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现在谈6G,是不是太早了?

中科院半导体所 ? 来源:鲜枣课堂 ? 作者:鲜枣课堂 ? 2020-11-19 15:0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2020年行将结束,随着5G网络的建设推进,以及3GPP R16版本的冻结,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焦点转移到6G身上。

7月14日,韩国三星电子发布了白皮书《下一代超连接体验》。在白皮书中,三星预估6G标准完成及投入商业化的最早时间点是2028年,而大规模商业化可能发生在2030年左右。

这个预测时间点,和3月17日全球第二届6G Wireless Summit会议上中兴通讯给出的预测时间点非常接近:

从社会和技术的大趋势来看,6G将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 人和机器都将是6G的用户(并且机器反而会是6G的首要用户)。

? AI将会渗透到各行各业,比如金融,健康,工业制造等领域,6G将会通过AI来进一步提升性能并且降低CAPEX和OPEX。

? 6G将会使通信技术变得更加开放(比如近年成立的O-RAN联盟等)。

? 6G将会在诸多社会问题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例如应对气候变化(与数字技术结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和解决教育不平等(远程教育)等问题,5G已经为此提供了一些帮助。6G提供的超连接,将会进一步协助完成联合国提出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站在服务的角度,6G又会带来什么呢?

6G将进一步增强5G定义的eMBB、URLLC、mMTC等特性,并且融合更加先进的传感、成像、显示和AI等技术,提供超连接体验,比如:

? 沉浸式扩展现实(XR)

? 高保真移动全息影像

? 数字镜像(数字孪生)

6G必须满足的要求

想要实现超连接体验,6G必须满足来自三个维度的要求,分别是性能、架构和可信度。

6G性能需求

相比5G,6G会有怎样的性能提升?如下所示:

? 峰值数据速率1Tbps(1000Gbps),是5G的50倍

? 空口延迟小于100微秒(μs),是5G的十分之一

? 可靠性达到10-7,是5G的一百倍

? 设备连接密度达到107/Km2,是5G的十倍

? 频谱效率达到5G的两倍

绘制成蜘蛛网模型,大致如下:

6G体系结构需求

解决移动设备计算能力有限所带来的问题,实现通信和计算的真正融合,以便最终用户的各种设备能够无缝地利用网络中可用的计算能力,比如从技术开发的初期就引入AI(或者称为原生AI)。

新的网络功能的灵活集成,包括和非地面网络的集成,比如飞机、近地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高空平台等。

6G可信度需求

解决用户数据和AI技术的广泛使用而带来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6G的重点技术发展方向

6G的一些典型候选技术如下:

太赫兹频段(THz)

5G NR已经开始讨论在52.6GHz以上的频段工作,遵循这一趋势,6G时代移动通信恐怕将不可避免地使用太赫兹THz频段。

但是实际使用THz频段,有一些必须克服的技术挑战,例如:

(1)本身的传播特性(严重的路径损耗和大气吸收):需要针对室内和室外的场景建立适合THz的多径信道模型。

(2)芯片和射频器件:过去十年,研究者们致力于开发芯片级的太赫兹技术,现在基于InP、GaAs、SiGe、甚至CMOS技术已经在较低的THz频段产生了一些突破。但是在更高的THz频段,还需要进一步突破,以满足高效率、低能耗和低成本需求。

(3)天线和波束赋形:太赫兹意味着路径损耗的急剧增加。因此,需要超大规模的天线阵列来补偿路径损耗。另一方面,这会导致非常狭窄的细波束(类似于激光波束),因此如何优化波束赋形,以合理的成本和能效来提升系统的性能也非常重要。

(4)新的波形、信号、信道和协议:目前来看OFDM依然会是一个候选项,但是需要去探索新的备选波形,降低PAPR,满足THz的硬件限制。另外,还需要开发合适的信号、信道和协议来有效地适配THz的各种操作。

新型天线技术

5G NR已经使用Massive MIMO技术,但是THz波段需要比毫米波更多的天线,因此会有更大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可选项:

(1)基于超材料的天线和射频前端

第一种方法:将超表面透镜作为移相结构应用于天线阵列信号,施加直流偏置来调整波束方向,有助于锐化波束形状。

第二种方法:超材料天线作为谐振天线,其自身辐射定向波束,与超表面透镜不同,它不需要一个带移相器的独立天线阵列。

第三种方法:可重构智能表面(RIS),通俗的讲,智能表面可以改变电磁波的电磁特性,从而影响周围的传播环境。

(2)轨道角动量(OAM)

1992年,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光子具有轨道角动量OAM这一基本性质。

OAM通信研究的核心,是把轨道角动量这一尚未利用的电磁波参数用于通信。OAM是电磁波在传播方向上在垂直平面上表示相位旋转的特性,相位旋转的次数称为OAM模式。不同的OAM模式相互正交,在同一频点上可传输多路正交信号,从而提升频谱效率和信道容量,这就是OAM复用技术:

2018年5月,日本NTT已经利用轨道角动量(OAM)多路复用在全球首次成功演示了100Gbps无线传输,实验室设计了OAM-MIMO复用传输。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显著提升传输容量。

这项技术看起来还是相当有前途的,但是实验室只进行了十米的传输实验,实际的实施和操作肯定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全双工技术

5G NR引入了动态TDD技术,提高双工灵活性,从而可以根据流量来动态调整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之间的时隙比率。

全双工技术可能会在6G得到应用,从而解除传统双工机制对收发信机频谱资源利用的限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频谱效率(理论上同时同频全双工可提升一倍的频谱效率)和系统的灵活性。

上下行链路同时同频传输信号,会存在严重的自干扰和交叉干扰问题,需要在设备和网络部署时采取一定的干扰抑制和消除手段。

频谱共享技术

本着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思想,如何更加充分地利用现有的频谱资源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在低频段)。

于是,动态频谱共享(DSS)技术闪亮登场。

它可以让不同制式的网络共享使用相同的频谱资源,相当于频谱和制式解耦合。比如,目前动态频谱共享技术已经可以在4G和5G之间动态分配频谱。

6G时代,动态频谱共享技术显然还要在原有基础上继续发展,也许会被称为“智能”频谱共享技术。

网络拓扑结构的演进

网络拓扑演进方面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使用非地面网络NTN,例如卫星和HAPS,即使在没有地面网络的地方也能提供覆盖。

NTN技术的实现,需要考虑地面网络所没有的新方面,包括对移动小区的支持、数百公里大的小区、较大的传播延迟、NTN的高速移动导致的较大多普勒频移和较大路径损耗等。

目前尚处于开发支持NTN的技术初始阶段,3GPP R17将会完成对NTN网络的第一阶段支持,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PS:现阶段想要多了解一些NTN的内容,建议参考3GPP TR38.811。

AI技术

3GPP 5G标准已经在核心网中引入了NWDAF网络功能,对网络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相信该功能在后续版本中持续演进,之后3GPP也会对无线侧进行相关的技术研究。到了6G时代,AI技术的应用将会无处不在。

举例来说,本地AI技术给信道编码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使其不再依赖传统的编码理论进行设计,通过学习、训练、搜索就可以找到适合当前传输环境的最佳的调制编码方式。联合AI的一个例子是基于预测的切换优化,而端到端的AI可以识别或者说预测网络运行中的异常并提出纠正方案。

后话:现在谈6G,是不是太早了?

5G商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现在开始准备6G正是时候。因为从开始研究到新一代通信技术商业化,通常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早在2019年3月,芬兰就举办了全球第一届6G峰会,来自各国的通信专家们商议拟定了全球首份6G白皮书:6G泛在无线智能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

在过去的一年,世界各国纷纷制定了本国6G的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世界各国的6G研究进展

此前有报道称,韩国5G网络实际传输速率仅为4G的三倍多,远远低于20倍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全球范围内的首要任务,还是先把5G的潜力充分激发出来,让企业和个人充分感受到5G所带来的真实价值。否则,空谈6G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

既要仰望星空(6G),也要脚踏实地(5G)。

原文标题:5G刚用上,有的人已经在想6G了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责任编辑:ha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三星电子
    +关注

    关注

    34

    文章

    15890

    浏览量

    182502
  • 网络
    +关注

    关注

    14

    文章

    7882

    浏览量

    91325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2

    浏览量

    576856

原文标题:5G刚用上,有的人已经在想6G了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从 4G6G:高频板材料与工艺的革新之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正经历从 4G 向 5G 的过渡,并展望 6G 的未来。每一次代际跃迁都推动着高频电路板技术的革新,为电子工程师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频电路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核心
    的头像 发表于 05-26 14:16 ?270次阅读

    6G亚太赫兹通信测试解决方案

    近日,国内首台太赫兹/6G大容量无线超网基站在石家庄铁塔公司试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在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新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04-24 16:45 ?687次阅读
    <b class='flag-5'>6G</b>亚太赫兹通信测试解决方案

    紫光展锐亮相2025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

    近日,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简称“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紫光展锐应邀出席“空天地一体化与数字低空”平行论坛,并从6G通信、感知、定位等多方面分享了紫光展锐在6G前沿科技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6:34 ?606次阅读

    6G通信技术和5G有哪些不同?

    6G通信技术相较于5G通信技术,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和提升。以下是对6G与5G通信技术的详细对比: 一、关键性能指标(KPI) 1. 数据传输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4-17 16:34 ?1818次阅读

    6G国际标准工作拉开序幕,预测一下6G物联网技术有哪些?

    上周,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在韩国仁川举办6G国际标准研讨会。作为全球首个6G国际标准研讨会,此次会议受到业界高度关注。根据3GPP官方消息,748位专家参加了线下会议,加上线上参会人员,实际参会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09:25 ?845次阅读
    <b class='flag-5'>6G</b>国际标准工作拉开序幕,预测一下<b class='flag-5'>6G</b>物联网技术有哪些?

    6G有多厉害 这些场景告诉你

    6G的传输速率、时延、连接密度等核心性能相比5G提升10-100倍?。未来应用场景广泛。在近期热议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提到,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4:42 ?882次阅读

    是德科技携手欧盟加速6G创新发展

    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 Inc.)宣布参与 6G 智能网络和服务联合体(SNS-JU)的两大项目,为进一步提升 6G 研究与创新水平贡献力量。SNS-JU 是由欧盟联合资助的研究和创新计划。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7:25 ?871次阅读

    是德科技和马拉加大学成立6G研究与创新实验室

    近日,是德科技与马拉加大学(UMA)联合成立了一所 6G 研究与创新实验室。该实验室致力于通过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应对关键应用场景与技术挑战,进而推动 6G 技术的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4:18 ?546次阅读

    5G6G:探索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差异与前景

    随着全球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已经迎来了5G时代,而在不久的将来,6G技术也将悄然而至。从更快的速度到更低的延迟,这两项技术为消费者和企业开辟了一个新的可能性领域,5G6G到底有什
    的头像 发表于 12-27 14:01 ?1518次阅读
    5<b class='flag-5'>G</b>与<b class='flag-5'>6G</b>:探索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差异与前景

    6G,为什么会选择THZ频段?

    6G目前处于非常早期的研究阶段。国际电信联盟所期待的“网络2030”愿景正在逐步实现。虽然该行业距离进入6G标准开发进程还有几年的时间,但亚太赫兹(sub-THz)技术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6G的一个
    的头像 发表于 12-25 15:19 ?1076次阅读
    <b class='flag-5'>6G</b>,为什么会选择THZ频段?

    爱立信完成6G技术试验测试

    2024年,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IMT-2030(6G) 推进组组织了本年度6G技术试验测试。爱立信先后完成了6G通感一体化和网络基础架构测试。通过测试展现了爱立信在6G关键技术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14:41 ?9751次阅读

    6G通信技术对比5G有哪些不同?

    6G,即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是5G之后的延伸,代表了一种全新的通信技术发展方向。与5G相比,6G在多个方面都有显著的不同和提升,以下是对6G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8:49 ?1856次阅读

    紫光展锐积极推动6G创新发展

    日前,全球6G发展大会在上海举办。作为6G领域技术覆盖最全面、专业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盛会,本次大会以“奋进新征程——眺望6G标准前沿”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移动通信领域创新企业积极参会,围绕
    的头像 发表于 11-22 16:42 ?869次阅读

    全球6G创新发展合作倡议发布

    在近日于上海举行的2024全球6G发展大会开幕式上,IMT-2030(6G)推进组携手业界共同发布了全球6G创新发展合作倡议。这一倡议的发布,标志着全球6G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工作迈入了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6:44 ?806次阅读

    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局正式启动首个6G安全技术研究项目

    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国际电信联盟ITU-TSG17(ITU-T第17研究组)全体会议上,中国移动引领的ITU-T首个聚焦于6G安全技术的研究项目——《IMT-2030(6G)网络的安全考虑》顺利获得批准启动,此举标志着6G安全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9-19 15:02 ?141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