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浅析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趋势

我快闭嘴 ? 来源:中国电子报 ? 作者:中国电子报 ? 2021-02-01 10:0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平台体系建设不断走深走实,“平台+技术”“平台+行业”“平台+区域”“平台+双链”“平台+生态”体系化推进,平台已经成为加速制造业旧动能改造和新动能培育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为企业抗疫复产、降本增效、转型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展望2021年,平台发展将步入顶层设计更加清晰、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融合创新更加活跃、产业生态更加繁荣的新阶段,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形势基本判断

(一)从产业发展整体看,“10+m+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加速构建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逐渐从概念走向落地,多层次、系统化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企业转型、有序复工复产等提供了有效支撑。综合型“双跨”平台获得各方高度认可,海尔、东方国信、用友等十大“双跨”平台平均接入工业设备达到14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7000个、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特色型行业和区域平台快速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基于自身行业知识禀赋加速平台布局,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平台近100家。专业型平台不断涌现,打造了一批专注特定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技术单点突破的重要抓手。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在“新基建”浪潮背景下,实现平台模式创新、工业设备上云、数字化管理、试验等能力的持续提升,平台功能更加完备,多层次平台体系更加完善。

(二)从“平台+技术”看,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融合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深化

2020年,围绕“平台+新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取得快速的发展,各企业积极探索在不同工业场景中深化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和工业互联平台的融合应用,涌现出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一是部分企业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5G”应用实践,逐步建立涵盖网络、设备、模式、算法、安全、标准等环节的新型工业互联网体系。二是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加速,推动建模优化与迭代升级,增强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区块链助力平台构建可信数据资源存储、管理和服务体系,推动平台数据的归属确权、安全传输和可靠交易。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加快形成一批面向设计仿真、生产控制、质量监测、物流配送、供应链协同等工业场景的融合创新应用,进一步为新技术在工业领域落地提供关键支撑,推动融合发展迈向新高度。

(三)从“平台+行业”看,面向细分垂直领域的特色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持续涌现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在垂直行业落地深耕,已广泛渗透应用到30多个行业,平台行业赋能水平不断提升。企业聚焦行业痛点问题,将技术突破、模式创新与产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形成了一批面向特定场景、具有推广价值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在细分垂直领域进一步普及推广,全面赋能传统产业,加速形成一批“平台+行业”优质解决方案,提高行业整体资源配置效率,加速培育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按需制造、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行业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从“平台+区域”看,面向“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级平台将成为带动集聚产业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

2020年,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加速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块状经济服务。支持江苏、上海、浙江、安徽建设长三角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向北京、青岛、南京、苏州等重点地区布局“7+12”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加速带动区域产业提质增效的有力支撑。

展望2021年,将形成一批面向“块状经济”发展的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整合地方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资源与行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五)从“平台+双链”看,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加速补链、优链、强链的有效途径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防疫复工难点痛点,加强协同配合,持续在疫情防控、物资配送、复工复产等领域释放赋能作用,有力支撑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一方面,海尔、腾讯等企业通过平台扩大物资汇聚、供需对接、动态调配等产品及服务供给,助力企业生产协同、柔性转产和产能共享,产业链加速协同复工复产、快速实现达产增产。另一方面,智能云科、阿里等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帮助制造企业在疫情期间大力推行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实现“停工不停产”“减人不减产”,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运行。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亟须作为支撑人、机、物等全社会制造资源泛在连接、柔性配置和聚合共享的重要基础设施,为“补链”“优链”“强链”等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构建安全、敏捷、经济的现代供应链。

(六)从“平台+生态”看,跨地域跨产业多方协同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2020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融通发展生态不断壮大,各类平台建设主体依托自身发展优势,加速从产业链整合向跨行业、跨界融合互补方向转型,构建以平台为核心的制造业协同创新发展生态。一是跨产业协作不断增强,基于平台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持续涌现,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供应链金融等新业态加速形成。二是跨地区合作不断深化,多领域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集聚区初步形成。三是跨领域服务不断优化。

展望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进一步促进产业、科技、金融对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涌入融合创新技术、典型应用场景、行业解决方案等投资领域,加速平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落地,加速完善平台产业生态体系。

四个问题值得关注

核心技术积累不足,平台发展遭遇“卡脖子”。从供给看,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基础支撑产业薄弱。从需求看,软件应用投入不足,缺乏以需求牵引供给的发展环境,影响了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技术的持续迭代和功能演进。

解决方案有待成熟,企业普遍不敢“吃螃蟹”。第一,企业“不敢用”。部分制造企业担心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时会导致业务出错或进度受阻,管理者害怕由于平台不够安全可靠而承担责任。第二,企业“不愿用”。部分企业仍倾向于使用国外工业软件或系统,严重阻碍了解决方案的应用推广。第三,企业“不会用”。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参差不齐,阻碍了平台应用的持续深化。

人才供需结构失衡,传统企业频被“挖墙脚”。一方面,“育人难”。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开发者需要具备集模型算法沉淀、工业PaaS搭建、平台二次开发等于一体的综合能力,相关人才培养时间长、难度大。另一方面,“留人难”。互联网公司往往用数倍于工业企业的年薪挖人,有工业知识经验的开发人员频频转入互联网行业,加剧了复合型人才的结构性短缺,难以为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广提供有效支撑。

生态体系尚不完善,亟须政府“一盘棋”引导。第一,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第二,优质平台供给不足。第三,金融服务能力不足。

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夯实顶层设计,完善平台发展标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融合发展政策体系,将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融合发展突破口和着力点。持续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标准体系,开展关键标准研制及应用推广,引导各地政府、龙头企业和平台服务商协同推进平台建设与应用。

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平台规模化推广和迭代创新。持续深化跨行业跨领域综合平台和特点鲜明的区域型、特色型、专业性平台建设。加快推动企业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培育数字化管理、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智能化生产等新模式。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促进平台在垂直行业和重点区域的规模化应用和迭代创新,打造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劲的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

强化前瞻布局,加快“平台+新技术”融合创新发展。加快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产业图谱,围绕平台发展关键短板环节推动工程化攻关。聚焦“平台+5G”“平台+区块链”“平台+AR/VR”等技术融合趋势开展试点示范遴选,加快培育一批平台创新解决方案和一批高价值工业APP,提升平台产品及服务供给能力。

提升服务能力,完善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中心建设,整合地方创新资源与行业需求,打造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体系。研制完善价值评价体系,制定分类评价指标,遴选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跟踪评价和动态调整。

完善生态体系,加速打通金融链人才链产业链。支持打造工业互联网人才实训基地,通过“新工科”建设等方式,开展多层次人才培训、宣贯推广和应用实践,培育工业互联网领域复合型人才。充分利用创业板、科创板等政策机制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融结合创新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联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tzh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

    文章

    2339

    浏览量

    54925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809

    文章

    49164

    浏览量

    250758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39

    浏览量

    575504
  • 工业互联网
    +关注

    关注

    28

    文章

    4367

    浏览量

    95189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来源包括哪些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来源广泛且多元,涵盖设备层、生产层、企业层、供应链层及外部生态等多个维度。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工业协议、API接口、日志
    的头像 发表于 07-05 14:45 ?330次阅读

    鲲云科技入选AII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

    )重磅发布 “2023-2024 工业互联网应用案例”,鲲云科技凭借 “基于可重构数据流AI芯片的智慧工地监管平台” 成功入选,成为推动工地安全监管数字化转型的标杆范例。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7:12 ?636次阅读

    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

    第三方工业互联网平台有哪些
    的头像 发表于 06-14 15:48 ?342次阅读

    工业互联网工业联网有什么区别

    工业互联网工业联网(IIoT)在概念、侧重点、应用范围、技术架构、数据价值等方面存在一定区别,以下是详细介绍: 概念 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6-12 09:32 ?583次阅读

    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人们才会更加信任和接受物联网技术。 综上所述,物联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非常广阔。智能家居、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医疗保健以及数据安全和隐
    发表于 06-09 15:25

    研华科技亮相2025工业互联网大会

    研华科技受邀出席工业互联网大会,研华(中国)工业联网事业群总经理蔡奇男参与《人工智能时代,工业互联网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5:27 ?515次阅读

    工业电机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过大数据分析的部分观点,可能对您的企业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点击附件查看全文*附件:工业电机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doc 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删除内容!
    发表于 03-31 14:35

    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数字孪生工厂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构建数字孪生工厂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2-08 15:20 ?454次阅读

    工业智慧大脑互联网平台的功能特点

    的全面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在工业智慧大脑互联网平台上,企业可以享受到一系列高效、智能的服务。首先,平台能够实时采集生产线上的各种数据,如温度
    的头像 发表于 01-10 16:38 ?446次阅读

    Cloudflare发布2024互联网流量趋势报告

    近日,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商Cloudflare发布了其年度互联网流量趋势报告,揭示了2024全球互联网流量的关键变化和持续趋势。 据报告显示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11:00 ?933次阅读

    广电计量亮相工业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

    近日,由广东省质量发展促进会主办,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广电计量、广州市工业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心承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0:47 ?683次阅读

    工业联网平台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的

    工业联网平台发展趋势无疑是多元化且充满活力的,它正朝着更加智能化、集成化、安全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以下是对这一趋势的详细阐述: ?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9:28 ?681次阅读

    百度智能云荣获A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企业

    近日,工信部正式公示了“2024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动态评价结果”,该评价旨在表彰在工业互联网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3:53 ?707次阅读

    5G RedCap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什么

    5G RedCap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工业联网的新篇章 随着5G技术的不断演进和普及,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3:55 ?946次阅读

    工业互联网远程监控平台是什么

    工业互联网远程监控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的利器 在当今快速发展工业领域,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8-29 14:11 ?73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