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臭氧检测仪的两种校准方法和应用范围分析

牵手一起梦 ? 来源: 逸云天电子 ? 作者:佚名 ? 2020-09-03 16:22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在很多的工业环境和特殊环境中,其实都离不开臭氧检测仪的使用。这是因为臭氧检测仪可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和特殊环境中的臭氧浓度连续在线检测,现场带报警功能(高低报警可调),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仪器兼容各种报警控制器PLCDCS 等控制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远程报警,电脑数据存储等功能,可以给我们的安全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仪器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都是需要进行校准的。那么臭氧检测仪校准的方法有哪几种呢?

臭氧检测仪校准的两种方法:

1、校准仪器的校准

臭氧检测仪厂家采用紫外光法选择10个测试点,比较臭氧检测仪的分布情况,误差范围控制在+1%以内,合格。

2、化学滴定

国际公认化学方法即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法来检测臭氧浓度。我们也分布选取10个测试点,然后用臭氧检测仪与化学滴定法测试的10个点进行对比,误差范围控制在+1%以内。碘化钾滴定法原理是用强氧化剂臭氧与碘化钾反应,使碘游离出来到水里,水就会变为茶色(O3+2KI+H2OO2+I2+KOH),利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定,使游离碘变为NaI,反应终点为水完全褪色(I2+2Na2S2O32NaI+Na2S4O6)。

臭氧浓度:C=(Ana×B×2400)/V0单位(mg/l)

其中,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剂量为毫升

V0-臭氧氧化其它取样量毫升

B-硫代硫酸钠mol/l标准溶液浓度

责任编辑:g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控制系统
    +关注

    关注

    41

    文章

    6814

    浏览量

    112419
  • 监控
    +关注

    关注

    6

    文章

    2328

    浏览量

    57922
  • 电脑
    +关注

    关注

    16

    文章

    1786

    浏览量

    7072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正压气密性检测仪与负压检测仪的性能对比-岳信仪器

    在工业生产、质量检测等领域,气密性检测至关重要,而正压气密性检测仪和负压检测仪是常用的两种设备。了解它们之间的性能差异,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际需
    的头像 发表于 08-14 11:30 ?67次阅读
    正压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与负压<b class='flag-5'>检测仪</b>的性能对比-岳信仪器

    扫描机气密性检测仪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岳信仪器

    扫描机气密性检测仪在保障扫描设备气密性能、确保扫描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检测仪也可能遇到一些常见故障。本文将介绍这些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以帮助用户使用和维护设备。一、常见故障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1:34 ?252次阅读
    扫描机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的常见故障及排除<b class='flag-5'>方法</b>-岳信仪器

    控制器气密性检测仪的日常维护与校准指南-岳信仪器

    在工业生产中,控制器气密性检测仪是保障产品气密性达标的关键设备。为保证检测准确稳定,日常维护与校准不可少。(一)日常维护1、外观清洁定期用干净柔软的布擦拭控制器气密性检测仪外观,防止灰
    的头像 发表于 07-29 15:42 ?125次阅读
    控制器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的日常维护与<b class='flag-5'>校准</b>指南-岳信仪器

    烟气检测仪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大揭秘

    如何工作的呢? 烟气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基于多种检测技术,常见的有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红外吸收技术等。 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是一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
    发表于 06-16 16:10

    正确使用新能源电机气密性检测仪,避免检测误差

    可能导致检测误差,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在使用新能源电机气密性检测仪之前,应进行充分的预热和校准。预热可以确保检测仪达到最佳工作状态,而校准则是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11:49 ?269次阅读
    正确使用新能源电机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避免<b class='flag-5'>检测</b>误差

    烟气检测仪是什么?这里为你精准揭秘!

    检测仪是一用于检测烟气中各种成分和参数的设备。它就像是环境和工业生产的“健康卫士”,能够实时、准确地测量烟气中的多种物质,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以及烟气的温度、压力
    发表于 05-26 13:59

    正点原子ND1核辐射检测仪支持检测x,γ,β射线的辐射强度,高灵敏度J321盖革-米勒计数管,支持约100万个辐射值记录!

    正点原子ND1核辐射检测仪支持检测x,γ,β射线的辐射强度,高灵敏度J321盖革-米勒计数管,支持约100万个辐射值记录! ND1核辐射检测仪是正点原子最新推出的一款多功能核辐射检测仪
    发表于 04-15 11:09

    气密性检测仪校准规范详解

    气密性检测仪是工业生产中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设备,其准确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气密性检测仪的精度和可靠性,定期校准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以下是气密性检测仪
    的头像 发表于 03-26 15:54 ?696次阅读
    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b class='flag-5'>校准</b>规范详解

    电机外壳气密性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在电机生产过程中,电机外壳的气密性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作为气密性检测仪工厂,我们的电机外壳气密性检测仪能精准检测电机外壳的气密性能。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使用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4:36 ?434次阅读
    电机外壳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的使用<b class='flag-5'>方法</b>

    搅拌机气密性检测仪的使用方法

    在工业生产和许多加工领域中,搅拌机的气密性对于其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搅拌机气密性检测仪则是确保其气密性良好的关键工具。下面将详细介绍搅拌机气密性检测仪的使用方法。首先,在使用前需要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4:49 ?509次阅读
    搅拌机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的使用<b class='flag-5'>方法</b>

    LED显示屏气密性检测仪的使用小技巧

    LED显示屏作为现代显示技术的核心组件,其稳定性和耐用性至关重要。气密性检测仪作为一专业的检测设备,在确保LED显示屏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LED显示屏气密性检测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13:36 ?631次阅读
    LED显示屏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的使用小技巧

    绝缘电阻测试与绝缘检测仪的区别

    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中,绝缘性能的检测是至关重要的。绝缘电阻测试仪和绝缘检测仪两种常用的绝缘性能检测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技术人员评估设备的绝缘状态,预防电气故障和事故。尽管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4:53 ?1379次阅读

    电子电器气密性检测仪使用方法:操作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一:未进行仪器校准错误描述:操作人员忽略了定期对气密性检测仪进行校准,导致仪器测量精度下降。纠正方法:按照仪器说明书,使用标准校准件对仪器进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1:20 ?640次阅读
    电子电器气密性<b class='flag-5'>检测仪</b>使用<b class='flag-5'>方法</b>:操作中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可提高栅极驱动电流的方法

    电子发烧友网站提供《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可提高栅极驱动电流的方法.pdf》资料免费下载
    发表于 09-23 11:13 ?0次下载
    比较<b class='flag-5'>分析</b><b class='flag-5'>两种</b>不同的可提高栅极驱动电流的<b class='flag-5'>方法</b>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有哪两种

    放大电路是电子学中的基础组成部分,用于增强信号的幅度而不改变其基本特性。在电子工程中,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流
    的头像 发表于 09-23 10:40 ?128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