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加州大学通过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脑机接口设备实现 “即插即用” 效果

lhl545545 ? 来源:与非网 ? 作者:与非网 ? 2020-09-21 10:10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最近,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通过将机器学习技术应用于脑机接口系统,瘫痪者的大脑可以记住操控电脑光标的感觉,即使不再进行日常训练,这部分记忆力可以留存一个半月甚至更久。脑机接口设备因此可实现 “即插即用” 效果。

一枚小小的植入芯片可以让瘫痪的人恢复触觉 、操控假肢 、使用平板电脑 。近年来,多项植入式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系统研究给了瘫痪者便利生活的希望。但以往实验中,瘫痪者的操控能力往往隔一段时间就会 “格式化”,需要重新训练大脑来习得这种能力。实际应用中,大量的日常训练会磨损瘫痪者的耐心,脑机接口设备的实用性也大打折扣。

我们一直都想做能真正改善瘫痪患者的日常生活的设计,而不是做出来就束之高阁”,论文的通讯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系副教授 Karunesh Ganguly 表示。在和《知识分子》的邮件交流中,他表示该项研究的最大意义是证明了此类设计无需重新校准即可获得稳定的性能,并在信号稳定时为长期解码器校准提供了路线图。

Ganguly 和同事们的这一实验持续了 6-7 个月。他们以一位四肢瘫痪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手术将一枚便利贴大小的电极垫植入受试者的大脑表面来探测神经活动。术后几周,受试者开始用植入芯片控制电脑光标,一边想象脖子和手腕的运动一边注视电脑上光标的移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能逐渐将电极记录的受试者大脑活动与光标移动进行匹配。一开始,他们每天都重新启动这个算法,但问题很快出现了:受试者有时候好几个小时都没法重新掌握控制光标的能力,有几天甚至完全放弃了。

由于电极信号不稳定,过往类似实验中每天重启电极是标准做法。但这次,研究者采用了脑皮层电图(ECoG)电极阵列,这是一种临床上常用于癫痫灶检测的电极。 不同于马斯克的 Neuralink 使用的针式“犹他电极(Utah Array)” ,这种电极的表面积更大,虽敏感度不及前者,但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信号源。在瘫痪者长期研究中,ECoG 的使用需要经过特别批准。“ECoG 是非常稳定且有应用前景的材料,但还没有什么(研究者)以这种方式使用过它”,Ganguly 表示,“我们的主要创新是将 ECoG 和长期自适应解码器(ltCLDA)结合,以达到稳定的控制。”

既然有了稳定信号源,研究人员决定不再每天重启算法,而是让它持续更新。脑电波信号和机器学习算法互动,几天内受试者的控制能力显著提高了,越到后来,受试者每天到达最好控制状态的时间越短。研究者以速度、准确性和信息传输的比特率来衡量控制能力,发现将算法更新的时间控制在大脑能跟上的频率,即 10 秒一次的时候,效果最好。

研究人员认为,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者的大脑能够放大有效的神经活动模式,以通过 ECoG 阵列最有效地驱动人工界面,同时消除不那么有效的信号,最后发展出一种牢固而持续的“心理模型”,这一修剪过程非常类似于大脑的思维方式。

“一旦受试者建立了交互控制方案的持久存储,就无需进行重置。” Ganguly 说,“大脑会迅速收敛到相同的解决方案。”

经过两周左右,实验达到比较稳定的结果,受试者掌握了控制 “技能”。此后研究人员关闭算法的自动更新功能,受试者也能 “即插即用” 脑机接口设备,而且控制能力维持 44 天也不会减弱。研究人员也探索建立了其他的升级 “技能”,如点击虚拟按键。

目前,该实验还在进行后续阶段的工作,包括利用脑部信号控制义肢的实验。Ganguly 表示,虽然目前只有一位受试者数据,他对实验结果是有信心的,因为之前有长期的动物实验数据支撑。目前,研究团队也在招募更多的受试者。
责任编辑:p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芯片
    +关注

    关注

    460

    文章

    52624

    浏览量

    442816
  • 机器学习
    +关注

    关注

    66

    文章

    8510

    浏览量

    134901
  • 接口设备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

    浏览量

    684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接口重大进展,AI模仿让患者发声!上游芯片技术也在不断研发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弯弯)近日,接口技术又取得重大进展,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开发出一款新型
    的头像 发表于 08-17 00:03 ?8339次阅读
    <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重大进展,AI模仿让患者发声!上游芯片<b class='flag-5'>技术</b>也在不断研发

    通过接口恢复行动能力

    接口(BCI)是时下一大热门话题,相关的技术创新和高调的倡导者为公众带来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为了让大家了解这项技术的实际应用,贸泽电子采访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10:33 ?457次阅读

    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问世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传来好消息;该所科研团队成功研发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 据悉,CyberSense机器人具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4:42 ?541次阅读

    数百万元!国产接口开启落地转化新篇章

    电子发烧友网综合报道 近日,均普智能人工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研究院透露,该研究院成功斩获某政府重要项目 接口 的订单,金额高达数百万元。此产品将应用
    发表于 03-29 03:29 ?896次阅读

    中国自研接口获得新突破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3月20日),在北京脑科学与类研究所举行了“北一号”人体植入媒体通气会上;半侵入式接口“北
    的头像 发表于 03-21 11:47 ?1001次阅读

    电基础系列之电电极的分类与技术对比

    电电极的概述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神经元电活动来反映功能状态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0:27 ?1889次阅读
    <b class='flag-5'>脑</b>电基础系列之<b class='flag-5'>脑</b>电电极的分类与<b class='flag-5'>技术</b>对比

    全球首例介入式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成功

    近日,全球首例介入式接口传感器血管内取出试验在北京取得了圆满成功。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接口技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1:31 ?851次阅读

    重大突破!优刻得×虎科技接口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在全球医疗科技的前沿,优刻得携手战略合作伙伴上海虎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虎科技”),共同见证了医疗创新的历史性时刻。虎科技自主研发的256导高通量植入式柔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6:57 ?1679次阅读
    重大突破!优刻得×<b class='flag-5'>脑</b>虎科技<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NaVILA:加州大学与英伟达联合发布新型视觉语言模型

    日前,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携手英伟达,共同推出了一款创新的视觉语言模型——NaVILA。该模型在机器人导航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应用潜力,为智能机器人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视觉语言模型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0:51 ?719次阅读

    华山医院成功实施接口临床植入试验

    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途径。 此次植入的接口设备是由博睿康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洪波教授团队共同合作开发的。该系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10:32 ?1292次阅读

    成都华微亮相第二届接口大会

    日前,第二届接口大会在武汉市成功举办。本次大会以“互联·共创未来”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1500余位医学科学、脑科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1-27 11:06 ?825次阅读

    景昱医疗:接口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更有效的手段

    功能疾病中的探索和创新》。 ? 景昱医疗董事、CFO、董事会秘书耿东 接口技术就是一种在与外部
    发表于 11-22 14:57 ?1390次阅读
    景昱医疗:<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机</b><b class='flag-5'>接口</b>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更有效的手段

    用于3D脑血管成像和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可穿戴超声贴片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徐升副教授和团队,开发出一种可穿戴超声贴片,用于免手持的经颅大脑血管成像和持续稳定地监测血流。 在该装置中,该课题组采用2兆赫兹的低频超声波,以减少颅骨引起的信号衰减和相位畸变;加入铜网屏蔽层并采
    的头像 发表于 11-09 11:22 ?1225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3D脑血管成像和<b class='flag-5'>脑</b>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可穿戴超声贴片

    美国研发出创新接口(BCI)技术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健康中心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研发出一款创新接口(BCI)技术,该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4:59 ?951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