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了最新预测报告。报告中显示,当前DRAM与NAND闪存市场每比特价格持续走强,同时许多逻辑IC与模拟IC产品类别的前景好于预期,因此IC Insights调整了当前市场的预期,从过去的19%上调至24%,即便不包括内存,今年IC市场也预计增长21%。
值得注意的是模拟IC,在2019年模拟IC市场下降了8%,2020年实现了3%的小幅增长,而到了2021年,模拟IC市场预计将实现25%的大幅度增长,单位出货量将增长20%。同时预计模拟IC市场供应紧张,基于今年模拟IC平均售价将罕见上涨4%,而上一次模拟IC平均售价上涨要追溯到2004年,距今已有17年之久。具体到平均价格上,2004年模拟IC的平均价格为0.6美元,而到了2020年仅为0.32美元,16年复合增长率为-4%。
模拟IC平均价格上涨很好理解,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带动了全球宅经济以及居家办公的发展。据台积电数据统计,全球有2.5亿学生已经专为线上学习。另一方面,需求大涨的同时,许多工厂仍然受到疫情干扰无法正常生产,导致供应不足,因此市场中出现了缺货涨价的现象。加上一些中间商囤货炒作,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都是导致目前半导体元器件市场中缺货涨价的主要原因。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为何模拟IC会在过去的长时间里,价格不涨反跌,这似乎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经济市场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现象,在过去20年购买的产品在如今用同样的价格显然是很难购买到的。
想要了解模拟芯片,可以先看看为何数字芯片价格通常要更高。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数字芯片为了追求生产效率,以及芯片的性能,晶圆厂就需要提升工艺技术,以中芯国际的招股书中的数据为例,投资5nm工艺的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而新工艺一次流片往往达到模拟芯片的数十倍,生产成本高,价格自然也高。
第二个则是数字芯片升级换代较快,数字芯片通常伴随电子产品升级而升级,但电子产品淘汰的周期很短,因此企业回本的时间也较短,价格自然要定的更高。三是产能限制,如近期晶圆厂产能满载供应不足,供需紧张,价格自然上涨。
对于数字芯片,模拟芯片的价格就会低很多,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端的低成本以及使用端较长的年限。模拟芯片不太依赖工艺制程,目前业界仍然广泛使用0.18μm/0.13μm,有部分工艺采用了28nm,尽管模拟芯片生产工艺比较特殊,但都已经很成熟了,企业做一次MPW流片成本也相对较低,即使批量小,也不会付出太高的成本。而在生命周期上,模拟芯片一般在5年以上,而数字芯片则普遍在1-2年左右。
模拟芯片需求多样、周期较长、创新较多、经验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模拟芯片的难做,因此目前模拟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基本掌握在TI、ADI、MPS等国际大厂的手中。
而新进的玩家只能集中在低端模拟芯片市场中竞争,由于低端市场技术门槛较低,涌入了许多企业,低端产品只能依靠价格战、广泛走量才能存活。想要走入高端,以TI为例,采用的IDM模式,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同时在人才培养上,模拟芯片设计学习门槛高,平均学习需要10-15年,许多企业很难等这么长的时间。
这就导致市场中高端模拟芯片仍在获得大额利润,但低端模拟芯片却在价格竞争,拉低了整个模拟芯片的平均价格。如今市场开始大规模扩张,平均价格也有所上升,也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向高端模拟芯片进发。
值得注意的是模拟IC,在2019年模拟IC市场下降了8%,2020年实现了3%的小幅增长,而到了2021年,模拟IC市场预计将实现25%的大幅度增长,单位出货量将增长20%。同时预计模拟IC市场供应紧张,基于今年模拟IC平均售价将罕见上涨4%,而上一次模拟IC平均售价上涨要追溯到2004年,距今已有17年之久。具体到平均价格上,2004年模拟IC的平均价格为0.6美元,而到了2020年仅为0.32美元,16年复合增长率为-4%。

模拟IC平均价格上涨很好理解,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带动了全球宅经济以及居家办公的发展。据台积电数据统计,全球有2.5亿学生已经专为线上学习。另一方面,需求大涨的同时,许多工厂仍然受到疫情干扰无法正常生产,导致供应不足,因此市场中出现了缺货涨价的现象。加上一些中间商囤货炒作,上游原材料成本上涨,都是导致目前半导体元器件市场中缺货涨价的主要原因。
那么另一个问题来了,为何模拟IC会在过去的长时间里,价格不涨反跌,这似乎并不符合经济发展的自然规律,经济市场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现象,在过去20年购买的产品在如今用同样的价格显然是很难购买到的。
想要了解模拟芯片,可以先看看为何数字芯片价格通常要更高。原因主要有三点,一个是数字芯片为了追求生产效率,以及芯片的性能,晶圆厂就需要提升工艺技术,以中芯国际的招股书中的数据为例,投资5nm工艺的成本高达数百亿美元,而新工艺一次流片往往达到模拟芯片的数十倍,生产成本高,价格自然也高。
第二个则是数字芯片升级换代较快,数字芯片通常伴随电子产品升级而升级,但电子产品淘汰的周期很短,因此企业回本的时间也较短,价格自然要定的更高。三是产能限制,如近期晶圆厂产能满载供应不足,供需紧张,价格自然上涨。
对于数字芯片,模拟芯片的价格就会低很多,主要原因在于生产端的低成本以及使用端较长的年限。模拟芯片不太依赖工艺制程,目前业界仍然广泛使用0.18μm/0.13μm,有部分工艺采用了28nm,尽管模拟芯片生产工艺比较特殊,但都已经很成熟了,企业做一次MPW流片成本也相对较低,即使批量小,也不会付出太高的成本。而在生命周期上,模拟芯片一般在5年以上,而数字芯片则普遍在1-2年左右。
模拟芯片需求多样、周期较长、创新较多、经验要求高的特点决定了模拟芯片的难做,因此目前模拟芯片市场集中度较高,市场基本掌握在TI、ADI、MPS等国际大厂的手中。
而新进的玩家只能集中在低端模拟芯片市场中竞争,由于低端市场技术门槛较低,涌入了许多企业,低端产品只能依靠价格战、广泛走量才能存活。想要走入高端,以TI为例,采用的IDM模式,需要投入巨量的资金,同时在人才培养上,模拟芯片设计学习门槛高,平均学习需要10-15年,许多企业很难等这么长的时间。
这就导致市场中高端模拟芯片仍在获得大额利润,但低端模拟芯片却在价格竞争,拉低了整个模拟芯片的平均价格。如今市场开始大规模扩张,平均价格也有所上升,也将吸引更多企业进入市场,向高端模拟芯片进发。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IC
+关注
关注
36文章
6137浏览量
180016 -
模拟芯片
+关注
关注
8文章
657浏览量
51700 -
数字芯片
+关注
关注
1文章
115浏览量
1884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HOLTEK发布LCD控制驱动IC HT16K24
Holtek新推出整合按键输入的LCD控制及驱动IC - HT16K24,最多支持160点LCD显示和24个按键输入功能,适用于家电、健康测量及工业仪表等各类LCD显示产品。
10年LED驱动设计工程师的恒流IC使用心得
QX9910有很多不良品,老化后的产品也不太稳定,经常有闪灯现象,现在还有一些剩余的做纪念品了。我认为,要想做好驱动,先要找好芯片。
当初在07年的时候,恒流IC很难找到,
发表于 06-05 16:18
面板驱动IC市场动态解析:策略调整与价格走势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最新研究报告,今年上半年,面板行业品牌在操作策略上的调整,间接改变了面板驱动IC(DriverIC)的价格走势。这一趋势引发了业内人士的关

砥砺创新 芯耀未来——武汉芯源半导体荣膺21ic电子网2024年度“创新驱动奖”
2024年,芯途璀璨,创新不止。武汉芯源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汉芯源半导体”)在21ic电子网主办的2024年度荣耀奖项评选中,凭借卓越的技术创新实力与行业贡献,荣膺“年度创新驱动
发表于 03-13 14:21
三星或受内存芯片价格下跌影响
近日,信荣证券分析师Park Sang-wook对三星电子的未来前景表达了担忧。他预测,由于客户库存过剩,三星电子在2025年上半年可能会面临内存芯片价格下跌的挑战。 Park指出,尽管下半年
2024年AI IC市场规模预计达1100亿美元
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4年全球AI IC(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将达到惊人的110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彰显了AI技术的迅猛发展,也
瑞芯微部分芯片价格上涨,每颗上调0.8美元
近日,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Rockchip,简称“瑞芯微”)发布了一则产品调价通知函,宣布从2024年10月15日起,对部分芯片产品进行价格上调。
半导体市场迎高增长,AI与存储芯片成主要驱动力
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最新分析,全球半导体市场正迎来强劲增长期,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将实现同比20%的显著增幅。这一乐观预测在国际半导体展SEMICON TAIWAN 2024的展前
MT6701IC:智能仪表领域的创新驱动力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智能仪表作为测量和监控的重要工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而 MT6701IC 的出现,无疑为智能仪表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MT6701IC 是一款性能卓越的集成电路
SK海力士DDR5芯片价格或将大幅上涨
近日,据外媒报道,SK海力士已宣布将其DDR5 DRAM芯片价格上调15%至20%,这一举动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供应链内部人士透露,此次涨价的主要原因在于HBM3/3E产能的大幅扩张,对DDR5的生产资源造成了明显挤占。
PD协议芯片:快充技术的核心驱动力
PD协议芯片作为快充技术的核心驱动力,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引领着行业的发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PD芯片将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充电体验。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PD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