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世界上最短的时间间隔是多少吗?247仄秒!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德国的物理学家测出了有史以来最短的时间间隔。该团队测量了一个光子在氢分子长度上移动所需的时间,发现它发生的时间仅为247仄秒,即2.47X10^-19秒。
根据上述新的测算方法,飞秒显得很慢(1飞秒是一千万亿分之一秒)。研究人员发现,一个光子穿过一个氢分子的时间约为247仄秒。
研究小组用特定能量水平的X射线照射一个氢分子,使两个电子从分子中飞出。
通过测量两个电子的干涉模式,研究人员能够精确计算出光子到达分子中的第一个氢原子,再到第二个氢原子需要多长时间。结果发现,答案是高达247仄秒。
责编AJX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子
+关注
关注
32文章
1954浏览量
91526 -
光子
+关注
关注
0文章
116浏览量
14859 -
时间
+关注
关注
0文章
45浏览量
2001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地物光谱仪如何帮助科学家研究植被和土壤?
在遥感、生态、农业等研究领域,科学家们常常会提到一个工具: 地物光谱仪 。它看起来像一台“测光的枪”,却能揭示土壤和植被的“隐藏信息”。那么,地物光谱仪到底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在科学研究中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雷圣宾、李
PCB板短时间内重复开关机,导致ADS8328初始化失败怎么解决?
PCB板短时间内重复开关机,导致ADS8328初始化失败,看PDF,有POR复位和CFR_D0复位。选择CFR_D0复位
程序如下,但是没有
发表于 01-01 06:39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的科学家,探讨学科交叉与学术创新,倾力打造兼具权威性、专业性和国际影响力的科学盛会。 未来科学大奖由未来论坛于 2016 年创设,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未来论坛是当前中国极具声望的民间科学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在浪潮信息等企业助力下打造

DDC264短时间内超出电压范围,是否还能正常测量?
会短时间达到0.9V(近DDC264模拟输入引脚端波形如图2)且客户并没有给模拟输入引脚与地之间正向串联二极管以达到钳位0.7V。
图1
图2
由于项目周期原因,客户想先测量看是否可以达到他目的再重新设计。
那这种情况下,是否能正常
发表于 11-19 07:02
科学家将拉曼光谱的测量速率提高100倍
专门设计和制造的拉曼光谱仪的图像,其性能比任何其他系统高出100倍。 东京大学光子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 Takuma Nakamura、Kazuki Hashimoto 和 Takuro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科学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的效率,还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和精确度。例如,在生物学领域,AI能够帮助科学家快速识别基因序列中的关键变异,加速新药研发进程。
2. 跨学科融合的新范式
书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促进了多个
发表于 10-14 09:12
INA122U如何让上电就能在短时间让ADC采集值趋于稳定?
。感觉是仪表放输出端给滤波电容充电导致。不知是何原因,如何消除此影响,想上电就能在短时间让ADC采集值趋于稳定,请教。
发表于 09-11 08:1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