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讲解电源以一个13.2W电源为例

电源研发精英圈 ? 来源:电源研发精英圈 ? 作者:电源研发精英圈 ? 2020-11-02 14:56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01本次讲解电源以一个13.2W电源为例

输入:AC90~264V

输出:3.3V/4A

原理图:

变压器是整个电源供应器的重要核心,所以变压器的计算及验证是很重要的。

决定变压器的材质及尺寸:

依据变压器计算公式

02决定一次侧滤波电容

滤波电容的决定,可以决定电容器上的Vin(min),滤波电容越大,Vin(win)越高,可以做较大瓦数的Power,但相对价格亦较高。

03决定变压器线径及线数

当变压器决定后,变压器的Bobbin即可决定,依据Bobbin的槽宽,可决定变压器的线径及线数,亦可计算出线径的电流密度,电流密度一般以6A/mm2为参考,电流密度对变压器的设计而言,只能当做参考值,最终应以温升记录为准。

04决定Duty cycle (工作周期)

由以下公式可决定Duty cycle ,Duty cycle的设计一般以50%为基准,Duty cycle若超过50%易导致振荡的发生。

05决定Ip值

06决定辅助电源的圈数

依据变压器的圈比关系,可决定辅助电源的圈数及电压。

决定MOSFET及二次侧二极管的Stress(应力):

依据变压器的圈比关系,可以初步计算出变压器的应力(Stress)是否符合选用零件的规格,计算时以输入电压264V(电容器上为380V)为基准。

07其它

若输出电压为5V以下,且必须使用TL431而非TL432时,须考虑多一组绕组提供Photo coupler及TL431使用。

将所得资料代入

公式中,如此可得出B(max),若B(max)值太高或太低则参数必须重新调整。

08变压器计算

输出瓦数13.2W(3.3V/4A),Core = EI-28,可绕面积(槽宽)=10mm,Margin Tape = 2.8mm(每边),剩余可绕面积=4.4mm.

09变压器材质及尺寸

由以上假设可知材质为PC-40,尺寸=EI-28,Ae=0.86cm2,可绕面积(槽宽)=10mm,因Margin Tape使用2.8mm,所以剩余可绕面积为4.4mm.

假设滤波电容使用47uF/400V,Vin(min)暂定90V。

010决定变压器的线径及线数

011决定Duty cycle

012决定Ip值

013决定辅助电源的圈数

014决定MOSFET及二次侧二极管的Stress(应力)

015其它

因为输出为3.3V,而TL431的Vref值为2.5V,若再加上photo coupler上的压降约1.2V,将使得输出电压无法推动Photo coupler及TL431,所以必须另外增加一组线圈提供回授路径所需的电压。

016变压器的接线图

017零件选用

● FS1:

由变压器计算得到Iin值,以此Iin值(0.42A)可知使用公司共享料2A/250V,设计时亦须考虑Pin(max)时的Iin是否会超过保险丝的额定值。

● TR1(热敏电阻):

电源激活的瞬间,由于C1(一次侧滤波电容)短路,导致Iin电流很大,虽然时间很短暂,但亦可能对Power产生伤害,所以必须在滤波电容之前加装一个热敏电阻,以限制开机瞬间Iin在Spec之内(115V/30A,230V/60A),但因热敏电阻亦会消耗功率,所以不可放太大的阻值(否则会影响效率),一般使用SCK053(3A/5Ω),若C1电容使用较大的值,则必须考虑将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大(一般使用在大瓦数的Power上)。

● VDR1(突波吸收器):

当雷极发生时,可能会损坏零件,进而影响Power的正常动作,所以必须在靠AC输入端 (Fuse之后),加上突波吸收器来保护Power(一般常用07D471K),但若有价格上的考量,可先忽略不装。

● CY1,CY2(Y-Cap):

Y-Cap一般可分为Y1及Y2电容,若AC Input有FG(3 Pin)一般使用Y2- Cap , AC Input若为2Pin(只有L,N)一般使用Y1-Cap,Y1与Y2的差异,除了价格外(Y1较昂贵),绝缘等级及耐压亦不同(Y1称为双重绝缘,绝缘耐压约为Y2的两倍,且在电容的本体上会有“回”符号或注明Y1),此电路因为有FG所以使用Y2-Cap,Y-Cap会影响EMI特性,一般而言越大越好,但须考虑漏电及价格问题,漏电(Leakage Current )必须符合安规须求(3Pin公司标准为750uA max)。

● CX1(X-Cap)、RX1:

X-Cap为防制EMI零件,EMI可分为Conduction及Radiation两部分,Conduction规范一般可分为: FCC Part 15J Class B 、 CISPR 22(EN55022) Class B 两种 , FCC测试频率在450K~30MHz,CISPR 22测试频率在150K~30MHz, Conduction可在厂内以频谱分析仪验证,Radiation 则必须到实验室验证,X-Cap 一般对低频段(150K ~ 数M之间)的EMI防制有效,一般而言X-Cap愈大,EMI防制效果愈好(但价格愈高),若X-Cap在0.22uf以上(包含0.22uf),安规规定必须要有泄放电阻(RX1,一般为1.2MΩ 1/4W)。

● LF1(Common Choke):

EMI防制零件,主要影响Conduction 的中、低频段,设计时必须同时考虑EMI特性及温升,以同样尺寸的Common Choke而言,线圈数愈多(相对的线径愈细),EMI防制效果愈好,但温升可能较高。

● BD1(整流二极管):

AC电源以全波整流的方式转换为DC,由变压器所计算出的Iin值,可知只要使用1A/600V的整流二极管,因为是全波整流所以耐压只要600V即可。

● C1(滤波电容):

由C1的大小(电容值)可决定变压器计算中的Vin(min)值,电容量愈大,Vin(min)愈高但价格亦愈高,此部分可在电路中实际验证Vin(min)是否正确,若AC Input 范围在90V~132V (Vc1 电压最高约190V),可使用耐压200V的电容;若AC Input 范围在90V~264V(或180V~264V),因Vc1电压最高约380V,所以必须使用耐压400V的电容。

● D2(辅助电源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一般常用FR105(1A/600V)或BYT42M(1A/1000V),两者主要差异:

1. 耐压不同(在此处使用差异无所谓)

2. VF不同(FR105=1.2V,BYT42M=1.4V)

● R10(辅助电源电阻):

主要用于调整PWM IC的VCC电压,以目前使用的3843而言,设计时VCC必须大于8.4V(Min. Load时),但为考虑输出短路的情况,VCC电压不可设计的太高,以免当输出短路时不保护(或输入瓦数过大)。

● C7(滤波电容):

辅助电源的滤波电容,提供PWM IC较稳定的直流电压,一般使用100uf/25V电容。

● Z1(Zener 二极管):

当回授失效时的保护电路,回授失效时输出电压冲高,辅助电源电压相对提高,此时若没有保护电路,可能会造成零件损坏,若在3843 VCC与3843 Pin3脚之间加一个Zener Diode,当回授失效时Zener Diode会崩溃,使得Pin3脚提前到达1V,以此可限制输出电压,达到保护零件的目的.Z1值的大小取决于辅助电源的高低,Z1的决定亦须考虑是否超过Q1的VGS耐压值,原则上使用公司的现有料(一般使用1/2W即可)。

● R2(激活电阻):

提供3843第一次激活的路径,第一次激活时透过R2对C7充电,以提供3843 VCC所需的电压,R2阻值较大时,turn on的时间较长,但短路时Pin瓦数较小,R2阻值较小时,turn on的时间较短,短路时Pin瓦数较大,一般使用220KΩ/2W M.O。

● R4 (Line Compensation):

高、低压补偿用,使3843 Pin3脚在90V/47Hz及264V/63Hz接近一致(一般使用750KΩ~1.5MΩ 1/4W之间)。

● R3,C6,D1 (Snubber):

此三个零件组成Snubber,调整Snubber的目的:1.当Q1 off瞬间会有Spike产生,调整Snubber可以确保Spike不会超过Q1的耐压值,2.调整Snubber可改善EMI.一般而言,D1使用1N4007(1A/1000V)EMI特性会较好.R3使用2W M.O.电阻,C6的耐压值以两端实际压差为准(一般使用耐压500V的陶质电容)。

● Q1(N-MOS):

目前常使用的为3A/600V及6A/600V两种,6A/600V的RDS(ON)较3A/600V小,所以温升会较低,若IDS电流未超过3A,应该先以3A/600V为考量,并以温升记录来验证,因为6A/600V的价格高于3A/600V许多,Q1的使用亦需考虑VDS是否超过额定值。

● R8:

R8的作用在保护Q1,避免Q1呈现浮接状态。

● R7(Rs电阻):

3843 Pin3脚电压最高为1V,R7的大小须与R4配合,以达到高低压平衡的目的,一般使用2W M.O.电阻,设计时先决定R7后再加上R4补偿,一般将3843 Pin3脚电压设计在0.85V~0.95V之间(视瓦数而定,若瓦数较小则不能太接近1V,以免因零件误差而顶到1V)。

● R5,C3(RC filter):

滤除3843 Pin3脚的噪声,R5一般使用1KΩ 1/8W,C3一般使用102P/50V的陶质电容,C3若使用电容值较小者,重载可能不开机(因为3843 Pin3瞬间顶到1V);若使用电容值较大者,也许会有轻载不开机及短路Pin过大的问题。

● R9(Q1 Gate电阻 ):

R9电阻的大小,会影响到EMI及温升特性,一般而言阻值大,Q1 turn on / turn off的速度较慢,EMI特性较好,但Q1的温升较高、效率较低(主要是因为turn off速度较慢);若阻值较小, Q1 turn on / turn off的速度较快,Q1温升较低、效率较高,但EMI较差,一般使用51Ω-150Ω 1/8W。

● R6,C4(控制振荡频率):

决定3843的工作频率,可由Data Sheet得到R、C组成的工作频率,C4一般为10nf的电容(误差为5%),R6使用精密电阻,以DA-14B33为例,C4使用103P/50V PE电容,R6为3.74KΩ 1/8W精密电阻,振荡频率约为45 KHz。

● C5:

功能类似RC filter,主要功用在于使高压轻载较不易振荡,一般使用101P/50V陶质电容。

● U1(PWM IC):

3843是PWM IC的一种,由Photo Coupler (U2)回授信号控制Duty Cycle的大小,Pin3脚具有限流的作用(最高电压1V),目前所用的3843中,有KA3843(SAMSUNG)及UC3843BN(S.T.)两种,两者脚位相同,但产生的振荡频率略有差异,UC3843BN较KA3843快了约2KHz,fT的增加会衍生出一些问题(例如:EMI问题、短路问题),因KA3843较难买,所以新机种设计时,尽量使用UC3843BN。

● R1、R11、R12、C2(一次侧回路增益控制):

3843内部有一个Error AMP(误差放大器),R1、R11、R12、C2及Error AMP组成一个负回授电路,用来调整回路增益的稳定度,回路增益,调整不恰当可能会造成振荡或输出电压不正确,一般C2使用立式积层电容(温度持性较好)。

● U2(Photo coupler)

光耦合器(Photo coupler)主要将二次侧的信号转换到一次侧(以电流的方式),当二次侧的TL431导通后,U2即会将二次侧的电流依比例转换到一次侧,此时3843由Pin6 (output)输出off的信号(Low)来关闭Q1,使用Photo coupler的原因,是为了符合安规需求(primacy to secondary的距离至少需5.6mm)

● R13(二次侧回路增益控制):

控制流过Photo coupler的电流,R13阻值较小时,流过Photo coupler的电流较大,U2转换电流较大,回路增益较快(需要确认是否会造成振荡),R13阻值较大时,流过Photo coupler的电流较小,U2转换电流较小,回路增益较慢,虽然较不易造成振荡,但需注意输出电压是否正常。

● U3(TL431)、R15、R16、R18

调整输出电压的大小,

,输出电压不可超过38V(因为TL431 VKA最大为36V,若再加Photo coupler的VF值,则Vo应在38V以下较安全),TL431的Vref为2.5V,R15及R16并联的目的使输出电压能微调,且R15与R16并联后的值不可太大(尽量在2KΩ以下),以免造成输出不准。

● R14,C9(二次侧回路增益控制):

控制二次侧的回路增益,一般而言将电容放大会使增益变慢;电容放小会使增益变快,电阻的特性则刚好与电容相反,电阻放大增益变快;电阻放小增益变慢,至于何谓增益调整的最佳值,则可以Dynamic load来量测,即可取得一个最佳值。

● D4(整流二极管):

因为输出电压为3.3V,而输出电压调整器(Output Voltage Regulator)使用TL431(Vref=2.5V)而非TL432(Vref=1.25V),所以必须多增加一组绕组提供Photo coupler及TL431所需的电源,因为U2及U3所需的电流不大(约10mA左右),二极管耐压值100V即可,所以只需使用1N4148(0.15A/100V)。

● C8(滤波电容):

因为U2及U3所需的电流不大,所以只要使用1u/50V即可。

● D5(整流二极管):

输出整流二极管,D5的使用需考虑:

a. 电流值

b. 二极管的耐压值

以此为例,输出电流4A,使用10A的二极管(Schottky)应该可以,但经点温升验证后发现D5温度偏高,所以必须换为15A的二极管,因为10A的VF较15A的VF 值大。耐压部分40V经验证后符合,因此最后使用15A/40V Schottky。

● C10,R17(二次侧snubber) :

D5在截止的瞬间会有spike产生,若spike超过二极管(D5)的耐压值,二极管会有被击穿的危险,调整snubber可适当的减少spike的电压值,除保护二极管外亦可改善EMI,R17一般使用1/2W的电阻,C10一般使用耐压500V的陶质电容,snubber调整的过程(264V/63Hz)需注意R17,C10是否会过热,应避免此种情况发生。

● C11,C13(滤波电容):

二次侧第一级滤波电容,应使用内阻较小的电容(LXZ,YXA…),电容选择是否洽当可依以下三点来判定:

a. 输出Ripple电压是符合规格

b. 电容温度是否超过额定值

c. 电容值两端电压是否超过额定值

● R19(假负载):

适当的使用假负载可使线路更稳定,但假负载的阻值不可太小,否则会影响效率,使用时亦须注意是否超过电阻的额定值(一般设计只使用额定瓦数的一半)。

● L3,C12(LC滤波电路):

LC滤波电路为第二级滤波,在不影响线路稳定的情况下,一般会将L3 放大(电感量较大),如此C12可使用较小的电容值。

责任编辑:lq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变压器
    +关注

    关注

    162

    文章

    7834

    浏览量

    140709
  • 滤波电路
    +关注

    关注

    47

    文章

    652

    浏览量

    70761
  • 电源电路
    +关注

    关注

    48

    文章

    1014

    浏览量

    66239

原文标题:层层分解电源电路,精确到每个元件,这样分析事半功倍!

文章出处:【微信号:dianyuankaifa,微信公众号:电源研发精英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解密高通域控制器电源设计 电源设计和计算

    设计,探讨DC-DC开关电源的设计,包含电源方案、电感、电容选型等设计方法;兼顾体积、成本、效率、性能挑战进行探讨和实战落地设计。 本文高通SA8295域控制器
    的头像 发表于 08-07 17:29 ?254次阅读
    解密高通域控制器<b class='flag-5'>一</b>级<b class='flag-5'>电源</b>设计 <b class='flag-5'>电源</b>设计和计算

    40-60W 反激式电源芯片,贝岭 BL8851的应用指南

    BL8851 “集成化设计、多重保护、低待机功耗” 适配 40W-60W 反激式电源场景,硬件设计简化且性能可靠,是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及智能家居电源的高性价比选择。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0:49 ?285次阅读
    40-60<b class='flag-5'>W</b> 反激式<b class='flag-5'>电源</b>芯片,贝岭 BL8851的应用指南

    芯干线350W电源模块深度解析

    芯干线全新推出的 350W 电源模块,凭借创新的 PFC+LLC 电源架构与同步整流技术,大功率供电需求带来卓越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7-04 16:02 ?2391次阅读
    芯干线350<b class='flag-5'>W</b><b class='flag-5'>电源</b>模块深度解析

    6306板100W电源方案

    100W电源方案
    发表于 06-09 14:45 ?2次下载

    开关电源反馈环路

    内容 开关电源简介 开关电源环路分析(反激变换器) 开关电源的环路补偿(
    发表于 06-06 15:36

    风华电阻RC系列特征解析:RC-01W510JT

    RC-01W510JT这款电阻,深入探讨风华电阻RC系列的特征。 、RC-01W510JT的基本参数 RC-01
    的头像 发表于 05-13 14:45 ?313次阅读
    风华电阻RC系列特征解析:<b class='flag-5'>以</b>RC-01<b class='flag-5'>W</b>510JT<b class='flag-5'>为</b><b class='flag-5'>例</b>

    开关电源设计秘籍(11-20

    T I 的出品的开关电源设计参考资料,很不错的哦~ 共30,这 30 秘笈的中间十分别如下: 秘笈 11 阻尼输入滤波器 秘笈 12 降压—升压
    发表于 05-08 14:51

    开关电源讲解 -- 反激式开关电源

    ?、整体概括下图是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原理图。输入电压范围在AC100V~144V,输出DC12V的电压。 开关电源的思路:要实现输出的稳
    发表于 04-24 17:22

    如何综合性测试电源芯片?——ASP3605芯片

    引言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电源芯片是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之。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子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对电源芯片进行综合性的测试至关重要。本文国科安芯生产的ASP360
    的头像 发表于 04-07 09:26 ?518次阅读

    3500W与6000W开关电源解析

    、460~480V。低电压时IIN=25A(MAX);其输出直流350V/12.5A(MAX)。电网频率50~60Hz。 2 3500W电源解剖   解剖工作第步是拆焊两种(两台)
    发表于 04-02 15:19

    超详细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图讲解

    电容或加LC噪声滤波器可以改善)  今天最常用的反激开关电源的设计流程及元器件的选择方法。给大家讲解如何读懂反激开关
    发表于 03-27 16:30

    实用型200W电源电路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实用型200W电源电路.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3-24 09:23 ?1次下载

    金升阳推出50W-150W DC/DC宽压电源

    传统工控行业对大功率DC/DC电源需求不断增加,更好地响应市场需求,金升阳重磅推出低压砖50W /75W/150W DC/DC宽压
    的头像 发表于 02-13 17:19 ?911次阅读
    金升阳推出50<b class='flag-5'>W-150W</b> DC/DC宽压<b class='flag-5'>电源</b>

    IP5385智能手机提供快充方案的30W到100W大功率电源管理芯片

    英集芯IP5385款专为智能手机,平板,移动电源,手持电动工具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快充解决方案的30W到100W大功率电源管理SOC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12-31 10:24 ?736次阅读
    IP5385<b class='flag-5'>为</b>智能手机提供快充方案的30<b class='flag-5'>W</b>到100<b class='flag-5'>W</b>大功率<b class='flag-5'>电源</b>管理芯片

    12W开关电源芯片U65153产品概述

    随着折叠屏手机的技术不断成熟再加上AI大模型与折叠屏手机的结合,手机消费形式被革新,这将进步刺激消费者的换机需求,折叠屏手机整体渗透率有望提升。电子设备的创新,也自然会拉动开关电源芯片市场。立马您呈上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4:49 ?10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