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深度探讨GaN器件驱动电路并联晶体管设计方案

电子设计 ? 来源:英飞凌科技 ? 作者:Yalcin Haksoz ? 2021-01-20 15:25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作者:英飞凌科技首席工程师 Yalcin Haksoz

在功率变换器应用中,宽带隙(WBG)技术日益成为传统硅晶体管的替代产品。在某些细分市场的应用场景中,提升效率极限一或两个百分点依然关系重大,变换器功率密度的提高可以提供更多应用优势,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基于氮化镓(GaN)晶体管的解决方案意义重大。与传统硅器件相类似,GaN晶体管单位裸片面积同样受实际生产工艺限制,单个器件的电流处理能力存在上限。为了增大输出功率,并联配置晶体管已成为设计工程师可以考虑的选项之一。应用晶体管并联技术在最大限度提升变换器输出功率的同时,也带来了电路设计层面的挑战。

并联晶体管的设计挑战

在应用晶体管并联技术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并联晶体管的通态电阻(RDS(on))。理想情况下,所选器件应均匀匹配,以确保静态电流在并联晶体管之间平均分配。其次,在动态开关过程中,如果晶体管栅极缺乏对称性,不仅会导致流经晶体管的电流分配不平衡,动态电流和电路寄生参数将会导致高频振荡电压。如果这些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将可能导致晶体管损坏。

尽管传统硅晶体管的并联配置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但对于GaN器件并联技术研究还鲜有涉及。考虑到GaN器件驱动的特殊性以及其高速开关特性,我们将首先从GaN器件驱动电路设计开始介绍。

正确设计驱动电路

诸如英飞凌科技 CoolGaN?600 V HEMT之类的GaN晶体管采用了栅极p型掺杂工艺,这会将器件的栅极阈值电压转换为很低的正向电压(1.0V~1.5V)。该结构中栅极形成的pn结正向电压(VF)约为3.0 V,电阻为几欧姆,与栅极电容CG并联。因此,CoolGaN?晶体管驱动电路与传统硅晶体管存在很大差异。栅极驱动过程中,一旦达到Miller平台,栅极电压就被钳位到接近VF的值,这意味着在硬开关应用中需要负电压来关断晶体管。同时,CoolGaN? 器件在稳态导通状态和开关瞬态所需驱动也有所不同。

针对CoolGaN?晶体管特性设计的栅极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为确保栅极驱动正常,驱动电压VS的峰值需要超过VF的两倍(通常使用8V~10V),通过Ron提供了一条瞬态低阻抗高速AC路径来为Con和CGS充电,然后通过RSS形成一条并联的稳态DC路径。因此,栅极导通瞬态电流由Ron决定,而RSS决定稳态二极管电流。

在栅极关断时,CGS和Con中的电荷将快速达到平衡。此处必须确保Con大于CGS,以确保稳态的电荷差使栅极电压VG变为负值,从而在硬开关应用中关断晶体管。

o4YBAGAH2lKAZaT-AADtCRF7JAw963.png

图1:E模式GaN HEMT等效电路(左)和建议的驱动方案(右)。

当并联配置CoolGaN?晶体管时,可使用相同参数的RC驱动网络分别连接每个并联晶体管,再同时与传统硅晶体管的标准驱动器连接。并联的几个晶体管只需要一个隔离型驱动器,例如隔离型EiceDRIVER?1EDI20N12AF,使用源极(OUT +)和漏极(OUT-)输出分别实现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当使用12V隔离电源作为栅极驱动器供电时,EiceDRIVER?内部会将其分为正向驱动电压和-2.5V反向关断电压这样可确保驱动电压不超过晶体管栅极阈值,并大限度减小反向导通损耗。即使在低占空比情况下,EiceDRIVER?也可以保持良好的栅极电压调节特性,从而阻止RC驱动网络失压。

电流旁路对GaN晶体管并联配置的影响

即使每个晶体管都配置独立的RC驱动网络,并联晶体管的源极电流仍然存在部分共享路径,这将会对栅极驱动产生影响(见图2)。理想情况下,所有源极电流都将从漏极流至晶体管源极,但不可避免的一种情况是,部分源极电流会从开尔文源极(Kelvin source)流出。如果这些路径的阻抗和PCB布线不同,则并联的CoolGaN?晶体管栅极回路中的VGS电压可能会有所不同,小至几毫伏的栅极电压差异会导致几安培的不平衡源极电流分流,导致并联晶体管之间在开关瞬态产生剧烈振荡。

o4YBAGAH2m2AFqXiAAB4HTOoTIo652.png

图2:在CoolGaN?并联操作中,开尔文源极路径中的高阻抗可防止发生严重的振荡。

共享驱动电流路径问题可以通过在开尔文源极路径中引入高阻抗共模(CM)电感解决。将共模电感器和一个1?电阻器配置在栅极和相应的Kelvin源极驱动器返回路径之间,栅极驱动器环路中将呈现很小的漏感,而并联晶体管的栅极共享路径中将由于两个共模电感的存在呈现高阻抗。选择共模电感需要避免对栅极驱动器的驱动能力产生影响,图3所示的SIMetrix仿真结果清楚显示了共模电感对共享驱动电流路径问题的抑制。

o4YBAGAH2n-Af-D6AAEp9cOylSU837.png

图3:仿真结果显示在没有共模电感(上)和加入共模电感(下)情况下开关40A电流。

PCB优化设计

在并联配置晶体管时,另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是PCB中寄生电感和电容(器件布局、PCB布线、多层PCB布局),以及所用器件中寄生电感和电容的影响。对于CoolGaN?晶体管,关键问题是由VGS阈值范围和晶体管之间RDS(on)差异造成的影响。通过仿真,在SIMetrix中对CoolGaN?晶体管进行建模分析。仿真模型使用0.9V~1.6V阈值电压和55mΩ~70mΩ的RDS(on)值的CoolGaN?并联,同时对寄生电感和PCB寄生电容电容进行建模。分析结果表明,并联晶体管分流不均仅与所用晶体管之间的RDS(on)差异有关。在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进行严格器件匹配来解决。如前文所述,使用CM电感可以避免破坏性的持续电压振荡。然而,遵循良好的元器件布局和PCB布线也是一个关键因素。电源环路和栅极驱动环路必须保持较小且对称,同时还要确保开关节点的寄生电容尽可能低。

积累实践经验

了解挑战及其解决方案的最佳方法是在实验室进行试验。为此,英飞凌开发了并联半桥评估板,其中应用了四个70mΩ IGOT60R070D1 CoolGaN?晶体管。该评估板遵循了以上介绍的设计准则,可以为评估和设计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评估版还提供了大量测试点。需要注意的重要一点是,对于某些测量点,需要高带宽隔离差分探头,并且在使用前矫正以确保准确的波形采集。

通过连接外置电感,该评估板可用于降压或升压电路(buck circuit or boost circuit)测试、双脉冲(double pulse test)测试以及脉冲宽度调制(PWM)运行。评估板还适用于数千瓦功率等级或高开关频率至1MHz的软开关和硬开关应用。模块化设计简化了测试配置流程,除了板载100?F,450V的大容量电容之外,额外的连接器允许再增加一个母线电容。 该组件与另外两个高频旁路电容器一起,确定了450V的输出或母线电压等级。在安装合适的散热器、导热片和风扇的情况下,评估板可在硬开关或软开关下以高达28A的连续电流,或峰值电流70A运行。 死区时间电路中的电位计也包括在评估板内,可通过RC网络实现延迟接通,以及通过二极管实现无延迟关断。

图4:并联半桥CoolGaN?评估平台。

总结

尽管硅晶体管并联配置已经十分成熟,GaN晶体管并联配置对于许多设计工程师而言仍然存在挑战,采用不同于传统硅器件的栅极驱动电路是并联配置的关键。由此开始,GaN晶体管并联配置与硅晶体管相类似,但不完全相同。为保证并联晶体管均流,需要在设计阶段对PCB布线和器件选型进行优化。针对旁路电流对并联GaN晶体管的影响,在栅极和开尔文源极路径中加入合适的共模电感是必不可少的,这将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小电压震荡。
编辑:hfy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36

    浏览量

    142332
  • GaN器件
    +关注

    关注

    1

    文章

    49

    浏览量

    8100
  • 硅晶体管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

    浏览量

    345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GaN与SiC功率器件深度解析

    本文针对当前及下一代电力电子领域中市售的碳化硅(SiC)与氮化镓(GaN晶体管进行了全面综述与展望。首先讨论了GaN与SiC器件的材料特性及结构差异。基于对市售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5:28 ?640次阅读
    <b class='flag-5'>GaN</b>与SiC功率<b class='flag-5'>器件</b><b class='flag-5'>深度</b>解析

    多值电场型电压选择晶体管结构

    多值电场型电压选择晶体管结构 为满足多进制逻辑运算的需要,设计了一款多值电场型电压选择晶体管。控制二进制电路通断需要二进制逻辑门电路,实际上是对电压的一种选择,而传统二进制逻辑门
    发表于 04-15 10:24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开关电路的设计,FET开关电路的设计,功率MOS电动机驱动电路,功率MOS开关电源的设计,进晶体管开关电源的设计,模拟开关
    发表于 04-14 17:24

    GaN驱动技术手册免费下载 氮化镓半导体功率器件门极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GaN驱动技术手册免费下载 氮化镓半导体功率器件门极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8:06 ?1.9w次阅读
    <b class='flag-5'>GaN</b><b class='flag-5'>驱动</b>技术手册免费下载 氮化镓半导体功率<b class='flag-5'>器件</b>门极<b class='flag-5'>驱动</b><b class='flag-5'>电路设计方案</b>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日 铃木雅臣]

    晶体管开关电路的设计,FET开关电路的设计,功率MOS电动机驱动电路,功率MOS开关电源的设计,晶体管
    发表于 03-07 13:55

    氮化镓晶体管并联设计技术手册免费下载

    。 ? 目的 ?:本手册详细阐述了氮化镓(GaN晶体管并联设计的具体细节,旨在帮助设计者优化系统性能。 二、氮化镓的关键特性及并联好处 1. 关键特性 ? 正温度系数的R DS(on
    的头像 发表于 02-27 18:26 ?584次阅读

    晶体管电路设计与制作

    这本书介绍了晶体管的基本特性,单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双管电路的设计与制作,3~5电路的设计与
    发表于 02-26 19:55

    晶体管故障诊断与维修技巧 晶体管在数字电路中的作用

    晶体管是现代电子设备中不可或缺的组件,它们在数字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了解如何诊断和维修晶体管故障对于电子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来说是一项基本技能。 一、晶体管在数字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9:46 ?1792次阅读

    晶体管反相器的原理及应用

    晶体管反相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电路元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利用晶体管的放大特性和反相特性,实现了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反相。本文将详细探讨
    的头像 发表于 10-08 16:03 ?3236次阅读

    GaN晶体管的命名、类型和结构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GaN晶体管的命名、类型和结构.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12 10:01 ?0次下载
    <b class='flag-5'>GaN</b><b class='flag-5'>晶体管</b>的命名、类型和结构

    晶体管的主要材料有哪些

    晶体管的主要材料是半导体材料,这些材料在导电性能上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和性质,使得晶体管能够实现对电流的有效控制。以下将详细探讨晶体管的主要材料,包括硅(Si)、锗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1:32 ?3388次阅读

    GaN晶体管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GaN(氮化镓)晶体管,特别是GaN HEM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场景。其出色的高频性能、高功率密度、高温稳定性以及低导通电阻等特性,使得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1:27 ?1962次阅读

    GaN晶体管和SiC晶体管有什么不同

    GaN(氮化镓)晶体管和SiC(碳化硅)晶体管作为两种先进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在电力电子、高频通信及高温高压应用等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然而,它们在材料特性、性能表现、应用场景以及制造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1:16 ?1891次阅读

    GaN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性能优势

    GaN(氮化镓)晶体管,特别是GaN HEMT(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是近年来在电力电子和高频通信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新型功率器件。其结构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11:01 ?2622次阅读

    晶体管的漏极与源极有什么区别

    探讨晶体管的漏极(Drain)与源极(Source)的区别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晶体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晶体管,尤其是场效应晶体管(FE
    的头像 发表于 08-13 17:16 ?931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