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摩尔定律也促进了人工智能的大发展

倩倩 ? 来源:我是天边飘过一朵云 ? 2020-01-18 16:38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从20世纪50年代起,人们开始研究人工智能,但那时的研究只是集中在逻辑推理上,只是成功地利用计算机进行了逻辑定理证明。后来,由于问题的复杂度大大超过当时计算机(二代机和三代机)的处理能力,因此到了70年代,人工智能就发展不下去了,处于低谷期。80年代开始了以专家系统为代表的知识工程,发展了七八年,非常红火。到了80年代末期,随着消费级个人电脑(PC)的兴起,大家发现,原来在IBM的个人电脑上也可以运行很多提高生产力的应用,而为专家系统打造的机器太贵,由此出现了一个低成本颠覆,这让人工智能陷入了第二个冬天。1993年,英特尔发布了奔腾处理器,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处理器,让个人电脑级的系统具有很强的计算力。当时正在研究神经网络的学术界,终于有了合适的消费级计算机做实验,这样才有了之后二十几年逐渐发展起来的神经网络的研究。

摩尔定律指出,每隔18~24个月,同样计算力的芯片可以用一半左右的价格买到,这是通过在同样的芯片面积上放置更多的晶体管并保持高能效来实现的。那么,2000年以后,摩尔定律是怎样的呢?到2000年以后,芯片工艺达到90纳米以下时,其制造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猜测说摩尔定律延续不下去了。但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在新材料、新技术上进行探索。在突破45纳米节点的时候,英特尔采用高K-金属栅极技术,克服了漏电问题。在突破22纳米节点的时候,又发明了3D晶体管,让一个晶体管的尺寸变得更小。就这样,不断地把摩尔定律往前一步步推进,突破了很多瓶颈。目前,芯片工艺已经达到7纳米的水平。这20年里,计算机和手持设备的性能不断提升,单位计算能力提高了15000倍。现在,手持设备的计算性能已经堪比当年的服务器。摩尔定律也推动了存储容量的大幅上升,成本大幅下降。从1995年1GB存储需要1000美元,到2015年只需要3美分,单位存储成本约为当时的1/30000这些极大地促进了基于大数据和计算力的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

预计到2020年,人工智能方面需要的计算力将增长12倍。这会给我们带来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以精准医疗应用为例,做基因组测序、分析医疗影像数据以及处理实验室检测的数据等等都需要大量的运算。上述工作原来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而现在,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帮助下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完成。现在,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应用爆发的临界点,后面还会有越来越强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多的数据以及算法的突破。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处理器
    +关注

    关注

    68

    文章

    19961

    浏览量

    237572
  • 摩尔定律
    +关注

    关注

    4

    文章

    640

    浏览量

    80037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10052

    浏览量

    14263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挖到宝了!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高校新工科的宝藏神器

    科技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众多高校落地使用,广受好评。如果你人工智能感兴趣,或者正在从事相关教学、学习工作,不妨考虑一下比邻星人工智能综合实验箱,真的入股不亏!#比邻星人工智能
    发表于 08-07 14:30

    电力电子中的“摩尔定律”(1)

    本文是第二届电力电子科普征文大赛的获奖作品,来自上海科技大学刘赜源的投稿。著名的摩尔定律中指出,集成电路每过一定时间就会性能翻倍,成本减半。那么电力电子当中是否存在着摩尔定律呢?1965年,英特尔
    的头像 发表于 05-10 08:32 ?331次阅读
    电力电子中的“<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1)

    瑞沃微先进封装:突破摩尔定律枷锁,助力半导体新飞跃

    在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创新始终是推动行业前进的核心动力。深圳瑞沃微半导体凭借其先进封装技术,用强大的实力和创新理念,立志将半导体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回溯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轨迹,摩尔定律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11:33 ?491次阅读
    瑞沃微先进封装:突破<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枷锁,助力半导体新飞跃

    混合键合中的铜连接:或成摩尔定律救星

    将两块或多块芯片叠放在同一个封装中。这使芯片制造商能够增加处理器和内存中的晶体管数量,虽然晶体管的缩小速度已普遍放缓,但这曾推动摩尔定律发展。2024年5月,在美国丹佛举行的IEEE电子器件与技术大会(ECTC)上,来自世界各地
    的头像 发表于 02-09 09:21 ?707次阅读
    混合键合中的铜连接:或成<b class='flag-5'>摩尔定律</b>救星

    石墨烯互连技术:延续摩尔定律的新希望

    减少它们可承载的信息量并增加能耗。 该行业一直在寻找替代的互连材料,以让摩尔定律发展进程延续得更久一点。从很多方面来说,石墨烯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这种薄片状的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且比金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11:34 ?661次阅读

    摩尔定律是什么 影响了我们哪些方面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的,它揭示了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大约每18-24个月增加一倍的趋势。该定律不仅推动了计算机硬件的快速发展
    的头像 发表于 01-07 18:31 ?1628次阅读

    摩尔定律时代,提升集成芯片系统化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吴子鹏)当前,终端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芯片制造则已经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这就导致先进的工艺制程虽仍然是芯片性能提升的重要手段,但效果已经不如从前,先进封装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0:13 ?3277次阅读

    嵌入式和人工智能究竟是什么关系?

    领域,如工业控制、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具备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推理和决策的能力。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经
    发表于 11-14 16:39

    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推动了工作方式的变革,自动化和优化了业务流程,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生产周期,并降低了成本。这些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并为新技能和职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例如,人工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10-22 17:23 ?6421次阅读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在京发布

    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是从过去5-10年的代表性成果中,评选出在政策法规、市场应用、技术创新等方面最具标志性的十项发展突破。10月17日,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
    的头像 发表于 10-19 08:08 ?600次阅读
    “<b class='flag-5'>智能</b>网联汽车全球十<b class='flag-5'>大发展</b>突破”在京发布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6章人AI与能源科学读后感

    探讨了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能源科学的进步,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首先,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介绍了人工智能在能源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原理。这使得我对人工智能
    发表于 10-14 09:27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 4. 对未来生命科学发展的展望 在阅读这一章后,我对未来生命科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生命科学将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例如,在药物研发领域,AI技术将帮助科学家们更加
    发表于 10-14 09:21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创新学习心得

    ,还促进了新理论、新技术的诞生。 3. 挑战与机遇并存 尽管人工智能为科学创新带来了巨大潜力,但第一章诚实地讨论了伴随而来的挑战。数据隐私、算法偏见、伦理道德等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利用AI提升科研效率
    发表于 10-14 09:12

    risc-v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应用前景分析

    长时间运行或电池供电的设备尤为重要。 高性能 : 尽管RISC-V架构以低功耗著称,但其高性能不容忽视。通过优化指令集和处理器设计,RISC-V可以在处理复杂的人工智能图像处理任务时表现出色。 三
    发表于 09-28 11:00

    名单公布!【书籍评测活动NO.44】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

    每个交叉领域,本书通过案例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梳理了产业地图,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启示。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适合所有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的读者阅读,特别适合材料科学
    发表于 09-09 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