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NASA为什么放弃了航天飞机选择航天飞船

如意 ? 来源:新浪科技 ? 作者:匀琳 ? 2020-11-17 10:4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北京时间11月17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972年,阿波罗17号带着最后一批宇航员奔向月球。同年,NASA也已经开始着手设计和开发下一代载人飞船。大约十年后,航天飞机问世。

航天飞机项目最终一共执行了135次飞行任务。在随后的不到四十年中,航天飞机一直是美国载人航天工作的核心。1981年4月12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具有历史意义的39A发射台升空,完成了首次轨道测试飞行,任务编号为STS-1。三十多年后,在2011年7月21日这一天,当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终于停止在跑道上时,航天飞机项目正式告一段落。

航天飞机时代结束后,美国宇航员只能买票搭乘俄罗斯的火箭前往太空——许多人觉得这种局面十分难堪。不过,未来,这种尴尬将不复存在。

2020年5月30日,NASA宇航员道格·霍尔利和罗伯特·贝肯乘坐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开发制造的载人龙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这也是自NASA的航天飞机退役以来,第一次从美国本土发射的载人航天任务。接着,在短短的几天内(11月14日),NASA宣布计划启动商业载人项目的首个正式任务——Crew-1。

不过,考虑到航天飞机项目的结束与新的商业载人项目启动之间,隔了这么长的时间,很多人可能会想:NASA为什么要让航天飞机退役呢?

航天飞机的宣传

登月初期,人们对太空事业充满热情,太空项目资金也十分充裕。航天飞机的最初构想也成型于此时。当时,NASA设计航天飞机的初衷是为了以低成本的方式将人类和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按计划,航天飞机不仅可以访问Skylab,还可以协助建设下一代Skylab——空间站。航天飞机货舱后部有一个太空实验室模块(由欧洲航天局制造)。使用该太空实验室模块,航天飞机可以执行双重任务,开展多个原本打算在成熟的空间站上进行的科学实验。

航天飞机所能带来的这种种潜在优势全部建立在一个关键的期望之上:航天飞机在两次飞行任务之间可以快速周转。NASA的一些人员甚至预期,航天飞机将可能在一周或两周内连续执行飞行任务。

很大程度上,航天飞机确实不负众望:这些飞船协助建造了国际空间站,完成了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充分利用了太空实验室,并将很多重要的载荷送入轨道——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和多个星际探测器如麦哲伦、尤利西斯还有伽利略等等。无论以何种标准来看,NASA都可以为这些成就感到自豪。

然而,航天飞机仍存在诸多缺陷。

首先,或许是是最关键的一点是,航天飞机的成本异常昂贵。航天飞机的平均发射成本高达到每一次4.5亿美元,远远超过了NASA的预期。虽然航天飞机的诞生是为了让一次性的火箭成为过去,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希望将卫星送入轨道的客户失望地发现,传统的火箭是一个更便宜的选择。

其次,起初设想的航天飞机发射时间表和周转时间根本就是白日做梦。整个航天飞机项目历史上,最快的周转时间也长达54天。而在挑战者号事故之后,最快的周转时间延长到了88天——与NASA以为可以实现的快速周转相去甚远。周转时间过长,意味着执行任务的次数变少。这对付费客户来说,他们访问太空的机会也变少了。如此一来,NASA能获得的商业合作机会也越来越少。

航天飞机灾难

安全也是航天飞机项目的头等大事。1982年,NASA宣布航天飞机为“可操作的”,意思就是其中涉及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美国公众普遍认为太空飞行已成常态。NASA甚至还抛弃了水星、双子座和阿波罗计划中使用过的压力服,让宇航员仅穿戴着简单的工作服和头盔,前往太空。当时的思路是,乘坐航天飞机前往太空是安全的,甚至“普通人”也可以登上飞船去太空。

随之而来的挑战者号灾难性事故,永永远远地改变了“太空飞行常态化”的观念。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后不久于空中爆炸,机上全体人员罹难,其中还包括“首名进入太空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

图为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她是STS-51L任务的成员之一。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后不久爆炸,机上全体成员不幸罹难。

至此,人们意识到航天飞机是一种高风险的实验性飞行工具——大多数宇航员对此早已不陌生。随后的调查还发现,NASA的安全文化存在严重问题。但是,NASA吸取了教训,对航天飞机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以便再次执行任务。

然而,挑战者号事故发生后的17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意外解体。再一次地,飞船上的全体成员无一幸存。这一次,蒙难的成员中有广为人知的首位以色列宇航员伊兰·拉蒙。虽然哥伦比亚号的事故原因与挑战者号的截然不同,但调查再次发现NASA内部的文化存在根深蒂固的问题。

悲剧让人们意识到,航天飞机可能永远不会真正安全。

STS-107任务的全体成员。2003年发射前,他们搭乘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任务已经推迟了18次。但是,在返回地球时,哥伦比亚号解体,机上人员无一幸存。

所有这些因素——高成本、周转时间长、客户少以及飞船(和机构)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等等,最终让布什政府意识到,该是时候终止航天飞机项目了。

2004年,小布什总统发表演讲,宣告了航天飞机时代的结束。但他没有交代接下来的计划。这个决定让NASA陷入了困境。突然之间,他们发现,再想送宇航员进入太空,就只能求助于俄罗斯人了。

剩下的三架航天飞机——发现号、奋进号和亚特兰蒂斯号,连同测试平台企业号航天飞机,如今都陈列在博物馆中。亲眼目睹这些飞船,你仍会为这些庞然大物和它们背后的成就所折服。

如今,SpaceX已经可以将人类送入太空,又有其他商业太空公司飞速发展,NASA的载人航天未来似乎不甚明朗。比如,NASA提议的新一代航天飞机——空间发射系统(SLS)连同其猎户座载人飞船,至今仍未成功飞行,更不用说载人飞行了。

NASA和公众至今仍对航天飞机项目的终结而感到惋惜。但说到底,让航天飞机退役是一个公认的选择,不过如果有一个替代航天飞机的更好方案,也是极好的。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NASA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30

    浏览量

    31608
  • 飞行器
    +关注

    关注

    13

    文章

    741

    浏览量

    46481
  • 航天航空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95

    浏览量

    795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智慧航天运载体系全生命周期监测

    发射中心升空,将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开启年度首次载人发射;3 月 12 日,长征八号遥六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以 “一箭十八星” 完成千帆星座组网…… 如今,航天系统已发展为超级工程,随着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5:36 ?85次阅读
    智慧<b class='flag-5'>航天</b>运载体系全生命周期监测

    滚珠导轨在航空航天领域具体应用是什么?

    滚珠导轨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不仅能够提供精确的定位控制和运动传递,还能够承受恶劣的环境条件和高负荷要求,是航空航天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传动元件。
    的头像 发表于 05-24 17:54 ?202次阅读
    滚珠导轨在航空<b class='flag-5'>航天</b>领域具体应用是什么?

    广电计量助力中国商业航天高速发展

    广电计量作为商业航天检测领域的生力军,受邀参与开幕式、“航天之夜·科学家嘉年华”、航天产业成就展等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系统展示广电计量商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4:38 ?519次阅读

    航天宏图出席2025鹤壁商业航天产业峰会

    近日,由中国测绘学会、中国遥感应用协会指导,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筑梦航天,蓄势腾飞”2025鹤壁商业航天产业峰会在鹤壁迎宾花园举行。国家部委、河南各省厅、鹤壁市委等领导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300 余人参会,共同探
    的头像 发表于 04-08 14:18 ?539次阅读

    搭乘 2D 动画,开启航天飞机升空冒险 #航天飞机 #二维动画 #数字孪生

    数字孪生
    阿梨是苹果
    发布于 :2025年03月13日 14:00:35

    普源示波器航空航天信号测试

    的信号种类和复杂度也不断增加,传统的测试设备在面对高频、大带宽、复杂波形时往往力不从心。如何选择一款适合的示波器,成为了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个技术难题。 普源示波器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子测试仪器品牌,凭借其出色的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2-12 17:54 ?435次阅读
    普源示波器航空<b class='flag-5'>航天</b>信号测试

    中国今年将发射两艘载人飞船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开发布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任务标识;包括有2025年将发射神舟二十号、神舟二十一号两艘载人飞船和天舟九号货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1:06 ?815次阅读

    2025:中国航天将从火箭研制、智能航天器开发、载人航天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我们在刚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创造史上多个第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近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实践二十五号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航天取得新年“开门红”。奋进新征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1-17 14:10 ?4179次阅读
    2025:中国<b class='flag-5'>航天</b>将从火箭研制、智能<b class='flag-5'>航天</b>器开发、载人<b class='flag-5'>航天</b>工程、月球和深空探测等领域进一步推动强国建设

    2025年看商业航天“黄金”崛起

    根据新闻,截止2024年12月,我国宣布的低轨卫星总数已达8万颗;其次,我国高密度商业卫星发射基础设施(卫星制造、火箭研发、发射场建设)建设进一步完善;此外,国家和地方层面对商业航天及卫星互联网产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5:04 ?1754次阅读
    2025年看商业<b class='flag-5'>航天</b>“黄金”崛起

    航天 PCB 工艺全解析:适应航天需求之道

    航天领域对 PCB 工艺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这关系到整个航天任务的成败与安全。 在特殊要求方面,可靠性首当其冲。航天环境极为恶劣,PCB 要能在高温、强辐射、剧烈振动等极端条件下长时间稳定运行
    的头像 发表于 12-23 15:22 ?915次阅读

    SiC技术能否满足航天器和飞机的高功率需求!

    碳化硅(SiC)功率器件作为一种潜在的优越替代品,逐渐取代传统的硅基组件,为航天器和电动飞机的高功率应用提供显著的优势。然而,SiC技术的成功应用必须克服一个关键障碍:在这些极端操作条件下遇到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1:33 ?717次阅读
    SiC技术能否满足<b class='flag-5'>航天</b>器和<b class='flag-5'>飞机</b>的高功率需求!

    阻尼器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实例

    航天领域,振动控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航天器在发射、运行和返回过程中都会经历各种振动,这些振动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对航天器的结构完整性和仪器的精确度造成严重影响。 1. 阻尼器的基本原理
    的头像 发表于 11-14 10:56 ?1686次阅读

    神州19号成功发射,揭秘航天背后的连接科技

    神州19号成功发射,探索航天背后的连接科技 2024-11-01 14:49·测控连接分享 ? ? ?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神舟19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发射,这一历史性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5:21 ?907次阅读
    神州19号成功发射,揭秘<b class='flag-5'>航天</b>背后的连接科技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24年10月30日,这是一个注定要被载入中国航天史册的日子。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中国“神箭”再探苍穹。一觉醒来,“90后”真的上天!祝贺浩瀚太空首次迎来中国“90后”访客。执行神舟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08:00 ?958次阅读
    神舟十九号载人<b class='flag-5'>飞船</b>成功发射

    深蓝航天完成近10亿元B2轮融资

    近日,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深蓝航天)成功宣布完成B2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无锡高新区投控集团领衔,融资总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标志着深蓝航天在商业航天领域的进一步壮大与深耕。此次融资不仅
    的头像 发表于 08-08 15:41 ?109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