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卫星被劫仍不会泄密

如意 ? 来源:百家号 ? 作者:PingWest品玩 ? 2020-07-01 16:0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这是构建全球化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甚至量子互联网的重要一步。”

获得《自然》杂志审稿人上述赞誉的,是 2020 年 6 月 15 日发表的一篇论文——《基于纠缠的 1120 公里安全量子加密》(Entanglement-based secure quantum cryptography over 1,120 kilometres)。

该论文展示了:没有用地面中继器情况下,借助“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相隔 1120 公里的两个地面站之间,成功实现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此外,论文结果还显示,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通过物理原理依然能实现安全量子通信

“墨子号”是中国乃至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 2011 年正式立项,于 2016 年 8 月由长征二号丁火箭发射升空,其目的是实现覆盖全球的广域量子保密通信。

要理解上面论文成果,得先了解一些量子通信的技术背景。

先要说明的是,“量子” 这一概念,并不特指某一种具体粒子。光子、电子或原子等微观粒子都是量子范畴。

量子通信因其信息保密性,被视为加密传输消息的利器。理论上,量子信息传输瞬时完成,是不可破解的。

但实现层面上,为了交换加密消息,量子通信需要使用光子分布密钥(加密和解密密文的“钥匙”)。这个过程被称之为“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简称 QKD)。

由于随着传输距离变长,光子损耗会迅速增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两个用户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距离,被限制为大约 100 公里。

要延长距离并且避免光子损耗,得加入中继器。但只要涉及中继节点,就会有被他方控制的风险。

比如,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虽然提供了 2000 公里的光纤量子网络,但有 32 个中继节点,每个节点安全都需要人为保障。

取代地面中继器的一个方法,是利用量子通信卫星进行量子密钥分发。

2018 年 1 月,在自由空间信道,中国和奥地利利用 “墨子号” ,实现了洲际量子密钥分发,距离达 7600 公里。但如果采用这种方法,“墨子号”卫星掌握着用户分发的全部密钥,如果卫星被他方控制,就存在信息泄漏的风险。

利用量子的纠缠特性,成为解决这种风险的一副良方。量子纠缠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相互依存的状态,即使它们相隔数光年之远。处于纠缠状态的粒子,无论相隔多远,只要测量了其中一个粒子的状态,另一个粒子状态也会相应确定。

从物理原理上说,由于对量子的测量,发生在地面站用户端,纠缠源(卫星)不掌握密钥任何信息,即使卫星被他方劫持了,密钥也不会泄漏。但在该论文发表前,基于卫星纠缠的分发,不仅效率低下,而且错误率高,不足以支持量子密钥分发。

因此,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基于纠缠的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成为量子通信商业化、实用化的关键。

至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量子密钥分发过去的技术局限:如果没有地面中继器,那么两个地面站(用户)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最远只能到 100 公里。如果借助量子通信卫星,会有被劫持风险,因此需要借助量子的纠缠特性,但纠缠分发的效率又不够高。

再对比上述论文成果,就能明白其意义: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保密通信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即使别人劫持了卫星,也没办法获取加密的信息。

那么该论文研究团队是如何实现这个突破的呢?

该论文作者之一,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及其团队。他同时是 “墨子号” 项目和 “京沪干线” 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论文其他作者还包括:牛津大学 Artur Ekert、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团队、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等相关团队。

研究团队进行实验的两个站点,分别是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站,和青海德令哈站,相距 1120 公里。研究人员在两个站点处,设立了接受量子信号的望远镜。

当“墨子号”卫星经过站台时,与两个地面站的望远镜就建立光链路,以每秒 2 对量子的速度,在两个站之间建立量子纠缠,进而产生密钥。

地面站的望远镜经过特殊设计,主光学和后光路都有升级,解决了上文所说的,卫星纠缠分发效率低的问题。据论文实验结果,单边望远镜有双倍接收效率提升,双边则有四倍提升。

潘建伟担任主任的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部表示,基于该成果发展起来的高效星地链路收集技术,可以将量子卫星载荷重量,由现有几百公斤降低到几十公斤以下。

同时,能将地面接收系统重量,由现有 10 余吨降低到 100 公斤左右,实现接收系统小型化、可搬运,为将来卫星量子通信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量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93

    浏览量

    25964
  • 密钥分发
    +关注

    关注

    0

    文章

    5

    浏览量

    7817
  • 量子纠缠
    +关注

    关注

    0

    文章

    38

    浏览量

    10324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RIGOL示波器支持GHz级量子密钥分发测试

    一、引言 1.1量子密钥分发技术的重要性 在信息时代,数据安全至关重要。传统加密技术虽广泛应用,但存在被量子计算机破解的风险。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8-10 15:19 ?401次阅读

    浮思特 | 超导与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量子通信中的技术博弈

    近日,英国创新署宣布启动MARCONI项目,旨在研发量子密钥分发(QKD)接收器。面对当前网络安全威胁,该机构正通过两项技术推动QKD网络建设,以期构建覆盖英国的全域安全量子通信网络。
    的头像 发表于 05-22 13:42 ?521次阅读
    浮思特 | 超导与半导体单光子探测器:<b class='flag-5'>量子</b>通信中的技术博弈

    捕捉光的量子态:单光子信号验证实验揭秘

    传统实验设备的性能局限,打通量子理论教学与实验验证的“最后一公里”,构建直观可靠的单光子观测系统,成为推动量子技术普及的关键环节!某量子测控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7:26 ?558次阅读
    捕捉光的<b class='flag-5'>量子</b>态:单光子信号验证<b class='flag-5'>实验</b>揭秘

    华为路由器量子加密传输方案测试成功

    近日,华为与某亚太领先运营商合作,成功完成了IP网络量子加密传输测试,该方案采用华为新一代路由器平台和基于ETSI接口的量子密钥传输方案。本次测试覆盖了量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3-31 09:55 ?460次阅读

    电脑防泄密系统如何构建企业数据防泄密架构

    新型制造企业电脑如何防泄密保护。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1:44 ?386次阅读
    电脑防<b class='flag-5'>泄密</b>系统如何构建企业数据防<b class='flag-5'>泄密</b>架构

    Moku实现单光子对符合计数实验指南

    至关重要,因为它确保了密钥的安全分发,验证了量子态的传输以及量子比特上的操作。它还用于测试贝尔定理、纠缠光子测距,以及量子光学中的各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2-20 10:29 ?538次阅读
    Moku实现单光子对符合计数<b class='flag-5'>实验</b>指南

    量子技术的革命:手掌大小的激光器打破了实验室界限

    量子计算、计时和环境传感(包括基于卫星的重力测绘)等应用。 对于需要超精密原子测量和控制的实验,例如双光子原子钟、冷原子干涉仪传感器和量子门,激光器是不可或缺的。 激光器之所以有效,关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06:24 ?492次阅读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的关系

    、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量子通信主要分为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QKD)两种。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53 ?1574次阅读

    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 量子通信与传统通信的区别

    通信能够确保军事指挥和情报传递的高度保密性,任何企图窃取情报的行为都会被察觉,无法被窃听的特性使其在军事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量子通信可以应用于通信密钥生成与分发系统,具有向未来战场覆盖区域内任意两个用户分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5:45 ?2019次阅读

    是德示波器在量子通信中的潜在应用

    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量子密钥分发(QKD)和量子计算两个方面。 量子密钥
    的头像 发表于 11-26 16:46 ?705次阅读
    是德示波器在<b class='flag-5'>量子</b>通信中的潜在应用

    本源量子等向北京“金融量子实验平台”提供自主量子算力

    近日,由本源量子提供自主量子主算力的“金融量子实验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由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主办,本源量子公司联合共建,云端可提供
    的头像 发表于 10-30 08:05 ?729次阅读
    本源<b class='flag-5'>量子</b>等向北京“金融<b class='flag-5'>量子</b>云<b class='flag-5'>实验</b>平台”提供自主<b class='flag-5'>量子</b>算力

    玻色量子中标中国移动量子计算实验平台采购项目

    2024年10月,中国移动采购与招标网显示,北京玻色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玻色量子”)成功中标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至2025年量子计算实验平台采购项目。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09:38 ?936次阅读

    利用AI构建实用量子计算应用

    在实践中构建实用量子计算机的难度极高,这需要大幅提高量子计算机的规模、保真度、速度、可靠性和可编程性,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另外,还需要功能强大的工具以解决许多阻碍实现实用量子计算的复杂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10:24 ?927次阅读
    利用AI构建实用<b class='flag-5'>量子</b>计算应用

    量子企业官宣,大众消费品厂商免费试用

    近日,合肥硅臻芯片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臻”)宣布,其自主研制的国内首颗毫米级商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芯片QRNG10成功量产下线,现同步启动“量子密钥芯片免费试用”活动。量子熵源芯片
    的头像 发表于 09-06 10:59 ?528次阅读
    <b class='flag-5'>量子</b>企业官宣,大众消费品厂商免费试用

    基于time-bin量子比特的高速率多路纠缠源——PPLN晶体应用

    基于time-bin量子比特的高速率多路纠缠源PPLN晶体应用随着量子计算的不断发展,对于现代公钥加密的威胁也逐渐明显起来。而量子密钥分发
    的头像 发表于 08-30 12:27 ?583次阅读
    基于time-bin<b class='flag-5'>量子</b>比特的高速率多路纠缠源——PPLN晶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