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电机额定功率计算公式,电机转矩、电磁、功率计转速的关系计算公式

电子设计 ? 来源:电子设计 ? 作者:电子设计 ? 2020-12-14 23:0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电机的几个计算公式:

1、电磁相关的

1)电动机的感应电动势公式:E=4.44*f*N*Φ,E为线圈电动势、 f为频率 、 S为环绕出的导体(比如铁芯)横截面积、 N为匝数、Φ是磁通。

公式是怎么推导来的,这些事情我们就不去钻研了,我们主要是看看怎么利用它。感应电动势是电磁感应的本质,有感应电动势的导体闭合后,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在磁场中就会受到安培力,产生磁矩,从而推动线圈转动。

从上面公式知道,电动势大小与电源频率、线圈匝数及磁通量成正比。

磁通量计算公式Φ=B*S*COSθ,当面积为S的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的时候,角θ为0,COSθ就等于1,公式就变成Φ=B*S。

将上面两个公式结合一下,就可以得到电机磁通强度计算公式为:B=E/(4.44*f*N*S)。

2)另外一个是安培力公式,我们要知道线圈受到的力是多少,就需要这个公式F=I*L*B*sinα,其中I为电流强度,L为导体长度,B为磁场强度,α是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间的夹角。当导线垂直于磁场时候,公式就变成F=I*L*B了(如果是N匝线圈的话,磁通B就是N匝线圈的总磁通,而不需要再乘N了)。

知道了受力,就知道转矩,转矩等于扭力乘以作用半径,T=r*F=r*I*B*L(向量乘积)。通过功率=力*速度(P=F*V)以及线速度V=2πR*每秒转速(n秒)两个公式 ,可以与功率建立上关系,得到下面序号3的公式。不过要注意,这时候使用实际输出扭矩,所以计算出的功率是输出功率。

2、交流异步电机的转速计算公式:n=60f/P,这个很简单,转速与电源频率成正比,与电机极对子(记住是一对)数成反比,直接套用公式就好。不过这个公式实际计算出是同步转速(旋转磁场速度),异步电机实际转速会略低于同步转速,所以我们往往会看到4极电机一般是1400多转,达不到1500转。

3、电机转矩、功率计转速的关系:T=9550P/n(P是电机功率、n是电机转速),可以从上面序号1内容中推导出来,不过我们没必要学会推导,记住这个计算公式就可以。不过再次提醒,公式中功率P不是输入功率,而是输出功率,由于电机有损耗,输入功率不等于输出功率。但是书本上往往理想化,将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了。

4、电机功率(输入功率):

1)单相电机功率计算公式:P=U*I*cosφ,如果功率因数为0.8,电压为220V,电流为2A,那么功率P=0.22×2×0.8=0.352KW。

2)三相电机功率计算公式:P=1.732*U*I*cosφ(cosφ为功率因素、U为负载线电压、I为负载线电流)。不过这类的U和I与电机的接法有关,星形接法的时候,由于三个相隔120°电压的线圈公共端连接一起,形成一个0点,所以加载在负载线圈的电压实际是相电压;而三角形接法时,每个线圈两端各连一根电源线,所以加载负载线圈上的电压就是线电压。如果使用的是我们常用的3相380V电压,星形接法时候线圈是220V,而三角形则是380V,P=U*I=U^2/R,所以三角形接法时功率是星形接法的3倍,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功率电机采用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原因。

掌握了上面的公式,理解透彻,电机的原理就不会在困惑了,也不会在怕学习电机拖动这种高挂科的课程。

来源:电工电气学习

审核编辑 黄昊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机
    +关注

    关注

    143

    文章

    9323

    浏览量

    149951
  • 功率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2100

    浏览量

    7190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力变压器空载及短路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及应用

    的定义得出: PF=P/S。 P为有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 上述功率因数计算公式只有在已知有功功率和视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7-15 10:00 ?256次阅读
    电力变压器空载及短路<b class='flag-5'>功率</b>因数<b class='flag-5'>计算公式</b>及应用

    电机选型计算公式与知识点汇总

    纯分享帖,需要者可点击附件获取完整资料~~~*附件:电机选型计算公式与知识点汇总.pdf 【免责声明】内容转自今日电机,因转载众多,无法确认真正原始作者,故仅标明转载来源。版权归原出处所有,纯分享帖,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以保证您的
    发表于 04-29 16:10

    如何选择合适的水位流量计算公式?

    在水利工程中,量水堰通过测量堰上水头(h)计算流量(Q),但不同堰型的流量公式差异显著。错误选择公式可能导致流量估算偏差高达30%以上。南京峟思工程仪器将给大家系统解析直角三角堰、矩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6:32 ?523次阅读
    如何选择合适的水位流量<b class='flag-5'>计算公式</b>?

    压敏电阻型号及电感计算公式

    )) + ( 40 * 圈长(吋))}] ÷ 圈直径 (吋) 圈数 = [8.116 * {(18*2.047) + (40*3.74)}] ÷ 2.047 = 19 圈 空心电感计算公式空心
    发表于 04-01 14:09

    【峟思应变】应力计算公式及其符号意义

    介绍应力的计算公式及其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应力的基本计算公式为σ=F/A,其中:σ代表应力。应力是反映材料内部抵抗外部变形能力的量度,其单位通常使用帕斯卡(Pa)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4:39 ?1612次阅读
    【峟思应变<b class='flag-5'>计</b>】应力<b class='flag-5'>计算公式</b>及其符号意义

    电工常用的计算公式

    电工常用的计算公式,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1、欧姆定律、焦耳定律、电功率、电能 首先,我们来看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的基础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09:32 ?1311次阅读
    电工常用的<b class='flag-5'>计算公式</b>

    位移基础知识:计算公式与操作要点

    位移,包括裂缝等振弦式监测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常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干扰。因此,在监测位移变动时,我们应尽量降低温度对结果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位移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忽略外界温度变化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17 14:42 ?939次阅读
    位移<b class='flag-5'>计</b>基础知识:<b class='flag-5'>计算公式</b>与操作要点

    TDC1000的测量范围计算公式是什么?

    TDC1000的测量范围计算公式是什么
    发表于 12-10 06:19

    云端弹性计算公式有哪些内容?

    云端弹性计算公式有哪些内容?云端弹性计算公式涵盖资源分配、性能监控、自动伸缩及积分计算等方面。资源分配依据虚拟机配置和实际需求动态调整;性能监控实时监控CPU、内存等关键指标;自动伸缩根据预设阈值
    的头像 发表于 11-15 11:04 ?583次阅读

    VWD-J型振弦式表面测缝计算公式

    ,单位为℃。   3、安装在混凝土结构物内或表面上的表面测缝,受到位移和温度的双重作用,其一般计算公式为:Lm = k×△F + b×△T = k×(F - F0)+b×(T - T0)。这里的 Lm
    发表于 10-28 14:16

    平衡流量计计算公式

    流量计计算公式的重要性及应用你了解吗? 一、管道流速公式 这是平衡流量计中最基本的计算公式之一,它基于流体的质量守恒定律。通过测量管道中的压力差和密度,可以计算出流体的流速。 二、流量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4:14 ?820次阅读
    平衡流量计<b class='flag-5'>计算公式</b>

    VCA820的增益计算公式是什么?

    我看了手册,貌似VCA820没有给出增益计算公式,请解答!!谢谢
    发表于 09-26 06:43

    工业镜头焦距计算公式

    掌握工业镜头焦距计算公式是确保工业视觉系统高效、准确运行的重要一步。
    的头像 发表于 09-25 16:36 ?2173次阅读
    工业镜头焦距<b class='flag-5'>计算公式</b>

    请问VCA820的增益计算公式是什么?

    VCA820的增益计算公式是什么?就是输入与增益之间的计算公式。官网资料里面好像没有介绍,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不够仔细
    发表于 09-06 08:04

    INA214A-Q1输入、输出计算公式是什么?

    INA214A-Q1数据手册上没有输入、输出计算公式
    发表于 08-13 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