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多层PCB设计时的EMI需要留意哪一些

PCB线路板打样 ? 来源:pcb论坛网 ? 作者:pcb论坛网 ? 2020-04-04 17:23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现代的EMI抑制方法包括:利用EMI抑制涂层、选用合适的EMI抑制零配件和EMI仿真设计等。本文从最基本的PCB布板出发,讨论PCB分层堆叠在控制EMI辐射中的作用和设计技巧。

电源汇流排

在IC的电源引脚附近合理地安置适当容量的电容,可使IC输出电压的跳变来得更快。然而,问题并非到此为止。由于电容呈有限频率响应的特性,这使得电容无法 在全频带上生成干净地驱动IC输出所需要的谐波功率。除此之外,电源汇流排上形成的瞬态电压在去耦路径的电感两端会形成电压降,这些瞬态电压就是主要的共 模EMI干扰源。我们应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就我们电路板上的IC而言,IC周围的电源层可以看成是优良的高频电容器,它可以收集为干净输出提供高频能量的分立电容器所泄漏的那部份能量。此外,优良的电源层的电感要小,从而电感所合成的瞬态信号也小,进而降低共模EMI。

电源层到IC电源引脚的连线必须尽可能短,因为数位信号的上升沿越来越快,最好是直接连到IC电源引脚所在的焊盘上。

为了控制共模EMI,电源层要有助于去耦和具有足够低的电感,这个电源层必须是一个设计相当好的电源层的配对。有人可能会问,好到什么程度才算好?问题的答 案取决于电源的分层、层间的材料以及工作频率(即IC上升时间的函数)。通常,电源分层的间距是6mil,夹层是FR4材料,则每平方英寸电源层的等效电 容约为75pF。显然,层间距越小电容越大。

上升时间为100到300ps的器件并不多,但是按照目前IC的发展速度,上升 时间在100到300ps范围的器件将占有很高的比例。对于100到300ps上升时间的电路,3mil层间距对大多数应用将不再适用。那时,有必要采用 层间距小于1mil的分层技术,并用介电常数很高的材料代替FR4介电材料。现在,陶瓷和加陶塑料可以满足100到300ps上升时间电路的设计要求。

尽管未来可能会采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但对于今天常见的1到3ns上升时间电路、3到6mil层间距和FR4介电材料,通常足够处理高端谐波并使瞬态信号足够低,就是说,共模EMI可以降得很低。本文给出的PCB分层堆叠设计实例将假定层间距为3到6mil。

电磁屏蔽

从信号走线来看,好的分层策略应该是把所有的信号走线放在一层或若干层,这些层紧挨着电源层或接地层。对于电源,好的分层策略应该是电源层与接地层相邻,且电源层与接地层的距离尽可能小,这就是我们所讲的“分层\“策略。

PCB堆叠

什么样的堆叠策略有助于屏蔽和抑制EMI?以下分层堆叠方案假定电源电流在单一层上流动,单电压或多电压分布在同一层的不同部份。多电源层的情形稍后讨论。

4层板

4层板设计存在若干潜在问题。首先,传统的厚度为62mil的四层板,即使信号层在外层,电源和接地层在内层,电源层与接地层的间距仍然过大。

如果成本要求是第一位的,可以考虑以下两种传统4层板的替代方案。这两个方案都能改善EMI抑制的性能,但只适用于板上元件密度足够低和元件周围有足够面积(放置所要求的电源覆铜层)的场合。

第一种为首选方案,PCB的外层均为地层,中间两层均为信号/电源层。信号层上的电源用宽线走线,这可使电源电流的路径阻抗低,且信号微带路径的阻抗也低。从EMI控制的角度看,这是现有的最佳4层PCB结构。第二种方案的外层走电源和地,中间两层走信号。该方案相对传统4层板来说,改进要小一些,层间阻抗和传统的4层板一样欠佳。

如果要控制走线阻抗,上述堆叠方案都要非常小心地将走线布置在电源和接地铺铜岛的下边。另外,电源或地层上的铺铜岛之间应尽可能地互连在一起,以确保DC和低频的连接性。

6层板

如果4层板上的元件密度比较大,则最好采用6层板。但是,6层板设计中某些叠层方案对电磁场的屏蔽作用不够好,对电源汇流排瞬态信号的降低作用甚微。下面讨论两个实例。

第一例将电源和地分别放在第2和第5层,由于电源覆铜阻抗高,对控制共模EMI辐射非常不利。不过,从信号的阻抗控制观点来看,这一方法却是非常正确的。

第二例将电源和地分别放在第3和第4层,这一设计解决了电源覆铜阻抗问题,由于第1层和第6层的电磁屏蔽性能差,差模EMI增加了。如果两个外层上的信号线 数量最少,走线长度很短(短于信号最高谐波波长的1/20),则这种设计可以解决差模EMI问题。将外层上的无元件和无走线区域铺铜填充并将覆铜区接地 (每1/20波长为间隔),则对差模EMI的抑制特别好。如前所述,要将铺铜区与内部接地层多点相联。

通用高性能6层板设计 一般将第1和第6层布为地层,第3和第4层走电源和地。由于在电源层和接地层之间是两层居中的双微带信号线层,因而EMI抑制能力是优异的。该设计的缺点 在于走线层只有两层。前面介绍过,如果外层走线短且在无走线区域铺铜,则用传统的6层板也可以实现相同的堆叠。

另一种6层板布局为信号、地、信号、电源、地、信号,这可实现高级信号完整性设计所需要的环境。信号层与接地层相邻,电源层和接地层配对。显然,不足之处是层的堆叠不平衡。

这通常会给加工制造带来麻烦。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将第3层所有的空白区域填铜,填铜后如果第3层的覆铜密度接近于电源层或接地层,这块板可以不严格地算作是结 构平衡的电路板。填铜区必须接电源或接地。连接过孔之间的距离仍然是1/20波长,不见得处处都要连接,但理想情况下应该连接。

多电源层的设计

如果同一电压源的两个电源层需要输出大电流,则电路板应布成两组电源层和接地层。在这种情况下,每对电源层和接地层之间都放置了绝缘层。这样就得到我们期望 的等分电流的两对阻抗相等的电源汇流排。如果电源层的堆叠造成阻抗不相等,则分流就不均匀,瞬态电压将大得多,并且EMI会急剧增加。

如果电路板上存在多个数值不同的电源电压,则相应地需要多个电源层,要牢记为不同的电源创建各自配对的电源层和接地层。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确定配对电源层和接地层在电路板的位置时,切记制造商对平衡结构的要求。

责任编辑:ct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pcb
    pcb
    +关注

    关注

    4371

    文章

    23532

    浏览量

    411001
  • 华强pcb线路板打样

    关注

    5

    文章

    14629

    浏览量

    4398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电路板上助焊剂残留的处理方法

    焊锡是在焊接线路中连接电子元器件的重要工业原材料,在pcb线路板上锡的工艺中有浸锡,印刷过回焊炉,还有种是机器焊锡机焊接或手工烙铁焊接这几种,但不管是哪一些工艺焊接后的PCB板上或多
    的头像 发表于 06-19 15:36 ?579次阅读

    PCB】四层电路板的PCB设计

    摘要 详细介绍有关电路板的PCB设计过程以及应注意的问题。在设计过程中针对普通元器件及一些特殊元器件采用不同的布局原则;比较手工布线、自动布线及交互式 布线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介绍PCB电路以及
    发表于 03-12 13:31

    pcb设计时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 ? PCB设计前要与原理设计、可靠性设计、电磁兼容设计、工艺结构沟通, 确 定PCB整体的外围结构和接口布局。 ? 与原理设计确认PCB网表和器件封装。 布局 ? 将PCB
    发表于 12-26 16:51

    高速PCB设计EMI防控手册:九大关键步骤详解

    站式PCBA智造厂家今天为大家讲讲高速PCB设计EMI有什么规则?高速PCB设计EMI九大关键规则。随着电子产品信号上升沿时间的缩短和信号
    的头像 发表于 12-24 10:08 ?596次阅读

    PCB设计中填充铜和网格铜有什么区别?

    填充铜(SolidCopper)和网格铜(HatchedCopper)是PCB设计中两种不同的铺铜方式,它们在电气性能、热管理、加工工艺和成本方面存在一些区别:1.电气性能:填充铜:提供连续的导电层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6:45 ?101次阅读
    <b class='flag-5'>PCB设计</b>中填充铜和网格铜有什么区别?

    PCB设计中填充铜和网格铜有什么区别?

    填充铜(SolidCopper)和网格铜(HatchedCopper)是PCB设计中两种不同的铺铜方式,它们在电气性能、热管理、加工工艺和成本方面存在一些区别:1.电气性能:填充铜:提供连续的导电层
    的头像 发表于 12-10 11:18 ?80次阅读
    <b class='flag-5'>PCB设计</b>中填充铜和网格铜有什么区别?

    100M到200M的ADC在PCB设计时,要进行严格的阻抗匹配吗?

    100M到200M的ADC在PCB设计时,要进行严格的阻抗匹配么
    发表于 12-06 06:50

    精密ADS1263在PCB设计时芯片底部需要铺铜接地吗?

    精密ADC ADS1263在PCB设计时,芯片底部需要铺铜接地吗?
    发表于 11-28 08:33

    PCB设计时别忽视,这11个细节!

    导致的脱板) 将元器件放置在靠近PCB板的区域(以免拆板时损坏元器件)。 PCB组件 5、蛇形路由设计 例如一些串行的SMD焊盘需要相互连接,
    发表于 11-20 10:32

    D类功放输出的LC电路的电感选型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参数?

    D类功放输出的LC电路的电感选型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参数,或者是什么样的类型电感适合使用哪一些不适合使用
    发表于 10-12 08:37

    OPA29U作为电荷放大器,在PCB设计时如何设计保护环?

    OPA29U作为电荷放大器,在PCB设计时如何设计保护环,如果正想输入端不接地而是接在个2.5V上是否可以,这种情况下如何设计保护环?
    发表于 09-26 06:41

    背钻设计时要优先保证哪一项,STUB长度真的是越短越好吗

    哪一层,也有可能这个层保证不了。 小蝶听了大师兄的讲解,惊出身冷汗,赶紧修改了背钻的要求,把板子投了出去。 本期提问 关于PCB的背钻的处理方式,大家有没有一些特别的经历和故事,来
    发表于 09-09 15:28

    pcb设计中布局的要点是什么

    PCB设计中,布局是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以下是关于PCB布局的一些要点,这些要点将帮助您设计出高质量的PCB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4:48 ?911次阅读

    对于多层pcb走线般原则

    多层PCB走线是电子设计中的个重要环节,它关系到电路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 多层PCB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08-15 09:42 ?1339次阅读

    PCB设计PCB制板的紧密关系

    站式PCBA智造厂家今天为大家讲讲PCB设计PCB制板有什么关系?PCB设计PCB制板的关系。PC
    的头像 发表于 08-12 10:04 ?114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