。 所有光纤都考虑相同的铒离子浓度。在考虑均匀上转换的纤维的情况下,上转换系数(Uc)的值
    发表于 02-13 08:53

    聚焦离子束技术:纳米的精准操控与广阔应用

    纳米的精准尺度聚焦离子束技术的核心机制在于利用高能离子源产生离子束,并借助电磁透镜系统,将离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22:27 ?353次阅读
    聚焦<b class='flag-5'>离子</b>束技术:<b class='flag-5'>纳米</b>的精准操控与广阔应用

    氧化石墨烯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氧化石墨烯(GO)是一类重要的石墨烯材料,具有多种不同于石墨烯的独特性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二维材料,在热管理、复合材料等领域已实现工业应用,在物质分离、生物医药等领域也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的头像 发表于 02-09 16:55 ?591次阅读
    <b class='flag-5'>氧化</b>石墨烯<b class='flag-5'>制备</b>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OptiFDTD应用:纳米盘型谐振腔等离子体波导滤波器

    简介 :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SPPs)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和电介质中的电磁场相互作用而在金属表面捕获的电磁波,并且它在垂直于界面的方向上呈指数衰减。[1] ?与绝缘体-金属-绝缘体(IMI
    发表于 01-09 08:52

    利用液态金属镓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

    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液态金属镓(Ga)剥离制备二维纳米片(2D NSs)的方法。该方法在接近室温下通过液态镓的表面张力和插层作用破坏范德华力,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09:28 ?915次阅读
    <b class='flag-5'>利用</b>液态金属镓剥离<b class='flag-5'>制备</b>二维<b class='flag-5'>纳米</b>片(2D NSs)的方法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帮助制备(1~100nm)级的纳米薄膜

    材料、平面显示器、超导材料、气体催化材料、过滤器材料、光敏材料、高密度的磁性记录材料。那么 功率放大器 可以帮助制备(1~100nm)级的纳米薄膜吗? 首先,我们来聊一聊纳米薄膜材料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10:42 ?635次阅读
    Aigtek功率放大器如何帮助<b class='flag-5'>制备</b>(1~100nm)级的<b class='flag-5'>纳米</b>薄膜

    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

    聚焦离子束(FIB)技术凭借其在微纳米尺度加工和分析上的高精度和精细控制,已成为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半导体工业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通过精确操控具有特定能量的离子束与材料相互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2:40 ?907次阅读
    <b class='flag-5'>离子</b>束与材料的相互<b class='flag-5'>作用</b>

    OptiSystem应用:EDFA中离子-离子相互作用效应

    仿真种光纤:一种光纤没有均匀的上转换效应,种光纤的上转换寿命分别为1ms、2ms和5ms。 所有光纤都考虑相同的铒离子浓度。在考虑均匀上转换的纤维的情况下,上转换系数(Uc)的值
    发表于 12-17 08:52

    单层半导体中的新磁性:交换能量的关键作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交换能量的复杂性,它在铁磁性中的作用,以及在单层半导体中测量它的开创性方法。 想象一种像原子一样薄的材料,却表现出与一样的磁性,这就是具有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16:52 ?525次阅读

    铁磁性的概念、产生机理、应用

    本文简单介绍铁磁性的概念、产生机理、应用等内容。 铁磁性是一种最引人入胜且被广泛研究的磁现象,指某些材料(如、钴、镍及其合金)表现出强大且永久磁性的机制。这种特性使
    的头像 发表于 12-06 16:36 ?3368次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聚焦离子制备高分辨率电化学-电致发光耦合双极纳米电极阵列传感器

    和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Guopeng Li和Rui Hao提供一种用于高分辨率电化学传感应用的双极纳米电极阵列(BPnEAs)的控制和规模制造的简单方法。采用双光束FIB纳米加工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8-27 16:14 ?978次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聚焦<b class='flag-5'>离子</b>束<b class='flag-5'>制备</b>高分辨率电化学-电致发光耦合双极<b class='flag-5'>纳米</b>电极阵列传感器

    磁性开关可以由什么构成

    磁性开关是一种利用磁场的变化来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安全系统、传感器等领域。磁性开关的工作原理基于磁铁与开关之间的相互作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8-26 15:29 ?111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