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zpwsmileIBM在130纳米工艺中结合了低k材料铜

PCB线路板打样 ? 来源:zpwsmile ? 作者:zpwsmile ? 2020-02-14 11:39 ? 次阅读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IBM将130纳米工艺中的低k材料铜结合起来
纽约EAST FISHKILL(ChipWire) - IBM公司今天宣布推出一种新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将铜互连与一种特征尺寸为130纳米(0.13微米)的低k介电材料。该公司声称,利用这一流程,IBM的ASIC客户和自己的处理器设计可以比其他130纳米组件提高30%的性能,并最终达到超过3 GHz的速度。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IBM微电子公司总经理John Kelly。他指出,其他公司一直在尝试实施基于玻璃状物质的低k材料,类似于当前半导体制造业中主导的二氧化硅,但IBM正在使用完全不同的物质:有机聚合物。该公司表示,该工艺现在可用于ASIC设计,并可在明年初支持批量产品出货。

由陶氏化学公司开发的名为SiLK的有机聚合物材料的k-常数在“3.0范围内”,凯利说。虽然有几家公司已经被有机聚合物的低电容吸引,但事实证明这些材料很难进入全尺寸芯片生产过程。 “其他人之前已经考虑过使用有机聚合物,但没有人能够成功地将其与铜工艺结合,”凯利说。

“我所知道的任何人都未能宣布基于有机聚合物的工艺,”位于圣何塞的半导体研究公司VLSI研究公司研究运营副总裁Risto Puhakka说。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东西。”

这是IBM首次涉足低k材料。上个月,该公司暗示它有一种新的低k技术,但拒绝提供细节(见3月在线杂志的专题报道)。该公司还是开发铜互连技术的领导者,也是第一家使用该技术提供芯片的公司。许多领先的芯片供应商也已开始开发铜互连或低k材料,或两者兼而有之,但IBM是第一个将这两者集成在一个流程中,称为Cu-11。

具有较低电容的绝缘体(以k系数测量)允许电信号通过芯片更快地传播,从而提高整体性能。虽然有机聚合物可以用非常低的k-常数生产,但它们也是柔软和可延展的,这使得它们难以在半导体工厂的恶劣环境中使用,特别是在生产的蚀刻和剥离阶段期间。

“聚合物可能具有非常低的k因子,但它们无法加工。这就是为什么它们难以整合到工艺中,”Puhakka说。

IBM通过创建聚合物三明治解决了这个问题。绝缘体的底层和顶层是传统的氧化物基材料,其坚固性足以承受芯片加工,而中间包含SiLK材料。 IBM研究员兼半导体研发副总裁Bijan Davari表示,在顶层使用更高k的氧化物材料不会对器件的性能产生重大影响。这是因为这些顶层互连线在导线之间具有最大距离,这减轻了绝缘体的较高电容。 “Low-k并不像那里那么重要,”他说。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加州洛斯加托斯国际商业策略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亨德尔·琼斯说道。“你必须非常小心如何使聚合物足够刚性待处理。“

凯利说,它不仅有效,而且强调将聚合物与传统的旋涂加工工具结合使用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发生显着变化。 IBM表示,它最初将使用铜和低k Cu-11工艺用于其自己的高速处理器,并且ASIC客户现在可以开始基于该技术进行设计。使用Cu-11工艺的第一批量产芯片预计将在明年上半年推出。

Davari表示,首批使用该技术的IBM处理器可能是Power4器件,130纳米线宽,铜互连和低k材料的组合将允许初始频率范围为1.5 GHz或更高。在未来的道路上,速度将显着提高。

“在0.13微米级别,我们最终会看到处理器频率高达3 GHz甚至更高,”他说。第一批使用该工艺的ASIC产品很可能是高速网络产品的引擎,这些产品需要最快的性能。

LSI Logic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推出自己的130纳米ASIC工艺,采用低k材料,但不含铜。分析师表示,此举反映了LSI的主要市场:无线通信消费电子。琼斯说,两者都不需要最高的设备速度。

Kelly表示,与采用铝互连和二氧化硅绝缘体的传统芯片相比,铜线可以将器件性能提高20%至30%。他说,将SiLK绝缘体添加到相同的铜基芯片可以使性能提高20%到30%。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纳米技术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01

    浏览量

    26534
  • IBM
    IBM
    +关注

    关注

    3

    文章

    1828

    浏览量

    75931
  • 华强pcb线路板打样

    关注

    5

    文章

    14629

    浏览量

    43980
收藏 人收藏
加入交流群
微信小助手二维码

扫码添加小助手

加入工程师交流群

    评论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基板抗压测试不过,如何科学选择材料

    基板作为电子产品中常见的散热和导电载体,其性能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可靠性和寿命。其中,抗压性能是衡量基板机械强度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工业应用和高功率设备更显关键。如果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6:14 ?110次阅读

    工艺材料因素导致基板返修的常见问题

    基板以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和机械强度,高功率电子、LED照明等领域被广泛使用。然而,实际生产中,基板频繁返修的问题却较为普遍,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本文简要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5:45 ?73次阅读

    对芯片制造的重要作用

    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数百亿晶体管需要通过比头发丝细千倍的金属线连接。当制程进入130纳米节点时,传统铝互连已无法满足需求——而(Cu) 的引入,如同一场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09:38 ?258次阅读
    <b class='flag-5'>铜</b>对芯片制造<b class='flag-5'>中</b>的重要作用

    用于 ARRAY 制程工艺腐蚀光刻胶剥离液及白光干涉仪光刻图形的测量

    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用于 ARRAY 制程工艺腐蚀光刻胶剥离液,并探讨白光干涉仪光刻图形测量的应用。 用于 ARRAY 制程
    的头像 发表于 06-18 09:56 ?276次阅读
    用于 ARRAY 制程<b class='flag-5'>工艺</b>的<b class='flag-5'>低</b><b class='flag-5'>铜</b>腐蚀光刻胶剥离液及白光干涉仪<b class='flag-5'>在</b>光刻图形的测量

    一文详解互连工艺

    互连工艺是一种集成电路制造中用于连接不同层电路的金属互连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大马士革”(Damascene)工艺实现的嵌入式填充。该
    的头像 发表于 06-16 16:02 ?1169次阅读
    一文详解<b class='flag-5'>铜</b>互连<b class='flag-5'>工艺</b>

    Keithley 6517B纳米材料导电性测量的应用

    一、引言:纳米材料导电性测量的挑战与需求 纳米材料的导电性受尺寸效应、表面态、量子隧穿等因素影响,传统测量方法难以满足其高精度需求。例如,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05-26 17:01 ?243次阅读
    Keithley 6517B<b class='flag-5'>在</b><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材料</b>导电性测量<b class='flag-5'>中</b>的应用

    激光焊接技术焊接端子工艺的应用

    ,激光焊接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端子焊接的理想选择。下面一起来看看激光焊接技术焊接端子工艺的应用。 激光焊接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5-21 16:43 ?273次阅读
    激光焊接技术<b class='flag-5'>在</b>焊接<b class='flag-5'>铜</b>端子<b class='flag-5'>工艺</b><b class='flag-5'>中</b>的应用

    镀银编织带软连接

    镀银编织带软连接作为一种重要的导电材料电力、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这种材料结合
    的头像 发表于 04-26 10:22 ?286次阅读
    镀银<b class='flag-5'>铜</b>编织带软连接

    激光焊接技术焊接无氧镀金的工艺应用

    无氧具有高导电性和高导热性,而镀金层则提供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这种材料的组合使得无氧镀金电子产品、装饰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
    的头像 发表于 03-25 15:25 ?431次阅读
    激光焊接技术<b class='flag-5'>在</b>焊接无氧<b class='flag-5'>铜</b>镀金的<b class='flag-5'>工艺</b>应用

    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High-K材料介绍

    本文介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的High-K材料的特点、重要性、优势,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3-12 17:00 ?1254次阅读
    集成电路制造<b class='flag-5'>工艺</b><b class='flag-5'>中</b>的High-<b class='flag-5'>K</b><b class='flag-5'>材料</b>介绍

    纳米烧结为何完胜纳米银烧结?

    半导体功率模块封装领域,互连技术一直是影响模块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银烧结和纳米烧结技术作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2-24 11:17 ?1014次阅读
    <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铜</b>烧结为何完胜<b class='flag-5'>纳米</b>银烧结?

    激光焊接技术焊接镍合金的工艺应用

    镍合金因其优异的耐海水腐蚀、防污性能和高温强度,舰船、近海工程、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镍合金的焊接过程存在一些问题,如易产生晶间裂纹、气孔等缺陷,因此需要一种高效、可靠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16:30 ?476次阅读
    激光焊接技术<b class='flag-5'>在</b>焊接<b class='flag-5'>铜</b>镍合金的<b class='flag-5'>工艺</b>应用

    一文详解大马士革工艺

    但随着技术迭代,晶体管尺寸持续缩减,电阻电容(RC)延迟已成为制约集成电路性能的关键因素。90纳米及以下工艺节点,开始作为金属互联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09:39 ?3141次阅读
    一文详解<b class='flag-5'>铜</b>大马士革<b class='flag-5'>工艺</b>

    功率器件封装新突破:纳米烧结连接技术

    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的快速发展,功率器件的性能要求日益提高。传统的封装材料已无法满足功率器件高功率密度和高温环境下可靠服役的需求。纳米
    的头像 发表于 12-07 09:58 ?1840次阅读
    功率器件封装新突破:<b class='flag-5'>纳米</b><b class='flag-5'>铜</b>烧结连接技术

    蓝光激光焊接技术焊接极耳的工艺应用

    牢固、易产生飞溅和气孔等。而蓝光激光焊接机凭借其高吸收率、无飞溅、高精度等特点,焊接极耳的工艺流程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下面介绍蓝光激光焊接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6:16 ?581次阅读
    蓝光激光焊接技术<b class='flag-5'>在</b>焊接<b class='flag-5'>铜</b>极耳的<b class='flag-5'>工艺</b>应用