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利用光子拓扑绝缘体的概念制造了一种新型芯片?

lhl545545 ? 来源:与非网 ? 作者:与非网 ? 2020-08-13 10:2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为了使数据传输速度超过第五代(5G)电信标准,来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两年的设计、制作和测试,利用光子拓扑绝缘体的概念制造了一种新型芯片。

研究人员表明,他们的芯片可以传输太赫兹波(THz),从而产生 11gb/s 的数据传输速率,能够支持 4K 高清视频的实时流媒体传输,并且超过了 5G 无线通信的 10gbit/s 的理论极限。

太赫兹波是电磁波谱的一部分,介于红外光波和微波之间,被认为是高速无线通信的下一个前沿领域。因为 THz 频谱区域提供了更高的可用带宽,这可以满足对更高数据传输速率不断增长的需求。

还可以推测,太赫兹频谱带可用于解决高速,高能效和低成本芯片内 / 芯片间通信链路之间的互连权衡。这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利用大型多核处理器,片上网络或系统级封装解决方案。

不过,在太赫兹波能够用于电信领域之前,还需要解决一些基本的挑战,其中最大的两个问题是材料缺陷和传统波导(如晶体或空心电缆)的传输错误率。

这些问题在此更高的频带中变得尤为重要,因为更短的波长意味着更大的衰减以及对波导中材料缺陷的更大敏感性。当前的方法对诸如制造缺陷的缺陷和在尖角处的相当大的弯曲损失具有敏感性。

而光子拓扑绝缘体(PTI)克服了这些问题,它可以使光波在绝缘体的表面和边缘传导,而不是通过材料传导,就像火车沿着铁路行驶一样。当光沿着光子拓扑绝缘体传播时,它可以在锐角处重新定向,其流动将不受材料缺陷的干扰。

通过设计一种带有一排排三角形孔的小硅芯片,小三角形与大三角形指向相反的方向,光波就能得到“拓扑保护”。这款全硅芯片显示它可以无差错地传输信号,同时以每秒 11 千兆比特的速率在 10 个锐角周围传输太赫兹波,从而绕过硅制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任何材料缺陷。

该项目的负责人说,这是第一次在太赫兹光谱区域实现 PTIs,这证明了之前的理论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

他们的发现可能为更多的 PTI-THz 互连结构铺平道路,这些结构可以将电路中的各种组件连接到无线通信设备中,使下一代“6G”通信在未来以每秒 TB 速度传输,甚至比 5G 快 10 到 100 倍。

负责人解释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物联网IoT)设备的迅速采用,包括智能设备、远程摄像机和传感器,物联网设备需要无线处理大量数据,并依赖通信网络提供超高速和低延迟。通过使用太赫兹波技术,它有可能促进芯片内和芯片间的通信,以支持人工智能和基于云的技术,比如互联的自动驾驶汽车,这些技术需要将数据快速传输到附近的其他汽车和基础设施上,以便更好地导航和避免事故。”
责任编辑:p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磁波
    +关注

    关注

    21

    文章

    1490

    浏览量

    54944
  • 5G
    5G
    +关注

    关注

    1360

    文章

    48852

    浏览量

    576891
  • 太赫兹波
    +关注

    关注

    1

    文章

    53

    浏览量

    10006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压放大器:弹性拓扑绝缘体弹性波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应用

    二阶弹性拓扑绝缘体(SETI)在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领域中是个较新的概念,它结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8-12 11:12 ?139次阅读
    高压放大器:弹性<b class='flag-5'>拓扑</b><b class='flag-5'>绝缘体</b>弹性波技术研究的关键技术应用

    文详解绝缘体上硅技术

    绝缘体上硅(SOI)技术作为硅基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分支,其核心特征在于通过埋氧层(BOX)实现有源层与衬底的电学隔离,从而赋予场效应晶体管独特的电学特性。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5:27 ?230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b>文详解<b class='flag-5'>绝缘体</b>上硅技术

    山西大学实现一种压缩激光新型光源

    图1.压缩激光原理示意图 近日,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利用压缩库增强光学参量耦合新方案,实验实现一种压缩激光新型光源。相关研究成果“Reser
    的头像 发表于 07-17 09:44 ?154次阅读
    山西<b class='flag-5'>大学</b>实现<b class='flag-5'>一种</b>压缩激光<b class='flag-5'>新型</b>光源

    软通动力亮相日本大阪世博会 分享AI解决方案

    5月8日,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北京活动周(以下简称“世博会北京活动周”)在日本大阪“梦洲”人工岛世博园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的中国馆开幕
    的头像 发表于 05-12 19:05 ?492次阅读

    深入解析硅基光子芯片制造流程,揭秘科技奇迹!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硅基光子芯片制造技术正逐渐成为科技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21世纪的微电子技术”,硅基光子集成技术不仅融合电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3-19 11:00 ?1327次阅读
    深入解析硅基<b class='flag-5'>光子</b><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制造</b>流程,揭秘科技奇迹!

    我国科学家制备出可控手性石墨烯卷

    日前,我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名为“石蜡辅助浸入法”的新技术,成功让二维材料“卷起来”,制备出具有可控手性的石墨烯卷,为未来量子计算和自旋电子器件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由天津大学教授胡文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1:17 ?570次阅读

    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利用 “压缩 ”激光频率梳技术制造出更灵敏的气体传感器

    科学家们有史以来第利用一种名为 “量子压缩”的技术,提高了被称为光学频率梳激光器器件的气体传感性能。这些超精密传感器就像气体分子的指纹扫描仪。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4:29 ?503次阅读
    科罗拉多<b class='flag-5'>大学</b>博尔德分校:<b class='flag-5'>利用</b> “压缩 ”激光频率梳技术<b class='flag-5'>制造</b>出更灵敏的气体传感器

    一种新型半导体光放大器设计(1)

    我们介绍一种具有高增益(> 40 dB)和高饱和功率(> 21 dBm)的半导体光学放大器(SOA)芯片,其驱动电流适中(1.3 A)。本文提出了个用于优化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4:12 ?598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b class='flag-5'>新型</b>半导体光放大器设计(1)

    一种新型的非晶态NbP半金属薄膜

    来自斯坦福大学和韩国Ajou大学科学家们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项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他们发现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10:08 ?795次阅读
    <b class='flag-5'>一种</b><b class='flag-5'>新型</b>的非晶态NbP半金属薄膜

    大话芯片制造之读后感超纯水制造

    都是这样认为。原来我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医药制造过程中,纯净水用来生产药品或者输液配料原材之。纯水机制造纯净水其中重要参数是测导电率阻值。 当导电率阻值在18MΩ.cm会变成绝缘体,完
    发表于 12-20 22:03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点在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676次阅读
    西湖<b class='flag-5'>大学</b>:<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率比较 电阻率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导体和绝缘体是两不同的材料,它们在电学性质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导体是指那些能够容易地传导电流的材料,而绝缘体则是指那些不容易传导电流的材料。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电阻率上。 导体和绝缘体
    的头像 发表于 12-02 14:29 ?1705次阅读

    基于光栅耦合技术的光子芯片传感测试系统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光子芯片实验室研制一种基于光栅耦合技术的光子
    的头像 发表于 11-04 10:37 ?929次阅读
    基于光栅耦合技术的<b class='flag-5'>光子</b><b class='flag-5'>芯片</b>传感测试系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如何激发科学家的创新思维。AI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鼓励我们跳出传统框架,以数据为驱动,探索未知。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促进了科学方法的革新,也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提供新的
    发表于 10-14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