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集邦咨询的最新调查,受到目前现货报价大涨的激励,以及服务器内存1X纳米制程的生产状况普遍不顺畅的影响,预计内存合约价将在2020年第一季度止跌。
集邦咨询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虽然标准型内存、利基型内存与移动版内存价格预估仍较前一季小幅下跌,但服务器内存有机会率先领涨,带动整体DRAM平均销售单价较前一季持平。
现在,内存的价格已经比年初时候更低,以金士顿为例,8GB单条年初时还在300元左右,现在已经是250元,16GB单条则是499元。另外,预计明年还会有更多的32GB单条内存上架,价格将在千元左右。
责任编辑:g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DRAM
+关注
关注
40文章
2354浏览量
186090 -
服务器
+关注
关注
13文章
9863浏览量
88438 -
内存
+关注
关注
8文章
3133浏览量
7545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飙涨25%!SEMI:受AI终端需求带动,Q1半导体设备销售创历史新高
的性能需求和三维集成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为半导体设备行业带来新一轮的升级和增长机遇。 6月5日,SEMI发布最新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报告,Q1全球设备市场总计达到320.5亿美元,其中 北美市场

看点:三星DDR4内存涨价20% 华为与优必选全面合作具身智能
给大家带来一些业界资讯: 三星DDR4内存涨价20%? 存储器价格跌势结束,在2025年一季度和第二季度
DDR4涨价20%,DDR5上调5%!
%。 ? 除了三星,SK海力士、美光此前也传出涨价的消息。据供应链人士透露,海力士DRAM(消费级)颗粒(Memory Chip/Die)价格已上涨约12%。 ? 而美光率先于2025年
HBM重构DRAM市场格局,2025年首季DRAM市占排名
一季度在AI服务器保持稳健推动对服务器DRAM需求,PC和移动需求复苏力度也较预期更为明显,此外叠加关税触发的部分补库存需求的共同影响下,2025年

东京物理服务器的价格是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率
东京物理服务器的价格对用户的使用率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主机推荐小编为您整理发布东京物理服务器的价格是如何影响用户的使用率。
2024年全球存储销售收入规模创历史新高,4Q24 DRAM/NAND Flash市占排名出炉
在AI服务器的强劲需求带动下, 2024年全球DRAM和NAND Flash销售收入创167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然而新高过后是再攀新高,亦
发表于 02-21 16:00
?944次阅读

Omdia预测:今年前三季度PC、服务器、移动DRAM内存价格将下滑15%
据韩媒报道,知名分析机构Omdia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2025年前三季度,PC、服务器及移动DRAM内存价格将面临显著下滑。 具体而言,Omdia预计2025
DDR4内存价格下跌,NAND闪存减产效果未显
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发布的内存现货价格趋势报告显示,DRAM和NAND闪存市场近期呈现出不同的态势。
2025年Q1 DRAM内存市场步入淡季,价格预计下滑
入HBM)的合约价格将整体下滑8%至13%,与本季度相比,降幅扩大了5个百分点。 在PC DRAM领域,DDR4内存的合约
影响服务器GPU租用价格的因素
服务器GPU租用的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GPU型号和性能、租用时长、带宽和流量、地理位置、供应和需求以及服务质量等。下面,AI部落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2023年全球DRAM内存模组市场营收下滑,金士顿领跑
近日,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报告,2023年全球DRAM内存模组市场整体营收降至125亿美元(约904.83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达28%。这一下滑趋势主要归因于消费电子产
预计第四季度DRAM市场仅HBM价格上涨
据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预测,2024年第四季度DRAM市场将呈现出一丝暖意,但仅限于高带宽存储器(HBM)领域。预计HBM价格将
PC存储器价格持续攀升
近期,个人电脑中广泛应用的存储器价格再度走高,尤其是固态硬盘(SSD)市场。数据显示,7至9月期间,大单优惠价较上一季度(4至6月)上涨约10%,这已是连续第四个
DRAM大厂第三季DDR5价格大幅上调
近日,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市场传来重磅消息,由于服务器需求持续强劲及产能排挤效应显著,多家大厂决定在第三季度对DDR5内存价格进行
DRAM大厂第三季对DDR5再度调涨,价格将上涨15%以上
8月20日最新供应链动态揭示,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行业巨头计划在第三季度对DDR5产品实施新一轮的价格上调,预计涨幅将超过15%。此次调价背后,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