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研究团队率先实现了软体机器人的万米深海操控以及深海自主游动实验

机械自动化前沿 ? 来源:疯狂机械控 ? 作者:疯狂机械控 ? 2021-03-22 16: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北京时间2021年3月4日,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发了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国防科技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团队联合完成的一项研究,题为“Self-powered soft robot in the Mariana Trench”。该研究团队率先实现了软体机器人的万米深海操控以及深海自主游动实验!

该研究率先提出了机电系统软硬共融的压力适应原理,成功研制了无需耐压外壳的仿生软体智能机器人,首次实现了在万米深海自带能源软体人工肌肉驱控和软体机器人深海自主游动。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以上,但目前人类的探索仍局限在较浅的海洋深度,由于深海环境压强极高,在那里工作的机械系统一般需要刚性的身体和压力补偿系统,因此深海仍是未知区域。

由于极端的静水压力,深海区域人们基本很难探测。位于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已知的海洋最深处,水压高、温度低、完全黑暗,被称为“地球第四极”。随着深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茫茫深海并非一片死寂,在马里亚纳海沟6000—11000米之间的极高压深水区,仍有数百种物种生存,狮子鱼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生物学研究发现,狮子鱼的骨骼细碎地分布在凝胶状柔软的身体中,能承受近百兆帕的压力,相当1000个大气压强。研究团队从狮子鱼身体构造中获得灵感,设计了一款能进行深海勘探的自供能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这条鱼的身体特征包括分散式骨骼和摆动的胸鳍,这些特征指导了我们深海软体机器人的动力、控制和DE(介电弹性体)执行器的机械设计。

该仿生软体智能机器鱼有22厘米长(身长11.5厘米、尾长10.5厘米),翼展宽28厘米。该机器鱼被设计成一个鱼形的身体形状和两个拍动的侧鳍,拥有机载电源、操控力以及水下自推进的能力。机器鱼两翼与身体上的“肌肉”相连,它们由一种凝胶状软材料制成,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功,当机器鱼电池的电流作用于肌肉时,肌肉就会舒张与收缩形变,由此带动两翼拍动驱动机器鱼。

2019年12月,仿生软体机器鱼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0米海深处,海试影像记录显示,该机器鱼实现了稳定扑翼驱动。在2020年8月27日深夜,该软体机器鱼在南海3224m海深处成功实现了自主游动。

在10900米的海底,静水压高约110兆帕,1100个大气压,相当于一吨重的小汽车全压在指尖上。在测试中,研究团队没有将仿生软体机器鱼从着陆器上释放,在没有压力容器的情况下,该机器鱼在2500毫安锂电池的驱动下,保持拍打45分钟。

仿生软体机器鱼是如何实现推进的呢?机器鱼依靠自身携带的小型能源控制系统及两翼中间椭圆形部位的介电弹性体人工肌肉。当硅胶体中的电子器件产生电信号时,介电弹性体会在该电压信号的刺激下产生像肌肉一样的变形模式,双翼会随着肌肉的伸缩进行扑翼运动,驱动机器鱼前进。

未来,研究团队将专注于开发软体轻质的材料和结构,让用于极端条件下的装置,具有更好的智能性、通用性、操纵性和效率。还包括仿生软体机器鱼的速度、承受较大扰动的能力,以及移动能力,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以适应实际应用。
编辑:lyn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仿生
    +关注

    关注

    1

    文章

    35

    浏览量

    8481
  • 软体机器人
    +关注

    关注

    1

    文章

    113

    浏览量

    11991

原文标题:国产软体机器人成功挑战水下10900米,无需耐压外壳遨游最深海沟!

文章出处:【微信号:robotqy,微信公众号:机械自动化前沿】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压放大器在软体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角色,为软体机器人的驱动和控制提供强大的支持。 图:高压放大器在介电弹性体制成的软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 二、高压放大器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7:46 ?247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软体</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应用

    轮式移动机器人电机驱动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 要】以嵌入式运动控制体系为基础,以移动机器人研究对象,结合三轮结构轮式移动机器人,对二轮差速驱动转向自主移动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空间
    发表于 06-11 14:30

    水下机器人搭载索尼FCB-EV9520L机芯:重塑深海探测的技术范式

    在海洋资源开发、生态保护与科学探索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水下机器人技术正经历深刻变革。当索尼FCB-EV9520L一体化摄像机模组与水下机器人实现技术融合,这场跨界协作不仅突破了传统深海
    的头像 发表于 05-09 10:58 ?218次阅读

    【「# ROS 2智能机器人开发实践」阅读体验】视觉实现的基础算法的应用

    的有效途径。 结语 本书第7章和第8章内容系统性强,从基础理论到代码实践,为读者提供机器人视觉与SLAM的完整知识框架。未来,我计划结合书中案例,进一步探索多传感器融合、自主导航等高级应用,争取在
    发表于 05-03 19:41

    国之重器丨世界首个2000级载人驻留实验室开建,深海科研新突破

    深海实验室是人类探索海洋奥秘的核心载体,也是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在深海实验室建设及深海电源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4-15 17:31 ?748次阅读
    国之重器丨世界首个2000<b class='flag-5'>米</b>级载人驻留<b class='flag-5'>实验</b>室开建,<b class='flag-5'>深海</b>科研新突破

    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浸出及LIBS光谱探测方法研究

    具有深海原位稀土元素探测的潜能,证实利用 LIBS结合多变量回归分析对深海沉积物中稀土元素进行检测和评价是可行的,为实现 LIBS深海稀土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6:32 ?406次阅读
    <b class='flag-5'>深海</b>沉积物中稀土元素浸出及LIBS光谱探测方法<b class='flag-5'>研究</b>

    索尼FCB模组赋能水下机器人:探索深海的“千里眼”

    在浩瀚无垠的蓝色疆域中,水下机器人正成为人类探索未知、揭开深海神秘面纱的重要工具。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这些智能潜水器不仅能够在极端环境下作业,还搭载各种高精度传感器与摄像设备,其中,索尼FCB模组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41 ?375次阅读

    清华大学:软体机器人柔性传感技术最新研究进展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配备柔性传感功能的软体机器人在医疗辅助康复、水下资源勘探、陆地灾难救援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设计高性能柔性传感器,实现软体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31 ?845次阅读
    清华大学:<b class='flag-5'>软体</b><b class='flag-5'>机器人</b>柔性传感技术最新<b class='flag-5'>研究</b>进展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2.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

    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基础模块,这个是本书的第二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机器人计算系统,自主机器人的感知系统,自主机器人的定位系统,自主机器人
    发表于 01-04 19:2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重要。 书中还详细介绍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技术系统,包括自主机器人计算系统、感知系统、定位系统及规划和控制系统。 本书共分5个部分。 第1部分(第1章和第2章)介绍具身智能机器人
    发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初品的体验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 一书由甘一鸣、俞波、梓燊、刘少山老师共同编写,其封面如图1所示。 本书共由5部分组成,其结构和内容如图2所示。 该书可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材,为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系统
    发表于 12-20 19:17

    高压放大器在水下扑翼软体机器人研究中的应用

    软体机器人进行相关实验,确保水下扑翼软体机器人的运动性能。首先,搭建了水下扑翼软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13:51 ?488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在水下扑翼<b class='flag-5'>软体</b><b class='flag-5'>机器人</b><b class='flag-5'>研究</b>中的应用

    高压放大器在软体机器人特性测试中的应用

    实验名称:软体机器人特性测试 实验目的:仿尺蠖软体机器人,作为躯干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1:33 ?523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在<b class='flag-5'>软体</b><b class='flag-5'>机器人</b>特性测试中的应用

    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微流控平台,可实现类精子结构的微型机器人一步成型

    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微流控平台(VTAM),可实现类精子结构的微型机器人一步成型,配合外部磁场驱动为药物递送提供新的载体。该研究
    的头像 发表于 11-12 09:56 ?1.5w次阅读
    基于漩涡湍流辅助的微流控平台,可<b class='flag-5'>实现</b>类精子结构的微型<b class='flag-5'>机器人</b>一步成型

    AMD赞助多支FIRST机器人竞赛团队

    AMD 在 2024 赛季赞助多支 FIRST 机器人竞赛团队。FIRST 机器人竞赛旨在教导高中生如何构建能够执行特定任务的机器人,同时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09:45 ?95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