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对dToF传感技术原理进行解读

MEMS ? 来源:MEMS ? 2020-06-02 11:37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导读:2020年苹果(Apple)公司发布了新款iPad Pro,其中,基于dToF技术的激光雷达(LiDAR)是这款平板电脑的亮点,一时间引起了3D成像和传感行业内外激烈的探讨。此前,麦姆斯咨询已经发布了《索尼dToF传感器将SPAD推上风口,消费类激光雷达迎来重大机遇》、《一睹真容:iPad Pro激光雷达扫描仪ToF传感器》等文章来揭开这款激光雷达的神秘面纱。本文由飞芯科技撰写,对dToF传感技术原理进行解读。

图2 拆解苹果新款iPad Pro,获得后置摄像头模组,右侧为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

首先回顾一下苹果官方宣传稿:“特制的激光雷达扫描仪利用直接飞行时间(dToF)技术,测量室内或室外环境中从最远五米处反射回来的光。它可从光子层面进行探测,并能以纳秒速度运行,为增强现实(AR)及更广泛的3D传感应用领域开启无尽可能”。

dToF,全名“Direct Time-of-Flight”(直接飞行时间法),是3D传感方案之一。dToF投射整个面,根据反射时间计算深度信息,具有测距范围远、功耗低、速度快等特点。优势在于针对需要较远距离测绘的应用,如人体的动作识别、建筑物识别、场景识别建模等。

苹果新款iPad Pro搭载的这款激光雷达的视角角约为60°×48°。发射光在一个较大视场角的情况下会随距离迅速衰减,为了保证一定的探测距离,苹果采用DOE(衍射光学元件)实现红外激光点阵发射,每个点覆盖约1°×1°的角度范围。

图3 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采用DOE

(a)“正常工作模式”

(b)“省电模式”

图4 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发射的激光红外点阵

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的dToF传感技术分为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正常工作模式”和“省电模式”,图4(a)为“正常工作模式”,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共计576个,而图4(b)为“省电模式”,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仅有144个点。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激光红外点阵中的点并不是同时都发光的,使用高速相机(近红外敏感)拍摄时,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中的点会交替发光,如图5所示。

图5 使用高速相机拍摄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瞬时图)

经过仔细测试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的“正常工作模式”,发现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分为四组,轮流发光。如果取图4(a)中的一块单元区域为例,则发光顺序如图6所示。

图6 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部分)工作顺序图

在图6中,我们采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了激光红外点阵的发光顺序,可以看到在每一行,发光的顺序为“1-2-1-2”重复或者“3-4-3-4”重复。这也是源自于特殊的VCSEL设计。据悉,这款VCSEL是由Lumentum提供,整个VCSEL采用共负极设计,正极有四个区域,驱动信号可以分别控制正极四个区域中的一个。VCSEL部分的结构图如图7所示。

图7 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中的VCSEL及驱动控制示意


由图7可以看到VCSEL:(1)每一行有4个发光点,共计16行;(2)根据正极区域分四组,每组16个发光点。因此,VCSEL共计64个发光点。然而激光雷达在“正常工作模式”时,实际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却是576个点。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在发射端采用了“VCSEL+DOE”的搭配,从而在上、下、对角线三个方向分别产生了±1级的衍射,将VCSEL的一个发光点扩展为了9个。从图8可以看到,除了红色方框内为原本的0级、±1级衍射之外,其余的光点均为DOE衍射产生。

图8 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投射出的激光红外点阵及衍射情况

对于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的dToF测距技术,最重要的是使用多个脉冲产生直方图,其原理可用图9解释。

图9 dToF测距工作原理


dToF测距技术的核心为生成光子计数的直方图,而直方图的粗细程度则直接决定了测距的精度。当激光脉冲功率较大的时候,产生的直方图需要少量的激光脉冲即可,但是直方图与原始的光强度包络相差较大。而当激光脉冲功率较小的时候,虽然产生一张直方图所需要的激光脉冲数量较多,但是直方图描绘的包络与光强本身的包络曲线符合度较好。


在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中的索尼(Sony)dToF图像传感器方面,全局帧频为30fps,每一帧包含8个子帧。按照前面的四组VCSEL发光点,每组发光点负责两个子帧。在每个子帧内,VCSEL发光点产生很多个脉宽约2~3ns的激光脉冲。由于每个子帧大约包含80,000个激光脉冲,那么VCSEL每组发光点每秒会产生约480万个激光脉冲。

图10 苹果新款iPad Pro激光雷达中的SPAD探测器、VCSEL及其驱动芯片

这里对于索尼所选择的激光脉冲数量和功率还是很有争议的。对于SPAD阵列来说,每个激光脉冲内的信号光子数应该尽量多,才能保证每个激光脉冲有更大的概率被探测到(特别是在远距离的时候)。不过,激光脉冲数量越多,储存直方图所消耗的内存、传输直方图消耗的带宽都会成比例增加。这也对探测芯片内部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带来了极大压力。据小编估算,当前需要超过10Gbit/s的数据传输速率才能将所有的信号完整传输出来。既然苹果和索尼做出这样的选择,想必他们对于自己的dToF传感技术大有信心。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67

    文章

    53158

    浏览量

    769054
  • 传感技术
    +关注

    关注

    5

    文章

    546

    浏览量

    47093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71

    文章

    4245

    浏览量

    193141
  • dToF
    +关注

    关注

    2

    文章

    99

    浏览量

    8535

原文标题:探寻iPad Pro激光雷达原理,解读dToF传感技术

文章出处:【微信号:MEMSensor,微信公众号:MEM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芯岭技术XL5300 ToF传感器产品介绍

    XL5300 直接飞行时间(dToF传感器可应用于激光检测自动对焦(LDAF),接近感应,避障与防撞,1D 手势识别,低功耗系统运行时的物体检测等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7-28 11:34 ?330次阅读
    芯岭<b class='flag-5'>技术</b>XL5300 ToF<b class='flag-5'>传感</b>器产品介绍

    美芯晟DtoF传感技术赋能智慧感知清洁新时代

    美芯晟DtoF传感技术赋能智慧感知清洁新时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7-23 14:35 ?1248次阅读
    美芯晟<b class='flag-5'>DtoF</b><b class='flag-5'>传感</b><b class='flag-5'>技术</b>赋能智慧感知清洁新时代

    洲光源紧凑型单点dTOF传感器介绍

    ZTOF-4424-10A-Z45是一款高集成度、紧凑型单点 dTOF(direct Time of Flight)传感器。它集成了 VCSEL 激光发射器、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阵列、微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17:23 ?433次阅读
    洲光源紧凑型单点<b class='flag-5'>dTOF</b><b class='flag-5'>传感</b>器介绍

    HarmonyOS AI辅助编程工具(CodeGenie)代码智能解读

    本功能从DevEco CodeGenie 5.1.0 Beta版本开始支持。 CodeGenie提供智能AI能力对框选的代码片段进行逐条解释,总结代码段含义,帮助开发者提升阅读代码的速度和效率
    发表于 07-17 17:02

    索尼dTOF传感器AS-DT1

    传感
    szxuanzhan
    发布于 :2025年05月21日 19:05:10

    SONY推出新型dTOF激光雷达(LiDAR)深度传感器AS-DT1

    索尼宣布推出新型dTOF激光雷达(LiDAR)深度传感器AS-DT1,作为SONY(中国)官方授权经销商*1,轩展科技始终致力于前沿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第一时间将这一创新成果呈现给行业伙伴与用户,共同见证索尼在智能感知领域的又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11:08 ?359次阅读
    SONY推出新型<b class='flag-5'>dTOF</b>激光雷达(LiDAR)深度<b class='flag-5'>传感</b>器AS-DT1

    ADI传感技术在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和低空经济领域的应用

    Sensor Shenzhen火热进行中,ADI不仅秀出多款创新传感解决方案(点击查看精彩Demo解析),现场也有多位ADI专家带来了极具洞察力的演讲,深入剖析了传感技术在机器人、工业
    的头像 发表于 04-03 14:32 ?930次阅读

    瑞盟dTOF激光测距技术全链路解决方案

    直接飞行时间(dTOF技术通过测量激光脉冲发射与反射接收的时间差实现距离计算,具有高精度、抗干扰性强、低功耗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智能机器人、安防监控等领域。其核心挑战在于对纳秒
    的头像 发表于 03-13 11:35 ?607次阅读

    美芯晟DTOF传感器:赋能AloT+低空全场景应用

    近日,美芯晟凭借自研高性能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成功推出全集成、高精度和低功耗的直接飞行时间(DTOF)产品系列,为国产DTOF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在产品定义初期,美芯晟深入市场调研,精准
    的头像 发表于 01-24 11:05 ?1358次阅读

    美芯晟DTOF传感器赋能AloT+低空全场景落地

    干扰等方面相较ITOF表现更好。DTOF核心组件是VCSEL、SPAD和TDC,通过VCSEL向场景发射脉冲波,SPAD接收反射回的脉冲波,TDC记录发射和接收脉冲的时间间隔,进行精确测量。 DTOF深而广的蓝海市场 纵观国内高
    发表于 01-20 11:04 ?454次阅读
    美芯晟<b class='flag-5'>DTOF</b><b class='flag-5'>传感</b>器赋能AloT+低空全场景落地

    美芯晟发布全集成dToF传感器MT3801

    美芯晟科技近日宣布推出其最新研发成果——全集成直接飞行时间(dToF)传感器MT3801。这款传感器基于单光子飞行时间测距技术,实现了高精度的距离测量,其测距范围可达5米,为各类应用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3:52 ?1375次阅读

    重磅新品 | 美芯晟发布全集成直接飞行时间(dToF传感器MT3801

    dToF技术作为传感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正在消费电子、车载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展现其重要性和极强的应用潜力。 相较于iToF(间接飞行时间)技术d
    发表于 01-02 16:31 ?1267次阅读
    重磅新品 | 美芯晟发布全集成直接飞行时间(<b class='flag-5'>dToF</b>)<b class='flag-5'>传感</b>器MT3801

    MOSFET参数解读

    SGT-MOSFET各项参数解读
    发表于 12-30 14:15 ?1次下载

    京准电钟解读:子母钟系统(时钟系统)技术方案

    京准电钟解读:子母钟系统(时钟系统)技术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0:08 ?1561次阅读
    京准电钟<b class='flag-5'>解读</b>:子母钟系统(时钟系统)<b class='flag-5'>技术</b>方案

    艾迈斯欧司朗发布新一代单区直接飞行时间(dToF)传感器TMF8806

    艾迈斯欧司朗今日宣布,发布新一代单区直接飞行时间(dToF)传感器TMF8806,可以用于家用与工业机器人提供障碍物检测与防撞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9-07 10:41 ?763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