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苹果MacBook换用自研ARM,跑X86软件会怎么样?

如意 ?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 ? 作者:Aimo ? 2020-11-12 09:31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苹果在最新一场秋季发布会中,宣告了全新的MacBook产品。新MacBook换用了苹果自研的基于ARM架构的M1芯片,苹果从X86阵营转向,投入了ARM的怀抱。

苹果MacBook换用ARM芯片

在传统观念中,ARM是用于移动平台的架构,和桌面的X86芯片相比,ARM芯片的能效更高,但性能羸弱。这次苹果MacBook换用ARM,同时macOS 11仍对以往基于X86 macOS开发的软件兼容,这就让很多朋友感到困惑——用新的MacBook跑当前的X86软件,到底会不会卡?

之前使用ARM芯片的Surface平板,运行X86软件效果并不理想,MacBook会重蹈覆辙吗?

这种担心是有道理的。在此之前,微软已经做过了这方面的尝试。微软推出了使用ARM芯片的Surface Pro X平板电脑,兼容X86的Win10软件。然而人们发现,体验并不理想,传统软件运行起来缓慢迟钝。换用ARM芯片的MacBook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这就来分析一下。

MacBook的ARM芯片足够强吗?

新MacBook跑旧软件到底慢不慢,最关键的因素自然是新的M1芯片。人们普遍认为,ARM芯片的性能水平无法和X86比肩,毕竟ARM是简单指令集RISC而X86是复杂指令集CISC,复杂指令集自然强大得多,但事实上这是一个误会。

在规模上,苹果M1芯片足以和顶尖的X86桌面处理器并驾齐驱

CPU发展到今天,RISC和CISC的边界其实已经相对模糊了。在当前的X86处理器中,复杂指令也是会分拆成为类简单指令来执行的。

而在规模上,苹果设计的ARM芯片已经追赶上了X86,例如A14的芯片面积为88mm?,共110亿个晶体管,而AMD最新发布的Zen3处理器中一个CCD的面积为80.7mm?,共41.5亿个晶体管。

考虑到A14还封装了AI模块、GPU等,A14芯片使用的是5nm工艺,而5800X使用的是7nm工艺,事实上大家的CPU单元部分,规模已经是并驾齐驱。

了解了规模,再来看看性能实测,这里引用Anandtech的数据。Anandtech使用了行业权威性能测试套件SPEC 2006来对比测试苹果A14、AMD Zen3以及英特尔Tiger Lake的性能,结果如下。

首先是整数性能,可以看到A14并不落下风。

苹果MacBook换用自研ARM,跑X86软件会怎么样?

再来看看浮点性能,A14和Zen3要明显领先于Tiger Lake。

苹果MacBook换用自研ARM,跑X86软件会怎么样?

Anandtech还使用了大家非常熟悉的Geekbench来测试,结果如下。

苹果MacBook换用自研ARM,跑X86软件会怎么样?

可以看到,在单线程性能上,A14的确已经能追上当前顶级的X86处理器。这次苹果MacBook使用的M1处理器,架构和A14相似,但规格更高,晶体管规模达到了160亿个,增加了两个大核心,在性能上方面是可以令人放心的。

其实到了这里,我们也不难找出为什么Surface Pro X运行缓慢的原因。Surface Pro X使用的是高通SQ1/SQ2处理器,这基本是骁龙855的马甲。而即使是骁龙865+,对比A14以及最新的X86处理器,性能也依然不太够看……

此情此景下,加之Win10 on ARM较低下的指令翻译效率,Surface Pro X运行X86软件的体验就不甚理想了。

是的,到了这里大家应该也能看到ARM处理器运行X86软件,除了自身性能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了——操作系统的指令翻译效率。

macOS 11的指令翻译效率高吗?

X86软件想要在ARM芯片上运行,需要进行指令翻译。虽然ARM指令集并不意味着性能低下,但毕竟它和X86还是不同的,指令需要翻译过来,才能让ARM芯片执行。

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已经公布了指令翻译的方案。苹果宣布,将会为macOS平滑过渡到ARM平台,推出Rosetta 2中间转换层。

如果你是老果粉,对于Rosetta这个词一定很熟悉——苹果Mac电脑当年从IBM PowerPC架构,迁移到Intel X86平台,所使用的转换层正是Rosetta。

Mac迁移平台这事,苹果已经干过一次了,当年Mac从PPC迁移到X86的兼容层被称为“Rosetta”

Rosetta 2的作用在于,它通过指令翻译,可以让ARM平台的macOS,直接运行绝大部分的X86软件。从苹果的介绍来看,Rosetta 2的性能还相当不错,它并不是在软件运行的时候,才翻译指令的,而是在软件安装时就做好了转换。

当然,这也并非说Rosetta 2可以实现性能完全无损,它对AVX指令兼容并不好,如果X86软件依赖AVX乃至AVX2,那么在ARM平台上由于没有对应的高性能指令,运行效率会有明显下滑。

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会用到AVX指令集,总体来说,Rosetta 2的性能应该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次Mac从X86迁移到ARM,Rosetta 2对旧有X86软件的兼容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至于Rosetta 2的实际表现会如何?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衡量。

首先是参考Rosetta。苹果从PowerPC迁移到X86时,也使用了类似方案,当年并没有太多人抱怨Rosetta性能低下,我们自然也可以对Rosetta 2抱有期待。

其次是参考开发者的实测。实际上,苹果早前就已经推出了基于A12Z芯片的Mac mini开发机,开发者们很早就能接触到Rosetta 2,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关于Rosetta 2性能低下的爆料,可见Rosetta 2的实战表现应该相当不错。

MacBook换用ARM之前,ARM的Mac mini开发机早已经有了,没有传出性能方面的负面消息

到了这里,我们又可以来分析一下为什么Surface Pro X的表现会如此糟糕了。在Surface Pro X的Windows 10 on ARM中运行X86软件,是边转码边运行的,并不像苹果Rosetta 2那样在安装时作好转码工作,运行时无需再次转码。加上性能较弱的SQ1/SQ2处理器,运行X86软件拖慢卡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总结

到了这里,相信大家都可以得出结论了。MacBook使用的M1处理器性能非常强大,足以和顶尖的X86处理器同台竞技;而苹果又在macOS 11中准备了高效的Rosetta 2指令翻译方案,因此对于能否流畅运行之前的X86软件,大家无需太过担心。

根据苹果的说法,情况要比笔者文中分析的更加乐观。苹果宣称,M1要比之前MacBook所使用的X86处理器性能高1倍,同时功耗仅为25%。从各种角度来看,新的MacBook都非常值得期待,一起来静待上市实测吧。

新MacBook性能真的像苹果公布的那么劲爆么?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ARM
    ARM
    +关注

    关注

    134

    文章

    9374

    浏览量

    378805
  • 苹果
    +关注

    关注

    61

    文章

    24552

    浏览量

    204486
  • 软件
    +关注

    关注

    69

    文章

    5169

    浏览量

    89442
  • X86
    X86
    +关注

    关注

    5

    文章

    300

    浏览量

    44477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Arm CEO:公司正在芯片

    据外媒路透社报道,Arm CEO Rene Haas透露,Arm正在投资开发自有芯片,并计划将部分利润投资于制造自己的芯片和其他组件。与之对应的是Arm预测的下一财季经营业绩也因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7-31 11:49 ?144次阅读

    KaihongOS桌面版成功适配x86设备,邀您抢先体验!

    2025年6月30日,KaihongOS桌面版已成功适配x86设备,首次开启开发者Beta体验!我们诚邀您参与本次体验计划,共同探索国产操作系统的创新与潜力。您的反馈将帮助我们优化系统,打造更稳
    的头像 发表于 06-30 22:57 ?536次阅读
    KaihongOS桌面版成功适配<b class='flag-5'>x86</b>设备,邀您抢先体验!

    聚徽厂家视角——X86 架构 vs. ARM 架构:工控一体机的算力、功耗与成本差异解析

    在工业自动化不断发展的当下,工控一体机作为核心设备,其架构选择至关重要。X86 架构与 ARM 架构在工控领域各领风骚,它们在算力、功耗与成本上的显著差异,决定了其适用场景的不同。深入剖析两者特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6-07 14:56 ?351次阅读

    苹果调制解调器性能或不及高通X75

    据韩国媒体报道,苹果即将在iPhone SE 4上搭载的首款自主研发调制解调器芯片,在性能上可能无法与高通旗舰级的Snapdragon X75相抗衡。 据悉,苹果的这款
    的头像 发表于 02-19 11:27 ?643次阅读

    ARMx86:架构对比及其应用

    典型的服务器架构的x86采用模块化方法,基于带有可更换组件的主板。CPU和其他组件(如显卡和GPU、内存控制器、存储或处理核心)针对特定功能进行了优化,可以轻松更换或扩展。然而,这种便利是有代价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15:43 ?1083次阅读
    <b class='flag-5'>ARM</b>与<b class='flag-5'>x86</b>:架构对比及其应用

    Arm主板与x86主板的区别

    在当今数字化迅猛发展的时代,计算机硬件的架构选择对于系统的性能、能效以及适用性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Arm架构与x86架构是目前主流的两种计算机体系结构,各自在个人计算机、服务器、嵌入式系统及移动设备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2:21 ?837次阅读
    <b class='flag-5'>Arm</b>主板与<b class='flag-5'>x86</b>主板的区别

    Arm成功将Arm KleidiAI软件库集成到腾讯的Angel 机器学习框架

    Arm 与腾讯携手合作,成功将 Arm KleidiAI 软件库集成到腾讯的 Angel 机器学习框架。 ? 借助 KleidiAI 解
    的头像 发表于 11-24 15:33 ?1352次阅读

    什么是RISC-V?以及RISC-V和ARMX86的区别

    和性能也会有所不同。常见的ISA包括ARMx86、MIPS、PowerPC、RISC-V等。ISA的选择对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功耗、软件兼容性、应用场景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简单点比喻可以把指令集架构理解为
    发表于 11-16 16:14

    英特尔将携手AMD共同捍卫x86生态

    Advisory Group)由英特尔和AMD共同创立,其目标在于推动x86架构的未来发展,简化软件开发流程,保障互操作性和接口的一致性,并为开发者提供标准化的架构工具、指令集以及对未来的明确规划。
    的头像 发表于 10-16 13:49 ?1052次阅读

    ARM 架构工控机与 X86 架构工控机:差异究竟在哪?

    控制系统等行业。本文详细分析一下ARM工控机与X86架构工控机,供大家参考。 应用领域:ARM控制器适用于小型应用,边缘计算、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关、智慧城市、智能设备等场景,比如ARMxy系列工业计算机,
    的头像 发表于 09-20 15:13 ?1183次阅读
    <b class='flag-5'>ARM</b> 架构工控机与 <b class='flag-5'>X86</b> 架构工控机:差异究竟在哪?

    就服务器而言,ARM架构与X86架构有什么区别?各自的优势在哪里?

    x86 架构服务器在市场占主导,有强大处理能力和广泛软件兼容性,广泛用于企业数据中心。ARM 架构服务器近年崛起,凭借低功耗、高效能优势在云计算和微服务领域及嵌入式系统和物联网设备中有广泛应用。总之,两种架构各有优势,满足不同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4:05 ?3114次阅读

    什么是ARM架构?什么是X86架构?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1990 年为与苹果合作成立 ARM 公司,开启全球广泛应用之路。 (二)技术特点与优势 ARM 架构采用精简指令集,节能高效,指令集简化、数目少且长度固定,多用寄存器,寻址灵活简单,执行效率高。同等性能下,功耗远低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40 ?2556次阅读

    树莓派是x86还是arm

    树莓派(Raspberry Pi)是一款由英国树莓派基金(Raspberry Pi Foundation)开发的微型计算机。它基于ARM架构,而非x86架构。 一、树莓派的发展历程 树莓派的诞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5:42 ?2664次阅读

    X86架构处理器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X86架构处理器作为计算机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多个显著的优点和一定的缺点。以下是对X86架构处理器优缺点的详细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1:25 ?4993次阅读

    X86架构和ARM架构有什么区别

    X86架构和ARM架构是两种主流的CPU架构,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以下是对这两种架构的详细比较,涵盖了追求目标、应用领域、技术特点、性能功耗比、软件生态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1:21 ?1.3w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