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超稳定界面和超高性能的全固态电池

独爱72H ? 来源:孜然学术 ? 作者:孜然学术 ? 2020-03-15 23:24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文章来源:孜然学术)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由于其高的能量密度和极高的安全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Li金属/固态电解质(SSE)界面稳定性差是限制电流密度和容量的长期问题,阻碍了ASSLMBs的实际应用。

近日,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孙学良教授提出了一种氟化硫银锗矿型Li6PS5Cl(LPSCl)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以此提高锂金属负极的界面稳定性。由于具有自愈合性质的原位形成的致密和高度氟化的界面,能够实现鲜有报道的在超高电流密度下的循环稳定性。相关论文以题为“Ultra-Stable AnodeInterface Achieved by Fluorinating Electrolytes for All-Solid-State Li MetalBatteries”于2020年3月5日发表在ACS Energy Lett.上。

与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LIBs)相比,全固态锂金属电池(ASSLMBs)能量密度高和安全性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于提高SSE的离子电导率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其中硫化物SSE具有很强的离子导电性,被认为是高性能ASSLMBs商业化最有前途的SSE候选材料之一。然而锂金属负极与SSE的界面问题一直困扰着其商业化进程,着重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 Li与硫化物之间的高反应性;(2) 在硫化物SSE中通过晶界或孔隙形成Li枝晶。

基于之间的研究,用各种化学物质预处理锂金属得到的含F和含I的表面,以此降低界面阻抗和抑制锂枝晶生长。然而,只能在相对较低的锂沉积/剥离电流密度和容量下循环,限制了它们在高倍率ASSLMBs中的应用。

LiF是一种被广泛用作稳定SEI层的重要成分,同时与锂金属表面处理的策略相比,另一种基于改性SSE的策略对锂金属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这是因为循环过程中电解质与锂金属原位形成SEI的自愈合特性,然而据我们所知,很少有报道使用含F的SSE来导出含高浓度LiF的功能性SEI层。本文提出了对硫化物SSEs进行氟化诱导形成含高LiF负极界面,具体来讲以硫银锗矿型LPSCl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作为主体材料,成功地使用不同含量的LiF取代LiCl,从而制备了含F的氟化LPSCl1-xFx硫化物SSEs(x=0.05、0.3、0.5、0.7、0.8和1)。

进一步使用优化后的“LPSCl0.3F0.7”SSE构成Li-Li对称电池,在很少报道的6.37 mA cm-2的高电流密度和5 mAh cm-2的容量下,电池能够循环超稳定循环250h,这与使用液态电解质的循环性能相当。Li金属与LPSCl0.3F0.7SSE之间原位形成的界面具有致密的形貌,同时具有较高的LiF浓度,对实现高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用LPSCl0.3F0.7 SSEs匹配Li金属组成的全电池同样拥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总之,通过在循环过程中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原位形成了富含高浓度LiF的功能性SEI层,并且证明了具有较高的致密性。氟化硫化物SSE能够诱导形成超稳定的Li金属界面,有望为开发高性能全固态锂金属电池迈出重要的一步。
(责任编辑:fqj)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61

    文章

    8456

    浏览量

    177415
  • 固态电池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733

    浏览量

    29011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固态电池测试套件

    保持套件,即可在恒定压力下精准测量离子电导率。解决传统工艺中压力不均、数据波动大的痛点,助力研发人员快速优化电极密度与界面性能,加速固态电池从实验室到量产的突破! 功能特点精准控压:
    发表于 07-25 17:15

    全固态电池火爆!中国推出团体标准,宝马全固态电池汽车测试上路

    5月22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正式发布《全固态电池判定方法》的团体标准,首次明确了全固态电池的定义,解决了行业界定模糊、测试方法缺失等问题,为技术升级和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
    发表于 05-25 01:53 ?1740次阅读

    全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开始装车 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

    电池凭借其优异性能有望拓宽锂电池的应用场景,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出货量将600GWh。硫
    的头像 发表于 02-26 15:16 ?944次阅读

    固态电池时间表已定!比亚迪、丰田计划2027年全固态电池上车

    电子发烧友原创 章鹰 2月15日,在第二届 全固态电池 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深圳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表示,比亚迪将在2027年左右启动全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2-18 00:55 ?3958次阅读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最新研究

    成果简介 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因其高安全性与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但其实际应用受限于锂的低可逆性、有限的正极载量以及对高温高压操作的需求,这主要源于固态电解质(SSE)的低电压还原和高电压分解,以及锂枝晶
    的头像 发表于 01-23 10:52 ?914次阅读
    <b class='flag-5'>全固态</b>锂金属<b class='flag-5'>电池</b>的最新研究

    北京大学庞全全硫基电池再发Nature:硫化物基全固态锂硫电池

    氧化物正极的全固态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在高压下,正极与电解质之间不可逆的副反应以及高镍层状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机械降解阻碍了其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2:33 ?1295次阅读
    北京大学庞全全硫基<b class='flag-5'>电池</b>再发Nature:硫化物基<b class='flag-5'>全固态</b>锂硫<b class='flag-5'>电池</b>

    王东海最新Nature Materials:全固态锂硫电池新突破

    研究背景 全固态锂硫(Li-S)电池因其高的能量密度、优异的安全性和长的循环寿命在下一代电池技术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全固态Li-S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09:28 ?1286次阅读
    王东海最新Nature Materials:<b class='flag-5'>全固态</b>锂硫<b class='flag-5'>电池</b>新突破

    现代汽车将试产全固态电池,2030年前计划量产

    工作。 现代汽车对于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布局显然雄心勃勃。公司计划在2025年迈出关键一步,即对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进行测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全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12-30 10:06 ?1086次阅读

    Honda首次公开全固态电池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

    ? 2024年11月21日,Honda首次公开自研全固态电池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该生产线位于日本栃木县的本田技术研究所,主要将用于全固态电池量产工艺的技术验证,同时还将确定电芯的基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09:59 ?933次阅读
    Honda首次公开<b class='flag-5'>全固态</b><b class='flag-5'>电池</b>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

    宁德时代全固态电池研发加速,团队规模千人

    近日,宁德时代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研发步伐再次提速,尤其是对全固态电池的投入显著增加。据悉,该公司已将全固态电池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超过1000
    的头像 发表于 11-07 11:28 ?1233次阅读

    江西于都500MWH全固态电池量产线正式投产

    随着科技的持续进步,全固态电池凭借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及卓越的安全性等特性,已成为电池领域的研究焦点和未来发展方向,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竞争的核心高地。   2024年10月26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6:40 ?2468次阅读

    全固态电池领域频现重量级合作

    本周,固态电池领域迎来了多笔产业合作,标志着全固态电池的发展步伐显著加快。   10月21日,中石化资本完成了对中科深蓝汇泽的Pre-A轮融资,同时,蠡湖股份宣布与高能时代携手成
    的头像 发表于 10-25 11:42 ?1287次阅读

    纯锂新能源全固态电池成功量产

    近日,北京纯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兰考县量产工厂隆重举办全固态电池产品量产下线仪式。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纯锂新能源在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7:19 ?3437次阅读

    全固态电池再进一步,能量密度与使用寿命双突破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黄山明)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与传统的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相比,全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9-09 00:17 ?3591次阅读

    多家上市公司回应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应用加速

    固态电池技术采用锂、钠制成的玻璃化合物为传导物质,取代以往锂电池的电解液,大大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全固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8-22 16:01 ?120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