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日本加快研发2nm hCFET晶体管

如意 ?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 ? 作者:icbank ? 2020-12-21 10:5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0年12月,由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AIST)和中国台湾半导体研究中心(TSRI)代表的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了用于2nm世代的Si(硅)/ Ge(硅)/ Ge层压材料。他们同时宣布,已开发出一种异质互补场效应晶体管(hCFET)。

由于微加工技术的进步,电场效应晶体管(FET)已实现了高性能和低功耗。

在22nm世代中,它推进到被称为“ FinFET”的三维栅极结构的FET。此外,GAA(全方位门)结构已作为替代版本出现。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称为CFET结构的技术,该结构是将n型FET和p型FET彼此堆叠的结构。其面积可以大大减小,速度可以提高。

FET结构路线图资料来源:AISTAIST

一直在研究和开发混合了硅n型FET和锗p型FET的CMOS技术。另一方面,TSRI一直致力于开发精细工艺技术,以在2nm世代之后实现3D沟道。因此,两家公司于2018年启动了一项国际联合研究项目,以利用各自的优势。

该项目旨在开发可堆叠Si和Ge层的Si / Ge异质沟道集成平台,并且是一种低温异质材料键合技术(LT-HBT ),可在200°C或更低的温度下堆叠高质量的Si和Ge层。开发了低温异质层粘接技术。由于所有的层压和刻蚀工艺都可以在低温下进行,因此其特点是对Si层和Ge层的破坏极小,可以实现高质量的Si / Ge异质沟道集成平台。

该产品制造过程如下。首先,准备在主晶片上外延生长Ge的“主晶圆”和“供体晶圆”。SiO2绝缘膜沉积在主硅片的每一个上以活化表面。然后,将其直接在200°C下粘合。然后,顺序地去除施主硅片的Si衬底,BOX绝缘膜和Si层。最后,使用东北大学开发的中性束刻蚀(NBE)将Ge均匀薄化。

结果,实现了Si / Ge异质沟道层叠结构。这项技术可以大大简化hCFET的制造过程,也可以用于其他多层结构。

使用低温异种材料键合技术的Si / Ge异质通道层压工艺过程来源:AIST

该研究小组使用已开发的Si / Ge异质沟道堆叠平台创建了hCFET。形成具有相同沟道图案的Si和Ge层,并且去除Si层和Ge层之间的绝缘层以形成纳米片状的层叠沟道结构。从SEM俯瞰图,可以确认Ge和Si通道是暴露的。

在该结构上沉积高k栅绝缘膜(Al2 O3)和金属栅(TiN)以覆盖整个沟道,并且上下放置GAA结构“ 硅n型FET”和“ p型FET”。已经实现了堆叠的hCFET。从TEM截面图,发现上部的Ge层和下部的Si层以具有约50nm的沟道宽度的纳米片的形式层叠。这些结构也可以通过TEM EDX分析来确认。

此外,我们成功地通过单个栅极同时操作了这些“ n型FET”和“ p型FET”。事实证明,通过LT-HBT堆叠不同的通道作为2nm世代晶体管技术极为有效。

这项研究的结果是日本小组(AIST和东北大学),由高级CMOS技术研究小组的研究员Chang Wen Hsin,AIST的器件技术研究部门以及TSRI的Lee Yao-Jen Research代表。它是由研究员组成的中国台湾团队(交通大学,成功大学,南方国际大学,台湾大学,国立中山大学,爱子大学,工业技术学院,台湾日立高科技)的国际合作研究小组。

国际合作研究小组,连同急于向包括海外的私人公司建立一个高精度的异构渠道集成平台,有望进行为期三年的技术转让。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9156

    浏览量

    242383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52

    浏览量

    142639
  • FET
    FET
    +关注

    关注

    3

    文章

    833

    浏览量

    64668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下一代高速芯片晶体管解制造问题解决了!

    在半导体工艺演进到2nm,1nm甚至0.7nm等节点以后,晶体管结构该如何演进?2017年,imec推出了叉片晶体管(forksheet),
    发表于 06-20 10:40

    多值电场型电压选择晶体管结构

    多值电场型电压选择晶体管结构 为满足多进制逻辑运算的需要,设计了一款多值电场型电压选择晶体管。控制二进制电路通断需要二进制逻辑门电路,实际上是对电压的一种选择,而传统二进制逻辑门电路通常比较复杂
    发表于 04-15 10:24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晶体管,FET和IC,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源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源极跟随器电路设计,FET低频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栅极接地放大电路的设计,电流反馈型OP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进晶体管
    发表于 04-14 17:24

    台积电分享 2nm 工艺深入细节:功耗降低 35% 或性能提升15%!

    下),同时其晶体管密度是上一代3nm制程的1.15倍。这些显著优势主要得益于台积电的全栅极(Gate-All-Around, GAA)纳米片晶体管、N2 NanoFlex设计技术协同优
    的头像 发表于 12-16 09:57 ?1029次阅读
    台积电分享 <b class='flag-5'>2nm</b> 工艺深入细节:功耗降低 35% 或性能提升15%!

    IBM与Rapidus在多阈值电压GAA晶体管技术的新突破

    Rapidus 的 2nm 制程生产流程之中。 IBM 宣称,当制程推进到 2nm 阶段时,晶体管的结构会从长久以来所采用的 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转换为 GAAFET(全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01 ?729次阅读

    如何测试晶体管的性能 常见晶体管品牌及其优势比较

    坏,引脚是否弯曲或断裂。 2. 极性测试 二极测试 :使用万用表的二极测试功能,检查晶体管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正向和反向电压降。 3. 电流增益测试 直流电流增益 :测量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9:52 ?1331次阅读

    晶体管与场效应的区别 晶体管的封装类型及其特点

    晶体管与场效应的区别 工作原理 : 晶体管晶体管(BJT)基于双极型晶体管的原理,即通过控制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流。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9:42 ?1168次阅读

    最新研发电压型多值晶体管的结构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最新研发电压型多值晶体管的结构.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11-21 16:27 ?1次下载

    最新研发高速电压型多值晶体管的结构

    高速电压型多值晶体管的结构
    的头像 发表于 11-21 12:23 ?575次阅读
    最新<b class='flag-5'>研发</b>高速电压型多值<b class='flag-5'>晶体管</b>的结构

    世芯电子成功流片2nm测试芯片

    近日,高性能ASIC设计服务领域的领先企业世芯电子(Alchip)宣布了一项重大技术突破——成功流片了一款2nm测试芯片。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使世芯电子成为首批成功采用革命性纳米片(或全能门GAA)晶体管架构的IC创新者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7:21 ?1527次阅读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是什么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是描述晶体管在输出端对外部负载的特性表现,这些特性直接关系到晶体管在各种电路中的应用效果和性能。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输入信号、电源电压、温度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9-24 17:59 ?1872次阅读

    晶体管的基本工作模式

    晶体管作为电子电路中的核心元件,其基本工作模式对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应用至关重要。晶体管的工作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放大模式和开关模式。这两种模式基于晶体管内部PN结的特性,通过控制输入电压或电流来实现对输出电流的控制。下面将详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6:40 ?2015次阅读

    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的区别

    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下将从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应用场景等方面详细阐述NMOS晶体管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10 ?8133次阅读

    CMOS晶体管和MOSFET晶体管的区别

    CMOS晶体管和MOSFET晶体管在电子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以下是对两者区别的详细阐述。
    的头像 发表于 09-13 14:09 ?4281次阅读

    日本Rapidus 2nm原型生产线明年4月运营

    日本芯片产业迎来重要里程碑,Rapidus公司位于北海道的2nm原型生产线预计将于明年4月正式投入运营。这一消息标志着日本在半导体技术领域的雄心壮志正逐步变为现实,也预示着北海道有望成为全球芯片制造的新中心。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15:47 ?78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