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电动汽车1000km续航:看起来很美好

ss ? 来源:电池中国网 ? 作者:电池中国网 ? 2021-01-19 10:3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5年前,我们在谈论电动汽车续航时,目标是做到300km就很优秀;两年前,我们在谈论续航时认为500km算优秀;2020年,600km续航已经成为新车的标配。现在,车企们已经将1000km作为宣传噱头。在小编看来,现在就推1000km还是过于“夸张”,但好在多数车企都是“期货”产品,预计2022年左右开始陆续投放。但1000km背后代表的技术方向还是值得期待的。

在冬季续航大幅衰减的当下,提出1000km续航,无疑会成为众矢之的,并且,由不造电池的车企来宣传续航,总给人一种PPT讲电池的感觉。

“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1月16日,欧阳明高院士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线上论坛(2021)的一番讲话,迅速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有自媒体将这段话“翻译”为“欧阳明高院士:电动车续航1千公里几分钟就可充满电!那他一定是骗子”。经过此番“加工”,对1000km续航车型的质疑迅速发酵。1月15日刚刚发布了1000km续航、8分钟快充的广汽埃安也直接成为了业界认为其是专家“质疑”的对象。

1000km、几分钟充满电、特别安全、成本非常低,在现有技术下,这几个要素根本没有可能同时做到。所以这个质疑即便不是由院士提出,任何人质疑应该都没有问题。

不过,如果仔细研究广汽埃安1月15日的宣传来看,其实车企所说的1000km和8分钟快充并不是一种产品。续航1000km车型靠的是硅基负极技术;8分钟快充是基于其研发的石墨烯相关技术(将石墨烯用作导电添加剂,也可称为石墨烯基电池,本质上还是锂电池)。基于目前的技术,这应该是两种产品和相对应的两种车型,而广汽埃安在前期宣传时可能有意模糊这一概念,给人一种错觉,最终酿成现在的业内群嘲。

事实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回应欧阳明高的言论称:续航超1000公里的电池在今年肯定会推出,快充也肯定会推出,但价格或许不会便宜。

进入2021年,续航1000km的车型并非只有广汽埃安,1月9日,蔚来汽车发布半固态电池产品,搭载该电池包的ET7续航将超过1000km;1月13日,上汽集团、阿里巴巴集团、张江高科联合成立的智己汽车,新车搭载了公司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的最前沿电池技术,首次采用了“掺硅补锂技术”,续航也将超过1000km;1月15日,广汽也发布1000km车型。

在百人会线上论坛,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演讲时也透露,公司开发的BEV电池包可以实现超过1000公里续航,基本解决了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不过,宁德时代并未像车企一样,透露具体技术路线。

从蔚来汽车、智己汽车、广汽埃安发布的1000km超长续航车型的技术路线来看,三者都采用了硅负极材料(掺硅,并非纯硅),同时正极方面,预计也都采用了超高镍技术。

尽管宁德时代并未透露其1000km续航电池包相关信息,但考虑到智己汽车采用的电池是由其提供,且一直是蔚来汽车的独家供应商,预计其1000km电池技术也是采用了硅负极材料。

演讲中,欧阳明高指出,电池材料创新是厚积薄发的过程,是需要长期努力的,因为我们要平衡能量密度、寿命、快充、安全、成本等相互矛盾的性能指标。他同时表示,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池材料研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尤其是“电池系统的结构创新辅以电池单体材料的改进成为近年来中国动力电池技术创新的鲜明特征。”

系统结构创新如宁德时代的CTP(单体到电池包)无模组系统,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无模组系统,国轩高科的J2M(电池卷芯直接到模块),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做的,是中国电池行业引领国际电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电池单体材料改进,应该就是指的掺硅负极+预锂化相关技术。这也是今年年初以来,多家车企发布1000km车型即将搭载采用的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营销的效果,多家车企宣传的1000km车型基本都是“期货产品”,蔚来1000km车型预计2022年四季度发布;智己汽车也是明年亮相,广汽埃安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出。欧阳明高也指出,虽然一千公里续航并不是我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但电动汽车的能量需求肯定还是要上升的。所以,多家车企和电池企业的1000km续航技术路线或能表明其在提升能量密度路线上的一大趋势。

在小编看来,1000km应该是一个坎,2021年能推出的仍属凤毛麟角,并且广汽埃安的1000km车型还需要市场检验,到底是宣传噱头,还是有真材实料,自是有揭秘的那一天。

此外,到时候我们还要看1000km续航车型的电池,在能量密度、成本、循环寿命、充放电倍率等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平衡。

电池能量密度和车辆续航的提升整体往前、向上的趋势并不会改变。未来,随着电池材料的不断改进和迭代、系统集成的持续优化以及整车电动平台的完善,1000km预计不会太远。

需要注意的是车企、电池企业是否以此为噱头进行大肆宣传、误导消费者,更为严重的是继续带领整个产业链盲目攀比、大干快上,最终损害技术正常的迭代升级过程。

目前业界之所以对于1000km续航引发广泛质疑,也表明当前电池技术、电动车型的开发仍然有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和焦虑,并未完全解决。

写在结尾:

日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会议提出,工信部将组织相关单位制定技术规范,加快推广应用中国工况(CATC)标准,明确低温环境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让车辆真实续航更加可靠。据电池中国网了解,CATC已于2020年5月1日发布,目前为推荐性标准,并有望在2025年之后全面实施,成为强制性标准。

据媒体此前报道,CATC将增加高低温(高温30±2℃,低温-7±3℃)下开启空调的实验,更客观反映纯电动汽车的能耗。相比目前NEDC(欧洲标准)在能耗测试时关闭非必要用电器(即关闭空调、大灯等用电器)的做法,CATC更能反应车辆真实能耗水平及续航里程。

小编猜测,目前多家车企发布的1000km续航车型应该还是以NEDC为标准,NEDC在能耗测试时仅关闭非必要用电器(即关闭空调、大灯等用电器),因而如果按照CATC标准,目前的车企宣传的1000km续航估计还会打折。

对于电动车型来说,1000km目前是看起来很美好,但如果一辆电动汽车,其真实可靠续航能做到600km,想必也一定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好车。

责任编辑:x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156

    文章

    12439

    浏览量

    234788
  • 新能源
    +关注

    关注

    27

    文章

    6232

    浏览量

    109938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1597

    浏览量

    81800
  • 电池续航
    +关注

    关注

    0

    文章

    271

    浏览量

    2404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动汽车用异步电动机混合控制系统的研究

    摘 要: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核心技术就是对电动机的控制,目前比较流行采用的是矢量控制(FO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然而这两种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能够满足电动汽车在不同的工况下转矩和速度的要求
    发表于 07-24 11:51

    芯森电流传感器在电动汽车与充电系统的应用案例

    的整体性能、续航里程以及使用安全性。典型应用场景与具体需求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应用场景:电机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的“大脑”,负责精确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7-07 16:09 ?684次阅读
    芯森电流传感器在<b class='flag-5'>电动汽车</b>与充电系统的应用案例

    英飞凌BMS解决方案推动电动汽车创新

    随着电动汽车越来越被大众接受,车辆电气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同时保障车辆安全可靠持久运行是当前最主要的技术难题之一。而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 (BMS)有助于克服电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4:50 ?801次阅读
    英飞凌BMS解决方案推动<b class='flag-5'>电动汽车</b>创新

    classB认证获取指南中的方案架构看起来都是针对MCU的架构,MPU的没办法完全适配,怎么解决?

    classB认证获取指南中的方案架构看起来都是针对MCU的架构,MPU的没办法完全适配。ST有针对MPU的自检解决方案吗?我用的是STM32MP157D
    发表于 03-12 07:34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垂向动力学控制研究综述

    从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整车动力学特性、簧下质量增加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以及轮 毂电机不平衡电磁力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3 个方面,介绍了 国 内外轮毂驱动电动汽车垂向动力 学研究现状,对适用于
    发表于 03-07 15:21

    双电机电动汽车驱动防滑控制

    为保持电动汽车在不同路面条件下的操纵稳定性,保证车辆良好的动力性能和转向能力,对汽车驱动力的合理控制尤为关键。采用模糊控制理论识别当前路面最大附着系数,得到路面最优滑转率;以最优滑转率为目标,基于滑
    发表于 03-05 18:43

    SiC解决方案:硅阳极能否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

    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寻求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方案,以满足对功率、续航里程和安全性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于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LFP)电池在续航和安全性方面表现更佳,且其商业化进程正在逐步推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1:21 ?596次阅读
    SiC解决方案:硅阳极能否增加<b class='flag-5'>电动汽车</b>的<b class='flag-5'>续航</b>里程

    INA226写寄存器的IIC波形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写入后不生效,为什么?

    INA226芯片,写寄存器的IIC波形看起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写入后不生效,重新读还是默认值,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发表于 12-09 06:35

    NXP公司电动汽车牵引逆变器解决方案

    随着电动汽车在能耗方面越来越卷,电动汽车驱动逆变器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效率越来越重要。逆变器的效率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和电池寿命,同时其成本和开发周期也对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6:21 ?1106次阅读
    NXP公司<b class='flag-5'>电动汽车</b>牵引逆变器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有序充电优化策略

    引言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提出“碳达峰、碳 中和”目标,其中电能替代是达到目标的途径之 一,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有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然而,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其中之一便是充电管理
    的头像 发表于 08-24 12:25 ?3357次阅读
    <b class='flag-5'>电动汽车</b>有序充电优化策略

    电动汽车 (EV) 市场的发展正在快速推进#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
    深圳崧皓电子
    发布于 :2024年08月20日 07:14:36

    电动汽车充电类型和常见拓扑

    随着全球电气化和脱碳趋势的持续发展,电动汽车(EV)的需求预计也将以10%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到2025年底,预计将有近5000万辆电动汽车上路,这将迫切需要更多的充电桩和更快的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本文将向您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6:55 ?1280次阅读
    <b class='flag-5'>电动汽车</b>充电类型和常见拓扑

    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的作用和特点

    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电动汽车的性能、续航里程以及能源利用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以下将详细阐述电动汽车储能系统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8:04 ?2456次阅读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进而驱动车辆行驶的重要任务。其设计、性能与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行驶性能、续航里程以及用户的驾驶体验。以下是对
    的头像 发表于 08-06 17:29 ?3072次阅读

    AMC1302QDWVRQ1脚看起来有点发黄掉漆,请问是正常的吗?

    如图所示,AMC1302QDWVRQ1这个21+的货是原装的,但是脚看起来有点发黄掉漆,请问是正常的吗?如果是的话造成这个的原因是工艺还是材料呢?希望能尽快能到答复,谢谢
    发表于 08-06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